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千年鐵牛之謎地理中國

千年鐵牛之謎地理中國

發布時間: 2021-03-06 17:20:07

① 黃河鐵牛為何歷經千年,至今依然還能保存完好

黃河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它是我們國家的母親河、我國文明的發源地,歷代朝廷都非常重視治理這一條河流。而在我國唐朝時期為專門打造了八座大鐵牛,按道理說,鐵牛經歷了千百年的漫長歲月,早就應該大面積生銹甚至腐爛了,但是它們的現狀卻並非如此,這是為什麼呢?

那為何會有如此現象呢?這還是得提提唐朝的智慧與技術。有唐一代,國力空前,這些鐵牛是唐玄宗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所建造,光是人就數萬,用鐵更是花費了七十餘噸。能夠花費如此之大,毫無疑問它是大唐用來象徵自己國力的。

所以它能不能長久的存在,自然是唐玄宗要考慮到的。畢竟這個如果要是壞了,豈不是證明大唐王朝要崩塌。所以為了保護鐵牛不受侵蝕,唐朝鐵匠們發揮出了各種智慧,最終也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專門將鐵牛的表面塗了一層厚膜。而在這層鍍膜的保護下,鐵牛就算經歷了風吹日曬、河流侵蝕,它仍然還能基本保持原來的樣子。

不過再好的技術也終究是頂不住時光的摧殘,只能是延緩,如今的黃河鐵牛已經逐漸顯現出了“老態”,所以專家們也不敢對他們進行什麼研究,很怕將這些個工藝水平超高的國寶級別的文物給損壞了。

畢竟就現在的文物保護技術來看,最適合鐵制歷史工藝品保護的方法就只是盡量避免去動它,否則只會徒增煩惱,就像滄州鐵獅子那樣,越保護損壞越嚴重。

② 千年不腐的黃河"鐵牛",多年以來為何一直露天存放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這造就了文物多樣性的現實。但在數不清的文物之中,開元鐵牛卻稱得上第一重量級文物。因為它實在太重了,只是一頭鐵牛就重達三十噸,如果再加上底座,就有七十噸之巨。可是,這樣重量級的大傢伙,自從出土之後卻一直被扔在原地,這是為什麼呢?


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國家還是很關注這幾只鐵牛的,上世紀末國家對它進行了"頂升保護方案"的實施,耗資千萬。隨後,當地國家部門特別成立一個觀光公司,引進民間資本對其進行保護。如今的鐵牛們還在岸邊,但卻於周圍打造了當年唐朝舊時的浮橋景象。

想必在不久的將來,對於這些鐵牛,國家還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吧。

③ 急求三篇cctv10的《地理中國》的摘要(每篇300字)

《神奇來的硅化木》:上個世紀自70年代,硅化木在北京延慶縣的山區被當地農民發現,引來地質學家的關注。由此,專家們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科考,最終確定,硅化木孕育於距今一億年前的侏羅紀,而它的形成,則是億萬年復雜地質運動和外力作用的結果。本片將跟隨地質專家,一探硅化木的成因之謎。
《大峽谷的奧秘》:四川大渡河大峽谷最深2675米,是世界最深的大峽谷之一。正因為深,在峽谷兩岸,保存完好並充分暴露的不同地質時代的岩層,從谷底向上整齊排列。岩石中含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是一部完整且形象的「地質及生物衍變的教科書」,厚達數千米的完美地質剖面,記錄了十多億年來地質演化的歷史。
《走進瓊海火山群》:上個世紀90年代,地質專家白志達在海南瓊海地區考察時,偶然發現了海口附近分布著大量古火山遺跡,而且火山的形態種類非常豐富。通過十餘年的考察,白志達和海南的地質工作者,確定瓊海、湛江地區在新生代曾有過大規模火山噴發,並繪制出該地區的古火山分布圖,為進一步研究瓊州海峽的演變提供了翔實的依據。

④ 求《地理中國》每集簡介

地理中國,每集簡介。
1柴河地質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脈發現】

2巨洞之謎【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陽湖的奧秘【鄱陽湖】

4解密遠古之花 上【達爾文討厭之謎的破解】

5解密遠古之花 下

6黃土中的秘密【洛川黃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觀【贊皇縣赤壁長牆】

8石林傳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觀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黃龍的訴說【黃龍鈣華】

