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形勢中國
❶ 對地理形勢生態較差,降雨少,耕地面積少的對策建議
中國土地資源的現狀和問題
土地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主要空間場所,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需求的增加,土地資源緊缺的狀況也日益嚴重.面對這種局面,認真研究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潛力和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對策,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一、中國土地資源的特徵
1.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 中國國土地面積144億畝.其中,耕地約20億畝,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9%,林地18.7億畝,佔12.98%,草地43億畝,佔29.9%,城市、工礦、交通用地12億畝,佔8.3%,內陸水域4.3億畝,佔2.9%,宜農宜林荒地約19.3億畝,佔13.4%.
我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佔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頃,我國人均僅0.1公頃,人均草地世界平均為0.76公頃,我國為0.35公頃.發達國家1公頃耕地負擔1.8人,發展中國家負擔4人,我國則需負擔8人,其壓力之大可見一斑,盡管我國已解決了世界 1/5人口的溫飽問題,但也應注意到,我國非農業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將逐年減少,土地的人口壓力將愈來愈大.
2.類型多樣、區域差異顯著 我國地跨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其中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合計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71.7%,溫度條件比較優越.從東到西又可分為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32.2%)、半濕潤地區(佔17.8%)、半乾旱地區(佔19.2%)、乾旱地區(佔30.8%).又由於地形條件復雜,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類地形交錯分布,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土地資源類型,區域差異明顯,為綜合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難以開發利用和質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較大 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難以開發利用的.在全國國土總面積中,沙漠佔7.4%,戈壁佔5.9%,石質裸岩佔4.8%,冰川與永久積雪佔0.5%,加上居民點、道路佔用的8.3%,全國不能供農林牧業利用的土地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6.9 %.
此外,還有一部分土地質量較差.在現有耕地中,澇窪地佔4.0%,鹽鹼地佔6.7%,水土流失地佔6.7%,紅壤低產地佔12%,次生潛育性水稻土為6.7%,各類低產地合計5.4億畝.從草場資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場有9億畝,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場約有20億畝,草質差、產草量低,約需60-70畝,甚至100畝草地才能養1隻羊,利用價值低.全國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每公頃只有79m3,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二、土地資源利用類型
由於我國自然條件復雜,土地資源類型多樣,經過幾千年的開發利用,逐步形成了現今的各種多樣的土地利用類型.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一般分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鎮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礦、鹽場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積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資源,1983》一的可比資料,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土規模較大的國家相比,農業用地比重偏小(表1)
表1 各國農業用地所佔百分比(%)
從土地利用類型的組合看,我國東南部與西北部差異顯著,其界線大致北起大興安嶺,向西經河套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中部、寧夏鹽池同心地區,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轉向青藏高原東南緣.東南部是全國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區,耕地約佔全國的90%,土地墾殖指數較高,西北部以牧業用地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乾旱、乾旱地區,墾殖指數低.
水土資源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顯,長江、珠江、西南諸河流域以及浙、閩、台地區的水量佔全國總水量的81%,而這些地區的耕地僅佔全國耕地的35.9%.黃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諸河流域水量佔全國水量的14.4%,而這些半濕潤、半乾旱區需用灌溉的耕地卻佔全國耕地的58.3%(表2)西部乾旱、半乾旱區,水資源總量只佔全國水量的4.6%.
表2 我國水土資源統計
耕地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所在的14個省市,耕地面積佔全國耕地的59%.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約佔全國水田總面積的93%,旱地分布遍及全國,但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一線以北,佔全國旱地總面積的85%,其中以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最為集中,佔全國旱地總面積60%左右.
全國林地面積115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2.98%,林木蓄積量105.72億立方米,森林集中分布在東北和西南地區,面積佔全國的50%,蓄積量佔75%.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華北、中原、長江下游地區,森林資源卻很少,只佔全國森林面積的4%.
