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文地理冷戰間諜
㈠ 那位大俠有福建土樓的資料和照片啊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20世紀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設備,殊不知這獨一無二、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雲騰雲駕霧之前,就已經在閩西南一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的布局
永定客家土樓布局合理,與黃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築極為相似從外部環境來看,注重選擇向陽避風、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以利於生活、生產。樓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後有丘陵;樓址忌逆勢,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後低,忌正對山坑(以免沖射);樓址後山較高,則樓建得高一些或離山稍遠一些,既可避風防潮,又能使樓、山配置和諧。既依據上述3個方面選擇樓址,又善於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構築形式多樣的土樓,乃至發展為參差錯落、層次分明、蔚為壯觀、頗具山區建築特色的土樓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樓群。這些講究,無疑與地質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倫理學、美學都有密切關系,換言之,與中原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
從土樓建築本身來看,永定客家土樓的布局絕大多數具備以下3個特點:
(1)中軸線鮮明,殿堂式圍屋、五鳳樓、府第式方樓、方形樓等尤為突出。廳堂、主樓、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橫屋和附屬建築分布在左右兩側,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圓樓亦相同,大門、中心大廳、後廳都置於中軸線上。
(2)以廳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且有主廳。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即使是圓樓,主廳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貫通全樓,可謂四通八達。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各戶自成一體、互不相通的土樓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區為數極個別
[編輯本段]土樓分類
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兩形狀並存。該長達數千平方米面積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物與周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1980年代中國經濟開放後,以圓土樓與方土樓為主的閩南及廣東土樓景觀引起世界各國旅遊業注目。
圓樓
圓樓為圓形的土樓,又名圓寨土樓、福建圓樓或客家圍屋。其用途重於防衛,因此該名稱嵌「寨」之名。雖然該形狀的土樓不是最多,但是面積通常最為龐大。面積最大者甚至可達72開間以上。
通常圓樓的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的所在才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或個人的房間都是獨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系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也是著重防禦功能。
方樓
方樓是土樓中最為普及。該建物類型的特徵,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通常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達六層樓。最後使用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五鳳樓
湖坑鎮的「福裕樓」即是一座典型的五鳳樓。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其名雖同,但有些許差距。以兩廂房,一門樓等細部構造組成的該土樓類型,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突,彷佛中國古時筆架。五鳳樓主要分布於閩西各縣與漳州。其中,移民台灣的漳州客家人,也將其五鳳樓建築風格帶至台灣。
其他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型,半圓形,與八卦型等種類土樓。凹字型土樓主要分布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編輯本段]土樓特點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嘆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如建於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鄉的「環極樓」,300年來經歷了數次地震,1918年農歷四月初六的大震,僅在其正門右上方3樓到4樓之間裂一條50公分寬的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永定「資歷」最深的「馥馨樓」,近年人們為免眾人從一大門出入之不便,另開一小門,請來石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鋼鑿撬挖數日才開通,這種三合土牆的堅韌由此可見一斑。
