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俄羅斯人文地理思維導圖

俄羅斯人文地理思維導圖

發布時間: 2021-03-05 16:42:05

1.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是什麼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一單元思維導圖:

2. 怎樣學習俄羅斯名著的思維導圖

我是在練習《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的時候接觸的思維導圖訓練,這個速讀記憶主要是訓練提升快速閱讀、理解記憶、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的。裡面的記憶部分主要講了奇想記憶和思維導圖記憶。這個里思維導圖部分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教授了思維導圖的訓練方法,可以參考。


思維導圖製作工具

  1. 一些A3或A4大的白紙。

  2. 2. 一套12支或更多的好寫的軟芯筆。

  3. 3. 4支以上不同顏色,色彩明亮的塗色筆。

  4. 4. 1支標准鋼筆。

運用思維導圖的四個危險區

  1. 出一些不是思維導圖的思維導圖。

  2. 2. 認為片語比單個詞更有意義。

  3. 3. 認為「亂七八糟」的思維導圖不好。

  4. 4. 對思維導圖有消極情感反應。

思維導圖學習的15條技法:

一、主題

  1. 最大的主題(文章的名稱或書名)要以圖形的形式體現出來。

  2. 我們以前作的筆記,都會把最大的主題寫在筆記本紙面上最頂格的中間。而思維導圖則把主題體現在整張紙的中心,並且以圖形的形式體現出來。我們稱之為中央圖。

  3. 2. 中央圖要以三種以上的顏色。

  4. 3. 一個主題一個大分支

  5. 思維導圖把主題以大分支的形式體現出來,有多少個主要的主題,就會有多少條大的分支。

  6. 4. 每條分支要用不同的顏色

  7. 每條分支用不同顏色可以讓你對不同主題的相關信息一目瞭然。

二、內容要求

5. 運用代碼

小插圖不但可以更強化每一個關鍵詞的記憶,同時也突出關鍵詞要表達的意思,而且還可以節省大量的記錄空間。當然除了這些小的插圖,我們還有很多代碼可以用。比如厘米可以用CM來代表。所以可以用代碼的盡量用代碼。

6. 箭頭的連接

當我們在分析一些信息的時候,各主題之間會有信息相關聯的地方,這時,可以把有關聯的部分用箭頭把他們連起來,這樣就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到信息之間的聯系了。如果你在分析信息的時候,有很多信息是相關有聯系的,但是如果都用箭頭相聯接起來會顯得比較雜亂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你可以運用代碼,用同樣的代碼在他們的旁邊註明,當你看到同樣的代碼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這些知識之間是有聯系的。

7. 只寫關鍵詞,並且要寫在線條的上方

思維導圖的記錄用的全都是關鍵詞,這些關鍵詞代表著信息的重點內容。不少人剛開始使用思維導圖時,會把關鍵詞寫在線條的下面,這樣是不對的,記住一定要寫在線條的上面。


三、線條要求

8. 線長=詞語的長度

思維導圖有很多線段,它每一條線條的長度都是與詞語的長度是一樣的。剛開始使用思維導圖的人會把每根線條畫得很長,詞語寫得很小,這樣不但不便於記憶,同時還會浪費大量的空間。

9. 中央線要粗

思維導圖的體現的層次感很分明,最靠近中間的線會越粗,越往外延伸的線會越細,字體也是越靠近中心圖的最大,越往後面的就越小。

10. 線與線之間相聯

思維導圖的線段之間是互相連接起來的,線條上的關鍵詞之間也是互相隸屬、互相說明的關系,而且線的走向一定要比較平行,換言之線條上的關鍵詞一定要讓你自己能直觀地看到,而不是要把紙的角度轉了120度角才能看清楚自己在寫什麼。

11. 環抱線

有些思維導圖的分支外面圍著一層外圍線,他們叫環抱線,這些線有兩種作用:

第一、當分支多的時候,用環抱線把它們圍起來,能讓你更直觀地看到不同主題的內容。

第二、可以讓整幅思維導圖看起來更美觀。

要注意的是,你要先在思維導圖完成後,再畫外圍線。


四、總體要求

12. 紙要橫著放

大多數人在寫筆記的時候,筆記本是豎著放的。但做思維導圖時,紙是橫著放的。這樣空間感比較大。

13. 用數字標明順序

可以有兩種標明順序的方式,主要是以你需要和習慣而定。

第一種標明順序的方式:可以從第一條主題的分支開始,用數字從1開始,把所有分支的內容按順序地標明出來,這樣就可以通過數字知道內容的順序了。

第二種標明順序的方式:是每一條分支按順序編排一次,比如第一條分支從1標明好順序後。第二條分支再重新從1開始編排,也就是說,每條分支都重新編一次順序。

14. 布局

做思維導圖時,它的分支是可以靈活擺放的,除了能理清思路外,還要考慮到合理地利用空間,你可以在畫圖時思考,哪條分支的內容會多一些,哪條分支的內容少一些,你可以把最多內容的分支與內容較少的分支安排在紙的同一側,這樣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內容的擺放了。整幅畫看起來也會很平衡,你畫思維導圖前,要記得思考如何布局會更好。

15. 個人的風格

學會思維導圖之後,我還鼓勵你能夠成立自己的風格,每一幅思維導圖雖然都有一套規則,但都能形成個人的風格。


思維導圖的這15條技法中,關鍵詞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思維導圖只記錄關鍵詞,如果關鍵詞選擇不正確,思維導圖所要表達的信息就不準確了,要想學會全面總體的分析信息,你需要學會觀察出信息當中哪部分是它們的關鍵部分,並搜索到它們的關鍵點,也就是關鍵詞。建議結合學習《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速讀記憶本身也是一種記憶的訓練,同時速讀記憶對快速提取文章、資料中的關鍵詞句有非常好的作用。思維導圖和速讀記憶相輔相成,建議結合學習。《速讀吧》有很多練習速讀記憶的經驗分享,可以在裡面多交流。

3. 俄羅斯的思維導圖(初一下)

中國:老俄呀,這美國也太囂張了,總在我們家南海生事,還往死里欺負你,你這么內威武霸氣的人也能忍?這容不符合你的脾氣啊!
俄國:你特么說得好聽,我都特么揭不開鍋了,你敢出錢我就就揍他!
中國:卧槽,我這么愛好和平能出錢讓人打架嗎?
俄國:那就別bb,反正我沒錢。
中國:老俄你回來,有話好說嘛!那啥,你的石油多少錢一桶?
俄國:市場價明擺著呢,你瞎呀?
中國:兩倍價格成交!上去給我咬!
俄國:汪!
很多人在問:俄羅斯經濟衰退得很嚴重,怎麼還有錢打架?
中國怒了:你們都看著我干什麼?它們那裡打架,關老子屁事?

