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南北西端
㈠ 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
我國的南北分界線在哪裡?
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秦嶺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內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容,它的西端在甘肅省境內,東段到河南省西部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
總結
1.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2.秦嶺主體位於陝西省的南部與四川省交界處。
3.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
㈡ 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
當然就是秦嶺和淮河了
㈢ 中國的東西南北分界線是哪
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東西分界線:胡煥庸線。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不同於南北的地理分界線,我國東、中、西部的劃分,是政策上的劃分,而不是行政區劃,也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劃分。自古以來,中國東南地狹人稠、西北地廣人稀似乎早成事實,但沒有人對這種模糊的認識加以有力的佐證。璦琿—騰沖線的出現則廓清了這一分界,影響深遠,成為研究和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胡煥庸線(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最初稱「璦琿—騰沖一線」,後因地名變遷,先後改稱「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線」。
(3)中國地理南北西端擴展閱讀:
胡煥庸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輝,1983年改稱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
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6%人口,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秦嶺-淮河一線,作為中國地理中的一個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論述是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的。
在由張相文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的185頁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這就是張先生對我國北方的描繪。所謂「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 。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論述。
秦嶺—淮河一線-網路
㈣ 中國的最東南西北端在哪
中國領土的四端為:
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
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29'59.79"E)
最南端在南沙群島立地暗沙附近海域(3°31『00'N',東經112°17』09」E)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
(4)中國地理南北西端擴展閱讀: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㈤ 中國東南西北4個端點的地理位置和經緯度
最北端:位於東八區,北緯53度37分,黑龍江省(漠河縣)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版心線上
最南權端:位於東八區,北緯3度52分,海南省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在曾母暗沙西南邊,是南海未曾正式公布的地名。雖然它們比曾母暗沙更靠南,但一般認為曾母暗沙是中國最南端)
最西端:位於東五區,東經73度40分,真正的西至點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在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三國交界處略南的一座雪山上。
最東端:位於東九區,東經135°05′,北緯48°27′,黑龍江省黑瞎子島。
(5)中國地理南北西端擴展閱讀
中國領土主權
基於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的長期歷史實踐及歷屆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根據中國國內法以及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包括:
(一)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
(二)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內水、領海和毗連區;
(三)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四)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性權利。
㈥ 中國的地理的東西南北是如何劃分的。具體依據又是什麼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是按照氣候來劃分的,一般上是以秦嶺、淮河一線來分的,線南是南方,線北是北方。
東西部主要是按照經濟發展來分的,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而西部地區發展較慢.但由於經濟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造成東西部的劃分總在變化之中。
㈦ 中國地理——南北東西方 一定要快 要細致
http://wenku..com/view/4e215ecfa1c7aa00b52acb5b.html
中國地復理復制習筆記歸納總結(特細)
㈧ 中國地圖上最北,最南,最西,最東的省份各是什麼
最北邊的省是黑龍江省、最南邊的省是海南省、最東黑龍江(按經度) 、最西新疆伊寧市。
㈨ 中國領土的最北,最南,最東,最西的省份各自是哪裡
中國領土的四端:
中國領土的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專線上);
中國領屬土的最南端:海南省(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一座暗沙:立地暗沙);
中國領土的最西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帕米爾高原);
中國領土的最東端:黑龍江省(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9)中國地理南北西端擴展閱讀
中國領土的其他地理信息為:
1、中國的經緯度位置: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2、中國陸地邊界長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3、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中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中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