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開發史

中國地理開發史

發布時間: 2021-03-06 18:56:00

❶ 有誰上《中國區域地理歷史》這門課

書名:中國區域地理 作者: 韓淵豐/張加恭/張爭勝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6136502 出版時間:2009-7-28 《中國區域地理》具體內容包括:中國位置及行政區城、區域特徵、區域演化、區域劃分、區域人口與文化、地表資源與開發、陸地礦產資源與開發、海洋資源、區域聯系與流通、城市區域分析、區域發展11章。它改變了我國區域地理傳統研究的自然、經濟、文化「三分割」和要素(部門)「拼湊」的體系,在學科體系開拓創新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 目錄 第一章 中國位置與行政區域 第一節 中國區域位置與疆域 一、區域地理位置 二、中國的疆域 三、中國疆域的歷史演化 第二節 中國行政區域劃分 一、行政區域的劃分原則 二、中國行政區劃的歷史 三、中國行政區劃現狀 第二章 中國區域特徵 第一節 擁有號稱「世界第三極」的多山國家 一、號稱「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 二、自青藏高原逐級下降的三大階梯地勢 三、與高原隆起同時發生的差異運動造成起伏大的多山地面 第二節 強盛季風環流與亞熱帶、溫帶自然環境 一、強盛而完整的...
如果認為我回答的好記得給贊哦。
gtgvyjmfxs38201478102016-12-23 11:19:42

❷ 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基礎和前景是什麼結構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歷史時期的地理現象及其規律,是地理學的分支。但由
於歷史地理的研究主要依靠歷史文獻,必須運用歷史學的研究方法,其成果在很大程
度上為歷史學所用,也被看作為歷史學的一個二級學科。

中國歷史地理學不僅具有歷史地理學的共性,而且具有中國的個性。這是由於這
門學科在中國有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發展過程,也擁有舉世無雙的優越條件,正因為如
此,中國歷史地理學可望對學術的進步和人類的未來作出獨特的貢獻。

中國歷史地理學具有悠久的傳統也是一門符合現代科學原理的新興學科

歷史地理學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禹貢》。這篇託名於
大禹的著作實際產生在戰國後期,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禹貢》雖然是以記載傳說
中的大禹治水後的地理狀況為主,卻包含了對以往地理現象的追溯,含有歷史地理學
的成分。而且由於其中的內容來源不一,並不排除一部分記載來自戰國後期以前的時
代,可以說,中國人注意並記錄以往的地理現象,開始於戰國以前。

成書於公元1世紀的《漢書·地理志》,既是一篇內容豐富的當時代地理著作,
也堪稱中國第一篇歷史地理專著,因為它所記述的對象並不限於西漢一朝,而是「采
獲舊聞,考跡《詩》、《書》,推表山川,以綴《禹貢》、《周官》、《春秋》,下
及戰國、秦、漢」,對見於歷史典籍記載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訂注釋。盡管作者班
固並不以地理學見長,但由於他比較充分地利用了已有的地理記載和地理研究成果,
所以還是開創了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的雛形。此後,從酈道元的《水經注》到唐宋以
來傳世的地理著作,幾乎都是由當時代追溯到往古,注重歷史地理現象的記載和研究


《漢書·地理志》的作者生活在公元1世紀,但依靠當時保留著的歷史文獻,對
早在公元前11世紀以來的一些地理要素,包括古國、歷史政區、地名、河流、山嶺、
古跡、關隘、寺廟、紀念地等都作了記載和簡要的考證。同樣,成書於公元6世紀的
《水經注》所記載的范圍也不限於當代或作者的見聞所及,而是從傳世的數百種地理

❸ 中國的地理歷史

1.秦朝;2.元朝成吉思汗時期,最遠到達今天土耳其附近;3.這個問題本身好像就不內准確,不知道你容是以什麼時期的版圖最為標準的。簡單說下,清朝時尼布楚條約將外興安嶺附近地區割讓給俄國
4,抱歉不清楚。應該是在同一個時區里

