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地理中國寫的地理論文
『壹』 關於中國地理的論文有哪些方面可以寫
氣候.自然特徵.交通..我國風土人情..出口產品最多.礦產.資源.江河流域.
『貳』 初一觀看中央10台地理中國寫一篇400字論文
論文提綱,是指論文作者動筆行文前的必要准備,是論文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構思謀篇是指組織設計畢業論文的篇章結構,以便論文作者可以根據論文提綱安排材料素材、對課題論文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就能分清層次,明確重點,周密地謀篇布局,使總論點和分論點有機地統一起來;也就能夠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組織、利用資料,決定取捨,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料的作用。[1]
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
論文提綱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縱觀全文,寫出能表示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彙,這些信息或詞彙,可以從論文標題中去找和選,也可以從論文內容中去找和選。例如上例,關鍵詞選用了6個,其中前三個就是從論文標題中選出的,而後三個卻是從論文內容中選取出來的。後三個關鍵詞的選取,補充了論文標題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內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選出,與從標題中選出的關鍵詞一道,組成該論文的關鍵片語。
『叄』 寫一篇關於中國的地理文章(3000字)
詞語不是很難!但是要求的字數有點嚇人!還是搜索點資料自己寫吧!望採納!謝謝你!
『肆』 急求一篇地理論文!以「我眼中的中國」為題
我眼中的祖國
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曾經,有多少文人雅士歌頌他,有多少愛國詩人贊美她。他就像一隻雄雞,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可是,翻開歷史的昨天,我們的祖國母親又飽經過多少磨難:19世紀後期,英、法、俄、日等多次侵入中國,強迫中國與之簽定不平等條約。1860年,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侵入北京,掠奪並燒毀皇家園林圓明園,隨後與清廷簽定《北京條約》,新開放長江沿岸和北方沿海的通商口岸。俄國則通過《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中國東北和西北14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95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後,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並割讓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1899年,義和團運動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宗旨並在慈禧太後默許下開始圍攻外國駐北京使館。於是,各國以解救駐京使館人員的名義侵入中國,史稱八國聯軍。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各國簽定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同時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由各國派兵駐扎,開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國人不得入內等。就在這時,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帶著千萬名滿懷熱血的中國人為我們的母親而奮斗,戰士們用熱血灑滿了這片黃土地,終於,經過十三年的奮戰,飽受煎熬的人們走出了黑暗,迎來了光明。 翻開歷史新的一頁,沉睡了五千年的獅子在烈火中蘇醒了:1997,10.1,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建國的第一年裡同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 氣式飛 機(殲5型殲 擊 機);
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大慶油田建成。 中近程地地導 彈飛行試驗成功; 第一顆原 子 彈爆 炸成功。 第一顆人 造地球衛 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成為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射擊運動員許海峰為中國贏得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中共十五大召開,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中英兩國政府在香港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我國第一艘無 人飛 船「神 州一號」發射成功,一直到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51枚金牌。
這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正在告訴世界我們炎黃子孫的智慧與努力。現在,中國是世界強國之一。母親啊,你聽到這個消息,是不是很高興呢?