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范,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凈。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元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面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面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松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松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20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和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頻繁在影視中亮相,還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成為中國《民居》郵票組票之一。它以獨特的圓樓造型標本,使「永定土樓」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樓的代名詞。
[編輯本段]精彩看點
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奇異秀麗。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
永定縣最有名的是振城樓。振城樓有「土樓王子」、「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土樓中非常罕見。
除高超的建築技藝外,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
[編輯本段]申遺過程
——以「大地土樓群」為例
世界文化遺產是指人類發展歷程中積累的世界公認的具有突出價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跡。分為文物、建築群和遺址三類。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遺產,屬於文化遺產類。
大地土樓群(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是中國民居建築的一塊瑰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國家民族利益、事關華安未來發展的大事;對於保護華安歷史文化,提高華安的國內外知名度,促進華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91年3月,華安大地土樓群中的二宜樓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二宜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10月,華安縣委、縣政府正式啟動「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2006年5月,南陽樓被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樓(包括華安大地土樓群)作為2008年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英文申報文本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格接收。2007年8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對華安大地土樓群進行現場評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為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安大地土樓群將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接受表決
[編輯本段]旅遊貼士
交通:客家土樓多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廣州有到漳州和龍岩的火車,自駕車南靖、永定兩縣各鄉鎮的道路多數是柏油路面,行車一般沒什麼問題。
住宿:南靖、永定兩縣的住宿條件都不錯,有各種檔次的賓館,住進土樓也是個不錯選擇。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為特點,鹽雞、釀豆腐和紅燒肉不可不嘗。
[編輯本段]旅遊攻略
從廈門到永定土樓可以坐專車或公車,坐專車費用高但是比較方便,坐公車要到湖坑鎮下車,湖坑鎮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樓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來回,一個車不會超過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蘆溪那邊的土樓。如果不去南靖書洋那邊的話,可以從南溪過去看田螺坑,然後從塔下的路返回高頭、洪坑、湖坑。如果還要去書洋的話建議就到觀景台來回,看完洪坑、高頭,再經塔下村、田螺坑去書洋更順一些。據說觀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樓的全貌,因為時間關系這次沒有去,不知道風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猶如一條緞帶,串起沿途各個村落的座座土樓、顆顆珍珠,點綴著小橋流水,風光非常優美,值得推薦。
最西邊的是南江村的八角樓(東成樓),其實就是方樓,不過四個角切了個小斜角,並不是正八角形。樓內有住戶,不收門票。我很喜歡東成樓旁邊的一座小園樓,里邊住了4兄弟7戶人家。門前正好對著小橋流水,生機勃勃,情趣盎然。
接著往東5分鍾車程,來到南中村的環極樓。環極樓要收5元/人衛生費,不過樓內倒確實挺干凈的。環極樓最大的特點是抗震性能特強,300年來歷經多次地震。一次地震過後,留下3米多長1尺多寬的裂痕,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跡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而整個樓體安然無恙、巍然屹立。樓內部中心環無祠堂之設,在環極樓的中心點上,用力跺腳或放聲呼喚、歌唱,可以聽到十分明顯的回聲,好像北京天壇的迴音壁。
