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上甘嶺戰役下

人文地理上甘嶺戰役下

發布時間: 2021-03-06 09:59:02

1. 上甘嶺戰役你了解哪些知識

我很同情你,又是老師留的作業吧
上甘嶺:山名,在朝鮮金化城以北。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戰斗異常激烈,我軍殲敵二萬五千多人,取得最後的勝利。

2. 《上甘嶺戰役》的資料。(100字—200字)

上甘嶺,是朝鮮中部金化郡五聖山南麓一個只有十餘戶人家的小村莊,經過版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權一場激烈爭奪戰,名揚天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取得的輝煌勝利,使得上甘嶺成為一座豐碑! 上甘嶺戰役,交戰雙方先後動用兵力達十萬餘人,反復爭奪43天,作戰規模由戰斗發展成為戰役,其激烈程度是戰爭史上罕見的。"聯合國軍"炮兵和航空兵,對兩山頭共發射炮彈190餘萬發,投炸彈5000餘枚,把總面積不足4平方公里的兩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志願軍防守部隊貫徹"堅守防禦、寸土必爭"的作戰方針,依託坑道工事,堅決抗擊"聯合國軍"的進攻。整個戰役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爭奪表面陣地;第二階段,堅持坑道斗爭;第三階段,實施決定性反擊 10月13日,范佛里特確定總攻開始時間為14日凌晨四時。當天午夜,美韓軍的攻擊部隊進入出發陣地。

3. 上甘嶺戰役的資料

在我軍發起夏季戰術反擊後,敵人認為它已經在作戰上喪失主動權。為了迫使我軍轉入守勢,扭轉其被動局面,同時謀求在談判中的有利地位,美國軍隊首腦決定馬上組織進攻作戰。

10月8日,美方代表單方面宣布無限期休會。緊接著,美國方面在軍事上又施加壓力。10月14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便以上甘嶺地區為主要進攻目標,發動了一年以來規模最大的「金化攻勢」(代號為「攤牌作戰」)。

「金化攻勢」的攻擊目標是我中部戰線要點五聖山前志願軍兩個連據守的兩個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由於高地下有一個小村莊叫上甘嶺,志願軍抗擊敵進攻的這次戰役便被稱為「上甘嶺戰役」。

敵軍這次進攻由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親自計劃,同時親自指揮作戰。10月12日起,敵方首先以航空兵、炮兵對我五聖山、上甘嶺及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兩陣地,實施了連續兩天的火力突擊。14日3時起,敵人又進行了兩個小時的猛烈炮火准備。凌晨5時,以美7師、韓2師各一部共七個營的兵力,在105mm以上口徑火炮300餘門、坦克30餘輛、飛機40餘架的支援下,分六路向我第15軍45師135團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發起猛攻。與此同時,美7師、韓9師各一部共四個營的兵力,分別向我第44師、第29師正面多個陣地實施牽制性進攻。

防守上甘嶺兩個陣地的我135團9連和1連在僅有15門山、野、榴炮和12門迫擊炮支援下(午後山、野、榴炮增加至43門),主要依靠步兵武器、依託坑道和野戰工事頑強戰斗。戰至13時左右,我野戰工事幾乎全部被毀,人員傷亡較大,表面陣地大部被敵佔領,我防守部隊轉入坑道作戰。19時,我乘敵立足未穩,組織四個連的兵力實施反擊,又恢復了表面陣地。當日,我軍斃傷敵近2000人。

我第45師調整部署,將准備用於反擊注字洞南山的兩個炮兵營調至上甘嶺地區,以134團兩個營和133團一個營分別加入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防禦,並將師指前移至德山峴,集中力量粉碎敵人對上甘嶺地區的進攻。

15~18日,敵人又先後投入兩個團又四個營的兵力,在猛烈火力支援下,繼續向我兩個高地發動猛攻。我防守部隊與敵反復爭奪,陣地晝失夜復,戰斗異常殘酷激烈。至18日,我兩高地的表面陣地全部被敵佔領。

19日晚,我第45師分別以三個連的兵力,在堅守坑道部隊配合下,對佔領兩高地表面陣地之敵實施反擊,一舉恢復了陣地。在反擊597.9高地的戰斗中,我第135團2營通信員黃繼光為打開沖擊道路,掩護分隊突擊,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機槍工事的發射孔,保證了戰斗的勝利。

20日,敵又以兩個營的兵力,在飛機30架和大量炮兵配合下向兩高地進行輪番攻擊。激戰終日,除597.9高地西北山腿的三個陣地外,其餘表面陣地又相繼為敵佔領。我防守部隊再次退守坑道堅持戰斗。戰役的第一階段結束,開始了艱苦的第二階段作戰。第一階段,敵我雙方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陣地均投入大量有生力量,敵人投入了七個團共17個步兵營,我投入三個團21個步兵連。據不完全統計,我軍共殲敵7000餘人,我傷亡3200餘人。

戰役進入第二階段後,敵人在傷亡巨大的情況下仍不願放棄進攻。10月21日後,敵人一面以各種手段圍攻我坑道部隊,一面為繼續實施進攻進行部署調整,並調遣韓國第9師為戰役預備隊。

此時,我第45師人員物資消耗較大,暫時無力組織較大的反擊。為進一步堅守和實施反擊創造條件,第45師奉命重點轉入堅守坑道作戰,以爭取時間,為進行最後粉碎敵人進攻、恢復全部陣地的決定性反擊作準備。