11沙海的奧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鴨綠江神韻【鴨綠江】

13天露池之謎【豐寧第四紀冰川遺跡】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質奇觀】

15山中奇境【樂業 大石圍天坑】

16會飛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島【南碇島六邊形石柱】

18深藏的美麗【九寨溝】

19走進龜峰【龜峰丹霞區象形石】

20紅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紅岩石瀑】

21洞穴奇觀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觀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長崖之謎【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傳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尋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觀【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億萬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個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龍虎山探奇【龍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歷地心【天柱山超高溫高壓變質帶】

33生命之石【延慶縣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萬柱迷谷【臨海市六邊形流紋石柱群】

35塘中的發現【海口雙池嶺 羅京盤瑪珥式火山群】

36峽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峽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黃河】

火山的奧秘

38巨災後的反思【馬提尼克島聖皮埃爾培雷火山大爆發】【火山的奧秘第一集】

39險象環生【夏威夷火山空難救援】【火山的奧秘第二集】

40零距離接觸 上【火山專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奧秘第三集】

41零距離接觸 下【火山的奧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脈搏【火山專家研究火山噴發】【火山的奧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碼 上【火山專家檢測火山噴發】【火山的奧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碼 下【火山的奧秘第七集】

⑤ 為什麼經歷了一千多年歲月的黃河鐵牛至今依然完好無損

黃河鐵牛是由鐵做成,有很多猜測來說明他為什麼完好無損,但是至今沒有準確的說法。

⑥ 為什麼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黃河鐵牛至今依然是完好無損,沒有生銹呢

在唐朝最興盛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為了加強山西和陝西的經濟往來,改善兩省的交通環境。便在黃河渡口修建了浮橋。然後為了穩固浮橋,便在兩岸各放置了黃河鐵牛。不過後來黃河渡口出現了很多的泥沙,這些泥沙最終把鐵牛給埋了起來,直到現代才被發現。然而,這幾尊鐵牛居然除了有些水垢之外,竟像剛剛打造出一般嶄新。這是為什麼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黃河鐵牛至今依然是完好無損,沒有生銹呢?

另一個原因則是鐵牛在被泥沙覆蓋之後,使得它被深埋地底,減少了與空氣的接觸,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了鐵的氧化反應。其實鐵牛最終能夠被保存的那麼好,和唐朝的冶鐵技術是密不可分的。唐朝是一個盛世,並且唐朝的冶鐵技術非常的先進,所以唐朝所打造的鐵牛才能夠留存至今,才能夠在歷經了磨難之後,再一次完美的站在我們的面前。古代人的智慧絕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這些鐵牛就是寶貴的財富。

⑦ 有什麼中國地理未解之謎

以下是中國地理未解之謎
珠穆朗瑪峰變矮之謎
迷霧環繞的丹霞山
鳥吊山為什麼會變為「鳥的地獄」?
天門山六大古謎
廬山出現過第四紀冰川
天下奇秀——武當山
忽明忽滅的「佛燈」
蒙頂山上的「人臉」
迷霧重重的湖泊
水塘丟人石頭會冒火
陽朔湖泊的生死輪回
大明湖成因奧妙何在?
太湖成因之謎
鄱陽湖是中國的「魔鬼三角」PS?
長江為何又稱「九江」?
黃果樹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水往高處流」?
遺留千年的古跡
神奇鴛鴦井
川藏神秘星形碉樓
秦始皇陵內發現三十米的「高樓」
撫仙湖下的「金字塔」
天山上的巨石臉譜兒
龍游石窟
沙漠孤舟——統萬城
武夷山懸棺葬
護珠塔為何斜而不倒?
追根探源的真相
北京古城牆為何獨缺一角?
黃河古蒲津橋鐵牛起過什麼作用?
樂山巨佛何故隱睡山間?
泰山無字碑是何人所立?
懸崖上的巨型足跡是誰所留?
滄海滄田的歷史
牛河梁遺址和女媧有關?
閩南「仙字潭摩崖石刻」是誰留下的?
紅崖天書是一道「伐燕詔檄」嗎,
殘粒園不是蘇州最小的園林
「二十四仙橋」之謎
蘇州的「七塔八幢」是什麼?
天涯海角在何方?
香格里拉是傳說中的地方嗎?
黃土的「籍貫」
桃花源在哪兒,
千奇百怪的石頭
會唱歌的鍾乳石
巨石秘語
風動石為何遇風搖動?
新疆青河大隕鐵之謎
產蛋崖
怪石謎團
潑水現竹的石壁
神秘莫測的現象
蒙頂山古井為什麼揭開井蓋就下雨?
新疆神秘天象
鬼地府豐都之謎
潭柘寺的神秘光球
景山平面圖為何酷似打坐的人像?
香地為什麼發出奇妙的香氣?
石龍陣
美麗奇幻的自然
樂業天坑群
中國「百慕大」
神奇的神農架
謎中謎——山西寧武
千年未解的黔南四謎
自貢大山鋪的恐龍公墓
白天突然會變黑
青藏高原的移動之謎