4. 地理七下,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思維導圖怎麼做

我正好自己整理了思維導圖,需要發給你嗎?不過自己總結的導圖才最適合自己,請慎重考慮。

5. 高中地理有什麼好的思維導圖

地理高中全冊思維導圖,參考華東師范大學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劉濯源教授主編的《高中思維導圖高效學習模板》文科版,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政治,六大學科三學年的全部內容都有,我在劉教授新浪博客中也下載過高中地理學科思維導圖:
1.區域的認定
區域地理試題一般多運用有注記的【經緯網地圖】、【部分政區圖】、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記(如湖泊、河流等)地圖、地理圖表、資料、文字說明等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問,提出選擇和問答的相應要求。
這類區域地理試題的解答,首先要通過閱讀「背景」材料(地圖的、圖表的、圖像的、文字的等),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對試題涉及的區域進行准確的認定。所以「區域的認定」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2.區域的比較與分析
試題以地圖、示意圖、圖表、資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氣象、資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內容,也有【政區、人口、城市、農業、農產品、工業、工業品、環境與環境問題、區域開發與發展】等人文方面的內容。題目要求考生對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回答相關問題。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我們可以看出:區域比較、分析,是運用題目提供的信息或「條件」,針對題目的設問,進行信息組合、明確正確選項進行認定的過程;是針對設問,進行知識整合、組織答案的復雜思維活動。比較、分析的內容多為區域要素的比較、分析;區域特徵的比較、分析;特徵成因的比較、分析;區域差異的認定、比較與分析。在區域比較、分析過程中,往往要運用高中地理學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關的理論。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要求 區域地理的復習,具有基礎性和常識性的特點,又有綜合性的特點。高三復習應從區域地理出發,最後再回到區域。從區域出發是指,在高中地理復習之前先安排復習區域地理,也就是初中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關內容,這時的復習突出基礎性和常識性,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線及重要的區域特徵,為系統地理復習打下基礎。如高考說明中所要求的我國和世界八個國家的位置、范圍和輪廓以及重要的經線和緯線及其穿越的地區和國家等。回到區域主要是因為區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任何一個區域都是由多個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尤其是地理選修下冊,就是以中國區域為背景進行國土整治。因此區域地理自然成為高考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高三復習以區域作為綜合和運用知識的基礎,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綜合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構建師生「腦中的地圖」
在剛剛開始復習地理時,學生常常會忽視使用地理圖表,只對教材上的文字感興趣。而在地理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共34幅)。教師要不時對學生強調,學好地理的關鍵在學好地理圖表,尤其是地圖。要讓學生經常性地填繪地理圖表,使他們養成以圖表輔助思維和記憶的習慣。尤其是復習有關經緯線、時區計算、太陽高度角和中國、世界區域地理的分布、氣候等內容時,圖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大量地填繪地圖,盡快幫助學生形成「腦中的地圖」,這將會使學生今後的學習事半功倍。
2.運用地圖,「認識」區域
復習區域地理,要緊的是建構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各區域的空間觀念。把區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內容落實到相應的地圖上。要運用地圖,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空間聯系和空間差異。還要明確地理事物空間發展的變化過程和規律。
運用地圖,「認識」區域的復習宜細不宜粗,中國地理總論和分區的復習,世界地理總論和分區及重點國家的復習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經緯網的空白圖上進行填圖訓練。要求學生能做到區域不論大小,內容不論詳略的區域圖都能正確認定。
3.突出區域特徵及差異的復習
區域地理復習也要依據內容和知識體系的特點,編制相應的知識結構,運用知識結構,全面地、系統地進行復習並突出「主幹」內容的掌握。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地域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區域內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區域地理特徵以及各個區域之間明顯存在的差異是區域地理復習中必須突出的重點。
4.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考對「熱點」問題較為關注,高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國家出台的許多重要方針、政策、區域開發中許多重大工程都沒有編人教材,但這些重大的「地理時事」均可能成為命題的「素材」出現。比如西部開發、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內容,在近兩年的高考試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在國外,一些重要的「國際時政」內容,一些「熱點地區」也應是區域復習時密切關注的內容。
建議考生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電視節目,及時關心國內外大事。
5、專題復習,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根據具體情況,專題有大有小,不拘一格,只要有利於學生掌握,就可以設立專題。可以是知識歸納性的專題,如「湖泊」、「島嶼」、「最」等,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性的專題,如「選擇題的答題方法」、「圖象分析」專題等。
我們可以把專題分為陳述性的專題和練習性專題兩類。部分因學生能力所限歸納起來有困難或太費時間的專題,教師可以將知識以陳述性的句子寫下來,印發給學生。而大部分的專題,應以練習的形式給學生自己動手做。教師精心編制題目或提示,學生歸納,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有效地調動起來,學習效果也更顯著。在這些專題中,應體現地理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動手,熟練掌握運用必要的地理技能,並在動手的同時加深以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6.練習題要精選
區域地理復習過程中,要適當做些與內容相關的練習題。考生要對所做的練習題目進行精選(建議任課教師幫助選擇)。
所選題目應該是立意明確,考察目標清晰。試題的情境設置和設問角度巧妙、科學、合理、恰當。題目使用的材料、數據准確;題目涉及的地圖、圖表規范,注記清晰;題目的答案准確,表述規范。
在綜合復習階段,教師需有針對地編制一系列的綜合練習,綜合練習不易過深,過難。及時講評練習,查缺補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調整心理素質,提高應考能力。
考生做練習要強調實效,要通過做練習題檢查自己對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具體的內容分析 (一)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和民族
命題趨勢走向
⑴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⑵國土構成:領土面積和疆域的四至點;領海、內海和國家管轄的海域;主要的半島、島嶼、海峽及分布
⑶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⑷行政區劃:三級行政區劃的設置,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位置
⑸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命題時,往往將這部分知識與地形、氣候、交通線、工農業生產、商業和旅遊業等結合起來考查;同時還常作為時政熱點的切入點,考查與政治、時事歷史與今後規劃發展的有關問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二)中國的地形和氣候
命題趨勢走向
⑴中國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地勢階梯劃分及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區
⑵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如地勢階梯界線、河流流域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區界線、溫度帶界線、一月0℃等溫線和8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山脈等等
⑶地形對我國自然環境的影響。各類地形對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
⑷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⑸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溫度帶
⑹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降水的季節變化。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干濕地區
⑺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⑻主要災害天氣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⑼天氣預報知識

