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中國地理練習
Ⅰ 高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整理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圖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系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太陽能量的來源-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J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赤道。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周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大氣的組成。
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
洋流。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
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和地殼變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地域分異規律。
(3)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問題。
中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
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影響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
世界糧食問題。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市。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的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來、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徵;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
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
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
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
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
能源和礦產資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地理位置和范圍。
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Ⅱ 求高二區域地理練習書!要只有中國和世界地理,而且基礎填空要多,題目要大,好!!求推薦,謝了!
優化方案——區域地理 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補充一句 其實這些書一般都差不多 不知道你的情況所以不好推薦 最好自己去書店看看 或者問你老師
Ⅲ 一道高二中國地理題
東北地區為黑土。緯度高,熱量不如南方充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生長期長;質量優。
夏季白晝時間長,光照充足;秋季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作物有機質的積累;
冬季寒冷,病蟲害無法過冬,水稻病蟲害少。
Ⅳ 高二中國地理怎麼復習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的是記憶和理解力,中國地理那塊我記得我在學習的時候就是時刻想著中國地圖,從三大階梯到平原高原。。。看好你,加油
Ⅳ 中國地理的學習方法(高中文科)
高中文科學習,首先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Ⅵ 關於高中地理,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部分有什麼好的練習冊(不用講解的,要練習題)
零距離系列的
Ⅶ 高二中國地理測試題
先說你的選項哈,B為山東半島,處於溫帶,夏季高溫冬季寒冷,氣溫年較差大,季風版氣候,夏季多雨,冬權季乾燥,年降水量變率大,所以B項正確。而C為長江三角洲,亞熱帶,冬季溫和少雨,故C說法不正確。
下一題注意讀題:問的是四地發展農業著眼點,即為什麼發展對應的農業,也就是要回答發展此種農業的好處,這才是著眼點的意思,不是說應該發展什麼農業,你看看D項的回答少了點東西
希望能夠幫到你,雖然沒有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