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兒童中國地理小知識

兒童中國地理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1-03-05 09:30:11

1.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2. 中國地理知識

1.位置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度多,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時差4小時多。
2.遼闊的疆域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ºE),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ºN)多,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3.疆界和鄰國
我國陸上疆界兩萬多千米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
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寮國、緬甸。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
4.行政區劃
我國現在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全國劃分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中南區、西南區和西北區6個大區。香港、九龍、澳門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英兩國政府於1984年12月簽署有關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我國政府於1997年7月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在香港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我國同葡萄牙政府於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重申,澳門是中國領上。我國政府已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在我國行使主權下的澳門實行「一國兩制」。
[編輯本段](二)人口和民族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從城鄉分布來看,2004年末全國城鎮人口達到54283萬人,占總人口的41.76%,鄉村人口為75705萬人,佔58.24%。
2.華僑與華人
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著稱。
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仍然是加速實現四化的當務之急。
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編輯本段](三)地 形
1、我國的地形特徵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面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復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有利於濕潤空氣深入內陸,供給大量水汽;使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級階梯流人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脈分布
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我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內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黃土高原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鬆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分布最廣闊、最深厚的地區;水上流失嚴重;千溝萬壑。雲貴高原岩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於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砂頁岩,有『紅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呈環狀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典型的內陸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東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稱,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國第二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區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編輯本段](四)氣 候
l.氣溫和溫度帶
我國屬季風性氣候區,冬夏氣溫分布差異很大。氣溫分布特點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50℃。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夏季最熱地地方是吐魯番。重慶、武漢、南京號稱我國「三大火爐」。
無霜期和生長期:我國各地的無霜期,一般來說,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地逐漸縮短。
無霜期長則作物的生長期也長。反之則短。
2.降水和於濕地區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具有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特點。
成因:我國東南臨海,西北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使得我國的水分循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弱。另一方面,能帶來大量降水的夏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和路途越來越遠的制約,影響程度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
降水的季節變化 我國各地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國大多數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這個時期的降水量一般要佔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區來看,南方雨季開始早而結束晚,北方雨季開始晚而結束早。
成因:我國降水量的這種時間變化特徵,是與季風因鋒面移動產生的雨帶推移現象分不開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濕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南嶺一帶相遇,雨帶在此徘徊,華南雨季開始;六月份,雨帶隨鋒面推移到長江流域,並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約擺動一個月左,陰雨連綿,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時節,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七、八月份,雨帶隨鋒面推進到華北、東北等地,我國北方降水量顯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大,雨帶隨鋒面迅速撤回到長江以南,加上有台風雨配合,此時華南雨水仍較多。
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分布極不均勻,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最少的地方則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概況如下表:
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兩大主要特徵。主要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季風氣候的特徵是:冬季吹偏北風,寒冷於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