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少於400毫米的北部和西部地區,面積約43億畝.其中可利用的約33億畝.北部草地呈帶狀分布,草原面積約佔30%,荒漠地帶約佔64%,其餘為山地草場.南方草山草坡約有10億畝.
三、土地質量與潛力
我國土地生產潛力、地區間差異很大.東部濕潤半濕潤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而生物生產量卻佔全國的90%,並且集中了我國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產肉量,95%以上的人口.1km2已承載225人.以光、熱、水資源作為指標的氣候生產潛力的估算表明,東部大面積的平均產量還只有氣候潛力的20—40%,尚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乾旱缺水,水資源總量只佔全國的4.6%,年生物生產量還不到全國的10%,生產能力低,土地的承載能力也僅為全國承載能力的4.3%.
根據計算,20億畝的現實生產力(生物生產量)約占總農業用地的3/4;林草用地合計約60億畝,而現實生產力卻僅占農業用地的1/4,產值僅佔1/10,不僅糧、棉、油全靠耕地提供,而且全國產肉量的96.2%也由耕地生產的飼料轉化,農村用材亦大部分依賴於農由林網和農區綠化.據計算,到本世紀末,耕地的生物生產量將達23×108噸,占農林牧用地總生產量的68%,林草地僅佔32%.到2025年,耕地生物量仍佔70%.因此,不難看出,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20億畝的耕地都是我國國土資源的精華所在,保護耕地資源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國策.
1.據《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量測結果,在現有耕地中,質量好的一等耕地約佔全國總耕地的41.6%;對農業利用有一定限制、質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積約佔34.5%;對農業利用有較大限制、質量差的三等耕地約佔20.3%,不宜農用而需退耕者3.3%.據統計資料推算,如果以播種面積(統計數字)畝產150千克為一個台階計算,那末150千克以下的低產田佔21.0%,高於300千克的高產田佔22.5%,150—300千克的中產田則佔56.5%.由此可得以下幾點結論:
l)中產田面積最大,而且其產量(佔56.5%)和縣份(佔56%)都佔一半以上.
2)中產田大體包括兩種土地,一是土地質量好的,無限制因素的一等耕地.由於投入少、管理粗放,產量未達到應有的水平.這類耕地約有2000萬畝,只要增加投入,加強管理,產量將會很快提高.二是有輕度限制因素的二等耕地,以輕度洪澇、輕度鹽鹼、輕度水土流失地和緩坡地為主.其中排水限制佔24%,侵蝕、坡度限制佔17.5%,鹽鹼限制佔13.5%.這類耕地可以按其適宜性調整作物生產布局,或採取簡單改良措施,消除其限制因素.
中產田的增產效益比高產田與低產田高.高產田再高產,由於報酬遞減,效益不會太高.以1985年統計資料看,在高產田中畝產300—350千克的占高產田面積約63.64%,350—450千克的佔34.48%,450千克以上的佔1.87%.產量越高,比重越少,增產的難度愈大.低產田多為陡坡地、乾旱、瘠薄地、風沙地、重鹽鹼、重澇漬地,是具有嚴重限制因素的耕地.改造低產田需要大量投資.
由此可見,當前應主攻中產田,改造二等地,達到大面積增產與均衡增產的目的.與此同時要鞏固提高高產田,有計劃地改造低產田.
2.全國農用後備土地資源約5億畝,按其質量評價,其中一等荒地僅佔3.1%,二等荒地佔49%,三等荒地佔47.9%,包括鹽鹼地、沼澤地、紅黃壤山丘、高寒地、乾旱地和沿海灘塗等.且大多地處邊遠,交通不便,開墾所需投資較大,要經大力改造後才能使用.
宜農荒地主要分布在35°N以北地區,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東北山區的山間谷地及山前丘陵,內蒙古東部,河西走廊,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這些地區的荒地面積約佔全國荒地面積的80%.
宜農荒地既可以開墾用於農耕,也適於發展牧業與林業,必須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以免引起農、林、牧爭地的矛盾.宜農荒地中約有40%為天然草地,主要適於開墾種植飼草飼料,將天然草地轉變為人工牧草地.另外,約有16—20%的宜農荒地分布在南方各省山丘地區,主要適宜發展木本油料和茶、桔等作物.
