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旅遊人文地理條件
⑴ 華東師范大學兩個學院的人文地理學有什麼區別
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裡面有兩個專業,一個就是我們人文地理,拿的是理學學位,一個就是區域經濟,拿的是經濟學學位。其實我們學的內容都差不多,但是區域經濟學還可以選擇商學院的課程。貌似現在這種區域經濟學專業只有在國內幾個高校才有,因為很多正統的商學院或者經統院教授都不是特別願意承認我們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因為專業能力真的沒有他們強,但是拿的學位和他們一樣。
華師的區域經濟學一般都被本科地理學的保研學生承包了,但是每年還是會有幾個名額放出去給大家考,因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競爭力還比較小。但是能過線的人也比較少,所以去年就有一些考上交,復旦經濟學沒過的調劑到我們區域經濟學來,但是也看出生的。
作者:Joesphine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951311/answer/444295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⑵ 旅遊活動對人文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一是旅遊資源開發時,旅遊交通的建設若規劃不當,如遇山開路,遇水搭橋,就地隨意採石砍樹等,破壞了旅遊生態環境的協調完整性。
二 是在旅遊食宿措施的建設過程中,水、電及其他能源供應的絮亂,費水、廢氣、垃圾的處理 不及時等都可能對生態環境形成污染。
旅遊產品消費過程中對生態的不利影響。旅遊產品消費過程中對生態的不利影響最為明顯的表現在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上。旅遊產品消費過程中對旅遊區環境的 污染表現在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兩方面。直接污染是指旅遊者進行旅遊活動時產生的污染, 如旅遊者留下的生活污水、糞便以及亂擲垃圾、廢瓶、廢紙、罐頭盒等對生態環境產生污染。 間接污染主要還是大氣的污染,旅遊離不開交通,交通工具是使旅遊者從居住地到風景區的 載體,於是,各種車輛紛至沓來,呼嘯而過,汽車尾氣在空中四處彌漫。這種廢氣不止污染 空氣,而且對人體也極為有害。此外,西南與中南地區的酸雨危害面積大,已經使一些地區 的樹木枯死,環境質量下降。 使歷史文化遺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少旅遊地超負荷接待遊客,或亂建濫造旅遊措施,而使得一些有珍貴歷史文化價值的古跡或獨特、協調的自然、人 文景觀遭受破壞。因遊人亂刻亂畫,隨意觸摸文物,隨意丟棄廢物,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文物 古跡的破壞,更是不勝枚舉。如在故宮的宮牆、石板走道、各類門欄上,在泰山的摩崖石刻 上,在古老長城的城牆、城樓上,都留有遊客不文明的印跡。
⑶ 華北旅遊區包括哪些省市,本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環境概況
旅遊地理來學旅遊地理學是研究源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現代旅遊地理學研究始於20世紀20年代。麥克默里發表的《娛樂活動與土地利用關系》,被認為是現代旅遊地理學的第一篇論文。20世紀40年代艾塞林、迪賽對遊客客流進行了分析。20世紀60年代以來,旅遊地理學的學科屬性和理論問題逐漸為人們所重視。1964年,加拿大地理學家沃爾夫指出:旅遊地理學是從經濟地理學中分離出來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英國地理學家羅賓遜則把旅遊地理學當作一門應用地理學。70年代魯彼特等結合聯邦德國實例,對旅遊市場和旅遊區位做了分析研究。法國在這一時期對地中海沿岸的沼澤、沙丘地進行規劃建設,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國際海濱旅遊勝地。
⑷ 我國華東地區人文地理環境的特點是什麼
華東地區人文地理特徵是,嗯,人口密度大,經濟繁榮。
⑸ 分析華東地區人文地理環境的特點是什麼
華東地區是政治劃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劃分。如今,華東仍被用作地區用名內,包括(現上海、江蘇、容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台灣)七省一市,其中,台灣因特殊性,而單獨列出,統計資料時一般也不包含在內。除此以外,其餘六省一市的行政區劃代碼均以「3」開頭。
面積
83.43萬平方公里
人口
4.01億(2014年末)
方言
中原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吳語、贛語、閩語、客語等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
⑹ 人文地理學與旅遊管理關於的本質區別在哪
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劃方向大部分院校都是做區域的旅遊總體規劃的、控制性詳規較少,不過現在也有做的,屬於規劃類的,但又不是純粹的規劃,做的都是戰略性規劃,一般可操作性不強。而旅遊管理中的旅遊規劃方向大多是去規劃設計院,但絕大多數的旅遊規劃設計院都是私企,而且偏重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的人更吃香,要學好制圖。而旅遊管理中還有旅遊經濟方向,大多是去旅行社、酒店,其他的經濟類的行業也有可能,我覺得選擇可能更多一點,比如酒店管理。我們地學考研中心的老師為帶向詳細的介紹。
從考研的難度來講,旅遊管理難考,人文地理好考,因為旅遊管理屬於工商管理類,分數高。人文地理屬於理科類,分數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遊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
首先,我先做個猜想,考人文地理旅遊方向的同伴們,之所以沒有選擇旅遊管理,也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不好吧。旅遊管理其實在幾年前是不考數學,現在也是強制規定考數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遊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目前,據我所知,開辦人文地理碩士點的學校有50多個,其中多為師范類院校,而不考數學的學校大約有20個,其他的學校或者考高等數學,或者考數學四,難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其次,我必須告訴你,不管是人文地理還是旅遊管理,從就業上來說,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專業中就業率較高的那一類。所以你想靠考旅遊方面的研究生而獲得更多的Money,那你可能徒勞了。
再者,從源泉上來說,旅遊本就是處於一個很模糊的學科定位。旅遊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學校旅遊是依靠地理、歷史、烹飪、林學、園藝、管理、交通、經濟等學科建立起來,目前旅遊管理劃分為工商管理下的二級學科,但是對於此劃分的爭論還是很多的。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和管理學、心理學等結合,甚至可能獨立成為一個一級學科。
最後,我會附上一些一些學校人文地理的介紹:
一、旅遊區位因素分析:
前段時間,看了2008年第三期《旅遊學刊》,上面有一篇按省來分析旅遊區域發展現狀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國各省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旅遊就業人口的數據。我對其進行了分析,假設每項的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類推,十名之後不得分。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浙江總分33分,江蘇和山東均為30分,廣東為29分,北京得分28,其他省份與此差距較大。所以,我國旅遊業發達省份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北京,並且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會影響當地教育發展方向,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遊學科也是比較強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學等等。而從就業上來講,畢業後本地就業比外地就業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議大家選擇以上五個省份,或者至少是與他們相鄰的省份報考,大致可以概括為京津唐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
二、開辦人文地理的學校:
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海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河南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僑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延邊大學、雲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重慶師范大學。
以上學校中,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等擁有人文地理博士點。
人文地理重點學科在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好像07的重點學科中沒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了),可見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這兩個學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認為了南京大學。而實際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師、華東師都是很強的。