中國地理學會的發展歷史

中國地理學會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學術團體之一,它的前身是1909年張相文在天津創建的中國地學會,和由翁文灝、丁文江、竺可楨等人發起,於1934年3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國地理學會。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地學會與中國地理學會合並為中國地理學會。1953年在北京召開合並後的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竺可楨任理事長。當時全國會員有500多人。合並後中國地理學會發展迅速,50年代各省區陸續成立地理學會或分會,20世紀60年代以來各專門委員會也陸續成立。1956年8月、1963年11月選舉產生第二、第三屆理事會,竺可楨連任理事長。1979年12月、1985年5月選舉產生第四、第五屆理事會,黃秉維連任理事長。1991年6月選舉產生第六屆理事會,吳傳鈞、陳述彭、施雅風、張蘭生任理事長。1995年12月選舉產生第七屆理事會,吳傳鈞任理事長。1999年11月選舉產生第八屆理事會,陸大道任理事長。2004年5月選舉產生第九屆理事會,陸大道任理事長。
2014年12月27-28日,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與會代表選舉產生了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傑當選為第十一屆理事會理事長,陳發虎、崔鵬、葛全勝、宮輝力、冷疏影、劉寶元、劉毅、陶澍、薛德升、楊桂山、俞立中、張國友當選為副理事長,劉毅當選為秘書長(兼)。
大會期間召開了中國地理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常務理事會議事規則、副理事長分工,以及聘請顧問、名譽理事、副秘書長等,並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提名、推薦工作進行了部署。

❺ 中國國家地理的發展歷史

南京解放後,中國地理研究所和國立南京大學(原中央大學)地理系的教研隊伍希望有一份地理學習、研究雜志,故而,1950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應運而生。 當時整本雜志只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後來,雜志得到金擎宇兄弟等輿地界名流協助,發行狀況和雜志印刷質量均有顯著改善。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表披露中國國內的工業地理文章,被中國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但不久後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容繼續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行量達到了20000冊。
1960年7月,首次遭遇停刊,1961年改名為《地理》復刊。
中國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1972年才得以復刊。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行很不穩定,時斷時續,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後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由黑白改為全彩,由膠版紙改為銅版紙,定價由4.9元增至16元。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隨後亦在台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增至148頁,並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中國」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了部分地區的書報亭出現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8年7月,推出港澳繁體版。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2009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60周年,雜志舉辦了重溫最有影響力的觀點、徵集改變最大的地方、尋找60年傳讀的世家和「校園行知客」4樣活動。

❻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地理對歷史的發展進程有直接的影響,我想學習中國的地理來更好的理解歷史,

建議一本書給你吧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鄒逸麟 編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的
這是我們歷史系學習歷史地理的教課書

❼ 請幫我舉一下某一個國家的地理學發展史(中國的除外)