6. 怎麼畫新疆的地理思維導圖,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人文地理特徵

新疆的地形主要分為三山加兩盆北部是二泰山中部是天山南部是昆侖山兩盆就是北部的准格爾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

7. 俄羅斯地理特點思維導圖

俄羅斯的地形特點是西部以平原地形為主,東部以高原山地地形為主。
主要地形版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權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四大地形區。
各地形區的分界線是:東歐平原與西西伯利亞平原以烏拉爾山脈分界;西西伯利來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以葉尼塞河分界;中西伯利亞高原與東西伯利亞山地以勒拿河分界

8. 有沒有把高中人文地理涵蓋在一張圖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不是唯一的,是個人定製的,可以說一個人有一張思維導圖,這張思維導圖需要你自己去創造印象才夠深刻,才能叫思維導圖,別人的太生硬了。

9. 求東亞地區的思維導圖,既由最基本的自然位置推到氣候,農業,工業等,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東亞:中日抄朝韓蒙古
氣候:溫帶大陸襲性氣候,有冬季風和夏季風,降雨量從東南到西北依次遞減,夏季普遍高溫,冬季不同緯度溫差大,主要災難性氣候為台風。
農業: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和小麥,林業以溫帶闊葉林為主。
工業:日本工業發達,輕重工業技術水平世界一流,韓國和中國台灣為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汽車,電子電器行業發達。中國為新興工業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世界前列。朝鮮蒙古工業落後。
人文地理:黃種人,漢語是全球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除中國外,其他國家民族單一。蒙古和中國的西部和北部為游牧民族後裔,其他國家和地區為農耕民族後裔。

