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國家地理全球知名度
『壹』 中國國家地理 有什麼意義
《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內文章和圖片容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貳』 中國國家地理和世界國家地理的關系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作為中國的國家地理雜志,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一本有關地理的雜志。 現任雜志社社長為李栓科(1997年至今)總編輯為單之薔。雜志在近幾年獲得高速成長,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改革開放使國力增強,中國人對未知世界有發現的慾望,同時對已知世界也有再發現的願望。《中國國家地理》就定位於此——講述社會難點、熱點、疑點地理故事,並對科學上的新發展進行前瞻性的報道。」
《世界過節地理》本著將地理知識與人文歷史有機融合的全新理念,通過文字與圖片的巧妙結合,全面系統地展示全球70多個國家450處自然奇景與人文景觀。近千幅精美圖片的配入,大大提升了本書的閱讀、欣賞、饋贈價值。
它秉承把人文歷史與地理知識相結合的全新出版理念,精選全球70多個國家450多處人文與自然奇觀,向讀者傘而展示世界各地的綿綉河山與豐厚的人文內涵。既吸取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時尚輕松的體例,又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內容系統性的原則,使讀者在短時間內縱覽中國錦綉江山、各地風情,同時了解相關人文歷史知識,並將其融匯貫通。
貌似前者只涉及國內的一些情況~後者更著重於世界范圍內~
且 前者更教科書式一些~後者更為輕松時尚——END~~~
『叄』 如何評價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一般指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回》,1950年創刊於南京,答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肆』 中國國家地理好不好
「國家地理」非常好,內容非常豐富。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內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容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一本有關地理的雜志。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社長1997年至今,總編輯2000年10月至今),雜志社地址北京朝陽區安外大屯路甲11號。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伍』 冷門中國地理知識 不要知名度很高的
中國十大冷門地理知識:
甘肅省是中國跨越性最大的省份。甘肅省同時跨越了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三大地理區域;跨越了四個干濕度帶;歷經四個溫度帶;是我國氣候最多樣的省份。
「尼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名稱。「尼瑪」除了罵人的意思以外,還是中國的一個地方名,位於西藏自治區。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烏魯木齊市距離大海約有2500千米。
三沙市是中國海洋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三沙市擁有中國面積最大的南海,有35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范圍。
陝西省是中國接壤最多的省份,陝西省一共與八個省接壤。
廣東省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連續40多年GDP總額領跑全國,廣東省GDP甚至與俄羅斯全國的GDP相當。
若蕪縣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縣。若蕪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總面積2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等於朝鮮半島的大小。
江門市是中國海外華僑最多的城市。廣東省江門市被譽為「中國第一僑鄉」,江門市總人口480萬,而海外人口卻有接近400萬。海外華僑為江門市的基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江門市隨處可見以「華僑」命名的建築。
澳門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面積約32平方千米,總人口67萬,平均人口密度為20777人/平方千米。
額爾齊斯河是惟一向北流動的河。中國大部分河流都自西向東流動,但額爾齊斯河是中國惟一向北流動的河流,注入北冰洋。
『陸』 中國國家地理和國家地理有什麼區別
一、創建時間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2、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於1888年10月,它由美國的一家非盈利科學教育組織「美國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創辦。
二、內容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2、國家地理:涉及到環境,森林砍伐,化學污染,全球變暖和瀕危物種,一系列的主題遠遠超過了地理探索的好奇心。雜志發表的一些文章還重點涉及到歷史和新產品,新技術在當今社會中的應用,比如說一種金屬,基因技術,食物和農產品或者是新的考古發現。
三、發行狀況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發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官方唯一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測。
2、國家地理:雜志總體品牌多種版本的審計數據(包含印刷發行量和電子發行量)為3090萬,總體包括主要版本如印刷版發行量、電子版本、應用程序、社交媒體、網站和NewsLetter,以及國際、全球和旅行者版本。
『柒』 中國國家地理是核心期刊嗎
這是必須的,權威又核心的中國頂級地理雜志,1950年就已經創刊了,影響了數不勝數的中國人,讀者數以億計,絕對的好,這是毫無疑問的。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是創刊於1950年的《地理知識》,1997年月發行量約為1萬冊。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現名,2006年以來期平均發行量穩定在100萬冊以上。
中文簡體版:2011年預計每期發行量不低於90萬冊, 2006年10期「中國人景觀大道」專輯發行量突破100萬冊,2005年「選美中國」特輯持續熱賣,截止2010年底,「選美中國」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 精裝本定製:專為大公司製作的禮品書,2007年兩期銷售40萬冊(大國夢15萬冊,典藏大西北25萬冊),2008年計劃兩期精裝禮品版,預計銷售50萬冊; 2008年禮品:選美中國外文版5萬冊,給所有參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和外國媒體記者。 入選2008年中國郵政暢銷報刊推介序列,成為全國64城市重點推廣十種期刊之一 各省會城市開設的《中國國家地理》讀者服務站,銷售、訂閱雜志並為讀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為止已開設21家讀者服務站。 中文繁體版:9.8萬冊(2008年數據) 日文版:5.3萬冊(2008年數據) 發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官方唯一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測。[
『捌』 《中國國家地理》怎麼樣
很好,個人很喜歡,可以到報刊亭買一本閱讀一下,然後再訂閱
可以版網路一下官網仔細了解一權下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中國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玖』 為什麼我不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中國國家來地理》,自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為什麼我不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拾』 中國國家地理最美中國具有收藏意義嗎
大學曾立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陰陽,通八卦,前後各知五百年,與友對飲,笑談江湖諸事」,現在看來目標是過於宏大了~
身為工科男,地理一向是弱項,以及外出機會較少,於是決定從05年開始看《中國國家地理》,有意對地理知識發起總攻。讀起來才發現此書涵蓋范圍極廣,以地理為主線,牽引出民俗、歷史、天文、生物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堅持讀兩年的話基本可以在頭腦里搭建一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框架,剩下的就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實踐填充這個體系。
現在最爽的感覺在於攤開地圖,隨手一指就可以對當地的民俗地貌如數家珍,根本不用發愁假期無處可去。有時候就是看哪裡的特價機票便宜來決定度假地點,因為早已在書里見過這些地方,只剩下親身去實踐一番了~前陣子發現去伊寧的機票只有100多,本來想去伊犁河谷溜一圈,不過鑒於局勢混亂未能成行,引為憾事~
大愛此書,只是工作之後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PS.他們家的《中華遺產》也非常不錯,側重人文歷史,水平不輸《中國國家地理》,之
「內容為王」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踐行原則。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文並重,版面達到1:1。以顛覆常識來吸引讀者目光是招牌戰術。但並非是噱頭,而是有著嚴謹的科學態度。雜志在文風定位時強調要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講述,令讀者有帶入感。雜志圖片選用上,要求精選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的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文字量和空間。雜志首先通過強大的視覺沖擊讀者視覺,其次通過詳實圖片文字說明引導讀者進入文章內容。缺陷是圖片有片面性的缺陷,僅僅讀圖是無法完全讀懂文章。縱使再好的圖片,如果不能結合文字內容,最終讀者只能浮光掠影。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一般指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