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畢節相關的人文地理

畢節相關的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3-07 14:06:19

Ⅰ 貴州畢節有哪些風俗習慣

古老獨特的民族禮俗,構成畢節人熱情禮貌、尊老愛幼,團結友愛,獨特的彝族迎親親人,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蘭」,彝、苗喪葬習俗,布衣婚俗等獨具一格。

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彝族火把節」、「彝族年」、「苗族跳花節」、「布依族的六月六節」等。

多個民俗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彝族古劇《撮泰吉》被譽為「戲劇的活化石」,彝族舞蹈《鈴鐺舞》保持著完好的原生狀態,苗族舞蹈《滾山珠》榮獲多項世界級民族民間舞蹈獎項。


(1)畢節相關的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畢節的特產和旅遊名勝:

貴州畢節地處烏蒙腹地的畢節,得享大自然厚愛,被饋贈了獨一無二的好山好水,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享有「中國竹蓀之鄉」、「中國天麻之鄉」、「中國皺椒之鄉」、「中國核桃之鄉」、「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天然葯園」等美譽。

畢節市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百里杜鵑(貴州的四個國家AAAAA級景區之一)、世界地質公園織金洞(貴州唯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草海。

國家AAAA級風景區「九洞天」、國家AAA級景區拱攏坪、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小河、高原湖泊支嘎阿魯湖、貴州屋脊赫章韭菜坪風景名勝區等。

Ⅱ 畢節的名人有哪些

余澤江,筆名詹育,蒙古族,畢節市燕子口大田村人。1949年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放過牛,種過地,當過兵,打過仗,立過功,營職軍官轉業地方。

澤江少時在家鄉讀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善於思考,為人灑脫。中學畢業,於1968年光榮應征入伍。從烏蒙,來到美麗的西雙版納駐軍139野戰醫院服現役。在部隊大熔爐里,澤江深感微力難及,便發誓要甩掉貧文帽,高登文化峰。於是在部隊的培養下,在戰友的幫助下,經過苦苦跋涉,起步於文學殿堂,文章很快登上報刊,寫作成就得到認可,一時文筆遠近聞名,圓了澤江的「秀才夢」,被提任第139野戰醫院政治處宣傳幹事。 1978年,澤江奉命參加那場南疆自衛反擊戰,調到上級機關專門從事文學創作和新聞報道。他如魚得水,把文學創作、寫新聞報道視為生命。他以甘灑熱血寫春秋的精神,深入戰火紛飛的戰場,足跡踏遍千里邊防前線,撰寫戰地報道,歌頌英雄人物。他創作的文學故事在軍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稿件常被新華社、《解放軍報》、《人民日報》、《人民文學》等多家新聞單位和文學雜志社採用,並被聘為特約記者,被新華社、《解放軍報》評為優秀通訊員、優秀特約記者;昆明軍區政治部授予他「戰地模範通訊員」、「戰地記者通訊員標兵」稱號,所在部隊為其立功授獎,功記史冊。戰爭結束後,澤江作為有實戰經驗的優秀政工幹部,被選送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深造學習。畢業後回昆明軍區工作,被任命為昆明陸軍學院政治教官。因被一篇報道累及橫禍,於1985年轉業,回到畢節,被安排在縣糧局機關工作。斯時,澤江鼓起勇氣,以自己的深厚潛力和頑強意志,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他積極投身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潮中,以一身正氣,揮毫撰寫了一篇篇歌頌改革開放的文稿和一章章反腐檄文,獲得社會各界的稱頌,贏得了組織和群眾的贊譽,升任縣體改委主任。1994年被提任為市鄉企局局長兼任煤炭工業局局長。任職期間,市鄉企局年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評為「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個人多次被省、市評為「先進個人」。2000年,當選為畢節市政協秘書長。長期以來,澤江雖身在官場,卻心系文章,除搞好本職工作外,還一直堅持寫作。2001年,被《人民文學》雜志社聘為專欄作家;2003年,又被該社聘任駐外工作部貴州站站長;2004年,他當選為中華余姓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參加主持編纂續修中華余姓族譜1-12卷,主持編修了中華余姓族譜畢節卷;是年,被選為中華蒙古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由於年齡已屆花甲,澤江退居二線,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他成立了澤江文學創作室,成天潛心創作,常常廢寢忘食,即使累病了也堅持寫作。為了出精品,不恥下問,經常拜師訪友,座談題材,請人修改稿件,勤奮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他長年累月深入山區群眾,在農戶家裡體驗生活;到水電基地搜集新時期工人創造業績的故事。甚至為了查找相關資料,他不遠千里到大草原、北京圖書館等地,游覽祖國大好河山,激發創作靈感。他著述很多,除新聞報道、小品雜文而外,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節草》、《惜別鳳頸橋》、《情已了》、《孝聖》等;中篇小說《華日衛士》、《賢妻似鏡》等;文集《編織金色的夢》、《澤江通訊集》等相繼問世。其業績收入《中國專家大辭典》、《國際文化藝術名人大辭典》、《世界名人大辭典》。被中國藝術家協會授予「共和國藝術家」稱號。成為北京文學藝術研究學院研究員。是畢節莘莘學子中的佼佼者之一,烏蒙山有名的作家。