3.我國西部牧區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一半,但草原牧區土地生產力低,平均每畝草場僅產肉0.15千克.如以牧草加上農作物秸桿,農副產品的剩餘部分作為飼料量計算,則西部的飼料量僅佔全國的11%,產肉量佔4.9%.西部牧區草場不僅生產力低,而且普遍過牧超載,導致草原退化與土地沙化.因此,草原牧區當前不宜大幅度增載入畜量,而應休養生息,嚴格地控制牲畜數量.
飼草資源開發潛力,一是加強草原管理,使4億畝退化草場恢復到原有生產水平,估計每畝可增產干牧草30千克;二是改良草場,建設人工、半人工草場,通過開辟水源,消除毒草,建立科學的放牧管理制度,規定合理的載畜量;三是開發缺水草場.據調查,全國牧區約有3—4.5億畝缺水草場,平均利用率僅有30—40%,經過開發水源,可擴大利用率;四是合理開發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南方山地草場牧草生長期長,產量高,目前利用不到20%,具有很大潛力.
4.我國林業用地為37億畝,其中森林面積為18.7億畝.森林中中幼林佔10億畝左右.
據林業部資料,目前有21個林業局可采森林資源已基本枯竭,按現有生產水平繼續下去,到本世紀末將有近70%的林業局可采森林將全部采完,而南方集體林區亂砍濫伐更為嚴重,形勢十分嚴峻.因此,無論從保護生態環境,還是供給木材角度看,對林業建設與林地布局都有必要進行戰略調整.即在繼續搞好平原、城市綠化和三北防護林體系的同時,把林業建設的戰略重點盡快轉向山區.這不僅是因為我國山區面積大,從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角度,需要如此;而且由於山區多屬江河上游,或是平原農區屏障,對於從總體上改善生態環境,涵養水源,庇護農田、草場,都至關重要.從全國土地資源特點分析,東北、西南兩個老林區恢復資源需時較長,應抓緊籌建新的林區.要重視南方亞熱帶山丘的開發,那裡山丘面積占土地面積的80%,近 2/3為海拔1000以下的低山丘陵,熱量豐富,水分充沛,土壤比較肥沃,土地生產力高,林木生長快,適宜樹種多,造林及封山育林均易奏效,發展林業條件優越.因此,應集中力量,加速建設,力求在本世紀末成為國家最大的用材林、經濟林基地,以避免到時可能出現森林資源青黃不接的問題.
應加強中幼林撫育,改造低產林、改造更新疏林、灌木林(全國約7億畝),及時進行跡地更新,保持水土,永續利用.
全國後備林地約10億畝,主要分布在東北和南方丘陵山區.經過造林綠化,預計到本世紀末,森林覆蓋率可達17%.
❷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現在在中國的哪幾個城市就業形勢較好
北京,武漢,南京,廣州,上海等;不是小城市,gis是新型科技,怎可能在專小城市。為何在這些地方,屬不僅是大城市,更關鍵是gis高校多,科研實力強.至於就業形勢,大城市壓力都不小,如果想出去闖闖,那就選一個喜歡的城市,找個還可以的公司。積累兩年經驗就可以跳槽了。
❸ 中國地理形勢的封閉性與傳統文化的封閉性有何關系
中國內陸多名山大川,將國土分割,容易形成區域文化,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❹ 乾陵地理形勢是怎樣呀
位於抄八百里秦川腹地的襲陝西渭北山地,蘊藏著自然界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川靈秀。在這群優美峻秀、巍峨峭拔的錐狀山峰中,分布著數十座中國漢唐帝王的山陵,給三百里的渭北山原形成了一道蔚為壯觀的風景乾陵被稱「天下第一陵」線。其中,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氣勢雄偉壯觀。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61.5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下面這張圖是乾陵附近的地圖。
❺ 如何理解山川地理形勢的答案設計意圖
【思維困惑】
示例二是從山川地理形勢來設計答案。而問題是要求從政治經濟文化來分析。答案要點就那兩三句話,分值是12分了。如果學生適當展開敘述的話,山川地理形勢這個答案要點這個作何解釋?應該歸因到政治、經濟還是文化角度來解釋?很多人是從政治角度來解釋的,說加強了對地方的統治,有利於中央集權。但是這樣的解釋是不是完全合理?認識是不是足夠全面?
