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沃土中原

地理中國沃土中原

發布時間: 2021-03-07 04:23:01

⑴ 地理中國《江山多嬌,沃土中國》2016觀後感

《地理中國》觀後感
——山水長安 冰湖神話
太白山,秦嶺山脈的主峰.它,雄偉俊秀,風光綺麗,千百年來引得無數文人墨客吟詠感嘆.尤其是山頂上那個橢圓形的湖泊———大爺海,如同一隻幽藍的天眼,向塵世間拋出一個個足以令人動心的眼神.在山下,在寶雞,在陝西民間對其神秘的猜測經年不斷.
有一個傳說,在天上玉皇大帝讓他的兒子們下凡來到太白山上修煉,被太白山那錦綉的風景所吸引住了,於是便不願意離去,就化為一個個湖泊,從此以高山相伴.相傳大爺海就是玉皇大帝的大兒子變的.
大爺海東、南、西三面高聳著山,北面為山谷.大爺海周長約為300米,以此推算面積約為13000平方米,它的最深處是18米,有23萬立方米的儲水量.在大爺海的背後崖壁上有一個巨大的洞穴,難道那就是傳說中的水晶宮嗎?
洞內常年有冰,寒氣逼人,好像一個"天然冰庫".在洞內有許多冰錐、冰筍、冰旗琳琅滿目,景象萬千,這就是大爺海的源頭——水晶宮.它裡面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冰體,是因為他正好處於背陰的山坡,常年沒有陽光的照射,而岩石中滲出的水滴,到了這里,就化成了冰錐、冰筍.一部分的水化成了冰錐、冰筍的奇觀,更多的則形成一條地下暗河,在侵蝕岩石的同時,也注入了下方湛藍的湖泊——大爺海.
在神奇的世界中,蘊含著那麼多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這是大自然的恩賜,送給我們那麽多美麗的自然景觀,在著神秘的世界中,到底還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神秘景觀?讓我們慢慢的來破解大自然中的神奇密碼吧!

⑵ 有沒有關於不同地方的風俗和歷史的節目(國內和國外的),最好多發一點

《美麗中國》是由中英聯合攝制小組拍攝的一部關於中國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的系列記錄片,其中有些野生動物和風景的鏡頭從未在銀幕上出現過。《美麗中國》分為《錦綉華南》、《雲翔天邊》、《神奇高原》、《風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湧海岸》六集;全片拍攝中國50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集數:7集劇集簡介:
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國美食更多以"烹飪大師"或"美食名家"結構,展現的是"精湛的廚藝"和"繁復的過程"。在本片中,中國美食更多的將以輕鬆快捷的敘述節奏和精巧細膩的畫面,向觀眾,尤其是海外觀眾展示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層面的東方生活價值觀。因此,在這個系列裡,我們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感受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質。
網路一下這二個片子很不錯

⑶ 沃土中原的讀後感三百字

美麗的中原,我的家。自小在中原長大的我,對中原的了解,或許僅僅局限於耳濡目染,但《美麗中國—沃土中原》讓我跳出局限,感受中原的富饒與發展。
紀錄片作為「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的電影電視藝術形式」,其手段在於對真實素材進行藝術加工與展現,其目的在於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鏡頭首先帶我們領略了熱鬧的北京城,而後來到首都的大後方—華北平原。華北平原的富饒緣自黃河帶來的肥沃泥沙。雖然中國有很多區域的環境有待治理,很多生物瀕臨滅絕,但被譽為「中國的脊樑」的秦嶺,森林裡依然如施過魔法般孕育著神奇的生物: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還有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上百隻被譽為「吉祥鳥」的美麗朱䴉。鏡頭一掃,遛鳥打拳的老人,救助猛禽的少年,無一不顯示著中國人致力於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望。中國人也擅長從自然界中學的長處,象形拳就是其中之一,在鶴、猴、蛇等動物身上尋找著師法天然的武術奧秘。中華傳統醫學,利用可入葯的動植物治病救人,循和諧之理,孕長生之道。 人間天堂九寨溝,以其秀美宜人的風景聞名天下。中原大地良好的生態區讓美景得以保存完好。春節作為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在中原地區隆重慶祝,舞龍舞獅隨處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是人們新的願望,並為之努力著。
故宮、天壇、鳥巢等別致的建築群記錄著中國人漫長的足跡,中國珍稀的生物種群的故事則與中國人的生命軌跡息息相關。中華大地是文明的發源地,道法自然,生靈同性的樸素自然觀,根植在中原大地上