敵人為鞏固已佔陣地,對我堅守坑道的部隊採取了封鎖、轟炸、爆破、熏燒、堵塞坑道口或向坑道內投擲毒氣彈等殘暴手段進行圍攻。我堅守坑道部隊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高度發揮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團結一致,積極作戰。戰役中,第15軍有16個連隊的人員在表面陣地失守後退入一個坑道。洞內空氣污濁、缺糧、缺彈,尤其是缺水。洞內人員在建制已被打亂,傷員又佔多數的情況下,組織了臨時黨支部和黨小組,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直至最後勝利。

從10月21日至29日,我堅守坑道部隊共組織班、組兵力,以夜襲手段出擊158次,除9次未能奏效外,其餘均獲成功,共計殲敵2000餘人,並恢復了7處陣地。。同時,坑道部隊還採取冷槍狙擊的戰術大量消滅敵人。在此期間,我二線部隊為了支援坑道部隊作戰,曾以兩個班至五個連的兵力,在炮兵和堅守坑道部隊配合下,向597.9高地反擊五次,向537.7高地北山反擊七次。同時第15軍抽調戰斗部隊和各師團機關人員組織火線運輸人員,冒著炮火封鎖通過數十里山路向坑道提供物資補給。

為了直接配合坑道作戰和進行反擊准備,第15軍以第29師和第44師先後攻殲了上甘嶺以西柏德里東山和平康以南萬淵里地區之381高地、391高地之敵,共殲敵3000餘人。

我軍在堅持坑道作戰的同時,緊張地進行對敵實施決定性反擊的准備工作。10月20日,第3兵團決定將從一線陣地撤出、正准備休整的第12軍調往五聖山地區作為戰役預備隊,同時以第15軍29師接替第45師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以外的全部防務,以使第45師全力投入上甘嶺作戰。另將炮7師一個營、炮2師四個連和高射炮兵一個團加強給第15軍。同時還給第45師補充了1200餘名新兵。

10月29日,我軍實施決定性反擊的准備工作就緒,並已進行了兩天的預先火力准備,將敵占表面陣地工事基本摧毀。

10月30日戰役終於進入第三階段。當日21時,第15軍以第45師五個連、第29師兩個連與堅守坑道部隊配合,在山、野、榴炮50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30門的支援下,開始對597.9高地之敵實施反擊。堅守坑道部隊三個連首先對敵發起沖擊,隨即坑道外部隊七個連進入戰斗,對敵實施兩面夾擊。經五小時激戰,全殲守敵四個連,並打退敵一個營的多次反撲。至31日夜,除1個班陣地外,597.9高地全部為我收復。

11月1日,敵人又發動六個營的兵力向我597.9高地沖擊十四次,我堅守部隊在縱深炮火支援下,均將敵擊退,斃傷敵1500餘人。當日晚,我預備隊第12軍第31師第91團投入戰斗,並增調9個炮兵連參戰(支援火炮達到了21個連73門,另火箭炮6個連24門)。次後2日~5日,敵人集中美7師、空降187團各一部以及韓國第9師和哥倫比亞營,每日均以一個營至一個團的兵力連續攻擊。5日,第12均93團一個營投入戰斗,同第91團最後粉碎了敵人的進攻,鞏固了597.9高地的陣地。此次作戰,我軍共殲敵6000餘人。

我軍收復597.9高地後,隨即准備反擊537.7高地北山之敵。至11月10日,敵全部佔領該高地表面陣地,據守之敵為韓2師的一個營。

11月11日16時25分,我第31師第92團兩個連在山、野、榴炮70門、迫擊炮20門和火箭炮24門的直接支援下,分兩路發起沖擊。激戰至17時,奪回了537.7高地北山陣地,全殲守敵。同時,第93團以一部兵力收復了我原放棄的597.9高地的一個班陣地。

12日,敵人以一個團的兵力向537.7高地北山發起反撲。我軍與敵人展開激烈的陣地爭奪戰,每天都要打退敵人數十次進攻。14日,第93團主力加入戰斗。18日,第34師106團加入戰斗。經過激戰至25日,我終於打退了敵人瘋狂反撲,鞏固了537.7高地北山陣地。此時,敵人由於傷亡慘重,被迫將韓2師緩和美7師撤下整補,該兩師防務由韓9師和美25師接替。隨即,敵人的進攻基本停止。上甘嶺戰役以我軍的完全勝利而告結束。

上甘嶺防禦戰役共歷時43天,敵我雙方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區,均投入大量兵力、火力,進行了持久的反復爭奪,戰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見。

敵人先後投入進攻的兵力有:美7師、美空降187團(欠一個營)、韓2師(四個團欠一個營)、韓9師以及衣索比亞營、哥倫比亞營,共11個團兩個營(戰役中並補充新兵9000餘人),另有1個炮兵營105mm口徑以上火炮300餘門,坦克170餘輛,出動飛機3000餘架次,總兵力6萬餘人。

我軍在戰役中出動部隊有:第15軍之第45師、第29師,第12軍之第31師及第34師1個團,榴彈炮兵第2、第7師,火箭炮兵第209團,第60軍炮兵團,高射炮兵第601、第610團各一部,共山、野、榴炮115門,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另有工兵第22團第3營、擔架營,總兵力約四萬餘人。

戰役中敵人共發射炮彈190萬發,投擲炸彈5000餘枚,我兩個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至兩米。我方發射炮彈40餘萬發,亦屬空前。該戰役的炮兵火力密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是役,我軍共斃傷俘敵2.5萬餘人,我軍傷亡1.15萬餘人,敵我傷亡比例2.21:1。我軍擊落擊傷敵機270餘架,擊毀擊傷敵大口徑炮61門、坦克14輛。據敵方自稱,戰役中其物資損失僅僅次於1950年全年的消耗。

美國新聞界評論說:「這次戰役實際上卻變成了朝鮮戰爭中的『凡爾登』」,「既是用原子彈野不能把狙擊兵嶺(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五聖山)上共軍部隊全部消滅」