再往東5分鍾即到新南村的衍香樓。衍香樓坐落在一潭碧水旁邊,風光不錯。潭名游皇潭,算是個微型水庫,還有個小小的發電機組。這個土樓的大門布局比較特別,增加了一系列的外圍附設。廳內及樓外圍牆、左右小門等磚木雕刻比較精細,牆壁上書畫也比較精美。門楣上書「大夫第」,屬於詩書世家。這個樓也是要收5元/人的衛生費的,同樣也很乾凈。
繼續往東回來10分鍾左右路程,溪邊立著的是振福樓。這個樓不在大路邊,大門正對著南溪,依山伴水。由於現在被人承包下來准備開發成展覽館,所以還沒有開放。據說樓內用了許多石料和磚料,雕刻精細,外土內洋、中西合壁、富麗堂皇。
回到湖坑鎮。鎮上可以包小面、摩的,也可以住宿、補給、飲食FB。路口旁不遠處有一家美廉酒店,門面設施簡單。一大碗湯蒸兔子才10元錢,還有梅菜扣肉、燜豆腐、酸菜鴨血……味道都還不錯。比起旁邊的阿慶酒店來,真是實在的多。
如果不去初溪,可以直接從永定縣城坐[永定-高頭]的班車到達洪坑(土樓文化村)(9元)或者高頭(高北土樓群)(11元)。高頭與洪坑之間的道路正在修水泥路面,據說元旦前可以修好。往來其間基本上摩的比較多(3元/人)。
洪村土樓文化村門票40元。摩的可以直接帶進去,但是沒有門票進不了土樓,而且一旦發現有人沒買票進了村,保安就會安排查票,被趕出來的滋味不好受。洪坑的土樓象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等還是很有代表性的,相比初溪的50元門票,還是可以進去看看。(據說早上和晚上保安下班了可以不花錢進去看)。
洪坑可以住宿,住土樓大概是30元/人,交通也還方便。
洪坑到高頭大概20分鍾的路程。高北土樓群就在快到高頭的時候大路左手側。最經典的當然是承啟樓,號稱「土樓之王」。「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門票30元,可以乘管理員回家的時候溜進去看看(現任管理員家就在土樓旁邊),不用理會村民善意的嚇唬。土樓游覽,一個是宏觀,從高處俯視;一個是微觀,在樓內游盪。不進去看的話,始終會是個遺憾。從洪坑方向過去,快到承啟樓的道路拐彎處,有個小牌子,指示去觀景台的方向。說是觀景台,其實就是個小山包的坡頂。這里可以俯視高北村的土樓群景色。承啟樓旁邊還有一個圓樓,叫「僑福樓」,收5元衛生費,樓內空空,不值得一去。其實高北村的其他民房外觀也很有特色,可以到處轉轉。
高頭過去一段距離就到了一個岔路口,一邊往曲江方向,一邊往塔下方向。兩條路都可以到書洋,沿途也都有土樓。不過往塔下村的路程要短一點,而且塔下村和坂下村的裕昌樓(東倒西歪樓)是絕對不可錯過的。因此推薦路線:可以先往曲江方向觀看一下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然後回過頭來走塔下。
從岔路口往曲江方向大概2-3公里左右,路爬到了一個拐彎的坡上,坡上有小路可以下到村子。這里可以看到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的尾巴上三個樓。道路左手邊一條小路往坡上走,一直要爬到高壓電線塔那裡才能夠看到河坑土樓群的全貌。村子土樓很集中,不過單個看上去不是很特別。如果有興趣,可以在道路還沒上坡的時候過一座橋,沿著河邊的道路進入村子。
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前去石橋村,據說土樓的各種形態,和各種分布規律在這里都能找到蹤跡,是《中國民居建築》一書中土樓部分的樣板。
回到岔路口繼續往塔下方向。昏昏欲睡中,道路拐了個灣,一灣溪水出現在你的面前,層層疊疊鋪開的流水,兩邊的民居乍一看有點吊腳樓的味道,溪上橫架著一座樣式特別的長橋。嚷嚷著讓司機停車的時候,司機會告訴你:這就是塔下村了。
不同於其他村子大規模的土樓群,這里的房子更多的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小戶人家。在小巷裡穿來穿去,不小心穿到了人家的後門,擔心一條大黑狗正橫眉冷對著你有人家在制茶,那份茶香縈繞半個村莊,勝過各家各戶門廊窗牆擺置的各色花草。
穿過小村,村後坡上就是張家的宗祠——德遠堂了。德遠堂是我們這一路看過來保存最好的祠堂。屋檐上的磚雕色彩華麗,彩鳳、青龍、獅子、翠鳥、各式各樣的花朵…大門口和樑柱上的木雕、漆畫都保存完好、製作精細、色澤如新。此堂之所以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在於祠堂前佇立的23根盤龍柱(21根老柱,2根新柱)。當地有為功德之人立龍旗柱的風俗,而德遠堂前的旗柱林數量眾多,且保存完好。
此處無需門票,所有的風景全部FREE,強烈推薦。
塔下村再往東前行幾分鍾到達坂下村的裕昌樓。裕昌樓就是有名的東倒西歪樓了。收5元/人。據稱當年此樓為5戶人家一起修建,輪流供應修建土樓的木匠師傅飯食。但是因為彼此溝通不是很好,以至於對木匠師傅伙食供應不是很准時。這下得罪了大師傅,因此暗中動了手腳。以至於樓蓋好了雖然能住,慢慢的2-3層順時針扭斜,而4層則逆時針歪斜。可能力學結構剛好均衡,因此幾百年來倒也相安無事,被今人視為一建築奇跡。現今樓里還住有許多戶居民。裕昌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層的每家房子里都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滿福建土樓,水位很高,清冽甘甜。樓里的村民可能請你去他家喝喝用井水泡出來的有機茶。茶水品嘗無妨,如果不懂茶葉,購買的時候要謹慎一點。
出裕昌樓,再往前到達田螺坑。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湯啦,因為四個圓樓圍繞一個方樓而形象得名。據說從正下方看,形似5朵色澤不同的蘑菇(土樓顏色略有不同,有的淡青,有的淡紅);從側面看,象布達拉宮(比較牽強);從上方看,那就是四菜一湯啦。沒有進村,在公路邊拍過側面的角度後,車子直接開到觀景台處。觀景台就在公路邊,位置正好處於村子上方,而且角度封得死死的,旁邊的角度哪裡都看不到一絲絲。所以管理處放心大膽的收取20元/人的門票,而遊客就為了那一眼風景,實在是很無奈。
過了田螺坑,一路盤山而下到達書洋鎮,不到1個小時。途中有蜜柚賣,一斤5毛錢左右,小個的大概1塊錢一個。
書洋小鎮上車子不多,到南靖的車次每天只有4-5班而已,大概是上午7點、9點、12點多、下午1點多、4點多,車票10元/人。可以包皮卡去南靖,48公里路,大概100元左右,摩的索價50元(書洋這邊的摩的要價比湖坑那邊要高不少,注意砍價)。
沿途經過呂鳳蓮的故鄉,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看看南靖縣境內,梅林鎮長教村的懷遠樓和璞山村的和貴樓,以及船場鎮下山村的福興樓、隆興樓,南坑鎮新羅村的半月樓、翠林樓,還有最袖珍的土樓-如升樓。南靖福建土樓博物館位於書陽鎮田中村,距離南靖縣50公里,離書陽鎮2公里,是從南靖去往南靖各土樓點的必經之地,原為前台灣領導人呂秀蓮祖籍的宗祠。
道路沿著船場溪一路蜿蜒,很多的香蕉林,也是一派山清水秀。行程大概1個小時左右,路況不錯。南靖境內除了土樓外,也有溫泉,還有熱帶雨林保護區,路況都還不錯,還是值得轉轉。
南靖屬於漳州市,去漳州可以坐的士,非常方便,10元/人,大概35-40分鍾路程。