以戴維斯、哈特向為代表的美國地理學
戴維斯(Davis1850—1934) 美國地理學奠基人之一,他創立了侵蝕循環學說(地理輪回說)。他假定地殼抬升後再沒有上升和下降運動及大的氣候變化,由流水逐漸夷平地表,先從以下蝕為主的V 型河谷的河流青年期開始,經過側蝕為主的壯年期,最後進入侵蝕微弱、谷地間地面降低成緩坡的老年期,整個地表被磨蝕成幾乎是起伏不大的平原,即準平原。然後地殼再上升進入第二個輪回,往復下去。戴維斯的理論一直是地貌學的基本理論,影響長達數十年,對20 世紀初期地貌學有較大的推動作用。當然用今天的科學水平來看,戴維斯高度抽象化、模式化,用生物的一般規律來分析地形演變,是不符合地貌發育演變的實際的。但是戴維斯所提出的地貌形態與侵蝕程度的關系仍然是有意義的。戴維斯是美國最有名望的地理學家之一,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是美國地理協會的發起人,著有《普通氣象學》、《地理論文集》、《自然地理學》和《珊瑚礁問題》等著作。
哈特向(Hartshorne1899—) 20 世紀美國最有影響的地理學家,著有《地理學性質》(1939 年)《地理學性質的透視》(1959),被譽為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西歐和美國被宣傳為地理學奠基人觀點的權威論述。他繼承李特爾、赫特納傳統地理學的思想,認為地理學的目的就在於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圈所構成的地表區域特徵。他告誡人們,要時刻注意地理學的性質和經長期實踐證實了的地理學必要特性,否則就像方塞插入圓孔一樣,導致事業的失敗,他不贊成把地理學先分為自然和人文兩半然後再分別加以研究的做法。他指出地理工作者應從長期以來的人文現象與非人文現象的相關性的探索中解脫出來,應著眼於區域特徵去展開研究工作。他提出了"論題地理學"的思想。
除上述兩位大師以外,美國地理學家較為有名望的還有:
巴羅斯(Barrows1877—1960) 是美國地理學中人類生態學派的代表,曾任地理研究最活躍的芝加哥大學地理系主任。他提出人類生態學的思想,他說"我們的所謂地理講解大部分不是地理,若講真正的地理,就必須從頭至尾是一種按人地關系正常順序的解釋性論述,⋯⋯"①,即地理學的目的不在於探索環境性質,而在於探索人類對環境的反應,自然條件只能聯系著人去研究。這一思想已經越來越受到現今地理工作者的重視和理解。巴羅斯的地理實踐也是豐富的,他參加過美國的土地類型調查、資源調查、水土保持和自然規劃等工作。
鮑曼(Bowman1878—1950) 是美國應用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的代表人物。他擔任美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長達20 年,三次領導南美洲地理調查,倡議進行美國拓荒帶的研究,提出不僅要注意到拓荒帶的自然情況,而且要引導人們注意拓荒者的態度和目標,大力支持拓荒者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機構,是一種很卓越的論題地理綜合研究的思想。他是美國領土問題專家,1919 年向美國國務卿蘭辛提交了瓜地馬拉——宏都拉斯邊界問題解決辦法方案,談判14 年,1933 年達成的邊界協定,最終還是以鮑曼的建議和地圖為依據確定的。他隨美國總統威爾遜參加過巴黎和會,擔任過羅斯福總統的顧問。著有《戰後新世界》一書(1921 年),該書一直是美國政治地理學最有權威的著作。
索爾(Sauer1889—1975)美國人文地理學中景觀學派代表人物,主張地理學應研究自然與文化景觀的形成、演變、特徵,而不在於研究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著有《景觀形態學》一書。
美國地理學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20 世紀50 年代處於變革過渡時期,地理學的焦點逐步轉向社會科學,離開單純的地球科學,同時出現了"人類生態學"思潮,以及地誌學、歷史地理學、應用地理學等趨向。美國地理學一般不拘泥於科學體繫上的束縛,比較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研究。地理學在資源調查、土地利用、土地調查、商品市場研究、軍事、領土、外交、政治等各個方面發揮了實際作用。自然地理很注重局地地理學研究,人文地理方面注重社會地理研究。此後,進入現代地理學階段,60 年代的"計量革命"、70 年代的"行為革命"都是從美國首先開始的,這可以看成是美國近代地理學學術傳統的延續。

❽ 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國經濟地理發展史

中國經濟地理在我國的發展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經濟地理學為中國經濟地理提供了理論和方法論基礎
人地關系理論、地域分工理論、宏觀區位理論,以及產業組織理論、全球與地方關系理論、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系理論等[20]是經濟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在中國經濟地理的發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中國經濟地理的實踐豐富完善了經濟地理學
理論上,中國經濟地理在實踐中把人地關系理論、宏觀區位理論等基礎理論不同程度地發展了。內容上,中國經濟地理是經濟地理學在中國范圍內的具體化和實踐化。經濟地理學中的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在中國的地域上表現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主要對象無疑是中國這個區域系統內經濟活動的形成過程、現狀特徵和發展方向。所以,我們說中國經濟地理是經濟地理結合中國具體國情研究中國「區域發展與運行」的學科。 1.中國自然地理知識是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礎
中國自然地理是研究中國自然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乃至與人類相互影響的學科,中國自然地理涉及的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與中國經濟地理關系不大,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或間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自然環境與中國經濟地理的關系就十分密切了。
2.擁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可以相互充實
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論支撐之一是地域分工理論,而區劃理論則是近代自然地理學中的重要理論之一,二者理論基礎的基本原則都是分區系統。中國經濟地理根據地域分工理論劃分產業區域,並依據各自區域優勢合理配置資源。

❾ 中國地理歷史文化常識 越多越好!!