4. 上甘嶺戰役是什麼時候發起的

1952年10月13日的晚上,第四十五師第一三五團第九連連長高永祥還像往常那樣帶領4個班去陣地前沿偵查。

高永祥他們剛走出陣地,就敏銳地發現聯合國軍的探照燈異常明亮,並且在陣地上還人聲鼎沸,聲響與汽車馬達聲響成一片。

高永祥的直覺告訴他,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果然,在14日凌晨3時30分,一聲巨響,打破了寧靜的夜空。這時,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280門大炮和40多架飛機,開始對上甘嶺進行狂轟濫炸。頃刻之間,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便化作一片火海。

其實,對於聯合國軍的這一舉動,志願軍並不感到意外。早在9月10日,朝中聯合司令部首長鄧華、朴一禹、楊得志等5人就聯名致電中央軍委,建議爭取主動有力地打擊對方。

電文如下:我為爭取主動,有力打擊對方,使新換部隊取得更多經驗,我們擬乘此換防之前以三十九軍,十二軍、六十八軍為重點,各選3~5個目標,進行戰術上的連續反擊,求得殲滅一部對方,並在敵我反復爭奪中大量地殺傷對方。其他各軍亦應各選一兩個目標加以配合,估計我各處反擊,敵必爭奪,甚至報復局部攻勢,這就又有利於我殺傷對方。反擊戰斗擬在本月20日至10月20日中進行,10月底進行換防。

以上可否請速示,以便各軍進行准備。

中央軍委5月12日便復電同意朝中聯合司令部首長的聯名提議。

在獲得中央軍委的同意後,朝中聯合司令部於9月14日正式向部隊下達了反擊命令。

命令如下:最近判明美騎一師仍在日本,陸一師仍守原防,敵在雨季後在我翼側登陸的可能性還不大,但敵向我發動局部進攻之可能性依然存在。

目前我正面第一線工事已完成,我六十三軍及六十四軍一部已展開延安白川海州地區,正在積極構築工事,即使敵在該方面登陸我已有準備,同時我東西海岸正著手建立部分永久工事。另一方面我擬於10月底將六十八、十二、三十九軍換下休整,在防禦期間三十九、十二軍曾積極地進行了若干次的戰術反擊,但還有一個師是最近投上去的,其餘各軍反擊也少。

為粉碎對方可能的進攻計劃,爭取主動,有利打擊與求得大量殺傷對方,取得更多的經驗,故決定乘此換防之前,以三十九、十二、六十八軍為重點,各選擇3至5個有利的目標進行戰術性的反擊,求得殲滅一部對方並在反復爭奪中,大量地來殺傷對方。為配合該3個軍作戰,其他各軍亦可以各選一兩個目標進行反擊之。估計我各處反擊,敵必反復爭奪,甚至舉以報復性的攻勢,這就更有利於我大量殺傷對方。

反擊戰斗發起時間決於9月20日至10月20日之間,各部可根據具體情況選定目標及根據准備程度自行確定戰斗時間。但應以准備好為原則,要做到攻必克。

為了促使各軍在作戰中達到戰必勝、攻必克的目的,朝中聯合司令部還專門下達了具體作戰指示:必須要准備好才打,倉促發起攻擊,不僅不能成功,必遭致過大的傷亡,因此擔任反擊部隊的各級步炮指揮員,主攻部隊步兵的戰斗小組長,對預攻目標、敵情、地形,必須進行反復偵察,甚至派遣精乾的小組潛入敵側後觀察,以求得將對方工事構築、兵力部署、各種火器,特別是曲射炮火位置、副防禦設置等確實了解,然後下決心,制定作戰部署,確定主攻方向。兩三個攻擊箭頭即可,最好選擇在側後攻擊、兵力使用,二梯隊必須緊隨一梯隊以免為敵炮火隔斷,以便及時投入作戰。組織火力、選定與構築炮兵陣地、構築沖鋒出發地屯兵處,同時進行沙盤作業及選擇相似地形進行演習,及進行各種通信聯絡,調整人員武器及准備各種彈葯物質。

在戰斗中步炮協同的好壞,對勝負能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必須制訂周密的步炮協同計劃,及有統一的指揮與集中多種通信工具以保證順暢的聯絡。炮兵要根據對敵情、地形的了解,制定準確的射擊計劃,加強前沿觀察,陣地盡量前推,要提倡有效的射擊,視情況還可以先期破壞射擊。要節約彈葯,尤其蘇式炮彈進口很少,庫存亦將用完,特別要發揮迫擊炮以下火炮的作用,十二軍在這一方面做的還好,各部必須將各階段各種火炮射擊消耗預算報本部審查批示。

大批的炮火集中使用,必須組織各種火器加強對空射擊,以求得使我火炮能較完全的進行作戰。同時可打下更多的敵機。

各軍都配屬有一定的坦克,各部可根據地形條件發揮坦克的機動攻擊能力,配合步兵沖鋒或迂迴敵之側後,斷敵之逃路和堵擊敵步兵、以鍛煉我們年輕的坦克部隊。但因都無協同作戰經驗,必須很好協商計劃。要給坦克除去道路上的障礙和消滅敵反坦克火器,坦克部隊則應大膽、勇敢、機智作戰,只有如此,新的兵種才可能鍛煉成熟。

攻擊成功後,必須充分預有擊退對方連續反撲與敵反復爭奪數天的准備,要知道這正是我誘敵脫離戰術,大量殺傷對方有生力量的良好機會,這樣才劃算得來,要提倡打陣地前的殲滅戰。因此事先必須准備充分的彈葯及預備隊,佔領陣地後,迅速構築工事改造地形。