季風和季風的形成:季風是指隨季節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海陸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習慣上把我國境內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把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非季風區。其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為季風區。
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風。位置,指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地形,指地勢高低和山脈走向的影響;季風,指冬季風和夏季風的影響。
5.氣候的優缺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我國氣候的主要優點是:復雜多樣的氣候,有利於多種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為我國提供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國季風氣候區廣大,雨熱同期對農作物、樹木、牧草的生長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溫,擴大了喜溫作物生長的北界,我國是水稻生長北界最北的國家。我國氣候的主要缺點是:受季風強度的影響,各地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易產生水早害;寒潮、霜凍和台風引起的災害性天氣,危害農作物的收成。
[編輯本段](五)河流與湖泊
1.外流區和內流區
直接或間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不流人海洋,流人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內流河。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徵:以秦嶺一淮河一線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徵差別明顯: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汛期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北方除黑龍江等少數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規汛期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長,植物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氣溫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內流河及其水文特徵:我國內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內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徵與季節密切相關。
2.長江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全長6300千米,流經青、川、渝、藏、滇、鄂、湘、贛、皖、蘇、滬等門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從格拉丹東雪峰至湖北宜昌為長江上游,峽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是其水文特徵,聞名的長江三峽(雷塘峽、巫峽、西陵峽)就位於長江上游;從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這一段長江河道彎曲,湖泊多,支流多;從湖口以下到長江口為下游,這一段支流少,江闊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響,水位定時漲落。長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西航運大動脈,長江航線具有運量大。投資省、成本低等優點,長江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葛洲壩水利樞紐是長江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是目前我國發電能力最大的水電站;舉世注目的三峽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到2009年建成將安裝70萬千瓦的發電機26台,年發電量846億千瓦時,比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還大40%。將原來只能通航到重慶的船隻從1000噸提高到5000噸。使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在我國經濟建設中更加發揮其重要作用。
3.黃河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發源於西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等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從巴顏喀拉山的北麓至內蒙古河口鎮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緩慢;青海省東部的甘肅段,峽谷多,水變渾,水量增大;青銅峽以東的定蒙段,水流平穩,水量變少。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為中游,先後接納了汾、渭等數十條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平原,河寬水緩,泥沙沉積成為「地上河」。 黃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壩阻塞水流的凌汛現象,解放前幾乎年年因凌汛決堤而泛濫成災。治黃的關鍵是泥沙問題。
4.湖泊
我國的湖泊眾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個,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的巢湖。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鹹水湖。位於西藏中部的納木錯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也是我國最高的湖泊。
[編輯本段](六)海洋的利用
1.鄰近我國大陸的海洋
我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以及台灣東側的太平洋海區。其中,渤海是我國的內海。
2.豐富的海洋資源
大陸架:又稱「陸棚」或「大陸淺灘」,是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地帶。大陸架淺海是海洋資源最富饒的部分,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煤、鐵等礦藏,也是海洋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地方。
我國近海漁場很多。東海素有天然魚倉之稱。舟山漁場是全國性的大漁場,北方的渤海海灣漁場以盛產對蝦著稱。
我國的海鹽產量居世界首位。主要鹽場有長蘆鹽場,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
海底石油資源:我國海洋中礦產資源很豐富,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海洋礦產。蘊藏量以東海大陸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編輯本段](七)交通運輸和旅遊業
1.主要鐵路干線
現在我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鐵路。南北干線主要有:京哈一京/京滬線、焦枝一枝柳線、寶成一成昆線,和1996年9月1日通車的京九線C。東西干線有京秦一京包一京蘭線,隴海一蘭新線,滬杭一浙贛一湘黔一貴昆線,正在建設中的南疆鐵路將使隴海——蘭新線延長到我國最西部邊疆城市喀什幣,是我國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線和港口
我國已有100多個萬噸級的深水碼頭泊位。北方沿海線以大連、上海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島、天津、青島、煙台、連雲港的許多航線。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灣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國的重要港口。
3.主要內河航線
長江航線、珠江航線、京杭運河航線、松花江航線等。
4.主要航空線
全國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來,民航可通往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線
全國縣一級地區已全部通了汽車。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一天津一唐沽線、廣州一深圳線、沈陽一大連線、廈門一福州線、上海一南京線、成都一重慶線、濟南一青島線等。
