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南陽桐柏人文地理概況

南陽桐柏人文地理概況

發布時間: 2021-03-07 12:32:31

① 南陽概況

歷史文化

南陽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之稱。城西卧龍崗是諸葛亮輔佐劉備前的躬耕地。

南陽歷史上曾孕育出「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及「智聖」諸葛亮,更滋養了哲學家馮友蘭、軍事家彭雪楓、文學家姚雪垠、科技發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當代名人。 南陽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荊紫關鎮躋身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南陽板頭曲、內鄉宛梆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經濟社會
農業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是全國糧、棉、油、煙集中產地。正常年景,糧食總產約佔全省11%、全國1%;棉花佔全省20%、全國4%;油料佔全省13%、全國2%。有6個縣市區是國家商品糧、棉基地,3個縣市區為國家優質基地。南陽黃牛居全國5大優良品系之首。

工業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現已初步形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紡織、

醫葯和輕工食品等主要行業,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3萬多家,天冠酒精集團、金冠電氣集團、普康制葯集團、南陽紡織集團、新野棉紡集團、河南油田、樂凱膠片廠等企業已進入全國520家主要企業行列。酒精、石油、膠片、中西葯、紡織品、防爆電機、卷煙、水泥、天然鹼、汽車配件等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為國家「十五」試點推廣項目。

科技教育南陽科技教育事業比較發達,擁有八所高等學校、十四所中等專業學校,勞動力素質較高;南陽是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的科技示範市。南陽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綜合實力

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50億元,比去年增長13.3%,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16.8%、13.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3億元,增長54.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8億元,增長30%.糧食總產466萬噸,糧、油總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長13.2%,農民人均純收入2894元,增長16%。

② 桐柏縣的介紹

桐柏縣是復河南省南陽市下制轄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兩省交界處,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桐柏史稱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勝古跡眾多,歷史文化深厚,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民風形成了桐柏獨特的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盤古文化、紅色文化成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延伸。境內以四大文化為主線,以淮源風景名勝區為重點,構成了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勝地。「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桐柏為淮河的發源地。境內森林覆蓋率達50.3%,有「天然氧吧」之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原著名旅遊勝地。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桐柏革命紀念館以及面積達95.8平方公里的桐柏山黃崗紅葉景區等。1桐柏山是長江和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桐柏縣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盤古之鄉「、」中國天然鹼之都「、「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等稱號。2015年國務院批復「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將桐柏縣發展納入國家戰略。

③ 桐柏縣在哪個地方

河南桐柏.

桐柏縣位於豫鄂邊區,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總面積1941平方公里,轄9鎮7鄉,214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自然特點「七山一水二分田」。

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被命名為「中國盤古之鄉」。秦漢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書「靈瀆安瀾」。桐柏山創佛教臨濟宗白雲系,境內水簾寺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興建的河南省佛教學院,是全國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遊勝地,有主要景觀118處,淮河源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桐柏是「二戰」時期的蘇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根據地,劉少奇、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被確定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桐柏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桐柏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遊、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鹼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鹼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

桐柏基礎設施完善,縣城環境優美。寧西鐵路、312國道及信南高速、焦桐高速貫穿境內。縣城區面積28平方公里,城區綠化覆蓋率46%,山中有城,城中有園,青山環抱,綠水纏繞,展示了山城的獨特魅力,榮獲河南省最佳人居環境獎、省衛生縣城、省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先進縣和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縣稱號。

豐富的自然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深厚的文化積淀,不僅為桐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為海內外客商提供了無限商機。面向新的未來,英雄的桐柏兒女必將承前人之優秀,借四海之智慧,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0377-68826973

④ 桐柏縣在哪個市區

桐柏縣,屬於河南省南陽市。

南陽市桐柏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豫、鄂交界處。地理坐標在東經113°00´至113º49´和北緯32º17´至32º43´之間。東鄰信陽市,南界湖北省隨州、棗陽兩市,北鄰泌陽、確山二縣,西接唐河縣。全境東西長76.1公里,南北寬49.3公里,土地總面積1913. 8平方公里。