北大吳必虎,中山保繼剛,被認為是當代地理學科領軍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開李天元,河南大學的李小健,湖北大學馬勇,安徽師范大學陸林,華中師龔勝生,東北財經謝彥君都是名師。
三、不考數學的人文地理:雲南師大,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師范,貴州師大,湖南師大,華南師大,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師大,貴州師大,安徽師大,中國地質大學,雲南師大,西安外國語學院,青海師大,福建師大,江西師大,華中師大,山西師大,河北師大,曲阜師大、遼寧師大,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還有一些農大,如湖南農大等,但不考數學在第一志願不能錄取時,調劑是個問題,因為多數學校的地學還是要求數學的。所以實際上,如果你想不考數學的話,人文地理好學校也就沒有幾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還是學一下數學吧,很多學校的數學只是一本高等數學而已,沒有概率和線代。還是主要來講講這些完全不考數學的學校吧。
四、學校簡介:
上面這21個學校,部分學校的人文地理還是不錯的。比如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
福建師范大學,擁有人文地理博士點,全國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學,有馬勇在,跟他學旅遊規劃還是不錯的選擇,湖北大學旅遊發展規劃研究院具有全國旅遊規劃甲級資質。
湖南師范大學,位於我國文化娛樂經濟中心——湖南,該校旅遊文化研究作的不錯。
華南師范大學,211工程建設院校,位於廣東,此地有諸多旅遊好學校,如中山、暨南、華南師,想必之間交流還是不少的。
華中師范大學,前文提過,名師龔勝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點,211學校。
遼寧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博士點。
上海師范大學,旅遊特色院校,合並了建國以來第一個旅遊特色專科學校——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很多旅遊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武漢大學,985,人文地理博士點,其實比較側重GIS。
西安外國語大學,也許又是一個你沒有聽過的學校,《人文地理》雜志就是他們辦的,若沒有一定實力,他們也不敢叫這個板。
西南大學,重國土,號稱西南地區國土NO1。
雲南師范大學,位於我國未來邊貿旅遊發展重地(南寧、昆明、黑龍江)之一。
浙江大學,旅遊學科很強,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學風景旅遊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屬全國旅遊規劃甲級資質,全國僅有17家。、
五、談談旅遊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雲南,
A等有東北財經、華東師范、陝西師范、四川大學、桂林工學院、南開、武漢大學、華僑大學、西北大學、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財經、廈門、復旦;
B+ 等 ( 28 個 ) :暨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湖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廣西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重慶大學、青島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河南大學、燕山大學、廣西師范大學、上海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
B 等 ( 27個 ) :西南財經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昌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廣東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西南大學、揚州大學、山東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新疆大學、重慶師范大學、貴州大學、廣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山西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學院、西南林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山東師范大學。
介紹一下A等以上院校的旅遊學科依託,中山大學的旅遊管理依託管理學、地理學,北京二外依託外語和經濟學,浙江依託管理學,雲南大學依託經濟學,東北財經依託經濟學,華東師范依託地理學、歷史學,陝西師范依託地理,川大依託歷史、桂林工學院依託地質學、南開依託經濟學、武大依託歷史、華僑大學依託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學依託經濟、人大依託管理學、西安交通依託管理、中南財經依託經濟學、廈門依託歷史學、復旦依託歷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從自己過去的強勢學科來發展旅遊學科;另一方面,各校旅遊可能側重方面也是他們的依託學科。
人文地理學與旅遊管理關於的本質區別在哪?而考慮到區域優勢,西部院校更適合做科研,如果追求就業,那麼就到東部院校吧!其實研究生階段關鍵看自己的學習和導師的項目情況,和學校好不好關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灑灑,沒什麼系統,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點擊人文地理學考研院校經驗怎麼樣
⑺ 列舉華南旅遊區的人文地理條件
在華南旅遊區,人文地理條件非常優越。當地的飲食文化口味兒偏甜。偏辣吸引了大量的食客。另外南方的風景如畫,景色秀麗。水鄉風貌更利於旅遊發展。南方多文人墨客留下的一段段佳話
⑻ 考研: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劃方向,誰能給介紹下啊招生學校排名、入取情況、就業前景等等。好答案會追分
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抄劃方向大部襲分院校都是做區域的旅遊總體規劃的、控制性詳規較少,不過現在也有做的,屬於規劃類的,但又不是純粹的規劃,做的都是戰略性規劃,一般可操作性不強。
人文地理專業很多學校都有,旅遊規劃做的好的是中山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其他的學校就不要考慮了,上了也是白上。比較牛的導師有中山大學保繼剛、北大的吳必虎、中科院的牛亞非、南大和華東師大等也有。不過現在旅遊規劃差不多已經走到瓶頸了,發展空間比較小。勸你慎重考慮。本人就是學旅遊規劃的,以上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⑼ 中國人文地理概況
中國的地理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約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現國家體制為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1、中國地理簡介
0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為: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不包含被俄帝國吞並和逼迫清政府割讓陸地面積588萬平方公里土地),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總面積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不包含俄帝國侵佔588萬平方公里土地)。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五區到東九區。全國統一北京時間為東8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國領土的中心位置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48°27′N,135°05′E) 。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0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2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2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2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0、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市(地區、自治州、自治盟)、縣(旗、區、市)、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五級。
31、中國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
32、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3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4、陝西省,舉世公認的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 即誕生並埋葬於此。春秋戰國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或 「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即古長安,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兵馬俑的故鄉。延安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35、山西省,西臨黃河,東臨太行山脈,位處黃土高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有著「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戰國時代為晉國領地,故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基地,山西文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