6.主要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主要用來輸送石油和天然氣。已建成和正建設中主要管道運輸線有:大慶—大連、大連一秦皇島一北京、任丘一北京、勝利油田一青島等,全長400多千米。從陝北向北京和從新疆到上海輸氣的管道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7.我國主要的旅遊資源
1 自然風光:我國的自然旅遊資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風光最為重要。如五嶽名山(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絕的黃山、廬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長江三峽等;杭州西湖美景、無錫太湖風光、海南三亞的天涯海角、雲南的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和台灣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聞名的旅遊勝地。
2.人文旅遊景觀
(l)古代文化藝術寶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開封、杭州、北京)、幾十個歷史文化名城;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北京的故宮和皇家陵園,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蘇州的園林建築,承德的避暑山莊,洛陽的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畫等,都舉世聞名。
(2)革命紀念地:著名革命紀念地有延安、遵義、井岡山等。
(3)民族風情和地方風俗: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形成了風采各異、各有特色的風情習俗和民間節日。如漢族的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等。
此外,我國著名的現代工程建築,豐富多彩的地方土特產、工業品,神奇的中醫和養生之道,名揚世界的中國菜等,對中外遊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
[編輯本段](八)東北三省
1.位置
東北區包括黑、吉、遼三省,位於我國東北部,與朝鮮和俄羅斯兩國接壤,大部分處在中溫帶。
2.地形和氣候 山環水繞、平原遼闊的地形特徵。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冬季大面積分布的積雪和凍土改變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證了土壤有較好的墒情,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熱量條件不足,早霜冷害影響農業收
成。
3.重要的農林生產基地 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麥,雜糧,春小麥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甜菜、亞麻,東北甜菜產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遼東半島是國內外著名的蘋果產地。東北平原西部的防護林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防護林,長達800千米,被譽為「綠色長城」。東北山地有『凍北林海」之稱,森林資源豐富,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森林採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紅松林區。林區出產的貂皮、鹿茸、人參素稱東北「三寶」。
4.豐富的石油、煤、鐵資源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著名的大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東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煤炭、化學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6.稠密的鐵路網 主要鐵路干線有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大連港是東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東北最主要的內河航線。現在已建成我國最長的沈陽至大連的高速公路。
[編輯本段](九)黃河中下游四省二市
1.范圍和位置
黃河中下游地區包括陝、晉、比魯、冀、京、津五省二市,地處曖溫帶和中原樞紐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
本區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嶺、大別山外,主要有黃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黃淮平原、魯西北平原組成的華北平原及山東丘陵。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
3.暖溫帶季風氣候與農業生產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氣候分界線。該區多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農作物多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對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熱量充足,夏季高溫多雨,水熱同期,作物種類豐富;不利條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產生洪澇旱鹼災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兩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脅農業生產是比較普遍的問題。
4.全國雜糧、小麥、棉花的重要產區
華北地區是
雜糧、小麥、棉花的重要產區。棉紡織工業發達,棉紡織工業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島、石家莊、邯鄲、鄭州、洛陽、西安、咸陽,主要沿京廣和隴海鐵路線分布。
5.豐富的煤炭、石油、海鹽資源
開灤、大同、陽泉、平頂山、京西是全國著名的煤礦。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稱D華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資源很豐富,重要的油田有:勝利、華北、中原。渤海海灘匕鹽場很多,總稱長蘆鹽區,海鹽產量高,是我國最大的鹽場。
6.京津唐工業區
本工業區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市和廊坊地區,是黃河中下游區重要的經濟核心帶,是全國的鋼鐵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動力基地、機械工業基地、無線電電子工業基地和輕紡工業基地。工業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為中心的鐵路運輸網
以北京為起點的鐵路線主要有京廣線、京滬線、京包線、京哈線等。我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雙線電氣化鐵路——大秦線,被譽為中國鐵路第一線。京九線的貫通,加強了首都北深圳、香港的聯系,溝通南北物資交流的同時,也對沿途地區特別一些欠發展的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是我國沿海地區綜合性的工業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構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島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島正在建設為現代化的煤炭出口港。
[編輯本段](十)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范圍和位置
該區由湘、鄂、贛、皖、蘇、浙、滬六省一市組成,大部分位於秦嶺、淮河以南和南嶺以北地區,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東臨東海和黃海。
2.地形與重要農業區
本區以平原、丘陵、低山為主。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河網密布,水熱資源充足,號稱「魚米之鄉」,是我國稻米、棉花、油菜和蠶絲的重要產區。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3. 還有什麼是幼兒或者小學生一定要了解的地理知識嗎.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多回答一點嗎