⑷ BBC拍攝的美麗中國時長是多少啊我在迅雷看到的最長才一個小時,它有多少集啊時長是多少

《美麗中國》簡介

《美麗中國》是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高清系列電視紀錄片,也是中國媒體與國際著名傳媒集團BBC的首次深度合作。本片包括六集,從中國的標志長城開始,到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極寒的珠穆朗瑪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中國第一大內陸河長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裏海岸線,《美麗中國》歷時四年,使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高清攝像機結合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攝影技術,拍攝最珍貴的精彩鏡頭,立體展現中國不為世人所知的魅力。其中不乏以前從未成功拍到的片段,如藏羚羊在交配期的打鬥行為、秦嶺野生金絲猴、雲南亞洲野象、世界第二小的蝙蝠、揚子鱷孵化過程、新疆哈薩克牧民轉場、野生大熊貓繁殖等等。

第一集 錦綉華南
長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總長超過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國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一個石灰石山峰聳立,到處是峭壁深洞的神話世界。沿著長江,我們可以看到揚子鱷孵化出殼,大鯢發出嬰孩啼哭般的叫聲,大足鼠耳蝠輕掠過水面捕食小魚,貴州黑葉猴和黃山獼猴蹲坐在喀斯特山壁上嬉戲打鬧,鄱陽湖的候鳥如千帆競發呼啦啦飛過天際……身體半透明的盲魚億萬年來悠遊於漆黑的溶洞湖底,而鱗片上閃耀著陽光般金紅色的龍現村鯉魚則以稻田為家。長江滋養出富庶的魚米之鄉,在這里人們種植著中國糧食中產量最大的水稻。水牛、燕子、蜻蜓、水雉,鸕鶿……與水鄉居民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二集 雲翔天邊
本集涵蓋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到3%,但全國總數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動物物種在這里都隨處可見。西雙版納的亞洲野象,白馬雪山的滇金絲猴,高黎貢山的紅腹角雉,無量山的黑冠長臂猿,思茅的大緋胸鸚鵡……還有憨態可掬的小熊貓,長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於竹筒中的小型蝙蝠——竹蝠。雲南彷彿包羅世間所有的萬花筒,雪山竹海,密林深潭,承載著各種奇花異卉,使行走其間的動物也像這片土地那樣披滿了繽紛顏色。最後再跟我們去看看養蜂養鳥的當地少數民族吧。潑水節上的熱情像頭頂艷陽,把你融化成晶瑩的水珠。

第三集 神奇高原
本集以神秘遼遠的青藏高原為背景,向你展示那些日夜守護這片心靈凈土的異獸珍禽——盤羊、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藍羊、黑頸鶴、鳳頭鸊鷉、溫泉蛇……有被中國古人視作介於動植物之間的冬蟲夏草,還有由寺廟僧人喂養的藏馬雞。朝珠穆朗瑪峰行進,我們還能遇到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昆蟲:跳蛛。往東走,成千上萬的遷徙鳥群圍繞著中國第一大鹽湖青海湖起起落落。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區,是長江和黃河的源頭,同時也居住著虔誠純潔的藏民。他們懸掛起風馬旗,匍匐在通向聖山岡仁波齊的路途上。我們將帶你探尋21世紀最後的密境,那裡天人合一,物我兩忘,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樂園。

第四集 風雪塞外
本集所涉及的地域樣貌是系列中最多樣化最豐富的。有內蒙草原、甘肅戈壁,也有東北密林、西部邊陲。有以「魔鬼城」聞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間仙境長白山天池,有碩果累累的吐魯番,也有荒蕪人跡的大沙漠。這里生活著野馬、野豬、鵝喉羚、沙鼠、大天鵝、蓑羽鶴、沙狐和東北虎,還有馴金雕捕獵的哈薩克族,用傳統方法破冰捕魚的赫哲族,養蠶織成五彩絲綢的維吾爾族,豢養馴鹿作為交通工具的鄂溫克族,當然更少不了生活在馬背上的蒙古族。本集有很大一部分表現了動物與少數民族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這種關系由來已久,甚至敦煌壁畫里也有關於駝隊的生動描繪。

