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制中國四大地理分區簡圖
Ⅰ 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回答!
(1)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2)青藏地區;
(3)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秦嶺--淮河;
(5)乙,北方地區
(6)丙,西北地區;
(7)丁,青藏地區;
Ⅱ 如圖1是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簡圖,如圖2是某氣候類型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填圖:將下面三個地理名稱
(1)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的南部,滬寧杭工業基地位於長江的下游地區,西南林區主內要分布在橫斷山脈容附近;
(2)稻米、河湖、魚蝦是南方地區的特徵,人參、牡丹、白蘭瓜是北方地區的特色產品,高寒、氂牛和青稞是青藏地區的特徵,乾旱、大漠、哈密瓜是西北地區的特點;
(3)圖2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圖1的四個城市中,符合此種氣候的城市是武漢,武漢是湖北省的行政中心,位於長江中游;
(4)西北地區降水少,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南方地區降水多,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地形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錯分布.
故答案為:
(1)
(3)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武漢;
(4)②區域降水少,農業以畜牧業為主,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④區域降水多,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地形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錯分布.
Ⅲ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誰有
華北 東北 西北 東南
根據地理的差異和氣候的不同
1.我國地域遼闊,跨經度和緯度都很大,由此直接引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讀圖5.4「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首先通過界線A、界線B、界線C的具體分布,落實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
2.根據活動1的提示,觀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同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A,引導學生分析兩界線的相似性,說明這里區域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季風影響。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受不到季風影響,降水較少,體現出乾旱的區域特徵,而位於東部季風區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多,處於濕潤和半濕潤區。
3.根據活動2的提示,觀察界線B的位置,學生自己在1月等溫線分布圖和年降水量分布圖中尋找與其位置相應的1月等溫線和等降水量線。結果分別是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由此確定界線B劃分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其主要區域差異表現在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最後再根據提示從地形和河流分布圖中落實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學生根據教材的問題提示,逐一尋找答案,速度可能會較慢,但教師應避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給學生的探究學習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4.根據活動3的提示,觀察界線C的位置與我國第一級階梯的界限的吻合情況。在學生發現界線C與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的界線十分吻合之後,再判斷青藏地區與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及西北地區劃分的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5.教師小結。完成下表
名稱
位置范圍
主要省區
劃分依據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Ⅳ (2012遵義)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地理區域名稱:C:______;D:______.(
(1)地理區域名稱:A是南方地區,B是北方地區,C:是青藏地區;專D是西北地區;
(2)南方屬地區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為主,北方地區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為主;
(3)我國的天然牧區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C區主要牲畜是氂牛;
(4)A、B兩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①處大致是秦嶺山脈;C、D兩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②大致是昆侖山脈;A、C兩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③處大致是橫斷山脈.
故答案為:
(1)青藏地區;西北地區;
(2)
A區 | B區 | |
糧食作物 | 水稻 | 小麥 |
油料作物 | 油菜 | 花生 |
Ⅳ 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簡圖,完成1-3。1.下面對我國2,3兩區域地理界限
甘肅省既跨四個干濕地區,又跨四大地理區域,也是我國唯一跨四大地理區域和四個干濕區的省份.
故選:C.
Ⅵ 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 (1)根據我國地理區域劃分,填出圖中四個區域的名稱: ①_____________,②____
1)從四大區域劃分圖可以看出,①為北方地區,②為南方地區,③為西北地區內,④為青藏容地區.
(2)①北方地區與②南方地區的分界線為秦嶺-淮河線.
(3)①北方地區與②南方地區都位於我國的季風區,農業類型為種植業,但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降水少,因此北方地區為旱地種植業,南方地區為水田種植業;③西北地區有兩大牧區,即內蒙古牧區和新疆牧區,④青藏地區有兩大牧區,即西藏牧區和青海牧區.
故答案為:(1)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2)淮河;秦嶺;(3)①地區為旱地種植業,②地區為水田種植業;③地區中有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④地區中有西藏牧區、青海牧區.
Ⅶ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
中國四大區域: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形區域。
四大地理分區依據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7)繪制中國四大地理分區簡圖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Ⅷ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示意圖及分界線
(1)在四大地理區域中,界線A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它是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
(2)B秦嶺-淮河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是我國1月0℃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3)界線B是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它與秦嶺-淮河線大體相一致.
(4)界線C是青藏高原的邊緣線,也是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故答案為:(1)北方;西北;(2)北方;南方;0;800;(3)秦嶺;淮;(4)第一、二級階梯.
Ⅸ 讀圖「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將圖中數字序號與其對應的地理分界線相連:①線 40
通過讀圖和分析材料可知,(1)①線是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分界線、②版線是一月0℃等溫線、權③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2)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地理景觀是:青藏地區有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北方地區有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南方地區有河湖密布的魚米之鄉、西北地區有一望無際的草原牧場;(3)我國北方地區的耕地類型是旱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南方地區的耕地類型是水田,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3)
地區 | 主要耕地類型 | 主要糧食作物 |
北方地區 | 旱地 | 小麥 |
南方地區 | 水田 | 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