在講元代行省制度的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分析了行省制度的政區劃分特點,來認識行省制度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在元代以前中國主要以「山川形便」來劃分行政區,行政區的自然屬性與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較強,容易產生割據局面。從元代開始,採取「犬牙相入」的原則,任意將自然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削弱地方的經濟、文化認同感。如果學生對行省制度的犬牙相入有深刻理解,他會認為唐代山川形便是方便了地方割據。
如果這樣認識的話,顯然認為是唐代的政區劃分注重了山川地理形勢,客觀上導致唐末的分裂割據局面的出現。那麼唐代的政區劃分為什麼要注重山川地理形勢?統治者又是從什麼角度出發設計了設計了這樣的政區劃分形式?顯然從方便地方分裂割據來分析是不符合邏輯的,也是不符合歷史真相的。
【答疑解惑】
對於唐代的區域劃分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時段來辯證認識。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全面認識中國古代政區劃分的原則。
政區本來就是為著中央集權國家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設置,其劃界當然要以對集權統治有利為原則;但在另一方面,農業經濟的發展又是維持封建政權的基礎,政區邊界的劃定也要注意使政區與地理環境相一致。在這兩種思想指導下,就出現了犬牙相入和山川形便兩條相互對立的劃界原則。在中國歷史上,這兩原則是同時並用的,但越到後來,犬牙相入的原則越占上風,這一點反映了中央對地方控制愈來愈緊,中央集權程度愈來愈加強的客觀事實。
山川形便,是根據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徵劃分行政區域。能夠使行政區劃與經濟、文化區劃一 致,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發展。這個原則是最自然最直觀的原則。尤其在高山大川兩邊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貌、氣候和土壤,形成不同的農業區,也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高山大川除了造成地域上的差異外,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又成為文化傳播的天然障礙,因此以山川為界來劃分政區是世界各文明古國的通行原則。但這些行政區域也可能利用山川險要,形成割據,不便於中央管理,如四川、山西就是典型的利用山川形便劃分的行政區,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過割據現象。因此山川形便只是行政區劃的原則之一,還要與犬牙相入的原則結合使用。
犬牙相入,是指有意打破山川地形特徵,劃分行政區域,是劃分行政區域的原則之一。其主要目的使各行政區域無天險可據,防止形成割據。這種區劃多數導致相鄰行政區域的邊界犬牙交錯,參差不齊,故名犬牙相入。利用犬牙相入劃分的行政區域往往地跨多個自然區域,內部自然條件、經濟特點、文化風俗差別較大,今天的陝西省地跨秦嶺南北,安徽省地跨淮河、長江都是利用犬牙相入劃分的行政區域,非常不利於地區協調發展,統一管理。因此,劃分行政區域時,犬牙相入原則要和山川形便原則結合使用。
唐代開國以後,正式提出山川形便原則。《新唐書·地理志》載:「然天下初定,權置州郡頗多。太宗元年,始命並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 政區的邊界既以山川劃定,則該政區往往就形成一個自然地理區域。因此在這些州的地域范圍內,就存在自然地理特徵的相似性與均一性,這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在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農業大帝國中,如何保持正常的,以至發達的農業生產是保證帝國長期穩定的重要因素。
行政區根據山川地理形勢劃分,主要是基於古代管理水平相對較低,交通工具也較簡陋。根據山川地理形勢來呢劃分區域,區域劃分越來越小,易於管理。從長時段看,這樣的方式是有利於中央對地方的統治。而且按照山川地理形勢劃分行政區有利於地方的發展,地方發展了中央的力量就強大了,就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
雖然實行山川形便的原則有經濟上的需要和文化方面的益處,但對中央集權制而言,卻有一個很大的弊病,那就是完全以山川作為邊界的政區,必然成為一個完善的形勝之區、四塞之國,如果這個政區的幅員足夠大,而政區長官又有相當權力的話,就可能出現憑險割據的現象。因此,政區完全以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界,是不利於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局面的。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政府在各地遍設方鎮,「要沖大郡,皆有節度之額」。這時朝廷開始考慮以犬牙相入的原則控制方鎮。元代是犬牙相入原則發生轉折性變化的時期。最能體現犬牙相入原則極端化的實例則是行省的劃界。元代行省幅員過於遼闊,即使小省也有數十萬平方公里之巨,而且行省長官握有軍、民、財政大權,加之行政區劃層次既多又復雜,為防止分裂割據現象的發生,唯一的手段只有利用犬牙相入的原則。因此元代的省完全一反過去漢州、唐道、宋路的劃分方法,無視歷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個行省都不能成為完整的形勝之區。行省這樣劃分就使所有山川之險完全消解。因此元代行省幅員雖廣,分權雖大,但是缺乏實行割據的地理基礎,也就不容易產生分裂局面。
此題答案示例過於籠統,簡單的幾個字「注重山川地理形勢」說的模稜兩可,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多的困惑和不解。學生如果從有利於中央集權角度來回答問題,應該是合理的。此一時彼一時,有一利也有一弊,不可以後事之非來否定前事之是。試題主要考察從漢到唐政區劃分的變遷,如果試題能再增加一張元朝的地圖,更能夠讓學生全面認識中國古代的政區劃分。