同時,炮兵在反擊成功後亦不宜撤出戰斗,而應積極協同步兵擊退和消滅敵之連續反撲,事先應有計劃。如果一旦攻擊不成,一、二隊遭受過大傷亡,即不應戀戰,應迅速撤出戰斗。

接下來,志願軍開始小試牛刀了。

那是9月18日,夜幕剛剛降臨,一個個炮彈像流星雨一般劃過天空,飛向對方陣地。朝中軍隊開始對對方20個目標發起攻擊。

在這場戰斗中,最為激動人心的是對74號陣地的爭奪,其中戰斗最激烈的要數對720制高點的爭奪。

伍先華帶領的三班在沖到半山腰時,卻被半截坑道及地堡里發出的火力阻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伍先華喊道:羅亞全,爆破地堡;周紹豐,跟我掩護。

只見羅亞全沒有半點猶豫,迅速抱起炸葯包朝對方地堡群方向飛速爬去。

但是,對方的射擊兇狠而又密集,羅亞全受了傷,只能趴下暫時不動。

伍先華見此情況,拚命向對方開火,將對方的火力吸引了過來。

這時,羅亞全心想:所有的戰士都在等著我,我不能就這樣倒下去!我一定要完成任務,摧毀火力,為戰士們掃清前進的障礙!

羅亞全忍住劇痛,艱難地爬了起來,慢慢地向對方地堡靠近。

不久,志願軍戰士聽到對方地堡里發出兩聲巨響,羅亞全壯烈犧牲了,對方的地堡也被炸毀了。

之後,志願軍戰士又成功炸毀對方的另外兩個地堡。

正當戰士們順利沖鋒時,對方半截坑道里的機槍又擋住了他們前進的道路。

周紹豐,掩護我上去!伍先華抱著那捆20公斤的大炸葯包喊道。

伍先華一翻身,沖向對方的半截坑道。突然,對方的一顆子彈射中了他,伍先華一頭栽到地上,一動不動了。

過了一會兒,伍先華才又蘇醒過來,他拖著受傷的身軀,艱難的向對方的半截坑道爬去。

就在這時,對方火力停了下來,顯然並沒有發現伍先華的到來。

伍先華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用盡全身的力氣沖進對方的半截坑道,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伍先華和對方的一個排,即40多個人同歸於盡了。

伍先華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掃平了志願軍進攻道路上的最後障礙,志願軍第一○○團乘勢攻取了74號山頭陣地,全殲了對方一個加強連。

正是由於我方在這次戰役全面打響之前已經做好了全面准備,因而在10月14日凌晨志願軍遭到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突然襲擊時,才能與對方進行最頑強的戰斗。