塔西提島在哪裡? 太平洋
在英國,「瘦月」是指: 八月
世界上海洋深度最大地方是: 馬利亞納海溝
數學符號中的「0」起源於:古印度
《永樂大典》是什麼時候纂修的? 明朝
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皇家園林是:承德避暑山莊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是: 夏
人權宣言是在哪個會議上通過的? 制憲會議
梭倫是著名的詩人和政治家,他是哪裡人?雅典
傅雷家書是給誰的?兒子
范蠡是誰的手下? 勾踐
有聲電影誕生在本世紀的:20年代
我國在何時發明了最早的鼓風冶鐵術?戰國
國際象棋中,黑白各:16子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海溝形成在:大陸板塊和大洋板塊碰撞處
從何時起,對最高統治者稱「王」? 商
世界上島嶼最多的海洋是: 太平洋
我國歷年來調入常規能源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是: 上海
把地圖著色,使得相鄰的國家有不同的顏色,至少需要幾種顏色?4種顏色
華夏民族是在哪兒誕生的? 黃河流域
武昌起義時,孫中山在哪裡?美國科羅拉多州
《古今圖書集成》的書名是誰定的? 康熙
辛亥革命發生在: 1911年
「約翰牛」是哪個國家的綽號?英國
最早公開發表「地球」概念的是:柏拉圖
孟子的四端不包括: 信
中國的北洋軍閥在一戰中何時向德奧宣戰? 1918年
唯一的兩個皇帝合葬陵墓在:西安
「古爾邦節」是一種什麼節日? 宗教節日
故宮是哪一年建成的? 1420年
下列經濟作物中,主要分布在暖溫帶的是: 蘋果
下列礦種中,我國短缺的有:金剛石
四川出土的最早的保齡叫做「瓦鈴」。它是什麼質料的? 陶
從匈奴人的地位來講,單於以下,即以誰為最尊貴? 左賢王
下列環境屬於自然環境的是: 橫斷山區的天然林區
馬可波羅來中國的時候,中國處於哪個朝代? 元朝
.「響板」這種打擊樂器源自哪國民間? 西班牙
以「無字碑」名揚天下的是: 武則天
除了太陽,宇宙中哪一顆恆星離我們最近? 比鄰星
十八世紀歐洲能僱傭6萬工人的手工業工場在: 里昂
有「綠城」之稱的城市是: 鄭州
廣西鬱江是通過廣東的哪條江注入南海的? 西江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和矩是什麼? 方、圓的校正器
把辦理與銀錢有關的大金融機構稱為銀行,最早見於: 《資政新篇》
契丹在北朝時,分為幾部? 8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隕石坑位於: 北美洲
尼祿是哪個國家的暴君? 羅馬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誰設計的: 李冰父子
哪裡的廟會在北京歷史上時間最早、規模最大? 東岳廟
據考古資料顯示,我國的鑽孔技術開始於: 山頂洞人時代
馬拉松賽跑中的「馬拉松」一詞是指: 地名
人類古代的「掠奪婚」產生於哪個時期? 父權制初期
下列丐幫幫主,最早的是誰? 蕭峰
非洲熱帶草原上最典型的動物是: 斑馬、長頸鹿
地球上出現的四季更替是由於: 地球公轉
世界上最大的坐佛位於: 中國的四川
內蒙古人所說的「風季」是哪個季節? 春季
西印度群島位於: 大西洋西部
中國在南極設立的第一個考察站叫什麼名字? 長城站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國家是: 美、俄
哪一民族把奶製品稱為「白食」? 蒙古族
證實地球除了月亮之外還有其他衛星是在哪年? 1961年
中國的四大發明不包括: 地動儀
是誰出賣了耶穌? 猶大
清勁風是風力幾級的風? 5級
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代的哪個朝代? 唐
注入洞庭湖的沅江發源地在: 貴州
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是: 日冕
人類可分為三個基本人種,其中「蒙古」人種也俗稱為: 黃種人
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國際運河是: 蘇伊士運河
稱為「數學之神」的科學家是: 阿基米德
銀河系大約有多少顆恆星? 1000多億
吳哥寺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寺廟建築群,它位於: 柬埔寨
劉邦的老婆叫什麼? 呂雉
法國的凱旋門是為紀念誰而建造的? 拿破崙
春城是指我國哪一城市? 昆明
半坡遺址是那個地方的原始母系社會遺址? 黃河流域
我國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市? 陝西、山西、內蒙
.「殺龜大會」的「龜」是指: 吳三桂
契丹與奚同為源出鮮卑族中哪一支? 宇文部
藏歷新年,人們見面時都要說「扎西德勒」是什麼意思? 吉祥如意
西晉滅吳,結束了三國時期的分裂局面是在: 280年
.「塔」是什麼宗教建築的一部分? 佛教
第二次工業技術革命的標志是: 微電子技術
韋小寶身邊皇帝的間諜是: 風際中
下列地形,湖泊與分布地區不正確的是: 死海—北非
阿拉伯人屬於: 白種人
山東山西的「山」是指: 太行山
敦煌月牙泉俗名: 葯泉
世界上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是: 東南亞
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是: 青海湖
世界上最低的盆地是: 四川盆地
被稱為太陽王的國王是誰? 路易十四
第一次探索月球的阿波羅號總重量為多少? 3200噸
特種工藝品景泰藍也叫銅胎掐絲琺琅,它是哪裡的特產? 北京
地面附近的大氣中,氮約占: 78%
.「建元」是我國哪一個皇帝使用的年號? 漢武帝
饅頭起源於: 南方
越南的一次議會辯論中,議員相互指責對方是陰險的「岳不群」和「左冷禪」,這兩個人出自: 《笑傲江湖》
在商店裡,大部分商品都是尾數價格,如一雙皮鞋的價格是298元,而不是300元,請問商店根據什麼這樣定價牛郎星是哪一個星座的第一亮星? 天鷹座