桐柏史稱"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勝古跡眾多,歷史文化深厚,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民風形成了桐柏獨特的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盤古文化、紅色文化成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豐富和延伸。境內以"四大文化"為主線,以淮源風景名勝區為重點,構成了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4)南陽桐柏人文地理概況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8月13日,桐柏縣共轄13個鎮、3個鄉、2個產業集聚區,分別是:城關鎮、月河鎮、固縣鎮、毛集鎮、大河鎮、平氏鎮、埠江鎮、吳城鎮、淮源鎮、回龍鄉、黃崗鎮、朱庄鎮、新集鄉、程灣鎮、安棚鎮、城郊鄉、縣產業集聚區、桐柏化工產業集聚區。

桐柏縣按照「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主動出擊,完善招商引資機制,盤活招商引資力量和資源。重點圍繞現有的鹼硝化工業、機械製造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對行業內位次靠前的企業進行一次梳理,抽調精幹人員組建專業招商小分隊。

按照有產業配套班子、有產業招商線路圖、有產業重點目標企業導引圖、有產業具體招商方案的「四個有」工作機制,在重點區域實施定向精準招商。著力推進現有產業延鏈補鏈招商。

鹼硝化工業產業鏈,重點是藉助天津理工大學平台,洽談染料中間體及其他十餘個無機化工建設項目;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鏈,重點是加強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全國農業龍頭企業協會合作,提升招商實效。

⑤ 河南桐柏在 那。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淮河發源地。地理坐標界於回北緯32°17′-32°43′,東經答113°00′-113°49′之間。南鄰湖北省隨州市,屬南陽市。總面積1941平方公里,轄9鎮7鄉,214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 航拍桐柏桐柏是「二戰」時期的蘇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根據地,劉少奇、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被確定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⑥ 桐柏縣總人口有多少縣城內又有多少人

桐柏縣至2016年,全縣總人口43.8萬人,縣城人口2.2萬人。

截止2019年桐柏縣共轄13個鎮、3個鄉、2個園區;他們是城關鎮、 月河鎮、吳城鎮、固縣鎮、毛集鎮、大河鎮、埠江鎮、平氏鎮、淮源鎮、城郊鄉、回龍鄉、黃崗鎮、朱庄鎮、安棚鎮、程灣鎮、新集鄉。

(6)南陽桐柏人文地理概況擴展閱讀:

桐柏縣資源豐富,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農業資源:常用耕地面積59.1萬畝, 有林業用地l64萬畝,森林覆蓋率51.7%。

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8.06億立方米,有水庫74 座(中型4座、小型70座,總蓄水能力15852.2萬m3),灌區1701處(中型2處、小型1699處, 總灌溉面積26萬畝),塘堰9886座(庫容1849萬m3)。

桐柏是我國稻麥水旱輪作的發祥地、 國家產糧大縣、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和國家花生標准化示範縣,以水稻、小麥為主的糧食種植 面積達67.6萬畝,總產達22.6萬噸;花生種植面積達30萬畝以上,總產達7.5萬噸。

桐柏盛產 木瓜、板栗、茶葉、中葯材等,被稱為「中國木瓜之鄉」、「河南省優質板栗之鄉」,全縣以 茶葉、中葯材、林果、蔬菜為主的特色產業已發展到45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達90萬畝, 桐桔梗、硃砂紅桃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是國家名優綠茶生產基地。

⑦ 南陽市區域概況

2.1.1 自然地理

南陽市位於河南省的西南部,豫、鄂、陝三省交界處。東臨河南省駐馬店市和信陽市,南接湖北省的襄樊市和鄖陽地區,西與陝西省商洛地區相連,北與河南省三門峽、洛陽和平頂山三市毗鄰。全市總面積2.65×104km2,佔全省總面積的16%。2004年人口1069萬,佔全省總人口的11%。該區為鄭州、武漢和西安三大省會城市組成的三角形中心位置,焦枝鐵路縱貫南北,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南陽市處於第二級地貌向第三級地貌台階過渡的部位,地表形成具有東西地貌過渡的特點,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類型多樣。工作區東、西、北三面環山,海拔高度在72.2~2212.5m之間。中南部平坦開闊,地勢呈階梯狀逐漸向中部和南部傾斜,地面比降二千分之一至四千分之一,以河流為骨架構成向南開口與江漢平原相連接的馬蹄形盆地,即「南陽盆地」。盆地東北角的方城缺口與華北平原相通,構成歷史上著名的「南(陽)襄(陽)隘道」。北部和西北部是伏牛山,其花崗岩地貌比較發育,東部及東南部為桐柏山。中山、低山沿NWW-SEE方向展布,構成黃河、淮河和長江三大水系及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南陽盆地的天然屏障。境內山區面積9709km2,丘陵面積7980km2,平原面積8911km2,分別佔到區域總面積的36.5%、30%和33.5%(表2.1)。