❻ 中國地理形勢的封閉性與傳統文化的封閉性有何關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內向型氣質、和諧型風格和倫理型內核,這些特徵與中國地理環境關系密切。
中國人的哲學觀念中也滲透著「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思想。 和諧的文化風格影響著中國人的社會心理和思維方式。在古代中國,哲學家大多把建立統一和諧的理想社會作為自己的責任,統治者希望「太平盛世」,被壓迫者希望「太平世界」。 過分強調和諧與統一,反對「過」與「不及」,這些文化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落後而相對穩定的封建社會得以長期延續的原因之一。和諧的文化風格也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由於習慣和滿足於從直觀上籠統地把握事物的性質,忽視了對事物本身的深入解剖。
❼ 武漢地理形勢造就了武漢人的哪些性格
武漢人的性格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性格。而城市的性格是由它的文化背景和生存環境雕塑而成。武漢是座古老的商業都市,交通發達,往來便利,諸多年前便已是南人北客與本地土著混雜而居,真正的武漢本地人已難以成為大多數了。武漢有一本關於漢口舊事的書,名為《漢口竹枝詞》,其中寫道:「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在武漢,我們能看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但凡匯入武漢居民的外鄉人,初來乍到時,多也對武漢人的性格大有牢騷。然則不多時日,這些發牢騷者自己的性格也都迅速為武漢人所同化,一改他們原先自認為有別於武漢人的地方。原因何在呢?蓋實為武漢根深蒂固底蘊厚重的市井文化也。這種市井文化有著極強的溶解力,輕易就將外來的東西消化掉了,並將外來者塑造成自己所需要的角色。武漢人不像上海廣州人那麼排外,彷彿跟外來人比跟本地人更能友好相處,大約相當的程度也是因為自己多半來自外地。與此同時,武漢又是個地處於南北夾縫中的城市。這種地位令武漢生出諸多尷尬。對於北方,武漢的冬天有著它的寒冷,氣溫可達零下好幾度,而在夏天卻絕無它的涼爽,當北方人夏夜蓋著薄被睡覺時,武漢人卻只能把床搬到露天以便能熬過一個悶熱得幾近殘酷的夜晚。對於南方,武漢的夏天有著它的濕熱,溫度高可達40度甚至更高,而冬天卻又絕無它的溫暖,當南方人穿著毛衣過春節時,武漢人卻不得不在家裡燃著爐火以便取暖。於是乎,武漢這地方便兼有了南北方各自的短處:夏天的高溫濕熱和冬天的天寒地凍。要命的是武漢偏偏地處南北之間,南方認為你是北方,北方認為你是南方。在南方的辦公室里裝冷氣時,武漢被認作是北方了;在北方的家中設暖氣時,武漢又被當作了南方。萬般無奈的武漢人,只好冷時比北方冷,熱時比南方熱。為此,武漢人的性格便也呈南北兼容之狀:既有北方人之豪爽,亦有南方人之聰慧;換一種詞彙,也可謂既有北人之蠻,亦有南人之狡。大熱大冷的生存環境,自是讓人的性格亦大起大落。所以武漢人易暴易怒,但也易解積怨,不計前嫌。正所謂來得快去得快。來此長居的外地人,亦同樣擺脫不了這氣候的壓迫,於是身不由己地武漢化了。而僅到此一游的外地人,則只撞得見武漢人的易暴易怒這一個環節,卻見不到武漢人於一笑中盡釋前嫌的環節,由此而容易對武漢人懷有偏見。所以我說,與武漢人相處時間短的人,多半會對武漢人持貶意評價;但同武漢人相處時間長的人卻一定會體會到武漢人性格的可愛。
❽ 從軍事地理角度分析我國地理環境對我國安全形勢的影響與對策(可選取我國地理環境中的一個內容展開,如地
分析出來,有沒有獎勵?
❾ 中國各地域間文化形式的差異 中國文化與中國地理之間的關系 中國文化傳承與中國地理之間的關系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誕生在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中國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周邊外來文化進行潛移默化中,始終保持著自己完整的風格和日趨完善的系統,長期綿延不絕,使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穩定的發展過程。
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同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不同的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從一開始便依託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內部擁有廣闊的迴旋餘地。歷史一再表明,當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揮師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黃河流域時,還可以以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為依託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國歷史上,西晉、北宋滅亡,隨後還能在東南一隅分別建立了東晉、南宋,並且都延續一百多年。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迴旋餘地較大的空間,使得中國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斷了,或是湮滅、消失了。