增值資料
1沙石蛋白建堅固土樓
福建土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現今逾千座土樓分布於福建西南山區,主要分為圓樓、方樓及五風樓等,建築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紅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牆厚達一米至二米的土樓,堅固得可以抵禦野獸或盜賊攻擊,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涼等功用。
2美國曾誤為核彈發射井
形狀獨特的客家土樓,竟在六十年代的冷戰時期,被美國誤為核彈發射井,雖經過20年的研究,用間諜衛星拍下無數圖片(土樓的俯視圖),但仍無法了解1500座「核彈發射井」中的「機密」,中情局在1985年終派出一對夫婦偽裝遊客,到福建南部的南靖縣調查,終於發現那些「發射井」,原來是歷史悠久的土樓,絕不是間諜衛星所發現的「核武設施」,才令美國當局鬆了口氣。
[編輯本段]董斌研究員講解福建土樓風水
美國國際東西方大學國際環境景觀生態管理學院資深研究員董斌先生對福建土樓作了評價:他認為福建土樓以各種各樣的圓樓以無角逼走「煞氣」,其實那所謂「煞氣」是不符合中國文化中的中庸因素的文化氣息,引領著和諧的民風家風傳承,千百年來,土樓的子子孫孫繁衍昌盛,土樓各自以吉祥的命名,再現著「天、地、人」三方完美結合的文化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在建造模式上,又體現了完美的國畫效果,把「框景」文化容納於中,在選址上,完全符合風水上關於明堂和案山的選擇,古代的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當然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步步吉祥,層層好運,才迎接來今天的世界文化遺產入選。
董斌先生認為,福建土樓中的「土樓王子」振城樓、這座「最富麗堂皇的圓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樣的結構,體現了,八卦風水學的深刻豐富的宜居原理。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文化的融合,這是福建文化容易接受外來優秀文化,吸納天地萬象為我精華精氣神的表現,在土樓中非常罕見,也是優秀的人文傳承。
董斌先生認為,在文化傳承方面,福建土樓以方圓結構為准則,體現了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審議批准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的高度評價的園子叫「易園」,為什麼叫「易」園?「簡易,變易,不易」,也可以作為美學的標准,游遍蘇州名苑,你感覺清爽,這就是簡易,清爽中又曲徑通幽變化無窮,這就叫變易,簡易與變易交相輝映,這就是不易,這三易,是中國園林建築的文化靈魂,所以我說,易經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間,道盡中華美學最基本和最復雜的原則,還有比叫「易園」更合適的名稱么?可以這么說「三易」是中國園林美學的靈魂原則!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這樣層層接納,層層呼應,不僅在外觀上奇異秀麗,而且在氣勢上以勢應天地山川。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完全是風水學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結實的三合土牆,結合了「三防」(防風、防水、防震)功能和防盜和防匪。董斌先生認為,在實用和美學原則上也結合的非常緊密。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其存在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的結合,其因地制宜也十分符合風水的原則。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不僅僅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其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董斌先生認為,這個遺產項目容納了風水、文化、景觀、生態、人文為一體,是一個環境景觀生態風水學的樣本。
㈡ 經典人文地理的部分節目
為祖國而戰: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2014年04月11日 09:21:42 奪命奇兵(上)2014年03月31日 09:27:32 燃燒的太平洋(1)禍起珍珠港2014年02月21日 09:52:53 燃燒的太平洋(2)橫行馬來半島2014年02月21日 09:52:37 燃燒的太平洋(3)敗走馬尼拉2014年02月21日 09:52:23 燃燒的太平洋(4)血戮南陽2014年02月21日 09:51:30 燃燒的太平洋(5)中途島驚濤2014年02月21日 09:51:08 燃燒的太平洋(6)瓜島煉獄(上)2014年02月21日 09:50:51 燃燒的太平洋(7)瓜島煉獄(下)2014年02月21日 09:50:33 燃燒的太平洋(8)塞班風雨2014年02月21日 09:50:10 燃燒的太平洋(10)血戰沖繩島2014年02月21日 09:49:49 燃燒的太平洋(11)黑色櫻花2014年02月21日 09:49:30 燃燒的太平洋(12)日落東京灣2014年02月21日 09:41:46 金門恩怨2014年02月19日 17:38:11 密使一號2014年02月18日 14:24:09 誰縱容了靖國神社2014年02月14日 18:59:06 富春山居圖的聚散離合2014年02月12日 11:35:56 飛虎隊傳奇之血脈2014年01月07日 14:45:29 越戰啟示錄-最後大逃亡2013年12月23日 08:54:04 越戰啟示錄-反戰浪潮2013年12月19日 11:34:25 越戰啟示錄-春節攻勢2013年12月19日 10:59:48 越戰啟示錄-風起北部灣2013年12月19日 10:59:28 越戰啟示錄-深陷泥潭2013年12月19日 10:59:12 越戰啟示錄-無法自拔2013年12月19日 10:58:53 越戰啟示錄-逐鹿溪山2013年12月19日 10:58:33 越戰啟示錄-鏖戰奠邊府2013年12月19日 10:56:34 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2013年12月16日 11:25:00 隱蔽戰線·關露(1)2013年12月09日 