Ⅲ 求有關貴州人文地理的小論文 2000字左右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8%。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 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 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積109084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 %,境內岩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特別是氣候獨特的可處。2002 年,省會貴陽市年平均氣溫為14.8℃,比上年提高0.3℃。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2002年,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為1480毫米;最少的是畢節市,為687.9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乾旱、秋風、凌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 貴州土壤面積共159100平方千米,佔全省土地面積的90.4%,土壤的地帶性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中部及東部廣大地區為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帶,以黃壤為主;西南部為偏乾性常綠闊葉林帶,以紅壤為主;西北部為具北亞熱成分的常綠闊葉林帶,多為黃棕壤 。此外,還有受母岩制約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澤土、石炭土、石質土、山地草甸土、紅粘土、新積土等土類。對於農業生產而言,貴州土壤 資源數量明顯不足,可用於農、林、牧業的土壤僅佔全省總面積的83.7%。 貴州植被豐厚,具有明顯的亞熱帶性質,組成種類繁多,區系成分復雜。全省維管束植物( 不含苔蘚植物)共有269科、1655屬、6255種(變種)。植物區系以熱帶及亞熱帶性質的地理成分佔明顯優勢,如泛熱帶分布、熱帶亞洲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等地理成分佔較大比重,溫帶性質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還有較多的中國特有成分。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貴州植被類型多樣,既有中國亞熱帶型的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又有近熱帶性質的溝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溫性亞高山針葉林,又有暖性同地針葉林;既有大面積次生的 落葉闊葉林,又有分布極為局限的珍貴落葉林。植被在空間分布上又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從而使各種植被類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疊、錯綜,各種植被類型組合變得復雜多樣。 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繫上游交錯地帶,有69個縣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范圍,是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全省水系順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 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115747平方千米,佔全省國土面積的65.7%,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陽河、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欄江、橫江等。苗嶺以南屬珠江流域,流域面 積60420平方千米 ,佔全省國土面積的34.3%,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由於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形地貌,使貴州的氣候和生態條件復雜多樣,立體農業特徵明顯,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區域性較強,適宜於進行農業的整體綜合開發,適宜於發展特色農業。

希望採納

Ⅳ 求一篇有關貴州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已有的不要

憑我能想像到的 擬個提綱給你參考:
自然地理:
1、宏觀方面:貴州地處雲貴高原 為江南丘陵-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 平均海拔1100m左右 西高東低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是避暑勝地
2、地形地貌:貴州60%以上為喀斯特地貌 岩溶發育 遵義仁懷-赤水一帶為丹霞地貌 銅仁和黔東南有丘陵地貌
武陵山脈、苗嶺、黃果樹、萬峰林、龍宮、織金洞 草海等主要景點可以介紹下 其中黃果樹和龍宮是貴州目前僅有的兩個5a景區 織金洞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的洞穴
貴州的特色動植物:黔金絲猴、大鯢、珙桐、桫欏、禿杉等等
3、礦產資源:貴州煤礦資源豐富 六盤水畢節地區都有豐富的煤礦 此外 開磷、貴鋁也很有名氣 興義是黃金產區 水力資源豐富
4、貴州是中國西南出海的要道 隨著滬蓉西高速公路 渝懷鐵路 宜萬鐵路的陸續開通 重要性有所下降 但貴陽仍然是西南重要的鐵路樞紐
人文地理:
1、赤水河有美酒河的美譽 以茅台為代表 紅軍在茅台的傳奇經歷及老一輩的厚愛更是奠定了其國酒的地位
2、貴州的煙草和茶葉也不錯;
3、當年紅軍長征在貴州有幾個亮點: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婁山關及滇川黔交界的雞鳴三省
4、貴州的民族文化很有特色 是苗、侗、布依、水、彝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之一 民族文化多樣 特色鮮明 貴州安順等地還有著名的屯堡文化 很有人文地理色彩
5、貴州在古代也屬化外之地,有眾多的土司文化,以遵義地區的楊氏家族為代表 統治遵義古稱播州陸續達800年 直至明萬曆年間 遵義市附近的海龍囤為其最後遺跡
6、貴州在晴隆縣的「24道拐」是民國時期修建的戰略要道 現在還在 10來 貴州大力發展交通事業 入滇 入渝 入湘的高速公路都修通了 目前正在修貴廣高速公路等等 鐵路在規劃實施的有貴陽-成都 -昆明 -廣州的高鐵 這些西部重點工程將極大的改變貴州交通落後的局面
這些東西寫下來 1000-2000字怕是綽綽有餘吧 這會兒能想到的就這些