上甘嶺戰役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5. 上甘嶺戰役的簡介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為粉碎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朝鮮(韓國)軍「金化攻勢」,於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在上甘嶺地區依託坑道工事,所進行的堅守防禦作戰。 1952年秋,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全線性戰術反擊作戰取得節節勝利,「聯合國軍」處境愈加被動。在朝鮮停戰談判中,美方堅持所謂「自願遣返」原則,企圖強行扣留中朝人民軍隊被俘人員,並於10月8日單方面宣布無限期休會。時值美國總統選舉和聯合國第七屆大會召開前夕,「聯合國軍」為適應政治斗爭需要,謀求在停戰談判中的有利地位,並伺機奪取志願軍中部戰線要點五聖山以改善防禦態勢,擺脫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於10月14日發動「金化攻勢」,向上甘嶺地區的597.8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實施進攻。 「金化攻勢」由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J.A.范佛里特親自謀劃和指揮,進攻前,「聯合國軍」以為只需投入2個營的兵力,即可佔領該兩高地。進攻發起後遭到志願軍頑強抗擊,遂陸續投入兵力,參戰部隊先後有美軍第7師(配屬美軍空降第187團、衣索比亞營、哥倫比亞營)、南朝鮮軍第2師(配屬第37團)和第9師,共計步兵11個團又2個營,另18個炮兵營(計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00餘門)和170餘輛坦克,出動飛機3000餘架次,總兵力達6萬餘人。 志願軍在上甘嶺地區先後擔負防禦任務的部隊為第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副政治委員杜義德指揮的第15、第12軍。戰前,第15軍做了防敵進攻的准備,以第45師第135團2個加強連防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並在該兩陣地構築10米長以上坑道48條,全長760多米。在戰役過程中,志願軍又陸續投入大量兵力,計有第15軍第45、第29師,第12軍第31師和第34師1個團,炮兵9個團各1部另4個營,有山炮、野炮、榴彈炮114門,火箭炮24門,高射炮47門,總兵力達4萬餘人。整個作戰由第15軍軍長秦基偉、政治委員谷景生指揮。 上甘嶺戰役,交戰雙方先後動用兵力達十萬餘人,反復爭奪43天,作戰規模由戰斗發展成為戰役,其激烈程度是戰爭史上罕見的。「聯合國軍」炮兵和航空兵,對兩山頭共發射炮彈190餘萬發,投彈5000餘枚,把總面積不足4平方公里的兩高地的土石炸松1~2米。志願軍防守部隊貫徹「堅守防禦、寸土必爭」的作戰方針,依託坑道工事,堅決抗擊「聯合國軍」的進攻。整個戰役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爭奪表面陣地 「聯合國軍」經過兩天的炮火准備後,於10月14日5時開始,以美軍第7師和南朝鮮軍第2師各一部共7個營的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00餘門、坦克30餘輛、飛機40餘架次的支援下,採取多路多波的方式,連續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發動猛攻。志願軍第45師防守部隊頑強抗擊,先後擊退1個排至1個營兵力的10餘次沖擊。野戰工事被摧毀後,轉入坑道繼續戰斗,並於當夜以4個連的兵力進行反擊,恢復了表面陣地。戰斗中,第135團排長孫占元,雙腿被炸斷仍堅持指揮戰斗,最後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15~19日,「聯合國軍」又投入2個團另4個營的兵力繼續進攻。第45師調整部署,增加防守兵力,依託坑道工事,白天阻擊,入夜反擊。在19日反擊597.9高地的戰斗中,第135團班長黃繼光,以身軀堵住敵機槍工事射孔,為部隊開辟沖鋒道路。至20日,第45師共斃傷敵7000餘人,在大部表面陣地被敵佔領後,防守分隊轉入坑道繼續作戰。 第二階段,堅持坑道斗爭 從10月21日開始,「聯合國軍」一面圍攻志願軍堅守坑道的部隊,一面調整部署,將遭重創的美軍第7師在漢灘川以東的防務和進攻597.9高地的任務交給南朝鮮軍第2師,將南朝鮮軍第9師調至金化以南地區作為戰役預備隊。第15軍根據志願軍代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鄧華關於抓住敵成營成團沖擊這一有利時機予以大量殺傷的指示,令第45師重點轉入堅守坑道作戰,准備進行決定性的反擊。21~29日,該師堅守坑道的部隊,在「聯合國軍」進行 一切封鎖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威力,團結一致,克服缺糧、缺彈、缺水和空氣污濁的困難,堅持作戰,並先後組織班或戰斗小組向坑道外出擊158次,斃傷敵2000餘人,奪回7處陣地。此間,志願軍縱深部隊以2個班至5個連的兵力,多次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實施反擊,並及時向坑道內增派人員,補充物資;炮兵19個連進行火力支援,配合堅守坑道作戰。為了准備決定性反擊,第3兵團根據志願軍司令部的指示,將第12軍調往五聖山地區,作為戰役預備隊;以第15軍第29師接替第45師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外的全部防務;給第15軍增加7個炮兵連和1個高射炮兵團,給第45師補充1200名新兵。 第三階段,實施決定性反擊 10月29日開始,志願軍第15軍進行兩天的炮火准備,摧毀「聯合國軍」所佔表面陣地的工事。30日夜,該軍以第45師5個連、第29師2個連與堅守坑道的3個連相配合,在百餘門火炮支援下,對597.9高地進行反擊,奪回了表面陣地。11月1~5日,「聯合國軍」每日以1~6個營的兵力,對597.9高地展開猛烈攻擊,一度突入陣地。志願軍第12軍以第31師第91團和第93團1個營先後投入戰斗,與第45師防守部隊緊密配合,粉碎了「聯合國軍」的多次進攻。在5日的戰斗中,第91團新戰士胡修道,在全班戰友都傷亡的情況下,孤身奮戰,堅守陣地,斃傷敵280餘人。11月5日,第3兵團調整部署,以第12軍副軍長李德生指揮第31師及第34師2個團擔任鞏固597.9高地和奪回537.7高地北山的作戰任務,並組成五聖山戰斗指揮所,該指揮所歸第15軍直接指揮;第45師除炮兵、通信、後勤保障部隊外,撤出戰斗進行休整。11日16時25分,第31師第92團以2個連,在110餘門火炮支援下,分兩路發起沖擊,激戰至17時奪回了537.7高地北山陣地。入夜該團增強兵力,搶修工事。12~14日,打退南朝鮮軍2個營至1個團兵力的多次攻擊。14日夜,第93團主力加入戰斗。至17日,又打退南朝鮮軍1個排至1個團兵力的沖擊70餘次。18日,第34師第106團接替第93團加入537.7高地北山作戰,激戰至25日,打退南朝鮮軍多次進攻。第12軍加入作戰後,在第15軍作戰勝利的基礎上,鞏固了597.9高地,恢復、鞏固了537.7高地北山陣地。「聯合國軍」由於傷亡慘重,被迫停止進攻,上甘嶺戰役遂告結束。 此役,志願軍第15、第12軍打退「聯合國軍」營以上兵力沖擊25次,營以下兵力沖擊650餘次,進行數十次反擊,共斃傷俘敵2.5萬餘人,擊落擊傷敵機270餘架,擊毀擊傷其大口徑火炮60餘門、坦克14輛,最終守住了陣地。作戰中,志願軍傷亡1.15萬餘人。上甘嶺戰役,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堅守防禦作戰的範例,表明以坑道為骨幹、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對抗擊強大火力的突擊、增強防禦的穩定性有著巨大作用。在43天的激烈戰斗中,聯合國軍在只有4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內先後投入3個師部隊的11個團另2個營,共計6萬餘人,105毫米以上火炮300餘門,坦克150餘輛,飛機3000餘架次,傷亡2.5萬餘人;中國軍隊先後投入2個軍的4個師部隊計10個步兵團,共4.3萬餘人,各種火炮185門,傷亡1.5萬餘人。戰役中,聯合國軍發射炮彈190多萬發,投擲航空彈5000餘枚,最多的一天發射炮彈30萬發,投擲彈500餘枚;中國軍隊共發射炮彈40餘萬發,也創造了中國軍隊火力發射之最。2個高地山頭被削平近2米,到處一片焦土,在這片狹小地域雙方倒下了4萬余名士兵。當時,美聯社就稱其為「朝鮮戰場的凡爾登」。

上甘嶺戰役中,聯合國軍只奪取了537.7高地北山的2個小陣地,完全沒有實現奪占整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作戰目標。此後,聯合國軍再未發動大規模的攻勢。15軍也一戰成名,後來被改編為中國軍隊中的唯一一支空降軍,成為了和「萬歲軍」38軍齊名的有國際知名度的中國部隊。

