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國家地理揚州

中國國家地理揚州

發布時間: 2021-03-07 13:42:10

⑴ 揚州是南方還是北方

揚州的方言是官話,官話不等於北方話
揚州所屬的江淮官話也被稱為南方官話.
徐州以面為主,揚州以米為主
沒有所謂的蘇北文化包括徐州揚州兩地,狹義的蘇北文化不包括徐州
徐州是中原文化.
揚州人稱呼北方人為侉子,所謂蠻侉只不過小區域內的認同,如同廣東人稱呼嶺北為北佬
揚州是傳統稻作區,兼種植小麥,以稻為主
古代劃分南方以淮河算,有桔生於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橘的稱法
古代南方經濟首次超過北方也是以揚一益二為代表
禹貢:淮海唯揚州,淮河以南到大海都是揚州,統屬南方
《王禎農書·地利篇》中說:「天下地土,南北高下相半。且以江淮南北論之:江淮以北,高田平曠,所種宜黍稷等稼;江淮以南,下土塗泥,所種宜稻秫。又南北漸遠,寒暖殊別,故所種早晚不同;惟東西寒暖稍平,所種雜錯,然亦有南北高下之殊。」

司馬遷《史記》: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耕魚,或火耕而水縟,果隋嬴蛤,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飢饉之患,以致偷生,無積聚而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沂泗以北,宜五穀、桑麻、六畜,地少人眾,數被水災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魯好農而重民。三河、宛、陳亦然,加以商賈。齊、趙設智巧,仰機利,燕、代田畜而是蠶」。

種種古代書籍均認為淮河以南為南方,而不是以長江為界.

揚州等蘇北里下河各地都是一派水鄉風貌,也符合人們對於南方的認識,揚州是南方.

⑵ 江蘇揚州有什麼特產

1、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原流傳於民間,相傳源自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即蛋炒飯。隋煬帝巡視江都(今揚州)時,隨之也將蛋炒飯傳入揚州,後經歷代廚壇高手逐步創新,柔合進淮揚菜餚的「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終於發展成為淮揚風味有名的主食之一。歐美、日本、香港等地的揚州風味菜館,也紛紛掛牌售此美食,頗受歡迎。

2、高郵鴨蛋

高郵鴨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汪曾祺《故鄉食物》中曾有繪形繪神的記述: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起。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3、寶應荷藕

寶應荷藕,又名寶應蓮藕,江蘇省寶應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產品色澤鮮艷,表皮光滑,體白個大,產量高,品質優秀。用它加工的多種藕菜也非常著名,明代為朝廷貢品,入選《中華名菜譜》,並被列入國宴「國菜」之列。寶應荷藕生產環境.,氣候土壤皆處於南北交替之間,物產十分富饒,人稱「魚米之鄉」。

4、揚州漆器

揚州漆器生產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飲譽海內。隋唐時期,揚州漆器工藝格外精緻,金屬鑲嵌產品日益增多。明清兩代為揚州漆器的興盛時期,除了彩繪和雕漆外,平磨螺鈿、骨石鑲嵌、百寶鑲嵌等新工藝亦有所展。傳統的揚州漆器,是在精緻髹漆的基礎上,選用翡翠、瑪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雲母、夜光螺及金銀等八百種名貴材料製作而成。

(2)中國國家地理揚州擴展閱讀:

揚州的蛋炒飯,風味各異,品種繁多,有「清蛋炒飯」、「金裹銀蛋炒飯」、「月牙蛋炒飯」、「蝦仁蛋炒飯」、「火腿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等。揚州蛋炒飯,從其選料上看,主料是用上等白秈米或用新的白粳米代替;煮之前需用水淘洗干凈,略浸後下鍋煮至熟透,無硬心,粒粒鬆散,松硬有度為宜。

漆器裝飾紋樣大量摹刻揚州八怪等名人書畫,更提高了揚州漆器的藝術欣賞價值。漆器是揚州兩淮鹽政的重要貢品。以清宮檔案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六年(1771年)、五十四年(1789年)兩淮鹽政進單所記為例,揚州向清皇朝所貢漆器,就有紫檀周制、螺鈿鑲嵌、雕漆、彩漆、填漆、洋漆、彩勾金等各種工藝漆器。

品種器物大至御案、寶座、床榻、櫃桌、香幾、屏風,小至各種箱、扇、盒、碗、碟、器皿,應有盡有。其內胎材料有紫檀、梨木、紅木、黃楊等名貴木材。鴉片戰爭以後,揚州漆器業漸趨蕭條。