1.地球圍繞太陽轉,同時還有其他7顆行星也圍繞太陽轉
2.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回地球是現知唯答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國土面積前三位的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
4.中國最重要的兩大河流——長江、黃河
5.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
6.北方通常比南方冷,中國一些南方地區,幾乎沒有冬天,四季如春
都是手打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4. 教給孩子的中國地理的主要內容

《講給孩子的中國地理》(套裝共3冊)對我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的地理位置、人們的生活狀況、旅遊景點和我國近年來的各個特大工程作了一一的介紹。

目錄:
第一冊
序詩 /8
偉大的中國 /10
中國的行政區劃 /12
十三億雙黑眼睛 /14
五十六朵民族花 /16
季風翅翼下的大地 /18
三大地形階梯 /2l
中原面面觀 /24
雄偉的山鄉 /26
高高的冰雪世界 /28
溝通三大洋的水系 /30
兩條母親河 /32
高聳的懸河 /34
淮河訴說的故事 /36
華南的生命河 /38
星羅棋布的湖泊 /40
水草叢生的沼澤地 /42
東方的海洋大國 /44
美麗的綠外套 /46
野生動物的樂園 /49
多姿多彩的五色土 /52
神農氏的故鄉 /54
豐富的地下寶藏 /56
工業化的新篇 /58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60
古老和新興的城鎮 /63
萬里長城萬里長 /65
綠色萬里長城 /67
世界第一大運河 /69
嶄新的經濟特區 /71
轟轟烈烈的西部大開發 /73
高峽出平湖 /75
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 /77
快速的西氣東輸 /80
三管齊下的西電東送 /82
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85
快樂的旅遊天地 /88
首都身邊的華北區 /90
巍巍太行山 /92
綠色的大桌子 /94
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市 /96
祖國的心臟 /98
一代又一代的"十大建築" /102
海河畔的大都會——天津市 /104
天津衛的今昔 /106
渤海灣的北方大港 /108
引灤濟津和引黃濟津工程 /110
太行山前的燕趙古國——河北省 /112
海河的故事 / 114
用小名的大城市 /116
水上迷宮白洋淀 /118
北戴河海濱 /120
天下第一關 /122
長城要隘張家口 /124
皇帝避暑的"熱河行宮" /126
古色古香的晉國——山西省 /128
縱貫山西的汾河 /130
"歷史博物館"太原 /132
北魏古都大同 /134
"龜城"平遙 /136
文殊菩薩說法的聖山 /138
古代抗震建築的傑作 /140
鯉魚跳龍門的地方 /142
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內蒙古自治區 /144
蒙古高原上的綠屏風 /146
肥沃的河套平原 /148
"三娘子城"呼和浩特 /150
鋼鐵、煤礦雙城記 /152
黃沙面罩下的鄂爾多斯 /154
草原明珠孿生湖 /156
林木幽深的大青溝 /158
神秘的西海 /160
統萬城的悲歌 /162
歡樂的那達慕大會 /164
山海關外的東北區 /1 66
白山黑水的大地 /168
關東有三寶 /170
中國重工業的發動機——遼寧省 /172
一條山脈貫穿的遼東半島 /174
關東第一名城沈陽 /176
響當當的鞍鋼 /178
遼東姊妹港 /180
"南大荒"傳奇 /182
美麗的北國江南——吉林省 /184
北國"汽車城" /186
謎樣的火山酒杯 /188
歌聲里的松花江 /190
迷人的江城吉林 /192
黑森林裡的牡丹江 /194
興安嶺下的黑土地——黑龍江省 /196
松花江畔的"冰城" /198
肥沃的"黑三角" /200
震驚世界的大慶油田 /202
奇異的五大連池 /204
鶴之戀 /206
全國最大的沼澤地 /208
黑沉沉的黑龍江 /210
北疆不夜城 /212
第二冊
大陸腹心的西北區 /8
風吹來的大高原 /10
千變萬化的黃土地形 /12
"涇渭分明"和"涇渭不分" /14
"第二天山"——祁連山 /16
地分南北的——陝西省 /1 8
肥沃的八百里秦川 /20
渭水之濱古長安 /22
傲視關中的西嶽 /24
鐵打的雄關 /26
革命聖地延安 /28
兵家必爭的古漢中 /30
三次搬家的榆林城 /32
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 /34
富饒的西口 /36
"鳳凰城"銀川 /38
黃土高原上的"綠島" /40
西北屏障賀蘭山 /42
沙坡頭治沙工程 /44
東西"跳板"——甘肅省 /46
古老的蘭州 /48
劉家峽水電站 /50
一塊礦石帶來的新興城市 /52
溝通東西的河西走廊 /54
敦煌石窟 /56
玉門油礦的故事 /58
萬里長城的西大門 /60
高原聚寶盆——青海省 /62
青藏高原的門戶——西寧 /64
藍藍的青海湖 /66
神奇的察爾汗鹽湖 /68
格爾木的故事 /70