21:44:31 美國暗戰2013年12月09日 11:04:02 曼德拉的苦難與光輝2013年11月19日 14:30:56 日落東京灣2013年10月15日 09:50:52 血戰沖繩島2013年10月12日 10:47:48 重回菲律賓2013年10月11日 11:05:43 瓜島煉獄(下)2013年10月09日 10:29:18 瓜島煉獄(上)2013年10月09日 10:28:19 回家2013年09月29日 10:47:44 野蠻的驕傲2013年09月29日 10:47:21 砍死我最愛的人2013年09月26日 11:16:37 被怪病纏身的男孩2013年09月26日 11:16:23 日裔的星條旗之夢2013年09月26日 11:16:08 悲情鄧麗君2013年09月22日 11:13:42 鐵娘子撒切爾2013年09月18日 11:21:36 傳奇元帥朱可夫2013年09月17日 08:52:05 刺殺朴正熙2013年09月12日 14:37:15 戴笠死亡之謎2013年09月12日 14:35:04 四站四平2013年09月10日 10:51:39 中國好功夫2013年09月03日 12:07:57 邁克爾.傑克遜2013年08月30日 10:26:55 垂直打擊2013年08月23日 11:15:26 零零七隕落之謎2013年08月22日 17:11:26 幻影傳奇2013年08月21日 10:52:06 零式的覆滅2013年08月06日 09:53:14 殺人狂魔石井四郎2013年08月02日 10:42:45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年08月01日 10:50:15 讓祖國檢閱(下)2013年07月31日 15:49:14 讓祖國檢閱(上)2013年07月31日 15:49:01 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2013年07月31日 15:48:44 出兵朝鮮2013年07月31日 15:48:25 血戰上甘嶺(下)2013年07月31日 15:48:00 血戰上甘嶺(上)2013年07月31日 15:47:44 西沙海戰(下)2013年07月31日 15:47:30 西沙海戰(上)2013年07月31日 15:47:15 血戰到底2013年07月31日 15:46:46 突破三八線2013年07月31日 15:40:05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年07月31日 10:10:14 異類戰犯-石原莞爾2013年07月30日 10:10:41 經典人文地理(20130725)2013年07月26日 16:50:59 50軍血戰朝鮮2013年07月26日 09:09:44 第五次較量2013年07月25日 09:41:53 回家2013年07月22日 11:39:01 金門恩怨2013年07月18日 15:13:30 密使一號2013年07月17日 09:42:41 假如動物滅絕了42013年07月16日 11:32:46 馬來之虎山下奉文2013年06月28日 11:40:27 殺人狂魔石井四郎2013年06月26日 11:22:30 假如動物滅絕了(三)22013年06月25日 11:08:21 假如動物滅絕了(三) 12013年06月25日 11:08:04 二戰謎中謎·阿登戰役 22013年06月24日 11:47:49 二戰謎中謎·阿登戰役 12013年06月24日 11:47:32 二戰謎中謎·兵臨城下 22013年06月20日 10:50:10 二戰謎中謎·兵臨城下12013年06月20日 10:49:42 二戰謎中謎·列寧格勒保衛戰12013年06月19日 12:45:38 二戰謎中謎·列寧格勒保衛戰22013年06月19日 12:45:22 假如動物滅絕了(二) 12013年06月18日 11:26:14 假如動物滅絕了(二)22013年06月18日 11:25:56 二戰謎中謎·莫斯科大逆轉2013年06月17日 10:53:09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32013年06月14日 10:39:37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22013年06月14日 10:39:22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12013年06月14日 10:39:05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2013年06月13日 11:34:14 二戰謎中謎·珍珠港疑雲22013年06月13日 11:33:53 二戰謎中謎·珍珠港疑雲12013年06月13日 11:33:34 垂直打擊22013年06月06日 10:31:54 垂直打擊32013年06月06日 10:31:54 垂直打擊12013年06月06日 10:28:33 遙遠的戰場2013年06月05日 09:57:39 《與蛇同眠(二)》42013年06月04日 16:47:09 《與蛇同眠(二)》32013年06月04日 16:46:57 《與蛇同眠(二)》22013年06月04日 16:46:41 《與蛇同眠(二)》12013年06月04日 16:46:13 經典人文地理(20130603)2013年06月04日 10:28:58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0601)2013年06月02日 09:38:51 「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全揭秘(20130530)2013年05月31日 09:56:19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0529)2013年05月30日 09:38:29 絕對教魔(20130528)2013年05月29日 09:19:12 《與蛇同眠1》(20130527)2013年05月28日 09:06:09 特種兵在行動之黑鷹墜落(20130525)2013年05月26日 09:17:34 雪原之狐——李奇微(20130521)2013年05月22日 09:31:04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0520)2013年05月21日 09:55:08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18)2013年05月19日 10:48:20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15) 2013年05月16日 09:36:22 經典人文地理—特種兵在行動之閃擊阿富汗2013年05月10日 