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丹霞奇觀

地理中國丹霞奇觀

發布時間: 2021-03-07 02:41:37

1. 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你喜歡哪一個

一 、赤水丹霞地貌 銀瀑飛瀉映丹崖

如果說大金湖丹霞的水是靜的,赤水丹霞的水就是動的。丹霞地貌在中國分布之廣、景觀類型之復雜、觀賞價值之多樣,可以就此窺見一斑。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石構成,“色如渥丹,燦若明霞”,以赤壁丹崖為特色。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丹霞山以赤壁丹崖為特徵,集“雄、險、奇、秀、幽”於一身,是發育典型、造型豐富、景色優美、研究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全山有680多座山峰、石牆、岩堡、岩柱、穿洞、天生橋,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米,是中國低海拔山嶽景區的典型代表。 色如渥丹,燦若丹霞,奇峰怪石,碧水相映,又有豐厚的歷史文化,詢地質上之奇觀,人世間之美景也,膺世界地質公園之選絕非偶然。

2. 以雄險神奇聞名,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是什麼

地貌有多種多樣,丹霞地貌就是其中一種,因其以岩層顏色為紅色,又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如天邊彩霞一般絢爛而得名。它是一種在我國廣泛分布的地貌,據統計,目前已經查明的丹霞地貌有1005處,根據形成時間不同分為幼年期-青年期-壯年期-老年期。

3. 丹霞地貌的發現過程

1938年,構造地質學家陳國達把這種紅色岩層上發育的地貌稱為「丹霞地形」,並把這種地形作為判斷丹霞地層的標志。
1977年,地貌學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學術語來使用。
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學家李見賢(黃進)發表了《丹霞地貌坡面發育的一種基本方式》,這是中國論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論文。這個時期正是中國旅遊業大規模發展的起始階段,丹霞地貌作為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1983年《地質辭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義,「指厚層、產狀平緩、節理發育、鐵鈣質混合膠結不勻的紅色砂礫岩,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侵蝕、溶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的地形。」這是學術界對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個定義。 從此之後,不同的辭書、專家對丹霞地貌的定義達到20種以上,甚至同一位專家對丹霞地貌所下的定義在幾年之間也會發生很大變化。而這些定義中地不同之處若從岩石地貌學的角度來看,是屬於原則性的,各種定義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岩石地貌中的關鍵因素是構成地貌的岩石類型,對於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來說,多數人主張是碎屑岩中的礫岩和砂岩,有的則認為還應包括火山碎屑岩、紅色碳酸鹽岩、淺變質岩,甚至有人主張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紅色岩系就行。此外,關於構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的成岩環境也沒有達成統一認識。多數人主張應該是陸相(即當時應是在河流或湖泊環境中)沉積的岩石,有人則認為應包括海相(即當時應是在海洋環境中)沉積的岩石,還有人提出:「凡紅色碎屑岩,不論它是陸相、海相、火山相(即是由火山活動所生成的岩石),只要形成丹崖赤壁的都稱丹霞地貌。」
在中國境內所發現的丹霞地貌幾乎全發育在不早於中生代(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地層上,而且岩石的成分以陸相沉積為主(岩石是由當時的河流或湖泊沉積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當時的海洋環境中形成的)。然而,隨著研究的范圍向全世界擴展,學者們發現,其他國家的丹霞地貌也有發育在更古老的地層或者海相沉積岩層中。於是,有的學者就建議放寬對紅色岩層的時間及成分限制,以利於把丹霞地貌的概念向全世界推廣。在早期對丹霞地貌的定義中,地貌的形態往往會被不厭其煩地描述,這樣的定義充分說明,丹霞地貌是有著許多曼妙優美的形態的,這種形態並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地貌。然而,隨著研究丹霞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丹霞地貌都有人去考察,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丹霞地貌的定義變得越來越簡潔和有概括性,再也不羅列具體的地貌形態了,而是把這些形態歸結為「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一類地貌」(即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學者們規定「丹崖」的高度應大於10米,「丹崖」的坡度則應滿足懸崖坡的條件:55°至90°之間。高度和坡度低於上述標準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應歸入紅層丘陵山地中,這是劃分丹霞地貌與紅層地貌的界限。
2009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中國地理學會共同發起了「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的評選活動,丹霞地貌的發現就名列其中。
2010年8月1日傍晚,正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聯合申報的「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這是是中國第四十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
對於構成丹霞地貌岩層的時代,學者們持有截然相反的見解。有人主張岩石地貌只有和構成它的地層的時代聯系起來,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層位才有對比意義,有人主張不應受時代限制,有人甚至認為把自己原來定義中的地層時代刪去代表著進步,認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紅色岩層就都可以被考慮進來。然而,在岩石地貌學中,岩石的時代是用來進行地球演化過程對比研究的必要條件之一,失去了時代限定的岩石地貌,其對地質學研究所能提供的參考階值就大打折扣了。在地貌形態上,多數人強調赤壁丹崖才算丹霞地貌,但也有人把拱門、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劃入丹霞地貌,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最終的結論。最後,對岩石的色彩討論也出了問題。所有丹霞地貌的定義都承認岩石是紅色的,但對色調並沒有定量標准,甚至有人認為某些灰白色岩層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為它可能是由紅色退化而變成灰白色的。