第五集 沃土中原
本集以長城和黃河流域為中心,鏡頭掃過這片曾經孕育過中華古文明的大地。今天在秦嶺森林裡依然如施過魔法般孕育著神奇的生物: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還有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上百隻被譽為「吉祥鳥」的美麗朱䴉。跟隨鏡頭,我們來到中國首都及歷朝古都北京,看清晨遛鳥打拳的老人和致力於救助猛禽的青年。千百年象徵著民族精神的少林寺,也在鶴、猴、蛇等動物身上尋找著師法天然的武術奧秘。當然國人圖騰「龍」也必不可少。跟我們去看看古城牆背景下的元宵舞龍燈吧。

第六集 潮湧海岸
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全世界第三長的海岸線和近三分之一國土面積的海域。那裡充滿無數奇妙的鳥類和海洋生物。由北向南走,我們能遇見翩翩起舞的丹頂鶴,以海草為食的大天鵝,飄浮於海面柔軟發光的水母群,棲息在濕地沼澤中的麋鹿,飛往香港米埔越冬的黑臉琵鷺,長江下游的中華鱘和東海鰻魚……我們帶你去蛇島探險,看蛇島蝮如何捕食過往候鳥,還可以鑽入水下,看漁民如何閉氣採集龍蝦和牡蠣。從寒帶到熱帶,從濕地到城市,我們跟隨鳥類的足跡,學習如何與動物在有限的空間里相處。北戴河的觀鳥愛好者和崇明島為候鳥環志的志願者,也許只是最初的嘗試。

--------------------------------------------------------------------------------

本片製作班底

製片人及導演均來自BBC NHU(自然歷史部),攝影師則是自由工作者,無一例外地擁有野生動物和風光紀錄片的豐富拍攝經驗,曾為BBC、DISCOVERY、美國國家地理等頂尖的紀錄片頻道工作,並且多次獲國際獎項。

總製片人:Brian Leith
20年以上的製片人及導演工作經驗,曾為國際上許多著名媒體製作野生動物和風光紀錄片。曾任獨立製片人、Granada Wild負責人和BBC高級製片人。現任BBC自然歷史部高級編導。多次獲國際獎項。

系列製片人兼第五集導演:Phil Chapman
著名洞穴和探險專家。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動物學學士,地理學碩士學位。游歷探險經驗豐富。
1987年為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拍攝個人生涯第一部自然紀錄片,1990年正式加入BBC自然歷史部至今。執導過數十部紀錄片,多次獲國際獎項。《美麗中國》是其第三次擔任系列製片人。

第二集製片人兼導演:George Chan
英國牛津大學動物學學士,倫敦學院動物行為研究博士學位。游歷探險經驗豐富,曾經到過中國許多地方。1997年正式加入BBC自然歷史部。執導過《尼羅河》、《捕鯨人》等紀錄片,多次獲國際獎項。

主要攝影師之一:Justin Maguire
國籍南非,13年致力於野生動物攝影。自由職業者,曾為BBC和國家地理頻道拍攝過多部野生動物紀錄片,多次獲國際獎項,其中尤以《行星地球》、《野性非洲》、《現代恐龍》等聞名。對非洲特別是熱帶雨林和沙漠等環境異常熟悉。為《美麗中國》拍攝時,其用高速攝影機捕捉到的大足鼠耳蝠食魚一段,蝙蝠輕掠如鏡湖水,對影成雙,疑真疑幻,成為片中最值得回味的經典之一。

主要攝影師之一:Mike Lemmon
37年攝影經驗,其中27年致力於野生動物攝影。自由職業者,曾為BBC、DISCOVERY和國家地理頻道等拍攝過多部野生動物和風光紀錄片,多次獲國際獎項。如《行星地球》、《鳥的生活》等。曾追拍過全球各大洲的壯觀日出。拍攝《美麗中國》的丹頂鶴時,苦等數周,終於得到近乎完美的片段:兩只丹頂鶴引頸向天而鳴,似欲展翅翩翩起舞,背後則是初升的朝陽。鶴在那萬道霞光暈染中化作一對優雅的剪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時間每集大概1個小時,總共6個小時不到的,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⑸ 美麗中國每一集蘊含什麼地理因素