⑶ 2012年「迎國慶,祖國在我心中」揚州市初中生地理知識競賽試題

答案網上找不到啊。慢慢翻書吧,答案都應該是書上的。實在是沒轍了

⑷ 請問哪位知道揚州哪有賣<<國家地理>>這種雜志的地方

去國慶北路婦幼保健院對面的那家書報店看看,他家東西很全

⑸ 揚州到底算是江南還是江比請說出理由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第3期推出「江南」專輯。在該專輯中,鎮江,揚州不僅回被納入「江南」范圍,並且答還特別提到揚州和鎮江的沐浴文化,稱它們是最體現江南精神的風物之一。

《中國國家地理》在卷首語中提出並解答了一個問題:江北的揚州為什麼算江南?文中介紹:「把揚州看作是江南更重要的原因是揚州與江南的神似,甚至可以說揚州曾經比江南更江南。大運河畔、長江邊上、東海之濱的揚州,她的繁華、她的富庶、她的舞榭歌台、她的詩詞歌賦、她的琴棋書畫都和江南的蘇杭相通、相似、相媲美。因此杜牧把揚州當江南來吟詠就可以理解了。」

專輯同時提出,就文化區劃而言,揚州應該屬於江南。自然區劃、行政區劃、文化區劃,這三者很難重合,揚州就是這三者錯位的典型。揚州在江北卻叫江南,這是文化對自然區劃的超越,是文化力量的顯現。

偶就是揚州滴哎。。。

⑹ 用地理知識幫我分析一下揚州衰落的原因

其實揚州的衰落,我個人認為地理的作用只是很小的一方面而已,因為從揚州的興盛到現在版也不過幾百年的時間,地權理上的改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以前在東經118現在還是118以前北緯32現在還是32,以前季風氣候現在還是季風氣候,可以說揚州地理基本沒有改變。
不過你既然這樣問了,我就從地理方面跟你一起探討一下(死掰、瞎掰哈哈)。
1,海岸線的東移(相對於經濟最發達時期——隋唐)。
在以前揚州靠海,緊挨海邊制鹽業發達地區,所以統治階級開通了大運河,當然運河的開鑿不止這一個原因,不過這極大的促進了揚州的發展,到了現代,海岸線不斷東移,揚州所處的長江中下游沖擊平原不斷東移,揚州的鹽運樞紐作用日益喪失了,加之公路系統,航空。航海的發展,運河的淤塞,導致運河作用不再突出了,也直接導致揚州的落寂。

掰完了。。。

⑺ 揚州是江南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第3期推出「江南」專輯。在該專輯中,鎮江,揚州不僅被納內入「江南」范圍,並且還特別提容到揚州和鎮江的沐浴文化,稱它們是最體現江南精神的風物之一。

《中國國家地理》在卷首語中提出並解答了一個問題:江北的揚州為什麼算江南?文中介紹:「把揚州看作是江南更重要的原因是揚州與江南的神似,甚至可以說揚州曾經比江南更江南。大運河畔、長江邊上、東海之濱的揚州,她的繁華、她的富庶、她的舞榭歌台、她的詩詞歌賦、她的琴棋書畫都和江南的蘇杭相通、相似、相媲美。因此杜牧把揚州當江南來吟詠就可以理解了。」

專輯同時提出,就文化區劃而言,揚州應該屬於江南。自然區劃、行政區劃、文化區劃,這三者很難重合,揚州就是這三者錯位的典型。揚州在江北卻叫江南,這是文化對自然區劃的超越,是文化力量的顯現。

⑻ 揚州是江南嗎

揚州屬於江南。

揚州是文化意義上的江南,是歷史意義上的江南,是行政區劃概念上的江南。回《吳地文答化通史》第一章第一節《地域》對「吳」作了權威定義:吳,有狹義、廣義之分。廣義則東通大海、南達錢江、西止皖南,北及揚州。

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長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區。

吳與後來被稱作「江南」的地域基本重合,千百年來也基本沒有疑義。

(8)中國國家地理揚州擴展閱讀

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蘇、安徽的統稱,兩江總督指的便是江南省與江西省,但文化意義上的「小江南」越來越明確地特指傳統的江浙地區。

地理上的江南范圍還包括安徽東南部、南部的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等地區;江西北部、東北部的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地區。

明清時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蘇和安徽與上海合稱)。

蘇州大學范伯群教授和台灣學者陳信元先生合作發行了一套叢書《名家廣場·江南風情》,展現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紹興五城文化風貌。

⑼ 揚州是在江南還是江北

屬於江北。

⑽ 揚州為何屬「江南」

因為隋代時期,江南被用作《禹貢》中「揚州」的同義詞。此外,1645年,清政府設立江南省,揚州府屬之。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為江蘇、安徽二省,揚州府屬江蘇省。

(10)中國國家地理揚州擴展閱讀:

相對於北方而言,江南地區的地形地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勢。

其北部地勢平坦,以平原、丘陵為主,南部則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豐富以外,江南地區還擁有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兩者通過運河相互連通。

江南地區河道棋布、湖泊眾多,有中國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陽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兩省的太湖。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