4. 中國十大地理奇觀是哪十大

①.作為中華民復族象徵的萬里長城居制於榜首
②.「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列為第二
③.「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杭州西湖
④.標志著祖國悠久文化傳統,顯示著勞動人民在建築上卓越成就的北京故宮
⑤.曲徑通幽,巧奪天工,使人嘆為觀止的蘇州園林
⑥.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於世的安徽黃山
⑦.水險山雄、濤飛浪卷,令人馳魂奪魄的長江三峽
⑧.湖光山色、風韻幽絕,象一顆璀璨明珠閃耀在寶島台灣中部的日月潭
⑨.集秀美雄渾的自然景觀和別具神韻的寺宙宅院為一身的承德避暑山莊
⑩.頗具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陵兵馬俑

5. 關於丹霞地貌

丹霞山位於湘、贛、粵三省交界處的仁化縣境內,距廣東省韶關市45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中國紅石公園」。

方圓290平方公里的紅色山群「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故稱丹霞山。丹霞山由紅色沙礫岩構成,以赤壁丹崖為特色,地質學上以丹霞山為名,將同類地貌命名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為世界上同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類風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丹霞地貌屬於紅層地貌,所謂「紅層」是指在中生代侏羅紀至新生代第三紀沉積形成的紅色岩系,一般稱為「紅色砂礫岩」。

6. 五陵岩有哪些地理奇觀

中國好像沒有評十大地理奇觀。不過世界10大地理奇觀有三個在中國。第六:專丹霞地貌(中國)甘肅張掖屬丹霞地貌在中國丹霞地貌中比較典型,是該地區微紅色的岩石被不斷的侵蝕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地貌。第八:石林(中國)石林是中國卡斯特地貌景觀的另一個稱謂,是石灰岩不斷遭到流水侵蝕而形成的地貌,從明朝起,就已經以「世界第一奇觀」聞名遐邇。第九:五陵岩,湖南(中國)湖南地區有很多夢幻的地理奇觀,五陵岩就是其中一個,這個地理奇觀由卡斯特地貌的石灰岩組成,那兒還有壯闊的瀑布以及亞洲地區最大的石灰岩洞。

7. 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其中包括張掖丹霞、寧夏西吉火石寨、龍虎山、龜峰、江郎山、武夷山、泰寧(大金湖)、赤水丹霞、?~山(八角寨)、丹霞山。

1、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3、甘肅炳靈丹霞地貌地質公園

甘肅炳靈丹霞地質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靖縣西南部,距永靖縣城30公里,總面積23.36平方公里。甘肅炳靈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堊世(距今1.2-1.44億年)紅色陸相沉積地層為載體,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帶構造珍貴的地質遺跡,蘊藏著豐富的地球科學信息,發育峽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蝕刻象形和造型,形成了規模宏大的丹霞式地貌景觀,極具地學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

8. 哪些地方分布有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半乾旱版-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權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但相對集中分布在東南、西南和西北三個地區。其中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江西龍虎山、浙江衢州江郎山最著名。