14:08:2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8) 2013年05月09日 08:04:25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6) 2013年05月07日 08:03:16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5)2013年05月05日 11:42:32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0502)2013年05月03日 08:59:10 異類戰犯石原莞爾(20130501)2013年05月02日 11:27:07 日本遺孤(20130430)2013年05月01日 09:42:34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5)2013年04月26日 09:33:46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4)2013年04月25日 09:15:5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3)2013年04月24日 09:08:51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2)2013年04月23日 09:39:01 經典人文地理——莫斯科人質事件(20130419) 2013年04月19日 10:28:07 別斯蘭的哭泣(20130417)2013年04月18日 09:00:51 十年9.11(20130416)2013年04月17日 09:24:26 大發雌威(一)(20130415)2013年04月16日 09:07:07 英國航母-光輝傳奇(20130410)2013年04月11日 09:00:40 英國航母-四代世家(20130409)2013年04月10日 09:45:21 航母鼻祖-競技神號(20130408)2013年04月09日 08:45:41 血戰長津湖(20130408)2013年04月08日 09:13:01 吳哥的哭泣(20130404)2013年04月05日 10:50:37 《張純如與南京大屠殺》2013年04月04日 09:14:20 《無足之鳥-張國榮》2013年04月04日 09:13:35 寂寞煙花 梅艷芳的傳奇人生(20130402)2013年04月03日 09:13:35 無足之鳥 張國榮(20130401)2013年04月02日 11:14:5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8)2013年03月29日 09:07:04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7)2013年03月28日 09:44:48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6)2013年03月27日 10:10:23 《獵殺黑九月》(20130322) 2013年03月23日 16:44:16 經典人文-幻影傳奇2013年03月14日 09:26:47 聖納澤爾的爆炸聲2012年12月07日 10:25:59 搏殺荒島2012年12月07日 10:23:53 夢碎維莫克2012年12月06日 10:09:47 珍珠港疑雲2012年12月06日 10:07:40 重九傳奇2012年12月04日 11:02:55 《電閃烏干達》(20121026)2012年10月27日 10:22:08 《末日皇花》(20121025)2012年10月26日 10:47:11 《喪膽諾門坎》(20121024)2012年10月25日 10:13:19 《盧溝橋陰謀》(20121023)2012年10月24日 11:10:33 經典人文地理(20121022 死亡要塞201210192012年10月20日 10:08:39 武力搶關東201210182012年10月19日 10:15:10 偽滿黑手(20121016)2012年10月17日 09:48:43 埋在山中的歷史(20121015)2012年10月16日 10:25:44 百年航母之超級航母的覆滅(20121012)2012年10月13日 11:09:55 馬里亞納海空大戰2012年10月12日 14:24:34 馬里亞納海空大戰(20121010)2012年10月11日 14:41:01 百年航母·搏殺中途島(20121009)2012年10月10日 10:35:21 百年航母——驚天一擊2012年10月06日 16:26:36 百年航母——奇襲塔蘭托2012年10月05日 10:28:26 百年航母·雛鷹展翅(20121003)2012年10月04日 10:37:22 印度航母的二手之路(20121002)2012年10月03日 10:44:15 獨樹一幟的法國航母(20121002)2012年10月02日 14:25:58 另類航母(20120927)2012年09月28日 11:03:57 死亡要塞(20120920)2012年09月21日 09:27:03 惡魔的飽食(20120918)2012年09月19日 14:30:11 威逼東北王(2020918)2012年09月19日 14:28:18 死亡要塞(20120917)2012年09月18日 15:11:01 偽滿黑手(20120917)2012年09月18日 15:06:52 武力搶關東(20120915)2012年09月15日 10:12:59 威逼東北王(20120913)2012年09月14日 11:08:36 偽滿黑手(20120912)2012年09月13日 11:11:06 偽滿黑手(20120910)2012年09月11日 11:16:29 百年巫家壩(20120907)2012年09月08日 15:13:33 間諜007原型的奇異人生(20120906)2012年09月07日 11:15:09 尋找真相-間諜嘉寶(20120905)2012年09月06日 15:39:10 魔鬼的終結2012年09月05日 15:02:42 密蘇里號上的秘密(20120903)2012年09月04日 10:31:08 追夢完美2012年08月31日 14:08:21 陸戰之王(20120829)2012年08月30日 15:13:16 話說直升機(20120828)2012年08月29日 15:22:44 萊茵蘭戰役(20120828)2012年08月29日 15:22:00 西沙海戰(下)(20120823)2012年08月25日 12:04:09 鷂式戰機(20120823)2012年08月24日 10:33:34 法國幻影(20120822)2012年08月23日 12:49:38 西沙海戰上(20120822)2012年08月23日 12:48:40 血戰上甘嶺下(20120821)2012年08月22日 14:40:28 呼嘯長空(20120821)2012年08月22日 14:37:09 血戰上甘嶺上集(20120820)2012年08月21日 14:50:40 米格風雲(20120820)2012年08月21日 14:49:35 空中堡壘(20120816)2012年08月17日 11:15:52 朱可夫的失效戰爭(20120816)2012年08月17日 11:15:12 門格勒雙胞胎之謎(20120815)2012年08月16日 14:18:22 空中鷹隼(20120815)2012年08月16日 14:16:48 尋找真相-第三帝國的神葯(20120814)2012年08月15日 11:49:22 空戰傳奇-血火長空(20120814)2012年08月15日 11:45:36 希特勒的隱私(20120813)2012年08月14日 14:45:54 零式神話的湮滅(20120813)2012年08月14日 14:44:56 血戰到底(20120809)2012年08月10日 11:21:17 西沙海戰下集(20120809)2012年08月10日 11:18:28
