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簡論
⑴ 大學 人文地理學
你是哪的人,甘肅的話,自然地理學是蘭大的較好,人文地理但然是師大的。就這兩個學校在全國也算不錯的,知識和教育都很好,但是要發展我建議你還是到南方去!無論從人文還自然都會比西北豐富。
⑵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樓主你好,希望採納,謝謝
人文地理學英文:human geography
定義: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形成的地域系統及其空間結構的地理學分支學科。
人文地理學簡介: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近代階段:
19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地理學進入出現不同學派、學說紛出、各種學科建立並形成體系的時期。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現代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⑶ 人文地理學的簡介
本書主要探討人抄文地理襲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軌跡與趨勢、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論、人口地理學、資源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政治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歷史地理學、聚落地理學等內容。
⑷ 人文地理學
http://www.cqvip.com/qk/92655X/200402/9373437.html這是中國工業產業空間轉移及中部地區發展對策研究,你可以參考參考
總結一內下我國當前的工業重容點在哪裡,以及投資具體地理方向!可以自己做一份分析圖,簡單的那種,自己能看明白即可,然後舉例闡述論證!
對西部的機遇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國家的重視、自然資源豐富、交通的發展、人文交流、經濟特產的吸引力、主要的是對經濟方面的牽引力!
挑戰:如何不破壞生態環境,西部自身交通不便利,文化差異,人才問題,起點低,資助資金來源,西部自身工業不發達!
以上僅供籠統參考!
⑸ 請教一個問題。人文地理學的區位理論
第一抄,區位的概念與特點.區位為即分布的地區與地點。 特點包括:空間性,結構性,環境性,文化性。 第二,區位論的產生和發展。古典區位論,近代區位論,現代區位論。其中現代區位理論從尺度觀,時序觀,行為觀,場勢觀,結構觀方面展開論述。 第三,區位論的分類。可以分為產業區位論和非產業的區位論。產業區位論包括: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市場區位論。具體的區位要展開回答。詳細內容參考《經濟地理學》。非產業區位論包括:住宅區位,辦公區位,學校區位,公共設施區位。 我只能具體的給你羅列出基本的框架。具體內容看過書後,再逐一擴充。希望這些能對你有所幫助。
⑹ 2500字以上的人文地理學方面的文獻綜述
人文地理學文獻綜述,上網查的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
我國近10年人文地理研究的成果簡介,人文地理學文獻綜述。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人文地理學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文地理學才得以恢復,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人文地理學進入提高階段。旅遊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分支學科迅速發展。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日益豐富。不僅進行基礎理論研究,還加強了應用方面的研究。計量方法的引進,對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的利用,以及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等的引進與運用,都使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廣度和深度得到加強。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人文地理學已走上復興、創新之路,正向建立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目標前進,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
但是在人文地理學的各個領域,都有值得探索的新問題或尚未解決的舊間題,這是中國人文地理學繼續發展的契機。本文在收集和整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主要地理及相關期刊基礎上,對90年代以來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進行回顧。總結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領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趨勢,並借鑒國外的經驗,展望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2中國近幾十年人文地理的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人文地理學科研成果呈顯著遞增之勢,1992-1996年段發表的人文地理著作幾乎是1982-1986年段的9倍,而且人文地理類文章在整個地理類文章中所佔的比率也呈連年上漲態勢,1997-1999年該比率已達到30.7%超過了以前任何時期。同時,眾多刊物也發表了大量的人文地理類文章,如《人文地理》自1986年創刊至1999年12月間就發表了共計380 篇人文地理各方面的文章。[1]
2.1近年我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特點
2.1.1學科門類逐漸齊全;
人文地理學涵蓋的一系列學科部門發展迅速如:城市地理學、旅遊地理。
⑺ 人文地理學(跪求)
寧夏大學03年人文地理學試題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1、人地關系「適內應論容」 2、區位論 3、城市化 4、地緣政治學 5、普雷德行為矩陣二、填空題(每空1分)1、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有——、——、——、——。2、文化結構的三個層次是——、——、——。3、形成城市地域結構的動力是——、——。4、人文地理學從事文化景觀建設的三大實踐是——、——、——。5、旅遊與環境的三種關系是——、——、——。三、簡答題(每題10分)1、簡述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特徵。2、試述布萊克的人口轉變「五階段」模式。3、影響旅遊決策行為的主要因素是什麼。4、解說斯皮克曼的「陸緣」學說的主要觀點。5、簡述政治地理的主要過程。四、論述題(每題15分)1、論述多核心城市空間結構形成的原因,並分析其利弊。2、試述當前世界一強多極的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3、就目前生態環境建設,談談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思想。4、談談對人地關系的認識。
⑻ 如何做人文地理的論文
1、論文題目:要求抄准確、簡練、醒目襲、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縱覽近年來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在理論創新、方法革新和實證研究等方面 均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從 2010 年時期的理論體系鬆散、各分支學科發展不平衡、創新艱難 等發展特點到如今的與國際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充分接軌, 這讓我們看到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 展前景和未來希望,研究內容也會從實際出發,更多的向實用、綜合等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