​除中國外,在美國西部、中歐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國分布最廣。

9. 世界十大地理奇觀 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呢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地理奇觀,每一處奇觀的出現都如同大自然丟給人類的謎團。石拱門的出現似乎難以解釋,但是一項最新研究或許已經解開了這些奇特天然奇觀是如何形成的。 1、石拱門(美國) 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科學家似乎已經通過實驗解開了天然拱門的形成之謎,科學家解釋稱,這些令人困惑的石拱門形狀似乎是為了讓岩石承擔來自上方的壓力。 石拱門、石拱橋、石柱以及蘑菇形的柱頂石等神秘的岩石形態存在於世界各地,拱門國家公園 (Arches National Park) 位於美國猶他州東邊,佔地76,519英畝(309.7平方公里),每年約有85萬訪客。地質學家通常認為,這些形態是由風和水的侵蝕,以及鹽和霜的氣候影響形成的。 2、巴姆凱莉(土耳其) 它在土耳其語里的意思是「棉花城堡」,我們能夠一目瞭然的看清楚它名字的來由。如夢似幻,又像是天然棉花鋪就的白色城堡。 3、埃里波斯火山的冰塔(南極洲) 這就是傳說中的冰火兩重天。南極苦寒之地,時有火山噴發,正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川,冰火兩重天,在這里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4、黑岩沙漠間歇噴泉(美國,內華達州) 你在地球上看到了似乎只能在外形或者科幻大片中才能看到的情景,看著非常像夢幻畫面,然而確實真實存在的場景,他在美國內華達州的黑岩沙漠。 5、帳篷式山峰(美國,新墨西哥) 我們只能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謂造化鍾神秀,面對如此震撼壯美的自然奇跡,我們除了去贊嘆,還能做什麼呢 6、月亮谷(阿根廷) 伊斯奇瓜拉斯托/塔蘭穆帕亞自然公園地處阿根廷中部的沙漠地帶,其中湖泊和沼澤中有大量的植物化石,一部分已經成為煤層,其他化石則完好的保留了植物原本的形狀、脈絡和紋理,在其他地區這種保存形式並不多見。在沉積物中最常見的是火山岩灰層,伊斯奇瓜拉斯托土地乾燥,表面崎嶇不平,人們稱之為「月亮谷」。 7、丹霞地貌 甘肅張掖丹霞地貌在中國丹霞地貌中比較典型,是該地區微紅色的岩石被不斷的侵蝕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地貌。 8、石林(中國) 石林是中國卡斯特地貌景觀的另一個稱謂,是石灰岩不斷遭到流水侵蝕而形成的地貌,從明朝起,就已經以「世界第一奇觀」聞名遐邇。 9、五陵岩,湖南(中國) 湖南地區有很多夢幻的地理奇觀,五陵岩就是其中一個,這個地理奇觀由卡斯特地貌的石灰岩組成,那兒還有壯闊的瀑布以及亞洲地區最大的石灰岩洞。 10、烏尤尼鹽沼(玻利維亞) 它被稱為的「天空之鏡」。每年冬季,它被雨水注滿,形成一個淺湖;而每年夏季,湖水則乾涸,留下一層以鹽為主的礦物硬殼,中部達6米厚。人們可以駕車駛越湖面。尤其是在雨後,湖面像鏡子一樣,反射著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麗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這也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境」。

