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麗江自然人文地理景觀

麗江自然人文地理景觀

發布時間: 2021-03-07 02:51:08

A. 迪慶自然人文地理特徵加地圖

境域
迪慶藏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區交界處,總面積23870平方公里,西北接西藏自治區,東臨四川省,東南與麗江市毗鄰,西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接壤。境內最高海拔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6740米,同時也是雲南省最高,最低海拔為瀾滄江河谷,海拔1486米,絕對高差達5254米,較小范圍內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內出現了垂直氣候和立體生態環境特徵。迪慶藏族自治州是雲南省海拔最高和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縣建塘鎮距省城昆明市608公里。

地貌

迪慶藏族自治州風景(2張)

迪慶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腹地,是雲貴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這里地貌獨特:有古高原面,也有大山、大川、大峽,是世界著名景觀三江並流的腹心地帶。

迪慶藏族自治州有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格宗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群,並擁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見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現代冰川。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碩都湖、納帕海、天鵝湖等高山湖泊是亞洲大陸最純凈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碩都湖等秀麗草甸占迪慶州土地面積的1/5。

氣候

迪慶藏族自治州內氣候屬溫帶——寒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4.7℃—16.5℃,年極端最高氣溫25.1℃,最低氣溫-27.4℃。立體氣候明顯,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

B. 麗江的人文地理及一迷陽光的傳說

據說,在麗江的玉龍雪山頂上,常常在特別偶然的時間,才能看到有一版米長的陽光照在上面權,那場面非常寧靜,非常壯美。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真正燦爛、終生難忘的愛情一閃即逝,正如這「一米陽光」般短暫!「一輩子無法成就的永恆,或許在某一點便凝成;一輩子無法擁有的燦爛,或許只在那一米之內。可是,錯過了便是錯過了,短暫的一米陽光,只會偶然地照射在人們的身邊,而不會必然地覆蓋在大家的周圍。」

雲南 麗江 在清冷的玉龍雪山頂上,終年雲霧繚繞,即使是在最晴朗的天氣,陽光也很難穿透雲層,傳說每年秋分是日月交合同輝同映的日子,只有在特別偶然的時刻,才能看到有一米長的陽光照在山頂,而神靈會在那天賜予人間最完美的愛情陽光。

C. 人文地理

秦皇島市屬於河北省管轄,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總面積7812.4km2,人口262.93萬,其中市區人口67.31萬,轄海港、北戴河、山海關三區及昌黎、撫寧、盧龍和青龍四縣。秦皇島市居民以漢族為主(85.52%),其餘有滿、回、朝鮮、蒙古、壯、苗、瑤、達斡爾、錫伯、土家等37個少數民族(秦皇島市年鑒編纂委員會,1999)。

公元215年,秦始皇東巡至碣石,刻《碣石門辭》,派燕人盧生入海求仙,曾駐蹕於此,由此得名秦皇島。據清乾隆21年《臨榆縣志》載:「秦皇島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四面皆水,惟島居中。」

自遠古時代起,就有人類在秦皇島活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1981年考古發現,在撫寧縣山羊寨和昌黎縣杏樹園兩地先後發現了20萬年前的古人類活動遺跡,從遺址中發現了6枚石片。在冀東至碣石一帶沿海地區也發現了多處古人類遺跡。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他們已經能夠利用在濱海地帶拾取的海蚶貝殼加工成裝飾品.對海洋取得了初步的認識。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更為頻繁,生產工具也有很大的改進。從發現的新石器遺址來看,已「刳木為舟,剡木為輯」,從事半漁獵和半農耕的生活,並出現了沿渤海北岸的近海航行。龍山文化對秦皇島地區也有很大的影響。1978~1980年.在山海關東門外郊區發現約4000年前的黑陶碎片和較完整的陶鬲、陶豆、陶壺、陶罐和三足鼎等文化遺存。這些說明,當時秦皇島一帶人類活動相當頻繁,從陸地逐漸向海洋進發,沿著渤海西岸進行文化交流和傳播。

到商、周時期,秦皇島地區屬孤竹,當時孤竹人民同黃河流域的中華華夏族往來頻繁,進行著各種物質與文化的交流,並向紂王納貢海產品、牲畜、粟類等,當時秦皇島已成為海陸交通要道。春秋戰國時屬燕,它是渤海北岸的一個小國,常受到北部及西部地區的少數游牧部落的侵擾,因此常求救於中原諸國,齊桓公北伐救燕就是之一。當時水上交通已相當發達,並出現了著名的碣石海港。在後來的幾個朝代多次更主,西漢屬幽州右北郡,東漢、魏、晉時屬遼西郡,南北朝時屬平州遼西郡、北平郡,隋時分屬北平郡、遼西郡,唐時分屬河北道的平州、營州,金時屬中書省的永平路和遼陽行省的大寧路,明、清屬永平府,中華民國時屬河北省和熱河省(秦皇島市地名辦公室,1986)。