《美麗中國》分為《錦綉華南》、《雲翔天邊》、《神奇高原》、《風雪塞外》版、《沃土中原》、《潮湧海權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稱對應為《富饒華南》、《彩雲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喧鬧海岸》);全片拍攝中國50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

⑹ 誰知道《美麗中國》1-6的簡要內容謝謝

1、錦綉華南:長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總長超過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國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個石灰石山峰聳立,到處是峭壁深洞的神話世界。

2、雲翔天邊:該集涵蓋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蓋了雲南省范圍,雲南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到3%,但是它佔有全國總數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動物物種在這里都隨處可見。

3、神奇高原:該集以神秘遼遠的青藏高原為背景,展示日夜守護這片心靈凈土的異獸珍禽——盤羊、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藍羊、黑頸鶴、鳳頭鸊鷉、溫泉蛇……

4、風雪塞外:該集所涉及的地域樣貌是系列中最多樣化最豐富的。有內蒙草原、甘肅戈壁,也有東北密林、西部邊陲。有以「魔鬼城」聞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間仙境長白山天池,也有荒蕪人跡的大沙漠。

5、沃土中原:該集以長城和黃河流域的中原為中心,鏡頭掃過這片曾經孕育過中華古文明的大地。

6、潮湧海岸: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全世界第三長的海岸線和近三分之一國土面積的海域。那裡充滿無數奇妙的鳥類和海洋生物。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

影片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志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裏海岸線等。

(6)地理中國沃土中原擴展閱讀: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給BBC自然歷史部提供了一次機會去製作首部關於中國自然歷史的系列片。同時隨著奧運會的舉辦,中國官方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2005年BBC製作組得到官方許可,與中視傳媒聯合拍攝。這也是CCTV首度與BBC自然歷史頻道進行合作。

《美麗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和英國廣播公司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拍攝了中國56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歷時4年拍攝,使用航拍、紅外、高速、延時和水下等先進攝影技術,記錄了大量珍貴、精彩的畫面。

《美麗中國》分為《錦綉華南》、《雲翔天邊》、《神奇高原》、《風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湧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稱對應為《富饒華南》、《彩雲之南》、《青藏高原》、《長城以外》、《龍之疆域》、《喧鬧海岸》)。

全片拍攝中國50多個國家級野生動植物和風景保護區、86種中國珍奇野生動植物和30多個民族生活故事,展現中國自然人文景觀。

⑺ 有哪些關於對旅遊中國描述的優秀紀錄片

我來推薦一部稱得上是經典的紀錄片,由CCTV和BBC一起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美麗中國》,這也是第一部展示中國的自然人文景觀和野外動植物之間關系的大型電視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曾經獲得了包括艾美獎在內的諸多大獎,在題材、剪輯、拍攝、音效上都是紀錄片中堪稱佼佼者的存在,收獲了諸多榮譽。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鏡頭,展現了中國最真實且最為美麗醉人的一面。

⑻ 關於中國的紀錄片,不要自然風光、動物的。要社會人文之類的例如《歸途列車》

可以選擇看一下《絕密檔案》或《檔案》,裡面講的是對中國歷史的講解…回…
《BBC紀錄片》答的《美麗中國》是美國的講中國人文故事,主要有《中國故事01錦綉華南》,《中國故事02雲翔天邊》,《中國故事03神奇高原》,《中國故事04風雪塞外》,《中國故事05沃土中原》,《中國故事06潮湧海岸》。
初次回答問題,希望關照