黃河和長江的源頭 /74
中國的西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6
三山夾兩盆的地方 /78
圍抱火爐吃西瓜 /80
西王母居住的天山 /82
綠洲大都會烏魯木齊 /84
"火州"吐魯番 /86
戈壁新城石河子 /88
魔鬼城 /90
"金山"阿爾泰 /92
山頂的"藍海"賽里木湖 /94
天山深處的天鵝湖 /96
進去出不來的地方 /98
"沙漠流浪漢"羅布泊 /100
帕米爾高原下的喀什 /102
和田美玉天下揚 /104
千山萬嶺的西南區 /106
"世界屋脊"誕生記 /108
西南屏障橫斷山脈 /110
東西不同的雲貴高原 /112
銅城、錫都、煤海 /114
富饒的四川盆地 /116
蜀犬吠日的奇怪地方 /118
川江和它的四大支流 /120
古今不同的蜀道 /122
霧氣茫茫的山城——重慶市 /124
兩江環抱的古渝州 /126
"天然枯水碑"白鶴梁 /128
女媧"補天石" /130
瞿塘天下雄 /132
巫山十二峰 /134
西蜀"天府之國"——四川省 /136
芙蓉花陰錦官城 /138
看似無形的偉大水利工程 /140
古老的自貢鹽井 /142
峨眉天下秀 /144
劍門天下險 /146
大熊貓的故鄉 /148
童話世界九寨溝 /150
"王者之巔"貢嘎山 /152
陽光普照的安寧河谷 /154
彩雲之南的仙鄉——雲南省 /156
"春城"昆明 /158
阿詩瑪藏身的地方 /160
大理石之鄉 /162
秀麗的麗江古城 /164
神秘的河流謀殺案 /166
真實的香格里拉 /168
深山裡的"女兒國" /170
徐霞客的火山報告 /172
綠孔雀的故鄉 /174
撫仙湖底的秘密 /176
古夜郎王國——貴州省 /178
裝在石碗里的貴陽 /180
革命名城遵義 /182
中國第一大瀑布 /184
人間凈土梵凈山 /186
"魔術湖"草海 /190
"世界屋脊"上的山野——西藏自治區 /192
陽光普照的西藏 /194
"世界的巔尖"珠穆朗瑪峰 /196
拉薩和布達拉宮的故事 /198
滾燙的羊八井地熱田 /202
後藏聖城日喀則 /204
神山岡仁波齊峰 /206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208
西藏的"江南" /210
荒涼的藏北高原 /212
第三冊
面向太平洋的華東區 /8
江南的青山畫屏 /10
綿綿的江南梅雨 /12
長江口的東方大港——上海市 /15
大上海傳奇 /16
童話故事般的浦東開發區 /20
頑皮的崇明島 /22
東吳風流故地——江蘇省 /24
龍盤虎踞的地方 /26
太湖美 /28
水上人家姑蘇城 /30
"運河城"古揚州 /32
淮河尾閭洪澤湖 /34
歐亞大陸橋的東方起點 /36
山靈水秀的古越國——浙江省 /38
西子湖畔杭州 /40
驚心動魄錢塘潮 /42
"海中洲"舟山群島 /44
海上仙島普陀山 /46
"浙江東大門"寧波 /48
浙南第一港溫州 /50
如詩如畫富春江 /52
兼有南北風情的地方——安徽省 /54
千古江流採石磯 /56
黃山天下奇 /58
古色古香老徽州 /60
"天然水鳥窩"巢湖 /62
安徽的地理心臟合肥 /64
"中國瓷器"原產地——江西省 /66
全國最大的淡水"葫蘆" /68
英雄城南昌 /70
避暑勝地廬山 /72
石鍾山的神秘鍾聲 /74
"瓷都"景德鎮 /76
海峽邊的山鄉——福建省 /80
"東南第一山" /82
榕樹陰下古福州 /84
"東方刺桐港"泉州 /86
閩南孿生姊妹島 /88
齊魯文教之邦——山東省 /90
中國最大的半島 /92
五嶽之首泰山 /94
詩情畫意的泉城濟南 /96
孔老夫子的故鄉 /98
黃海第一大港青島 /100
真實的蓬萊仙境 /102
地貫南北的中南區 /104
能擋風的南國"漏風牆" /106
遼闊的南海 /108
名副其實的中原地方——河南省 /110
九朝古都洛陽 /112
"鐵十字架"上的鄭州 /114
咆哮的三門峽 /116
嵩山少林寺 /118
楚天萬里千湖碧——湖北省 /120
"九省通衢"武漢三鎮 /122
千秋古荊州 /124
荊江分洪工程 /126
三峽鎖鑰宜昌 /128
西陵天下奇 /130
神農架之謎 /132
漢水河畔的雙子城 /134
洞庭湖畔魚米鄉——湖南省 /137
美麗富饒的"芙蓉國" /138
湘江流過古長沙 /140
雲夢悠悠洞庭水 /142
火神居住的南嶽 /144
張家界石林 /146
豐富多彩的嶺南天地——廣東省 /148
經濟騰飛的"珠三角" /150
南國五羊城 /152
嶺南赤壁丹霞山 /154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156
通往海南島的火山跳板 /158
經濟開發特區的先鋒 /160
山奇水奇洞也奇的地方——廣西壯族自治區 /162
南疆門戶南寧 /164
桂林山水甲天下 /166
古老的靈渠 /168
龍城柳州 /170
南海邊的北海港 /172
友誼關的歷史滄桑 /174
萬里碧波上的礁島群——海南省 /176
黎家人的"大笠帽" /178
熱帶陽光下的海南島 /180
海南島跳動的心臟 /182
夏日常在的天涯海角 /184
海上千里長沙 /186
漲海上的萬里石塘 /188
中國的海上"南極" /190
燦爛的東方之珠——香港特別行政區 /192
"東方明珠"香港 /194
珠江口外的一朵蓮花——澳門特別行政區 /196
回歸的女兒澳門 /198
熱帶陽光下的寶島——台灣省 /200
台灣和大陸媽媽的故事 /202
小小盆地里的大台北 /204
寶島的南方大港 /206
深山懷抱里的日月潭 /208
神木的故鄉阿里山 /210
海峽跳板澎湖群島 /212