補充一條:貴州的關嶺化石群可以放在貴州宏觀地理介紹

Ⅳ 貴州畢節歷史上有什麼偉人

1.夏曦(-1936),又名隆梓,字蔓伯,又作蔓白,化名勞俠,湖南益陽鎮(今湖南桃江縣)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領導人之一。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讀書。

1919年,加入新民學會。曾參加湖南學生聯合會領導第一師范學生「救國十人團」,開展抵制日貨運動。旋與毛澤東等組織驅逐軍閥張敬堯的斗爭。1920年,參加湖南俄羅斯研究會,學習、研究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積極傳播馬列主義。同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參加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並受到列寧的接見。1922年回國後,在湖南自修大學任教員。

1922年至1923年,任湖南學聯幹事部主任,主編《湖南學生聯合會周刊》。1924年,任中共湘區委員會(後改為湖南省委)委員。曾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2.林青,原名李遠方,又名李肅如。

1911年出生於貴州省畢節縣。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1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

1933年出獄後返回家鄉畢節,投身於抗日救亡活動中,並在斗爭中發展進步青年入黨。

1934年1月,林青等人在畢節建立了黨支部,並擔任黨支部書記。這是黨在貴州建立的第一個支部。

林青在畢節的抗日救亡活動,積極而有成效。他將進步青年組織起來,成立宣傳革命的群眾團體——畢節草原藝術研究社,以文藝的方式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林青的活動引起了反動軍閥的仇視。

Ⅵ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有多少個鄉鎮,分別是什麼

截至2019年,織金縣轄16個鎮(貓場鎮、桂果鎮、牛場鎮、化起鎮、以那鎮、三塘鎮、阿弓鎮、珠藏鎮、龍場鎮、中寨鎮、馬場鎮、板橋鎮、白泥鎮、少普鎮、熊家場鎮、黑土鎮),3個鄉(實興鄉、納雍鄉、上坪寨鄉),7個民族鄉(自強苗族鄉、大平苗族彝族鄉、官寨苗族鄉、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鄉、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金龍苗族彝族布依族鄉、後寨苗族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鄉鎮:

1、貓場鎮

貓場鎮位於織金東南面。貓場鎮地處黔中腹地經濟發達區的邊緣,素有織金「東大門」和「小貴陽」之稱,是織金東部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聞名全省的「竹蓀之鄉」和「全國最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

2、牛場鎮

織金縣牛場鎮是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織金縣東部,地理位置東經106度00分,北緯26度37分,東鄰馬場鎮,南接貓場鎮、實興鄉、西連桂果鎮、三甲街道辦事處,北界化起鎮。鎮人民政府駐地牛場集鎮距織金縣城47公里,距省城貴陽110公里。

3、阿弓鎮

阿弓鎮為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東經105.31,北緯26.29,距織金縣城西南面54公里。

4、納雍鄉

納雍鄉位於織金縣東北部,轄區總面積5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703畝,林地面積25248,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村莊距縣城32公里,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織金洞14公里,與黔西縣隔湖相望。

5、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

織金縣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位於織金縣西部的邊遠山區,距縣城54公里,總面積105.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70米,東與三塘鎮、南與阿弓鎮、西與六枝特區、北與納雍縣張家灣鎮相接。因境內盛產核桃,雞場素有「中國核桃之鄉」的美稱。

Ⅶ 當下人文地理學熱點問題有哪些

一是一帶一路區位經濟研究
二是全球環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
三是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
四是地球信息科學和「數字地球」戰略研究

Ⅷ 威寧人文地理

威寧彝族回族苗來族自治縣, 貴州西源大門。位於貴州省境.
西北部,北、西、南3面與雲南省毗連。全縣總面積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森林覆蓋率33。28%;縣境中部為開闊平緩的高原面,四周低矮,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縣,屬畢節市管轄。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

Ⅸ 用60個字形容貴州 民族特色,旅遊 小吃,人文地理

  •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四川、雲南、廣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樞紐。是世界知名山地旅遊目的地和山地旅遊大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轄貴陽市、遵義市、六盤水市、安順市、銅仁市、畢節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本類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

  •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早在24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活動,有舊石器時代早期的「黔西觀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盤縣大洞人」,晚期智人的「興義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馬鞍山人」、「白岩腳洞人」和安龍「觀音洞人」。境內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雨量充沛、雨熱同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區之一,有絢麗多彩的喀斯特景觀。

Ⅹ 貴州畢節那裡人文地理怎樣

哪位朋友,可以為我介紹一下貴州畢節。從他的人文,地理,生活居住環境等畢節市以前叫畢節地區,今年剛升成地級市,在貴州省的西邊,離雲南比較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