6. 電影上甘嶺戰役了解一下

上甘來嶺劇情簡介 :
抗自美援朝進入最關鍵的決勝階段了。美軍在板門店談判期間,暗中調集大量軍隊,發動突然襲擊。美軍目標很明確,就是攻佔上甘嶺,以此作為據點,進而奪取五聖山,一次增加談判的籌碼。
在上甘嶺守衛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八連。面對比我方多得多的敵軍,解放軍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頑強抵抗,以此拖延美軍時間,粉碎敵人陰謀。連隊在連長張忠發(高保成 飾)的帶領下,與美軍浴血奮戰。雖然坑道里的環境惡劣,而且面臨著斷水斷糧的危險,但是解放軍硬是堅守了24天,為中朝聯軍大反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 上甘嶺戰役是哪一歷史事件

上甘嶺戰役是朝鮮戰爭後期僵持階段的一次主要戰役,在中美兩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取得的輝煌勝利。

上甘嶺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戰斗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沖鋒。

戰役的第二階段就是最艱難的坑道斗爭階段,597.9高地共有三條大坑道,八條小坑道和三十多個簡易防炮洞。

當時三條大坑道和五條小坑道都在守備部隊控制下,其中八連進入的一號坑道是主坑道,位於1號陣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長近80米,高1.5米,寬1.2米,左右還各有一個叉洞,頂部是厚達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兩個洞口都向北朝著五聖山方向。

(7)人文地理上甘嶺戰役下擴展閱讀:

1、志願軍總結

我軍堅持坑道斗爭必須在坑道里人員、物資條件允許,與上級通訊聯系暢通的情況下,堅持一定時間,並要抓緊時機向坑道及時補充人員和物資,還必須要有縱深部隊的戰術、火力、物質、精神的有力支援。

同時,坑道部隊也要積極組織班、小組為單位的小規模偷襲、強襲、騷擾等戰斗活動,對佔領表面陣地之敵進行反擊或牽制。縱深部隊則要組織狙擊手或火炮壓制敵對坑道口的破壞,切實保護坑道。

恢復陣地的基本方法是組織強有力的反擊,其具體方式可以是坑道內外部隊相互配合,里應外合;也可以將部隊事先運動進坑道,再依託坑道發動反擊。並且要有反復爭奪的充分思想准備和物質准備。這場戰役也反映了後勤在現代化戰爭中重要作用,志願軍在戰役中物資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彈的消耗量,是史無前例的。

志願軍後勤機關在秋季反擊作戰的物資儲備基礎上,實行重點保障,對上甘嶺的所有需要竭盡所能予以滿足,還動用了後勤部門留做機動力量的汽車連加強運輸保障。

2、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指1950年6月爆發於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朝鮮戰爭原是朝鮮半島上的北、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美國、中國、蘇聯等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捲入而成為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得到蘇聯默許,不宣而戰進攻韓國,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

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

1951年7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方面與聯合國軍的美國代表開始停戰談判,經過多次談判後,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 。