表2.1 南陽市各縣(市)地形特徵結構

工作區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屬於典型的季風型大陸半濕潤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春季溫暖,秋季涼爽,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干濕適中。年平均氣溫在14.4~15.7℃之間,年均降雨量800~1000mm,而且多集中在夏季,雨熱同季。年平均日照時數2121h。年無霜期在225~240d之間。

區域內河流縱橫,水系發達。河流徑流資源豐富,全市年均徑流量達68.03×108m3。河流具有明顯的季風區河流特徵,汛期短而集中,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地下水資源豐富,淺層地下水總量達22×108m3,其中可采量為7.75×108m3

土壤以黃棕壤土為主,砂姜黑土次之,適宜於農林牧各業發展。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紅薯等,其中小麥的產量和商品量均居全省首位。經濟作物有棉花、芝麻、煙葉、花生等。林果資源有松、杉、泡桐等用材林30多種,獼猴桃、板栗、大棗、生漆等經濟林20多種,中葯材有山茱萸、辛荑、桔梗、丹參、杜仲、半夏、全蠍、血琥珀等八大名產。「南陽黃牛」體型高大,肌肉發達,皮質優良,為全國五大優良黃牛品種之一;南陽柞蠶絲產量居全省首位,柞綢馳名中外。

動(植)物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和復雜性特徵。生物資源豐富,全市有植物2000多種、動物3000多種,其中40多種植物、50多種動物被列為國家和省級保護對象。

南陽市是河南省礦種最多和儲量比較豐富的地區,已探明各種礦產品84種,天然鹼、藍石棉、高鋁礦物、玉石、銀、銅等儲量位居全國之冠,石油、黃金、水泥灰岩、鋅、鉛等礦產均較豐富,但是多為中小型礦和礦化點,開采較盛的大理岩礦、釩礦為露天民采,給水源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留下了隱患。

旅遊觀光資源豐富。南陽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資源豐富,山川秀美。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以上57處,還有寶天曼自然保護區。南陽地區人力資源豐富,人口突破1000萬,位居全省第一,人口為水源區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壓力。

2.1.2 社會經濟概況

南陽市轄鄧州一市,卧龍、宛城兩區,南召、方城、西峽、鎮平、內鄉、淅川、社旗、唐河、新野、桐柏等10縣、225個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4653個村民委員會、201個居委會,是河南省人口最多、土地面積最大的省轄市。2004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892.46億元,比上年增長23.24%,是1996年以來最高增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4.25億元,增長36.8%。工業經濟速度效益明顯提高,全市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0.72億元,增長24%,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137.2%,提高了16.2個百分點,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市財政總收入達到5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7.32億元,增長27.4%,一般預算支出60.70億元,增長18.80%。

南陽市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機械電子、紡織、化工、食品、醫葯、建材等行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優勢產業。南陽市的外向型經濟也已初具規模,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出口商品由以資源型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向以加工型成品出口為主轉變。近年來,南陽經濟一直保持穩定較快增長,南陽的主要經濟指標和工農業產品無論是總量還是佔全省的比重,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⑧ 桐柏山的人文歷史