10. 丹霞地貌形成原因用四個成語來描述

中國丹霞介紹

貴州赤水(青年早期)
赤水丹霞位於貴州省赤水市境內,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 中國丹霞—貴州赤水赤水丹霞不同於國內其他地方,屬於青年早期的丹霞,赤水丹霞不只是單一丹霞地貌,赤水的丹霞結合了瀑布、濕地、翠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蓋率超過90%。
而大面積古植被和2359種動植物和珍惜瀕危動植物一起,更成為赤水丹霞最獨特的特徵。赤水的丹霞地貌,以其艷麗鮮紅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萬千的奇山異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優美的丹霞峽谷與綠色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很高的旅遊觀賞價值,令遊人傾倒。
中國當代丹霞地貌研究領域學術帶頭人、最權威的專家、中山大學黃進教授多次考察赤水後這樣評價說:我走過中國的山山水水,赤水,是我所走的地方,發現丹霞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最年輕的地貌,在1801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12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所以我得出這樣的結論,「赤水丹霞地貌面積之大,發育之典型,壯觀美麗,當屬全國第一」、「赤水丹霞地貌景觀是大自然的傑作,是赤水人民的寶貴財富」、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寶貴財富」。
福建泰寧(青年期)
泰寧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泰寧縣境內,總面積4925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面積2527平方公里。2005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為世界地質公園,成為福建繼武夷山之後的第二個世界級旅遊區。泰寧又是國家 中國丹霞—福建泰寧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另有同名葯物,具有碳青黴烯環的硫黴素類抗生素。
泰寧作為青年時期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東南諸省中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地質遺跡十分豐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地質歷史構造演化的理想場所;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人文歷史積淀深厚。有關方面表示,福建省力爭通過申遺實現當地旅遊產業真正轉型升級,提升旅遊基礎設施、管理、服務水準,與國際接軌,最終將泰寧建成一個國際性的旅遊目的地。
廣西桂林資江-八角寨丹霞之魂(壯年早期)
廣西桂林資江-八角寨丹霞地貌地處「山水甲天下」廣西桂林市的資源縣境內,座落在湘桂邊陲,地處越城嶺和雪峰山余脈交匯之處。資江-八角寨丹霞地貌與湖南崀山丹霞地貌山水相連,一衣帶水,處在廣西資源 縣-湖南新寧縣近南北向展布的由白堊系下統紫紅色礫岩、砂岩組成的狹長紅層盆地,該地貌在1億4千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早世沉積了厚達2000多米的巨厚層鈣質膠結紫紅色礫岩、砂礫岩、泥岩紅層,景區東北部紅層厚1783.64米,南部紅層厚2189.07米。「頂斜、身陡、麓緩」是其基本特徵,發展豐度上有「大、多、長、密、厚」五大特徵。它是我國乃至世界稀有的丹霞峰林地貌,被國風從多著名專家稱為「丹霞之魂」。
資江-八角寨丹霞景區有「資江飄流」、 「八角寨」、「風帆石」、「天門山」、「神仙寨」、「神象飲水」,「一線天」、「天脊」、「百卉谷」、「世外桃源」、「降龍岩」、「群螺觀天」、「龍頭香」、「眼睛石」、「寶刀峰」等130多處景點,完全出自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對高度500米。主峰 有(雲台山)八角得名,險、峻、雄、奇、秀、幽自然結合,似鬼斧神工鑿就。其一角名叫「龍頭香」,橫空出世,宛若巨龍昂首欲飛、上接蒼穹,下臨深淵,山勢雄偉險峻,堪稱一絕。資江-八角寨丹霞地貌被有關專家譽為「丹霞之魂」、「品位一流」。其山 勢融「泰山之雄、華山之陡、峨眉之秀」於一體。復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公園丹峰壁立、奇山秀岒、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被地質、園林、旅遊專家譽為「世界丹霞之魂」「世界丹霞奇觀」「高品位的國家級觀賞公園」。2005年入選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八角寨主峰東、西、南三面均為懸崖絕壁,只有沿著西南坡的一條古老、陡峻崎嶇的曲徑可登山頂。登斯山頂,方曉天地之博大,悟人生之真諦。登主峰八角寨鳥瞰、危崖峻拔、群峰依次矗立,山間氣象萬千,經常可見雲海、雲帶、雲濤、雲湖 、日出、佛光等奇景,迷離幽壑,凡登臨絕頂者,莫不擊掌稱絕,嘆為觀止。
遺憾的是由於廣西各級政府財力有限,廣西桂林資江-八角寨丹霞地貌未能參加2010年中國「丹霞」捆綁申遺。
湖南崀山(壯年早期)
崀【拼音】:[ Làng]
崀山,位於湖南省新寧縣,青、壯、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發育,是中國丹霞景區中丹霞地貌發育豐富程度和品位最具代表性和最優美的景區,以完整的紅盆丹霞地貌計,居全國第一,是一座天然的丹霞地貌博物 中國丹霞—湖南崀山館,被地質專家們譽為「丹霞之魂、國之瑰寶」。
丹霞地貌學術創始人陳國達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題詩道:「半生長譽丹霞美,方識崀山比丹霞,勝地有緣何恨晚,並贊南北雙奇花。」(丹霞山,丹霞地貌第一個發現地,在廣東仁化縣)。
國內的地質學者論證報告稱:「崀山丹霞地貌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同類異型,各具情態。跌宕起伏動感強,一景多姿,移步換形,形色氣質和諧協調。青山、綠水、紅崖交相輝映,如天下第一巷之高和長,八角寨之險,亞洲第一橋跨度之寬,蠟燭峰之峭,紅華赤壁之艷,將軍石之俊,駱駝峰之狀等在同類地貌中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瑰奇險秀的美景觀賞價值。」
廣東丹霞山(壯年期)
丹霞山位於湘、贛、粵三省交界處的仁化縣境內,距廣東省韶關市45公里,距仁化縣城9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其餘三座名山是羅浮山、西樵山、鼎湖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 中國丹霞—廣東丹霞山護區,被譽為「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藍天,無數奇岩美洞,隱藏於山中,景色相當奇麗。
丹霞山在地層、構造、地貌表現、發育過程、營力作用以及自然環境、生態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國丹霞地貌區最為詳細和深入,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學實習基地。丹霞山風景區內有大小石峰、石牆、石柱、天生橋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參差,錯落有序;山間高峽幽谷,古木蔥郁,淡雅清靜,風塵不染。錦江秀水縱貫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樹婆娑,滿江風物,一脈柔情。
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龍虎山景區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道教發 中國丹霞—江西龍虎山祥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AAAAA級國家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景區面積220平方公里,龍虎山是我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路。龍虎山是2009年經國務院批準的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產中心推薦的中國丹霞[龍虎山(包括龜峰)等六處風景名勝區組合申報]項目,是2010年中國唯一申遺項目。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把「中國丹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龍虎山已經成成我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江郎鄉。傳說是古時候三個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頂變成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是國家級的著名旅遊風景區。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餘米。 形似石筍天柱, 中國丹霞—浙江江郎山形狀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人們叫「三爿石」。被中外遊客稱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崕題刻「壁立萬仞」四字。 江郎山不僅聚岩、洞、雲、瀑於一山,集奇、險、陡、峻於三石,雄偉奇特,蔚為壯觀,且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潭,泉流虎跑,風光旖旎。每當雲霧彌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於一色,融雲峰於一體。無怪唐詩人白居易贊曰:「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大地理學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時都寫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與雁盪山、黃山和鼎湖峰進行比較,極力地贊嘆江郎山「奇」、「險」、「神」。江郎山的風景迷倒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丹霞地層