8. 經典人文地理的部分節目

為祖國而戰: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2014年04月11日 09:21:42 奪命奇兵(上)2014年03月31日 09:27:32 燃燒的太平洋(1)禍起珍珠港2014年02月21日 09:52:53 燃燒的太平洋(2)橫行馬來半島2014年02月21日 09:52:37 燃燒的太平洋(3)敗走馬尼拉2014年02月21日 09:52:23 燃燒的太平洋(4)血戮南陽2014年02月21日 09:51:30 燃燒的太平洋(5)中途島驚濤2014年02月21日 09:51:08 燃燒的太平洋(6)瓜島煉獄(上)2014年02月21日 09:50:51 燃燒的太平洋(7)瓜島煉獄(下)2014年02月21日 09:50:33 燃燒的太平洋(8)塞班風雨2014年02月21日 09:50:10 燃燒的太平洋(10)血戰沖繩島2014年02月21日 09:49:49 燃燒的太平洋(11)黑色櫻花2014年02月21日 09:49:30 燃燒的太平洋(12)日落東京灣2014年02月21日 09:41:46 金門恩怨2014年02月19日 17:38:11 密使一號2014年02月18日 14:24:09 誰縱容了靖國神社2014年02月14日 18:59:06 富春山居圖的聚散離合2014年02月12日 11:35:56 飛虎隊傳奇之血脈2014年01月07日 14:45:29 越戰啟示錄-最後大逃亡2013年12月23日 08:54:04 越戰啟示錄-反戰浪潮2013年12月19日 11:34:25 越戰啟示錄-春節攻勢2013年12月19日 10:59:48 越戰啟示錄-風起北部灣2013年12月19日 10:59:28 越戰啟示錄-深陷泥潭2013年12月19日 10:59:12 越戰啟示錄-無法自拔2013年12月19日 10:58:53 越戰啟示錄-逐鹿溪山2013年12月19日 10:58:33 越戰啟示錄-鏖戰奠邊府2013年12月19日 10:56:34 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2013年12月16日 11:25:00 隱蔽戰線·關露(1)2013年12月09日 21:44:31 美國暗戰2013年12月09日 11:04:02 曼德拉的苦難與光輝2013年11月19日 14:30:56 日落東京灣2013年10月15日 09:50:52 血戰沖繩島2013年10月12日 10:47:48 重回菲律賓2013年10月11日 11:05:43 瓜島煉獄(下)2013年10月09日 10:29:18 瓜島煉獄(上)2013年10月09日 10:28:19 回家2013年09月29日 10:47:44 野蠻的驕傲2013年09月29日 10:47:21 砍死我最愛的人2013年09月26日 11:16:37 被怪病纏身的男孩2013年09月26日 11:16:23 日裔的星條旗之夢2013年09月26日 11:16:08 悲情鄧麗君2013年09月22日 11:13:42 鐵娘子撒切爾2013年09月18日 11:21:36 傳奇元帥朱可夫2013年09月17日 08:52:05 刺殺朴正熙2013年09月12日 14:37:15 戴笠死亡之謎2013年09月12日 14:35:04 四站四平2013年09月10日 10:51:39 中國好功夫2013年09月03日 12:07:57 邁克爾.傑克遜2013年08月30日 10:26:55 垂直打擊2013年08月23日 11:15:26 零零七隕落之謎2013年08月22日 17:11:26 幻影傳奇2013年08月21日 10:52:06 零式的覆滅2013年08月06日 09:53:14 殺人狂魔石井四郎2013年08月02日 10:42:45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年08月01日 10:50:15 讓祖國檢閱(下)2013年07月31日 15:49:14 讓祖國檢閱(上)2013年07月31日 15:49:01 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2013年07月31日 15:48:44 出兵朝鮮2013年07月31日 15:48:25 血戰上甘嶺(下)2013年07月31日 15:48:00 血戰上甘嶺(上)2013年07月31日 15:47:44 西沙海戰(下)2013年07月31日 15:47:30 西沙海戰(上)2013年07月31日 15:47:15 血戰到底2013年07月31日 15:46:46 突破三八線2013年07月31日 15:40:05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年07月31日 10:10:14 異類戰犯-石原莞爾2013年07月30日 10:10:41 經典人文地理(20130725)2013年07月26日 16:50:59 50軍血戰朝鮮2013年07月26日 09:09:44 第五次較量2013年07月25日 09:41:53 回家2013年07月22日 11:39:01 金門恩怨2013年07月18日 15:13:30 密使一號2013年07月17日 09:42:41 假如動物滅絕了42013年07月16日 11:32:46 馬來之虎山下奉文2013年06月28日 11:40:27 殺人狂魔石井四郎2013年06月26日 11:22:30 假如動物滅絕了(三)22013年06月25日 11:08:21 假如動物滅絕了(三) 12013年06月25日 11:08:04 二戰謎中謎·阿登戰役 22013年06月24日 11:47:49 二戰謎中謎·阿登戰役 12013年06月24日 11:47:32 二戰謎中謎·兵臨城下 22013年06月20日 10:50:10 二戰謎中謎·兵臨城下12013年06月20日 10:49:42 二戰謎中謎·列寧格勒保衛戰12013年06月19日 12:45:38 二戰謎中謎·列寧格勒保衛戰22013年06月19日 12:45:22 假如動物滅絕了(二) 12013年06月18日 11:26:14 假如動物滅絕了(二)22013年06月18日 11:25:56 二戰謎中謎·莫斯科大逆轉2013年06月17日 10:53:09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32013年06月14日 10:39:37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22013年06月14日 10:39:22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12013年06月14日 10:39:05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2013年06月13日 11:34:14 二戰謎中謎·珍珠港疑雲22013年06月13日 11:33:53 二戰謎中謎·珍珠港疑雲12013年06月13日 11:33:34 垂直打擊22013年06月06日 10:31:54 垂直打擊32013年06月06日 10:31:54 垂直打擊12013年06月06日 10:28:33 遙遠的戰場2013年06月05日 09:57:39 《與蛇同眠(二)》42013年06月04日 16:47:09 《與蛇同眠(二)》32013年06月04日 16:46:57 《與蛇同眠(二)》22013年06月04日 16:46:41 《與蛇同眠(二)》12013年06月04日 16:46:13 經典人文地理(20130603)2013年06月04日 10:28:58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0601)2013年06月02日 09:38:51 「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全揭秘(20130530)2013年05月31日 09:56:19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0529)2013年05月30日 09:38:29 絕對教魔(20130528)2013年05月29日 09:19:12 《與蛇同眠1》(20130527)2013年05月28日 09:06:09 特種兵在行動之黑鷹墜落(20130525)2013年05月26日 09:17:34 雪原之狐——李奇微(20130521)2013年05月22日 09:31:04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0520)2013年05月21日 09:55:08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18)2013年05月19日 10:48:20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15) 2013年05月16日 09:36:22 經典人文地理—特種兵在行動之閃擊阿富汗2013年05月10日 