⑧ 重達三十噸的黃河鎮河鐵牛,為何能歷經千年不銹不壞

現在遊人可以在山西永濟市博物館看到其鎮館之寶是四隻大鐵牛,銹跡斑斑的鐵牛已經有了1200多年的歷史,他們鑄造於唐玄宗時期,在當時可謂是經舉國之力鑄造而成,說是國寶並不為過。

8隻大鐵牛,每個高達1.9米,重接近10噸,保留了唐朝耕牛的原始面貌,還佩戴有連珠子、菱花等裝飾品。唐代能把鐵牛造成如此完美的形象,可見當時的冶煉技術之高超。最令人驚奇的是這些鐵牛在元末由於黃河水位猛漲被淹沒於黃河的泥沙之中,經過了近千年的腐蝕,居然鐵牛沒有被腐蝕爛掉。1989年當考古學家將4隻鐵牛從黃河淤泥里打撈出來的時候,發現他們表面只是被薄薄腐蝕了一層。究其原因在於大唐的鑄鐵工匠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為了防止鐵牛進入水中被腐蝕,他們在鐵牛的表面加了一層厚厚的膜,起到防腐的作用。

⑨ 誰有cctv10地理中國--揭秘百慕大三角之謎視頻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xRbQrKyFfU/ 不過不是地理中國的專,是紀錄頻屬道演的

⑩ 沉寂千年的「黃河鐵牛」,被撈出後為何露天放置、不予人工保護

中國歷史上遺留了許多有價值的文物,這些文物在如今也有不同的保護方法,在1988年,曾沉入黃河河底的黃河大鐵牛得以被撈出,然而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文物卻沒有被立即拉走至博物館保護,而是被露天放置在撈起時的位置。

文物保護學者表示,不是他們不想保護大鐵牛,而是他們不敢妄自亂動,生怕對大鐵牛產生破壞,可見露天放置也是對大鐵牛的一種保護。

家學者和政府考慮過將大鐵牛拉到博物館保護起來。

但是由於大鐵牛是鐵制的,並且在黃河裡埋了那麼多年,剛剛上來時大鐵牛就出現了銹蝕,很脆弱,而且大鐵牛太重,要拉走就必定會對它產生傷害,專家學者不敢貿然下手對它進行保護,怕保護不成反倒對它們造成損害。

最後專家學者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讓就地提升,即在不動鐵牛的情況下,把鐵牛、鐵人、鐵柱等從開掘地開始提升,提升高度為12.2米,在地表上讓它們恢復原貌,露天放置,現在的大鐵牛就被露天放置在它的發掘地。

可見目前為止露天放置對大鐵牛來說應該也是最好的保護方法,但是大鐵牛的銹蝕問題仍舊是困擾專家學者已久的問題,只能伴隨著不斷的發展去解決鐵質文物保護的大問題。

黃河大鐵牛是我國重要的文物,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從它們的身上可以看到我國古代冶金鑄造方面的成就,看到黃河大鐵牛,我們是驕傲的。

在那樣一個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卻憑借著雙手,建造出了令人震撼的大鐵牛。

黃河大鐵牛見證了我國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替,對於歷史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它也是我國鐵浮橋的開端,是造橋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在我國橋梁建築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同時,也希望專家學者們可以早日突破對於鐵制文物的保護問題,將黃河大鐵牛永遠以最好的狀態保留下來,讓子孫後代都看到前輩們的智慧結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