㈢ 《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是真的嗎如果是,那方舟又在哪呢
《聖經》記載了諾亞方舟這樣的故事:為了懲罰墮落的人類,上帝製造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洪災,只有善良的諾亞得到上帝指點,製造了一條巨大方舟,帶著家人和一些無辜的動物從大災難中倖存下來。大雨直下了40個晝夜,雨停後,諾亞方舟在汪洋中飄浮了整整7天,最後停泊在亞拉臘山脈。
1949年,俄國飛行員羅斯科維斯基拍下了第一張諾亞方舟的照片,照片中顯示,一個模糊的暗色斑點出現在山頂厚厚的冰層下,因而不少專家懷疑那就是《聖經》中記載的「諾亞方舟」。然而,由於亞拉臘山地勢險峻,當地居民長期處於封閉狀態,所以半個多世紀以來,關於「諾亞方舟」的猜想仍然是一個謎。
1957年,土耳其幾名空軍飛行員駕駛飛機考察亞拉臘山頂,發現這個物體呈船型,這更引起了各國考古學家的濃厚興趣。但是由於當時正是美蘇冷戰時期,蘇聯以「防止美國間諜接近蘇聯」為名,禁止各國飛機駛入山脈附近。
9年前,美國衛星圖像分析專家波爾謝·泰勒也開始關注這個被稱為「亞拉臘山奇觀」的神秘物體。他花了幾年時間,收集了大量衛星成像圖片,並對它們進行分類,終於發現這是一個長180多米的龐然大物。不過他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東西,他認為這也許是古老的土耳其要塞,也許是一架飛機的殘骸,也有可能是「諾亞方舟」。
美土聯合考察隊7月進山
為了解開這個「亞拉臘山諾亞方舟」之迷,土耳其和美國雙雙派出頂尖的探測人員,組成了這支10人小組,他們將於今年7月15日進入亞拉臘山,並在那裡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勘察工作。小組負責人丹尼爾·邁克吉維恩表示:「我們不會挖掘那個神秘物體,更不會在那裡造出個假的方舟。我們只會在那裡拍照,讓你們看到那裡的真實場景。」
邁克吉維恩說,在他們進入亞拉臘山脈以前,隊員們還需要做很多准備工作,比如閱讀有關亞拉臘山一帶人文風情、地理地貌的資料。他認為,他們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與當地的土著居民進行溝通。由於土著居民們把這些山丘視為神靈,並且深信「諾亞方舟」的存在,所以世代以來,他們從不願意向外來的人們透露有關這些山丘的秘密。
探測小組的成員大多表示,對於了解《聖經》的人來說,一旦諾亞方舟被證實真的存在,它就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標志,以及人類進化發展的一個記錄。他們都覺得這是一件既非常有意思,又非常有趣的工作。
從19世紀開始,人們便開始去達阿祿山尋找那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法國探險家、考古學家約翰.佛爾蘭.那撲拿曾三次登臨達阿祿山尋找諾亞方舟。
1955年夏天,那撲拿帶著他的兒子那法盧第三次登上達阿祿山,在那裡奇跡出現了,他們發現一截方舟的殘塊有一點露在冰河上面。父子倆異常激動,小心翼翼地將那方舟的殘木塊挖了出來。諾亞方舟發現的消息引起了世界的轟動。方舟木塊分別被運到巴黎大學、法蘭西研究院、西班牙與埃及的最高學府和考古機構。
專家們用碳14及其他先進技術進行測定,證明這些木塊是「歌斐木」,年代在5000年前。根據木塊上加工的凹凸的痕跡分析,專家們認為它是一個大建造物的一部分。專家們推測,這殘木很可能就是諾亞方舟的組成部分,或者是諾亞死後,亞美尼亞人為紀念諾亞而特地製造的大方舟的一塊木板。無論如何,這是遠古人類有關洪水的傳說所遺留下來的重要實物。
到20世紀80年代初葉,美、蘇、法、德、日及中東一些國家的考古學家們發現,在距今五六千年的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兩河流域的確發生過大洪水,在古亞述王國都城尼尼微的拔尼巴國王圖書館遺址里,還發掘出「泥板文書」,泥板上也有關於洪水泛濫的記錄。據此,學者們推斷,《聖經》中上帝指示諾亞造方舟躲避洪水之事即源於此。根據那撲拿發掘的殘木分析,專家們認為,諾亞方舟有可能就在達阿祿山上。今天的達阿祿山從山間至山峰仍有厚厚的冰河。
㈣ 國家地理雜志是那一年創辦的
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成立後的9個月開始發行第一期
首發日期 1888年10月
㈤ 經典人文地理越戰啟示錄先後排列
越南戰爭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之間,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1] 其本專質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屬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㈥ 維也納(音樂之都)的詳細資料!!有哪些名人在那出生
維也納
多瑙河的女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世界名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位於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維也納盆地之中,三面環山,多瑙河穿城而過,四周環繞著著名的維也納森林。人口156.3萬人(2000年)。