5. 小學生該了解的中國之最 地理知識

最長的城牆——中國萬里長城。
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圍地最大的城牆——明代南京石頭城。
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塔——廣東從化北回歸標志塔。
水稻種植最北的地區——黑龍江呼瑪縣。
最著名的涌潮——錢唐江潮。
最大隕石雨和隕石——降落在吉林省。
最旱的水閘式運河——廣西靈渠。
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
最高的大鹹水湖——西藏的納木錯湖。
高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最高的農業種植區——西藏。
流動沙丘面積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魯番盆地。
陸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瑪峰(8844.43)與艾丁湖(一155米)。
熔岩地貌最發達之地——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
最大的黃土地貌——中國黃土高原。
最高最年輕的高原——青藏高原。
空氣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瑪峰。
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區——藏北高原。

6. 中國地理有趣小知識

順口溜怎麼樣?
我國四大高原順口溜 (1)青藏高原 巍巍蒼蒼,冰峰千丈, 百里懸河;回山川相間, 遠看是山答,近看是川。 (2)蒙古高原 坦盪盪,平沙無際;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黃羊成幫。 (3)黃土高原 禿山黃丘,川梁相間; 溝谷縱橫,地表破殘; 黃土深厚,世界罕見。 (4)雲貴高原 窪地羅列,山川相間;
溶岩地表,結構奇巧。

7. 中國地理小知識

23省5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