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安徽地理位置中國圖

安徽地理位置中國圖

發布時間: 2021-03-06 10:23:42

㈠ 安徽在中國地圖上的那裡

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4°54′一119°37′與北緯29°41′— 34°38′之間。 位於華東腹內地,是我國東部容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

希望採納

㈡ 安徽在地圖上什麼地方

安徽位於華東腹地,是我國東部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跨長江、淮河中下游,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鄰江西,北靠山東。安徽清初屬江南省,康熙6年(公 元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而正式建省,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得名。境內有皖山、皖水,即現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時(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為伯國,稱為皖國,故安徽簡稱皖。
安徽位於東經114°54′一119°37′與北緯29°41′— 34°38′之間,全省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 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45%,居華東第 3位,全國第22位。2004年末,全省戶籍人口為6461萬人,居全國第8位。
全省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異,復雜多樣。長江、淮河橫貫省境,分別流經我省長達416公里和43O公里,將全省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淮河以北,地勢坦盪遼闊,為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間西聳崇山,東綿丘陵,山地崗丘逶迤曲折;長江兩岸地勢低平,河湖交錯,平疇沃野,屬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區層巒疊峰,峰奇嶺峻,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主要山脈有大別山、黃 山、九華山、天柱山,最高峰黃山蓮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條,湖泊110多個,著名的有長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處暖溫帶過渡地區,以淮河為分界線,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主要特徵是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氣溫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 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帶淮,吳頭楚尾,承東啟西,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無縫對接的縱深腹地。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 1300公里;銅陵長江大橋、蕪湖長江大橋、安慶長江大橋連接南北,公路和內河運輸能力分別居中部地區第 2位和第3位;京滬、京九、亞歐大陸橋等鐵路縱貫境內,全省鐵路通車里程已達2326公里,居華東首位;空中交通擁有合肥、黃山、蕪湖、安慶、蚌埠、阜陽等6大機場。安徽郵電通訊發達,是全國第三個實現所有市縣通訊數字化的省份。
安徽資源條件優越,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豐富。全省現有耕地408萬公頃,水面105萬公頃,其中可養面積48萬公頃。共有 生物資源1091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木本植物有 30種,珍稀野生動物54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分別有18種和368種,以揚子鱷、白鰭豚最為珍貴。水資源蘊藏總量約為680億立方米,居全國第20位。全省已發現近140種有用礦產,探明儲量的67種,煤、 鐵、銅、硫、磷、明礬、石灰岩等3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10位。現已探明煤炭儲量250億噸,鐵礦儲量29.9億噸,銅礦儲量384.9萬噸,硫鐵礦儲量5.64億噸,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5位、第5位和第2位。
安徽省省樹為黃山松,省花為皖杜鵑,省鳥為灰喜鵲。

㈢ 安徽在中國地圖上北方嗎

算是吧 南北方以秦嶺淮河為界的,

㈣ 安徽在中國地圖東,南,西,北那個方向

安徽應該處於中國的中部,這個地方還是比較好的,從古代的地理位置來講,它是比較權貴的地方。

㈤ 安徽的地理位置

安徽是個好地方,中國東部,長江下游,淮河中游

㈥ 合肥在中國地圖上來看,是屬於哪個方向

合肥在中國地圖上來看,是屬於東部。

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又名「廬陽」,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如逍遙津、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




(6)安徽地理位置中國圖擴展閱讀:

位置境域

合肥位於中國華東地區、長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間,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連淮南市,東北靠滁州市,東南靠馬鞍山市、蕪湖市,西南鄰安慶市、銅陵市;全市版圖總面積11445.1平方千米,介於北緯30°57′-32°32′、東經116°41′-117°58′之間。

地形地貌

合肥市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沖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㈦ 安徽地圖

安徽的地圖如圖。

㈧ 安徽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安徽是個來好地方,中國源東部,長江下游,淮河中游

㈨ 安徽省在中國的位置(要有經緯度等信息)

安徽地處中國華東地區,經濟上屬於中國東部經濟區。地理位置東經114°54′—119°37′,版北緯權29°41′—34°38′。地處長江、淮河中下游,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東連江蘇、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鄰江西,北靠山東,東西寬450公里,南北長570公里,土地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45%,居第22位。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長江流經安徽境內400公里,淮河流經省內430公里,新安江流經省內242公里。

㈩ 想知道: 安徽省安徽位於中國哪個方位在哪

位於我國東南部,處於華東腹地,距東海300公里。安徽省因天柱山舊稱皖山而得其簡稱「皖」,於1667年(清康熙六年)建省,是取歷史上安慶府、徽州府的首字命名。安徽東靠江蘇省,西連湖北省,南與浙江省,江西省為鄰,北與山東省,河南省接壤,全省土地總面積13.9萬平方公里,省會合肥。 安徽省淮北為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為其主要特徵。安徽農業具有南北過渡特徵。淮北以小麥雜糧為主,已發展成商品糧、生豬生產基地。長江淮河間為魚米之鄉,作物以水稻、油菜為主。淮河流域芝麻、煙葉,沿江和淮北棉花,及各地山區茶竹林特產,長江、巢湖魚蝦也很重要。本省兩淮煤礦是華東地區重要能源基地,馬鞍山鋼鐵、銅陵有色冶金在全國居重要地位。淮南、合肥礦山機械,蚌埠水利機械、淮南煤化工、造紙、安慶石化,合肥、安慶、蕪湖等地的紡織、食品,及屯溪制茶、蚌埠卷煙等工業也很有名氣。傳統手工業名優產品有涇縣宣紙、毛筆和歙縣墨硯。水陸交通便利,皖南、淮北、合九的鐵路和淮河流域內河航道迅速發展。沿江有安慶、蕪湖、裕溪口等河港。 現有5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黃山為安徽山水典範,區內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堪稱「四絕」,199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令世人矚目;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現存78座古寺廟,以佛教殿堂與皖南民居相結合而獨樹一幟;著名的道教聖地齊雲山,摩崖石刻、道教遺存和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矚目;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嶽」的天柱山,雄奇靈秀兼備,有45峰、86怪石、18瀑等勝景;琅琊山以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揚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為特色。除此之外,集中在歙縣、黟縣境內的明清民居、祠堂和石舫,數以千計,歷經滄桑而古貌猶存,其數量之多,構思之奇巧,石、木、磚雕之精美,舉國罕見,是民間建築的傑作,成為安徽民俗旅遊的必游之地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