公元1世紀,羅馬人曾在此建立城堡。1137年為奧地利公國首邑。13世紀末,隨著哈布斯堡皇族興起,發展迅速,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15世紀以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和歐洲的經濟中心。18世紀,瑪麗亞·鐵列西婭母子當政期間熱衷於改革,打擊教會勢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帶來藝術的繁榮,使維也納逐漸成為歐洲古典音樂的中心,獲得了「音樂城」的美名。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登上城西的阿爾卑斯山麓,波浪起伏的「維也納森林」盡收眼底;城東面對多瑙河盆地,可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北面寬闊的草地宛如一塊特大綠色絨氈,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間。房屋順山勢而建,重樓連宇,層次分明。登高遠望,各種風格的教堂建築給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層古老莊重的色彩。市內街道呈輻射環狀,寬50米,兩旁林蔭蔽日的環形大道以內為內城。內城卵石街道,縱橫交錯,很少高層房屋,多為巴羅克式、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中世紀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雙塔教堂的尖頂聳入雲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環形大道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和國家歌劇院等重要建築。環形大道與另一相平行的環行路之間為中間層,這一帶為商業區、住宅區、也有宮殿、教堂等夾建其間。第二環形路外為外層,市西有幽雅的公園,美麗的別墅以及其它宮殿建築。在這眾多的宮殿中,以位於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龍宮引入注目,這是奧地利歷史上繁榮時期的一個遺跡。城區東南部的「美景宮」為18世紀初卡爾皇帝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戰功的歐根親王所造。
維也納的名字始終是和音樂連在一起的。許多音樂大師,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斯特勞斯父子、格留克和勃拉姆斯都曾在此度過多年音樂生涯。海頓的《皇帝四重奏》,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英雄交響曲》,舒伯特的《天鵝之歌》、《冬之旅》,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著名樂曲均誕生於此。許多公園和廣場上矗立著他們的雕像,不少街道、禮堂、會議大廳都以這些音樂家的名字命名。音樂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為人們參觀和憑吊。如今,維也納擁有世界上最豪華的國家歌劇院、聞名遐邇的音樂大廳和第一流水平的交響樂團。每年1月1日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金色大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除紐約和日內瓦外,維也納為第三個聯合國城市。1979年建成的奧地利國際中心又稱「聯合國城」,氣勢雄偉,是許多聯合國機構的集中地。它曾是長期稱霸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機構所在地;1814年奧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曠日持久的維也納會議上施展陰謀詭詐的政治權術;1815年俄、美、奧3國皇帝締結所謂「神聖同盟」,力圖撲滅資產階級革命;1848年在歐洲大革命的影響下,維也納發生街壘戰,梅特涅逃亡倫敦;1867年成為稱雄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首都;20世紀30年代初,希特勒一躍而為德國納粹的頭目,1938年3月率軍長驅直入維也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戰爭期間,全城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古典建築被毀;1955年5月蘇、美、英、法4國與奧地利在「美景宮」會議廳簽訂了《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從而結束了長達10年的4國佔領狀態;1955年10月16日,奧地利議會宣布憲法性法律「永久中立」,這一天被定為國慶日。
奧地利號稱「歐洲的心臟」,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結東西歐的交通樞紐和來往於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之間的重要通道。
維也納-歷史文化之都:維也納永遠充滿多姿多彩吸引人的文化節目。無論是古典音樂或現代戲劇,電影,舞導演出或歌劇,音樂劇,藝術展覽或音樂會及演唱會-無論您何時駕臨,您都能有無限的發掘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閑的坐在聞名世界,氣氛濃厚的維也納咖啡廳喝杯咖啡,或拜訪一流的傳統葡萄酒場(Heurige)。在維也納您更可品嘗到歐洲各國,美味高級的烹飪技術。
維也納-音樂之都:幾世紀以來音樂一直都離不開維也納,與它緊緊相連。它是孕育出音樂天才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和約翰史特勞斯的聖地。維也納悠久的音樂遺產延續至今。聞名全世界的維也納交響樂團和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世界各地的巡迴演出中永遠得到爆滿觀眾的熱烈掌聲。而維也納音樂學院不斷的孕育出在國際音樂界中脫穎而出的樂者。除此之外,維也納豐富活躍的現代熱門音樂舞台及場所吸 引了不少的年輕人。如果您喜歡音樂,維也納絕對讓您無法忘懷。
歷史人口
20世紀初期,維也納曾經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維也納的人口在奧匈帝國時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長,當時的維也納聚集了很多從這個帝國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捷克人返回他們的祖國,這導致這個城市的人口減少。在接下來的移民時期,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