新中國成立後,設立了秦皇島市,該市的工業、農業和商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到1985年,已經形成以玻璃為支柱的建材工業,以橋梁、機械設備製造為支柱的機械工業,以罐頭酒類生產為支柱的食品工業的三大優勢產業。1998年該市國內總產值達249.5億元。秦皇島是我國最大的能源輸出港,系中央直屬港;1996年吞吐量達8311萬t,僅次於上海港,在中國大陸沿海各港口中居第2位。秦皇島市水陸交通發達.大秦鐵路和京沈鐵路交會於此,有通往我國各重要港口的客輪,有17條國內航線,公路交通網更是四通八達。該市還有一種很重要的經濟發展資源,即旅遊資源,境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豐富。近幾十年來,教育事業發展很快,建立了多所高.中等院校,為該市培養了大量的科技及管理人才,大大加速了經濟發展。秦皇島市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的旅遊、港口城市。

D. 人文地理景觀哪裡的人文景觀最漂亮

人文地理景觀區別於自然地理景觀 人文地理景觀: 蘇州園林 敦煌莫高窟 等等 即由人類活動版改造形成的景觀 自然地理權景觀:黃果樹瀑布 五大連池火山群 等等 即自然形成的景觀 觀後人文地理景觀區別於自然地理景觀 人文地理景觀: 蘇州園林 敦煌莫高窟 等等 即由人類活動改造形成的景觀 自然地理景觀:黃果樹瀑布 五大連池火山群 等等 即自然形成的景觀 觀後感就是你看過後有什麼感想 感就是你看過後有什麼感想 也可以從你看的人文地理中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話題、比如陵墓之類的即可 《經典人文地理》是一個展現古老傳統,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電視欄目.它主要以人文地理的理念和觀點,以更為巧妙的方法和角度向更廣闊的地區和高端受眾講述雲南,直接促進世界對雲南的了解,以全新的視覺和方法,將雲南以外的經典人文地理紀錄片推薦給觀眾.

E. 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四川位於我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差懸殊,西高東底的特點特別明顯。川西貢嘎山海撥7556米,為省內第一高峰;川東巫山附近的長江河谷,海撥僅80米左右,兩者相差7000餘米。東西差異大,是四川地貌的總特徵。大致經龍門山、大相嶺、大涼山為界,以西為高原山,海撥都在3000米以上;經東為四川盆地,由海撥750米以下的盆地底部和2000米左右的盆周山地組成。
簡 稱: 川或蜀
面 積: 約48萬平方千米
人 口: 8323萬
省 會: 成都
民 族: 有漢、藏、回、羌等民族
地 形: 本省東部為海拔約5OO米的四川盆地,這里有富饒的成都平原。四川西部為高原山地,屬青藏高原東緣,海拔3000-4000米。邛崍山、岷山一帶設有卧龍等自然保護區多處。氣候:復雜多樣,盆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長。西南山區干濕度分明。川西北高原長冬無夏,較為干寒。年降水量約一千毫米
工 業: 四川省是我國內地綜合性工業基地。成都電器、量具刃具,攀枝花鋼鐵、川中油氣田、自貢鹽化工、內江製糖、瀘州和宜賓等地的釀酒工業等都很有名
農 業: 四川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之國"。是我國水稻、小麥、油菜籽、甘蔗、黃紅麻、桑蠶、茶葉、水果的重要產區。川西高原、山地分別為本省重要牧區和林區
地理位置: 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宋置川陝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
管轄范圍: 設重慶直轄市後四川省轄12地級市、4地區、3自治州,18縣級市、124縣、3自治縣。其中有50餘個市縣對外開放

F. 默寫我國西北地區自然景觀變化規律

依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國劃分了四大地理區域,由於四區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呈現了不同的自然特徵,西北地區東西跨度大,地表景觀有很大的差異,東部的大興安嶺一帶,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和草原,中部地區的內蒙古地區主要分布著廣袤的草原,而到了西部的塔里木盆地,由於降水稀少,地表以荒漠為主,由此可見從我國最東端到最西端,植被的變化規律是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故選:C.