丹霞地層是華南地區上白堊統丹霞組標准剖面,丹霞地貌則是中外公認的同類地貌類型的典型代表。到 典型的丹霞地層2008年為止,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已發現丹霞780多處,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區,溫帶濕潤-半濕潤區、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據國際上的研究資料所知,世界上紅層廣泛分布在除南極之外的各大洲,發育了與中國丹霞相同或相似的地貌類型。因此,丹霞是一個具有全球意義的特殊自然地理現象和紅層地貌類型。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范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牆或石柱等地貌。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牆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華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鍾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綉錦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岩層沿垂直節理發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牆;石牆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
編輯本段
丹霞申遺

2009年4月,「中國丹霞」申遺材料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審核,正式成為「申遺」提名項目,拿到了2010年世界遺產大會的「入場券」。 青年早期—赤水「中國丹霞」是2009年我國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申報項目,經過專家組考察和研究,最後確定能夠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過程最為理想的6個申報點作為組合項目同時捆綁申報,包括:
貴州赤水(青年早期)
福建泰寧(青年期)
湖南崀山(壯年早期,青壯晚年丹霞地貌均有發育)
廣東丹霞山(壯年期)
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
當地時間1日,「中國丹霞」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項目是中國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過程的貴州赤水等6個丹霞地貌風景區「捆綁」申報自然遺產,包含的6個申報點分別是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浙江江郎山。

經以上資料得出結論,應該用:「機緣巧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