⑼ 列舉《美麗中國》記錄片各劇集的名稱,主要內容,出現在紀錄片中的我國幾個特有少數民族的分布及其生活特

第一集《錦綉華南》

長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總長超過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國最精彩的地貌——喀斯特地貌,一個石灰石山峰聳立,到處是峭壁深洞的神話世界。沿著長江,可以看到揚子鱷孵化出殼,大鯢發出嬰孩啼哭般的叫聲,大足鼠耳蝠輕掠過水面捕食小魚,貴州黑葉猴和黃山獼猴蹲坐在喀斯特山壁上嬉戲打鬧,鄱陽湖的候鳥如千帆競發呼啦啦飛過天際……身體半透明的盲魚億萬年來悠遊於漆黑的溶洞湖底,而鱗片上閃耀著陽光般金紅色的龍現村鯉魚則以稻田為家。長江滋養出富庶的魚米之鄉,在這里人們種植著中國糧食中產量最大的水稻。水牛、燕子、蜻蜓、水雉,鸕鶿,與水鄉居民結下了不解之緣。[1]

第二集《雲翔天邊》
該集涵蓋的土地是系列中最少的,只是覆蓋了雲南省范圍,雲南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到3%,但是它佔有全國總數近四分之一的植物、動物物種在這里都隨處可見。西雙版納的亞洲野象,白馬雪山的滇金絲猴,高黎貢山的紅腹角雉,無量山的黑冠長臂猿,思茅的大緋胸鸚鵡……還有憨態可掬的小熊貓,長相奇特的熊狸,啃食竹根的竹鼠和寄宿於竹筒中的小型蝙蝠——扁顱蝠。雲南彷彿包羅世間所有的萬花筒,雪山竹海,密林深潭,承載著各種奇花異卉,使行走其間的動物也像這片土地那樣披滿了繽紛顏色。[1]
第三集《神奇高原》
該集以神秘遼遠的青藏高原為背景,展示日夜守護這片心靈凈土的異獸珍禽——盤羊、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藍羊、黑頸鶴、鳳頭鸊鷉、溫泉

影片劇照 (23張)
蛇……有被中國古人視作介於動植物之間的冬蟲夏草,還有由寺廟僧人喂養的藏馬雞。朝珠穆朗瑪峰行進,還能遇到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地方的昆蟲:跳蛛。往東走,成千上萬的遷徙鳥群圍繞著中國第一大鹽湖青海湖起起落落。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高原區,是長江和黃河的源頭,同時也居住著虔誠純潔的藏民。[1]

第四集《風雪塞外》
該集所涉及的地域樣貌是系列中最多樣化最豐富的。有內蒙草原、甘肅戈壁,也有東北密林、西部邊陲。有以「魔鬼城」聞名的敦煌雅丹,也有凡間仙境長白山天池,也有荒蕪人跡的大沙漠。這里生活著野馬、野豬、鵝喉羚、沙鼠、大天鵝、蓑羽鶴、沙狐和東北虎,還有馴金雕捕獵的哈薩克族,用傳統方法破冰捕魚的赫哲族,養蠶織成五彩絲綢的維吾爾族,豢養馴鹿作為交通工具的鄂溫克族,當然更少不了生活在馬背上的蒙古族。該集有很大一部分表現了動物與少數民族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這種關系由來已久,甚至敦煌壁畫里也有關於駝隊的生動描繪。[1]
第五集《沃土中原》
該集以長城和黃河流域的中原為中心,鏡頭掃過這片曾經孕育過中華古文明的大地。在秦嶺森林裡依然如施過魔法般孕育著神奇的生物: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還有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上百隻被譽為「吉祥鳥」的美麗朱䴉。跟隨鏡頭,來到中國首都及歷朝古都北京,看清晨遛鳥打拳的老人和致力於救助猛禽的青年。千百年象徵著民族精神的少林寺,也在鶴、猴、蛇等動物身上尋找著師法天然的武術奧秘。[1]
第六集《潮湧海岸》
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全世界第三長的海岸線和近三分之一國土面積的海域。那裡充滿無數奇妙的鳥類和海洋生物。由北向南,會遇見翩翩起舞的丹頂鶴,以海草為食的大天鵝,飄浮於海面柔軟發光的水母群,棲息在濕地沼澤中的麋鹿,飛往香港米埔越冬的黑臉琵鷺,長江下游的中華鱘和東海鰻魚……看蛇島蝮蛇如何捕食過往候鳥,還可以鑽入水下,看漁民如何閉氣採集龍蝦和牡蠣。從寒帶到熱帶,從濕地到城市,跟隨鳥類的足跡,學習如何與動物在有限的空間里相處。[1]
希望採納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