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海拔1140米,又名凌雲峰、白雲山、胎簪山,以水分界,主峰湖北省隨州市隨縣與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各佔一半。
淮河被華夏兒女尊為「風水河」,與黃河、長江、濟水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四瀆」,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詔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濟。此地始建淮祠,即淮瀆廟。之後歷代帝王為賜福消災,對淮河之神由東瀆大淮之神,封到長源公、長源王,其廟宇在歷次修復中也按王公規模愈發宏偉壯觀,各種殿堂、樓、台、亭、閣及各種顯示其崇高權威的飾物如石獅、水獸、旗桿、華表等應有盡有。每年初春朝廷欽差前來祭淮神,在淮瀆廟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步行入內,一般隨員則要匍匐前進。廟院內碑碣林立,古柏參天。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親自撰文,刻巨碑立於廟內;清康熙御書「靈瀆安瀾」致祭;雍正書「惠濟河漕」賜廟,淮瀆成為中國當時建廟時間最早、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廟宇。獨特的淮源景勝引來諸多名人騷客到這里賞游詠嘆,漢劉邦、唐李白、杜甫、宋蘇軾、蔡襄等都首漫遊至此,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則自號大復山人常住這里(桐柏山又名大復山)。歷代文人墨客來這里賞景吟詩的不下百人,傳世作品多達360多件。
如今主峰太白頂上建有一井,稱之「小淮井」。淮河從這里開始奔涌千餘公里,流域面積達27萬平方公里。大淮井終年豐沛,從未枯竭。唐代茶聖陸羽考察天下沏茶名泉時,將淮源之水列為「天下第九佳水」。 桐柏山是盤古文化、神話傳說十分集中的地方。三國吳人徐整所著的《五運歷年記》載「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桐柏民間有關盤古的傳說神話十分豐富,盤古廟、盤古山、盤古船、盤古井、盤古磨等相關盤古文化的質證性建築隨處可見。中國著名神話學專家袁珂多次來桐柏山考察後認為:「桐柏山是中原盤古文化產生的中心」。
桐柏山還流傳著許多「大禹治水」、「禹王鎖蛟」及「太陽神」的傳說,《禹貢》載:「(禹)導淮自桐柏……」。相傳大禹治淮,發現淮水泛濫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陽神的兒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針捉拿,捉住後用鐵鏈束於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戀桐柏山水美景,不願隨大禹東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將其斬首。當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塊將大禹怒斬庚辰的整個山頂圍砌,叫作「太陽城」。盤古文化、太陽神文化在積淀沉厚。
傳說東周周靈王之子王子喬,曾在桐柏山天台觀修仙,號桐柏真君;戰國時楚人鬼穀子棲此修真;太白金星於此修仙得道。據傳桐柏山更是漢代名臣張良的隱居地。洞名曰張良洞。
此外,明嘉靖年間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作過縣令,期間多次到桐柏山游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及結合此地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傳世名著《西遊記》。魯迅先生在其《中國小說史略》中亦明確指證「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區為「西學」提供了起源。這在國內景區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綉河山之勝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四十四福地桐柏山在河南省桐柏縣 桐柏山又是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銜接地帶。
桐柏山古為南北交爭,豪傑聚義的必爭之地,留下了許多遺跡,遺址和傳說,構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山下古寨城堡林立,其中有盛家寨、磨雲山寨、義和寨、小寨、田王寨等。其中田王寨位於主峰太白頂以東,山勢險峻,奇峰橫出,海拔1018米,寨牆以山勢而建,圍有九個山頭,苑如長城。寨內約5平方公里,寨內建有金鑾殿,設有五營四哨。此寨被專家譽為「華中第一寨」。宋朝名將岳飛當年屢出桐柏戰信陽,阻金南下,曾屯兵太白頂山南腳下;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開辟了桐柏解放區,解放軍桐柏軍區第一軍區機關設在桐柏山下新城李家溝(今湖北省隨州市隨縣萬和鎮),現遺址尚存,另外在今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境內現存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中原行署駐地舊址,豫鄂邊省委舊址,七七工作團舊址,桐柏軍區舊址等多處革命遺址。

⑨ 桐柏在那個省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桐柏山腹地,淮河發源地,南鄰湖北省,屬南陽市。面積1941平方千米,人口42.61萬。本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C,年降水量為1168毫米,無霜期231天。礦產資源豐富,其中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亞洲第一、第二的安棚鹼礦、吳城鹼礦,全省最大的大河銅礦等。主要土特產有天然香菇、黃花菜等。旅遊景點有水簾寺、淮源風景名勝區等。
桐柏縣位於豫鄂邊區,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總面積1941平方公里,轄9鎮7鄉,214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自然特點「七山一水二分田」。
航拍桐柏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被命名為「中國盤古之鄉」。秦漢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書「靈瀆安瀾」。桐柏山創佛教臨濟宗白雲系,境內水簾寺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興建的河南省佛教學院,是全國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遊勝地,有主要景觀118處,淮河源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桐柏是「二戰」時期的蘇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根據地,劉少奇、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被確定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⑩ 南陽桐柏在什麼地方

我是桐柏的,桐公里在信陽的西面,南陽的南面,到信陽220公里,到南陽200公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