母親啊,您用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們,作為您的子女,我們將把握住新世紀的方向,為您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伍』 看中國類地理紀錄片,寫500字論文
一、選題
選題是論文寫作關鍵的第一步,直接關系論文的質量。常言說:「題好文一半」。對於臨床護理人員來說,選擇論文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結合學習與工作實際,根據自己所熟悉的專業和研究興趣,適當選擇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2)論文寫作選題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學術的某一領域或某一點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見,或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或新的觀點和認識,言之有物,讀之有益,就可以作為選題;(3)論文寫作選題時要查看文獻資料,既可了解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達到什麼程度,也可以借鑒人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論文寫作選題與論文的標題既有關系又不是一回事。標題是在選題基礎上擬定的,是選題的高度概括,但選題及寫作不應受標題的限制,有時在寫作過程中,選題未變,標題卻幾經修改變動。
二、設計
設計是在論文寫作選題確定之後,進一步提出問題並計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寫作順利進行。護理論文設計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專業設計:是根據選題的需要及現有的技術條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統計學設計:是運用衛生統計學的方法所提出的統計學處理方案,這種設計對含有實驗對比樣本的護理論文的寫作尤為重要;(3)寫作設計:是為擬定提綱與執筆寫作所考慮的初步方案。總之,設計是護理科研和論文寫作的藍圖,沒有「藍圖」就無法工作。
『陸』 寫一篇觀看《美麗中國》地理記錄片作文 觀後感一篇(800字以上)
說真的,《美麗中國》給人的絕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淘洗。
對於紀錄片,貫徹的宗旨就是客觀,客觀是紀錄片的本質。《美麗中國》創作者富有理性與關懷,執著追求真相與探索心靈,並且能夠開啟這一項打動世人內心的工程。
《美麗中國》遠離現代城市的浮華,把鏡頭瞄準了自然中的生物與沿襲了幾千年傳統生活的人們,表現出中國歷史長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諧淳樸與天人合一的觀念。這個定位是十分准確且適時的,因為在現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國的古典特質已經日漸湮滅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離觀賞,有時候真的內心在疑問,這真的是中國嘛?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學校,既有同情也有羨慕。西藏幾千年的對自然的敬畏,保護了當地原始的自然生態。那裡的人們貼靠著大地,向著朝聖路,他們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護關愛這片聖潔之土與萬物,定會有美好的來生。而如今我們大部分人類生活在物慾橫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沒有想到中國很多地方,人與自然還是那麼融洽,他們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窮苦貧乏的,但事實是這些人的心靈才更為澄澈與充實。
鏡頭展現了奇趣的動物與絕倫的景色後總會加上諸如此類的解說:此物種已經瀕臨滅絕,此環境帶已經嚴重縮減。這沉重的事實令我不禁生出無限憂心。
紀錄片目的是記錄,更是留給大眾以思考。
中國面臨的不止是環境危機、還有文化危機,我很難想出代表現代中國的符號是什麼?看吧,外國人沒有把鏡頭對准拔地而起的高樓,真正的中國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處,在香格里拉,在樓蘭。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與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捨的村民心中。他們會堅守到最後一刻,只為那聖潔的天地。。
喜馬拉雅的巍峨山巒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眾多文明的源頭,幾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過30年,80%的冰川將不復存在,領略了神聖的恢宏之餘更多的是對人類自我糟蹋,導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
有時候常常面對匪夷所思的鏡頭就想人家是怎麼拍的,為什麼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間平穩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變化得經歷如何漫長的等待。一部優秀紀錄片最為重要的是創作的精神,團隊意識,敢於冒險又耐得住寂寞。
《美麗中國》關注了自然與人生存的大命題。更多了種人文關懷,對古老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深入地了解。人與自然的不斷疏離違背了宇宙的規律,紀錄片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自身環境的審視。自然不會毀滅,即便人類滅絕,天也照藍,歸根結底,人類毀滅的只是自己。
從香格里拉到絲綢之路,從蒙古草原到喜馬拉雅,從大興安嶺到熱帶海洋,整個系列看下來,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幾千年的人與生物。
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中國,一個原味的中國,一片數個世紀以來傳送著的土地。
『柒』 以「學習地理 建設祖國」為主題,寫一篇小論文.