10. 七年級到八年級的所以地理思維導圖圖片

1.區域的認定區域地理試題一般多運用有注記的【經緯網地圖】、【部分政區圖】、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記(如湖泊、河流等)地圖、地理圖表、資料、文字說明等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問,提出選擇和問答的相應要求。這類區域地理試題的解答,首先要通過閱讀「背景」材料(地圖的、圖表的、圖像的、文字的等),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對試題涉及的區域進行准確的認定。所以「區域的認定」是正確解題的前提。2.區域的比較與分析試題以地圖、示意圖、圖表、資料、文字等方式提供信息,這些信息有【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氣象、資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內容,也有【政區、人口、城市、農業、農產品、工業、工業品、環境與環境問題、區域開發與發展】等人文方面的內容。題目要求考生對提供或展示的背景材料進行分析、比較回答相關問題。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我們可以看出:區域比較、分析,是運用題目提供的信息或「條件」,針對題目的設問,進行信息組合、明確正確選項進行認定的過程;是針對設問,進行知識整合、組織答案的復雜思維活動。比較、分析的內容多為區域要素的比較、分析;區域特徵的比較、分析;特徵成因的比較、分析;區域差異的認定、比較與分析。在區域比較、分析過程中,往往要運用高中地理學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關的理論。編輯本段|回到頂部要求區域地理的復習,具有基礎性和常識性的特點,又有綜合性的特點。高三復習應從區域地理出發,最後再回到區域。從區域出發是指,在高中地理復習之前先安排復習區域地理,也就是初中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有關內容,這時的復習突出基礎性和常識性,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界線及重要的區域特徵,為系統地理復習打下基礎。如高考說明中所要求的我國和世界八個國家的位置、范圍和輪廓以及重要的經線和緯線及其穿越的地區和國家等。回到區域主要是因為區域具有綜合性的特徵,任何一個區域都是由多個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構成的綜合體,尤其是地理選修下冊,就是以中國區域為背景進行國土整治。因此區域地理自然成為高考命題的出發點,而高考涉及的社會熱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高三復習以區域作為綜合和運用知識的基礎,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綜合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構建師生「腦中的地圖」在剛剛開始復習地理時,學生常常會忽視使用地理圖表,只對教材上的文字感興趣。而在地理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高考中各類地理圖表共34幅)。教師要不時對學生強調,學好地理的關鍵在學好地理圖表,尤其是地圖。要讓學生經常性地填繪地理圖表,使他們養成以圖表輔助思維和記憶的習慣。尤其是復習有關經緯線、時區計算、太陽高度角和中國、世界區域地理的分布、氣候等內容時,圖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大量地填繪地圖,盡快幫助學生形成「腦中的地圖」,這將會使學生今後的學習事半功倍。2.運用地圖,「認識」區域復習區域地理,要緊的是建構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各區域的空間觀念。把區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內容落實到相應的地圖上。要運用地圖,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空間聯系和空間差異。還要明確地理事物空間發展的變化過程和規律。運用地圖,「認識」區域的復習宜細不宜粗,中國地理總論和分區的復習,世界地理總論和分區及重點國家的復習都力求做到逐一在有經緯網的空白圖上進行填圖訓練。要求學生能做到區域不論大小,內容不論詳略的區域圖都能正確認定。3.突出區域特徵及差異的復習區域地理復習也要依據內容和知識體系的特點,編制相應的知識結構,運用知識結構,全面地、系統地進行復習並突出「主幹」內容的掌握。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地域性是其突出的特點。區域內各地理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區域地理特徵以及各個區域之間明顯存在的差異是區域地理復習中必須突出的重點。4.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考對「熱點」問題較為關注,高考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國家出台的許多重要方針、政策、區域開發中許多重大工程都沒有編人教材,但這些重大的「地理時事」均可能成為命題的「素材」出現。比如西部開發、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內容,在近兩年的高考試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在國外,一些重要的「國際時政」內容,一些「熱點地區」也應是區域復習時密切關注的內容。建議考生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電視節目,及時關心國內外大事。5、專題復習,講練結合,以練為主根據具體情況,專題有大有小,不拘一格,只要有利於學生掌握,就可以設立專題。可以是知識歸納性的專題,如「湖泊」、「島嶼」、「最」等,也可以是方法技能性的專題,如「選擇題的答題方法」、「圖象分析」專題等。我們可以把專題分為陳述性的專題和練習性專題兩類。部分因學生能力所限歸納起來有困難或太費時間的專題,教師可以將知識以陳述性的句子寫下來,印發給學生。而大部分的專題,應以練習的形式給學生自己動手做。教師精心編制題目或提示,學生歸納,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有效地調動起來,學習效果也更顯著。在這些專題中,應體現地理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動手,熟練掌握運用必要的地理技能,並在動手的同時加深以知識的理解和記憶。6.練習題要精選區域地理復習過程中,要適當做些與內容相關的練習題。考生要對所做的練習題目進行精選(建議任課教師幫助選擇)。所選題目應該是立意明確,考察目標清晰。試題的情境設置和設問角度巧妙、科學、合理、恰當。題目使用的材料、數據准確;題目涉及的地圖、圖表規范,注記清晰;題目的答案准確,表述規范。在綜合復習階段,教師需有針對地編制一系列的綜合練習,綜合練習不易過深,過難。及時講評練習,查缺補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調整心理素質,提高應考能力。考生做練習要強調實效,要通過做練習題檢查自己對所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具體的內容分析(一)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和民族命題趨勢走向⑴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⑵國土構成:領土面積和疆域的四至點;領海、內海和國家管轄的海域;主要的半島、島嶼、海峽及分布⑶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⑷行政區劃:三級行政區劃的設置,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位置⑸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命題時,往往將這部分知識與地形、氣候、交通線、工農業生產、商業和旅遊業等結合起來考查;同時還常作為時政熱點的切入點,考查與政治、時事歷史與今後規劃發展的有關問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二)中國的地形和氣候命題趨勢走向⑴中國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地勢階梯劃分及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區⑵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如地勢階梯界線、河流流域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區界線、溫度帶界線、一月0℃等溫線和8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山脈等等⑶地形對我國自然環境的影響。各類地形對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⑷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⑸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溫度帶⑹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降水的季節變化。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干濕地區⑺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⑻主要災害天氣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⑼天氣預報知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