36、河北省因位於黃河北邊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北戴河與承德均為避暑勝地。
37、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南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又稱「中州」和「中原」。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其中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開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址。現在的河南省是建國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並而成。
38、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發源地,煤炭儲量居全國第一。
39、遼寧省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40、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41、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42、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是故甘肅。
43、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簡稱「寧」。
44、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45、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簡稱「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6、雲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雲」。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47、貴州省因「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而得名,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仁懷市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48、四川省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9、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50、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51、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景德鎮是中外聞名的瓷都。
52、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3、山東省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54、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簡稱「蘇」,「蘇」字繁體寫法的魚和禾是指魚米之鄉、草字頭是指平原、「蘇」字詮釋了江蘇的一切、意味著江蘇是魚米之鄉、繁華不衰。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現南京)、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的經濟,文化和教育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55、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Zhè),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諧音,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56、福建省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57、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58、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
59、海南省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國最南端也是最年輕的省份。
60、台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台」,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最大城市為台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61、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2、中國的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3、中國的氣候
中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五十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夏季最熱地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4、行政區劃分
4個直轄市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簡稱「京」,又稱「北京城」。位於華北平原西北端。初稱薊,春秋戰國時為燕國都城,遼時為陪都,稱「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為都城,先後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稱號。1928年始設市。現轄十六區、二縣,為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一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萬。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學、教育、國際交往中心和交通樞紐。北京還是馳名中外的游覽勝地,主要名勝古跡有長城、故宮、天壇、十三陵、頤和園、香山等。北京曾舉辦過1961年第26屆世乒賽、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和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上海:簡稱「滬」或「申」,又稱「上海灘」。地處中國東部海岸中段、長江入海口處。古為海邊漁村,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宋設鎮,始稱上海,1927年設市。現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轄十八區、一縣。全市面積五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萬。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還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上海曾舉辦過2001年APEC會議和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乒賽單項賽。2010年,上海將舉辦世博會。
天津:簡稱「津」,又稱「天津衛」。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匯合流入渤海。金元時代稱「直沽」,為漕運要地,後設海津鎮,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稱天津並設衛,稱「天津衛」,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始設市。現轄十五區、三縣,為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戶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萬人。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業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並有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天津也是華北重要的商業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確立為北方經濟中心。天津的名勝古跡主要有市區的寧園、天後宮、大沽口炮台,薊縣獨樂寺,黃崖關古長城及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風景區。
重慶:簡稱「渝」,又稱「重慶山」。位於西南地區東部,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巴國地。隋唐屬「渝州」。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1997年6月,以原四川省重慶、萬縣、涪陵三個地級市和黔江地區行政區域設中央直轄市重慶市。下轄十九區、十七縣、四自治縣。全市面積八萬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萬人。重慶是綜合性工業城市,有長江三峽、枇杷山、縉雲山等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