早從古時候起,博學智慧的中國人民就常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知識的淵博。由此可知,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的一門科學,通過對地理知識的掌握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規劃許多必須而重要的事 ,可以說;學習地理知識受益終生。
地理具有極強的實用性。隨著人類的進步發展,地理慢慢的包含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以前或許只當它是一門考試學科。可,殊不知它實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我們建設祖國,保護祖國環境最基礎且最重要的知識。面對養育了我們十幾年的祖國母親,我們或許做不出什麼慷慨激昂,世人皆知的偉大貢獻。但我們可以量力而行,利用我們所知的地理知識,從一點一滴做起,建設與保護我們的祖國。要知道,許多關乎生活的知識的掌握並不全在於考試的成績,而在於你是否能真正體會並運用到生活中去,以及拓展自己的思想。
通過對地理知識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有關地球與宇宙,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了環境與發展問題。使我們具有了初步學習地理技能並了解了祖國的許多地理知識,及發展程度,地區城市化進程,各地風土人情及環境問題。
就中國國情而言,人口問題具有突出重要意義。從我們學習的高中課本必修1,2兩冊了解及結合初中知識我們知道;我國人口數量眾多,增長量大,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我們這一代是祖國的未來,通過我們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從接觸就開始規劃我們應當如何運用地理知識及人文知識,解決或有效緩解我們疲憊的祖國。
我們應當多去了解,多去提問。就拿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來說;其大壩為什麼選建在三斗坪而不是在瞿塘峽. 只要多提問,才能解決學科中的疑問,了解更多的工程原理,今後更好的為祖國建設做出貢獻。
再從資源方面來說;目前,世界淡水危機的警鍾已經敲響,「如何對付水的威脅」已突出地擺在各國人民面前。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從當前和21世紀的發展看,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生態環境惡化三大問題,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問題,將越來越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城市供水不足現象始於20世紀70年代,以後逐年擴大,並且愈來愈嚴重。據統計,全國666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16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約60億立方米,平均每年因缺水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 當前全國農村還有3000多萬人和數千萬頭牲畜吃水困難。全國有1/4的人口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直接影響到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資源問題面前,我們要學習借鑒以及根據自己國情來拯救資源。如;西亞國家以色列開源節流,技術用水,使水資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經驗值得各國借鑒。
資源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資本。如若我們自己不好好學習地理,了解我國資源問題及運用,還何談建設祖國。
還有目前國際重要問題;環境污染。 人類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水、空氣是無窮無盡的,所以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江河湖海。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我們通過學習地理知道;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們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環境的污染同樣也給我國造成巨大損失。我國每年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代價已接近1萬億元,並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升高。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日前公布的《2009年中國環境經濟核算報告》顯示,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污染代價持續上升。環境污染治理壓力日益增大,自2004年以來基於退化成本的環境污染代價從5118.2億元提高到9701.1億元。2008年的環境退化成本為8947.6億元。
與此同時,2009年環境退化成本和生態破壞損失成本合計13916.2億元,較上年增加9.2%,約占當年GDP的3.8%。
地理是指導我們實施建設及保護祖國的重要學科,對於解決世界所面臨的多個重要問題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應當好好學習地理,以便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捌』 介紹中國的地理論文4000子
古人說:「袖手於前,方能疾書於後。」魯迅也曾說,靜觀默察,爛熟於心;凝神結想,一揮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寫起來就會很快。有的人不重視寫作前的准備,對所寫的對象只有一點粗淺的認識就急於動筆,在寫作過程中「邊施工邊設計」,弄得次序顛倒,手忙腳亂,或做或掇,時斷時續,結果反而進展緩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筆。
在動筆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一旦下筆之後,則要堅持不懈地一口氣寫下去,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拿出初稿。這是許多文章家的寫作訣竅。有的人寫文章喜歡咬文嚼字,邊寫邊琢磨詞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來查半天字典。這樣寫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斷。其實,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無關大局。暫時不必去改動它,等到全部初稿寫成後,再來加工不遲。魯迅就是這樣做的,他在《致葉紫》的信中說:
先前那樣十步九回頭的作文法,是很不對的,這就是在不斷的不相信自己——結果一定做不成。以後應該立定格局之後,一直寫下去,不管修辭,也不要回頭看。等到成後,擱它幾天,然後再來復看,刪去若干,改換幾字。在創作的途中,一面煉字,真要把感興打斷的。我翻譯時,倘想不到適當的字,就把這些字空起來,仍舊譯下去,這字待稍暇時再想。
否則,能因為一個字,停到大半天。這是魯迅的經驗之談,對我們寫畢業論文也極有啟發。
『玖』 《自然地理》當前中國急需要解決的一個最重要的科研問題,就是經常看論文的人,寫出來的論文容易被編輯采
有一定的道理,正是這個原因,大學教育的所有專業都重視規范化的論文訓練。
『拾』 一篇中國地理的小論文
一、中國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內西岸
(2)疆域
陸地面積:960萬平容方千米,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帶位置: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北回歸線穿過台、粵、桂、雲四省區
優 越 性: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差異,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條件
(3)瀕臨的海洋
領海:海岸基線至12海里的海域,領土的一部分——約300萬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