❿ 論述地理學的發展和地理學思想史演變

現代地理學是繼承和發展了近代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的傳統思想,已成為一個分支眾多的大學科體系。但地理學的綜合整體觀和綜合工作的高難度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與差距,加上許多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出現,使地理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應用新技術,以提高綜合能力,開拓新的研究和應用領域。目前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在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地理工作者去解決,如資源的開發利用;農業生產潛力的發揮與提高;環境質量評價監測和預報;產業布局與區域規劃,鄉村發展與城鎮化;自然災害防治對策,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等。這些都對地理學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地理學進行學習和深入研究,推動地理學的發展。我國地理學家已經在調查、了解、評價自然條件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發展和協調人地關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在地理學基礎研究方面也存在著創新和突出的前景。目前,在人類邁向21世紀前夕,可持續發展是當代社會進步的指導原則,它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和諧以及人類對後代的責任感。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認為:可持續發展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礎的發展。其實質是要協調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為後代奠定一個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它體現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中國政府制定的《中國21世紀議程》則是我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綱領和藍圖。其戰略思想是發展經濟要充分考慮自然資源的長期供給能力和環境的長期承受能力,在發展過程中要兼顧局部和全局利益,眼前和長遠利益,使環境與發展得以協調,其主要內容大體可歸納為: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社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四個部分。目前《21世紀議程》作為國家、部門以及地區發展規劃的重要依據,得到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對地理學來說迎來了發展契機,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遇,調整知識結構,擴大適應能力,積極投入,這是地理學發揮作用提高水平,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取得社會承認的關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