G. 用200字介紹昆明。要運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昆明,雲南省省會,具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時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昆明還擁有一處世界自然遺產。
昆明地處我國西南邊陲、雲貴高原中部。全市總面積21111平方公里,轄5區1市8縣,總人口578萬,聚居著26個民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百花盛開,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春城」、「花城」。
截至2006年底,擁有昆明戶籍的家庭162.3931萬戶,總人口共計514.3015萬人,分別佔全省總戶數1183.2168萬戶的13.74%和全省總人口4315.7489萬人的11.92%。其中非農業人口213.5182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41.52%,農業人口300.7833人,佔全市總人口的58.48%。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中部,位於東經102度10分至103度40分,北緯24度23分至26度22分,東西最大橫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縱距220千米,城區距首都北京2100千米(航空線),南達中越邊境515千米,西抵中緬邊境876千米,西南至中老邊境906千米。
昆明地理位置屬北緯亞熱帶,然而境內大多數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素以「春城」而享譽中外。昆明氣候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點。1. 春季溫暖,乾燥少雨,風高,蒸發旺盛,日溫變化大 .2.夏無酷暑,雨量集中.3.秋季溫涼,天高氣爽,雨水減少,霜期開始. 4.冬無嚴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濕季分明.
景觀:西依西山之畔,是游覽觀光的理想之地。昆明周圍,東有二碑,千佛塔,阿廬古洞,彩色沙林,南有撫仙湖,星雲湖,九龍池,通海秀山;西有安寧溫泉,祿豐古生物化石遺址;北有武定獅子山,祿勸彝文摩岩石刻。可為景點多矣,其中滇池和路南石林均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石林更是世界自然遺產。

H. 從人文地理學角度分析 怎樣才能建設和經營富有地方自然人文特色的城市景觀

中心抄目標是挖掘當地的主體人文地襲理思想,比如四川的蜀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確定當地的主體開發建設、經營的景觀資源。步驟就是:首先是要進行要素分析,對目標城市所擁有的景觀資源進行評價分析,按照現在的旅遊資源評價體系進行等級評價;其次,本著保護地方特色文化景觀的原則進行開發建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經營體系,不單單是開發城市景觀。吃、住、行、游、娛、購,以景觀的主體——遊客出發,完善遊客行為的每個體系。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過去,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主義和地方主義是兩個並行不悖的重點,保護好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完成文化的推廣是必不可少的。
。。。。
基本上就是這個思路。慢慢回答吧

I. 麗江氣候,地理位置,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的介紹概括點,能精煉點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位於東經100.25 北緯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10多萬人。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佔全縣總人口的57.7%。 麗江屬高原型西南季風氣候,氣溫偏低,晝夜溫差也很大。麗江的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在12.6℃~19.8℃,最熱月的平均氣溫為18.1℃~25.7℃,最冷月平均氣溫為4℃~11.7℃,年溫差小,但日溫差較大。年極端最高氣溫25.1度,最低氣溫-27.4度,每年的5—10月為雨季,7、8月特別集中。 麗江春天天氣(3月-5月):氣溫約0℃-20℃,以晴天為主。 麗江夏天天氣(6月-8月):氣溫約10℃-26℃,多雨,早晚較涼,白天戶外直曬較熱,室內涼爽。 麗江秋天天氣(9月-11月):氣溫約5℃-23℃,雨天晴天陰天各佔三分之一。 麗江冬天天氣(12月-2月):氣溫約 -5℃ -15℃,氣溫較低,空氣乾燥。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晴天。 麗江市最具優勢和開發潛力的資源主要有旅遊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能資源。 旅遊資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風情"為主要代表: 二山即玉龍雪山和老君山,玉龍雪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旅遊開發區,景區面積約2.63萬公頃。景區內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個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種珍稀野生動物,被譽為"冰川博物館"和"動植物寶庫"。老君山是"三江並流"的核心景區,總面積842.64平方公里,區內有獨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種類豐富、未遭破壞的動植物群落,分布有種子植物79科167屬280多種,其中很多是珍稀瀕危植物。 一城,即麗江古城,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古城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一湖,即瀘沽湖,位於寧蒗縣境內,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積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達93.5米。瀘沽湖景區已被列為雲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度假區。 一江,即金沙江。金沙江流經麗江651公里,沿線景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長江第一灣、虎跳峽和寶山石城。 一文化,即納西東巴文化,包括東巴象形文字、納西古樂、東巴經卷、東巴繪畫、建築藝術及宗教文化等,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一風情,即摩梭風情,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著"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習俗。

J. 去麗江玩是怎樣的體驗

麗江古城有很多美麗的景點,能夠讓人放下疲憊,享受自然,還有很多美食。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