14:08:2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8) 2013年05月09日 08:04:25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6) 2013年05月07日 08:03:16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5)2013年05月05日 11:42:32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0502)2013年05月03日 08:59:10 異類戰犯石原莞爾(20130501)2013年05月02日 11:27:07 日本遺孤(20130430)2013年05月01日 09:42:34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5)2013年04月26日 09:33:46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4)2013年04月25日 09:15:5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3)2013年04月24日 09:08:51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2)2013年04月23日 09:39:01 經典人文地理——莫斯科人質事件(20130419) 2013年04月19日 10:28:07 別斯蘭的哭泣(20130417)2013年04月18日 09:00:51 十年9.11(20130416)2013年04月17日 09:24:26 大發雌威(一)(20130415)2013年04月16日 09:07:07 英國航母-光輝傳奇(20130410)2013年04月11日 09:00:40 英國航母-四代世家(20130409)2013年04月10日 09:45:21 航母鼻祖-競技神號(20130408)2013年04月09日 08:45:41 血戰長津湖(20130408)2013年04月08日 09:13:01 吳哥的哭泣(20130404)2013年04月05日 10:50:37 《張純如與南京大屠殺》2013年04月04日 09:14:20 《無足之鳥-張國榮》2013年04月04日 09:13:35 寂寞煙花 梅艷芳的傳奇人生(20130402)2013年04月03日 09:13:35 無足之鳥 張國榮(20130401)2013年04月02日 11:14:5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8)2013年03月29日 09:07:04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7)2013年03月28日 09:44:48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6)2013年03月27日 10:10:23 《獵殺黑九月》(20130322) 2013年03月23日 16:44:16 經典人文-幻影傳奇2013年03月14日 09:26:47 聖納澤爾的爆炸聲2012年12月07日 10:25:59 搏殺荒島2012年12月07日 10:23:53 夢碎維莫克2012年12月06日 10:09:47 珍珠港疑雲2012年12月06日 10:07:40 重九傳奇2012年12月04日 11:02:55 《電閃烏干達》(20121026)2012年10月27日 10:22:08 《末日皇花》(20121025)2012年10月26日 10:47:11 《喪膽諾門坎》(20121024)2012年10月25日 10:13:19 《盧溝橋陰謀》(20121023)2012年10月24日 11:10:33 經典人文地理(20121022 死亡要塞201210192012年10月20日 10:08:39 武力搶關東201210182012年10月19日 10:15:10 偽滿黑手(20121016)2012年10月17日 09:48:43 埋在山中的歷史(20121015)2012年10月16日 10:25:44 百年航母之超級航母的覆滅(20121012)2012年10月13日 11:09:55 馬里亞納海空大戰2012年10月12日 14:24:34 馬里亞納海空大戰(20121010)2012年10月11日 14:41:01 百年航母·搏殺中途島(20121009)2012年10月10日 10:35:21 百年航母——驚天一擊2012年10月06日 16:26:36 百年航母——奇襲塔蘭托2012年10月05日 10:28:26 百年航母·雛鷹展翅(20121003)2012年10月04日 10:37:22 印度航母的二手之路(20121002)2012年10月03日 10:44:15 獨樹一幟的法國航母(20121002)2012年10月02日 14:25:58 另類航母(20120927)2012年09月28日 11:03:57 死亡要塞(20120920)2012年09月21日 09:27:03 惡魔的飽食(20120918)2012年09月19日 14:30:11 威逼東北王(2020918)2012年09月19日 14:28:18 死亡要塞(20120917)2012年09月18日 15:11:01 偽滿黑手(20120917)2012年09月18日 15:06:52 武力搶關東(20120915)2012年09月15日 10:12:59 威逼東北王(20120913)2012年09月14日 11:08:36 偽滿黑手(20120912)2012年09月13日 11:11:06 偽滿黑手(20120910)2012年09月11日 11:16:29 百年巫家壩(20120907)2012年09月08日 15:13:33 間諜007原型的奇異人生(20120906)2012年09月07日 11:15:09 尋找真相-間諜嘉寶(20120905)2012年09月06日 15:39:10 魔鬼的終結2012年09月05日 15:02:42 密蘇里號上的秘密(20120903)2012年09月04日 10:31:08 追夢完美2012年08月31日 14:08:21 陸戰之王(20120829)2012年08月30日 15:13:16 話說直升機(20120828)2012年08月29日 15:22:44 萊茵蘭戰役(20120828)2012年08月29日 15:22:00 西沙海戰(下)(20120823)2012年08月25日 12:04:09 鷂式戰機(20120823)2012年08月24日 10:33:34 法國幻影(20120822)2012年08月23日 12:49:38 西沙海戰上(20120822)2012年08月23日 12:48:40 血戰上甘嶺下(20120821)2012年08月22日 14:40:28 呼嘯長空(20120821)2012年08月22日 14:37:09 血戰上甘嶺上集(20120820)2012年08月21日 14:50:40 米格風雲(20120820)2012年08月21日 14:49:35 空中堡壘(20120816)2012年08月17日 11:15:52 朱可夫的失效戰爭(20120816)2012年08月17日 11:15:12 門格勒雙胞胎之謎(20120815)2012年08月16日 14:18:22 空中鷹隼(20120815)2012年08月16日 14:16:48 尋找真相-第三帝國的神葯(20120814)2012年08月15日 11:49:22 空戰傳奇-血火長空(20120814)2012年08月15日 11:45:36 希特勒的隱私(20120813)2012年08月14日 14:45:54 零式神話的湮滅(20120813)2012年08月14日 14:44:56 血戰到底(20120809)2012年08月10日 11:21:17 西沙海戰下集(20120809)2012年08月10日 11:18:28

9. 上甘嶺戰役的情況簡介100字

1、上甘嶺戰役簡介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了粉碎以回美國為首的「答聯合國軍」的攻勢,於1952年10月一11月,敵方先後動用美7師,韓2師,對上甘嶺南側實施猛烈進攻。從30日開始,志願軍經過充分准備,實施反擊,坑道內外部隊密切配合,奪回表面陣地,擊退「聯合國軍」的連續反撲,至11月25日戰役勝利結束。
2、意義
上甘嶺是對志願軍以坑道為骨幹防禦體系的嚴重考驗,通過這次戰役顯示了坑道在敵優勢火力下進行防禦作戰的巨大作用,使志願軍取得了依託坑道進行防禦的初步經驗。戰役中,守備部隊主要以坑道為依託,利用陣地上的既設工事進行防守,堅守坑道只是在表面陣地失守的情況下為保存有生力量,疲憊消耗敵人,贏得反擊准備所必須的時間而不得已所採取的手段。而且堅持坑道斗爭必須在坑道里人員、物資條件允許,與上級通訊聯系暢通的情況下,堅持一定時間,並要抓緊時機向坑道及時補充人員和物資,還必須要有縱深部隊的戰術、火力、物質、精神的有力支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