2、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生文化, 內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使生息於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率先發展了自己的文化, 隨後便不斷融合了中國境內其他的地區及民族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契丹、遼、金等最終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中華文化並融入她的血脈之中, 沒有這種融合, 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這種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個獨立的古文化系統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先決條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
中國文化是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四周較為封閉的地域里發展起來的。自然障礙將古代中國人與外界隔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樣很容易造成一種隔絕機制,阻斷了中國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內部優越的自然條件,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農業文明,周邊地區的相對落後,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更不願主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國歷史上,雖有張騫開辟「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但大多數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與外部世界交往較少,到了近代更是採取愈發嚴重的閉關鎖國。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受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各朝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2、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思想觀念。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中原地區由於對農業的重視而養成重土安遷的觀念;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耕地有限,重視海外貿易,思想觀念開放,西北的綠洲地區因土地限制和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於環境惡劣,不得不以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來對付環境的壓力。中國的區域文化雖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但又並存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體多元結構。隨著中國農耕經濟向周邊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區域文化的相輔相成、漸趨合一。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3、地理環境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四、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上下數千年,歷史悠悠不絕,不僅包含豐富的內容,覆蓋了遼闊的國土,還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現實生活。現在,在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世界文化不斷交融的新形勢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要求下,我們必須努力建設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結合自己的國情,引進一切優秀的、有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吸收外來的新鮮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發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長期延續,並用其解決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許多弊病,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健康向上的、積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證,並使各國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貢獻。
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意義,在於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有價值思想,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強化對文化環境的熱愛和保護,在強調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區域文化的建設與協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和發展於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經而且必將在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個世界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