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地理92本和131本
⑴ 華夏地理和美國國家地理是完全一樣的嗎
不是。
華夏地理大概會有一兩篇文章是自己的,另外是美國國家地理的(大概3到6篇)。
不過即使這樣,練翻譯還是蠻有用的吧。
⑵ 圖書角里有一些科普書和故事書,其中故事書有92本,如果拿出18本科普書,那麼剩
92-9+18
=83+18
=101(本)
答:,「圖書角」原來有101本科普書.
⑶ 蘇通大橋,慈滬大橋等中國大橋情況
概況
蘇通大橋是長江上正在建設的斜拉橋。它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和(蘇州)常熟市之間,預計於2009年通車。作為現在全球最大的斜拉橋,大橋主跨1088米,通航凈空62米,跨江大橋總長8206米,兩岸連接線共長24.2千米。工程總投資64.5億元。
近況
蘇通大橋已於2007年6月20日合龍,全線貫通。
散文
持續發展近30年的中國,正涌現出一批世界級的超大型工程,將成為新時代的里程碑與標志物。
(一)長江上迄今已建有164座大橋。除武漢、南京等老橋外,皆為近30年所建。近期的江陰大橋,為世界第四大跨徑懸索橋,潤揚大橋為世界第三大懸索橋。
即將合攏的蘇通大橋,則為第165座了。雖時間上絕非最後一座,但空間上卻是江尾最末一座。由於地質條件比江陰、潤揚兩橋更困難,不可能採用懸索,而只能用拉索。這座投資64.5億的大橋,是當今世界最大跨徑的雙塔拉索橋。其工程之艱巨,規模之浩大,技術之高精,加上所創四項「世界之最」的紀錄,使它代表著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建設的最高水平,被稱作世界橋梁的珠穆朗瑪峰。著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以《無與倫比的工程》為題,對蘇通大橋作了專訪與報導。因此足以堪稱「天下第一橋」。
(二)
我國960萬平方公里領土中,約4萬平方公里的長三角,地質上是最年幼的,僅有6~7千年的歷史。在這之前,長江出海口位於鎮江一帶。源於姜根迪如冰川滴水的萬里長江,一路東流入海,落差5千多米,在西江段沖下大量泥沙。至入海處,江面開闊,水勢平緩,泥沙沉積。每年積沉沙約5~6千億噸。如此沖積了6千多年,千古沉沙形成約100米厚4萬平方公里扇形三角洲。
這個由西江飛來的三角洲,如今西起鎮江,北至通揚運河,南到杭州灣。這里不僅擁有無窮盡的千古沉沙,還有上千年的文化積淀。由於歷史上北方游牧民族騎兵的一次次南侵,黃河流域的文化精英豪門,也就一次次南遷,從東晉「衣冠南渡」,到北宋南遷,清滅南明。一批批豪門貴族,不僅給長江流域帶來細軟財寶,也帶來無盡的文化傳承。長三角,雖地質上最年幼,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勝似金甌,如今已是神州大地上最繁榮富饒的地域。到2010年,這里人均GDP將達6000美元。這里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人民的素質普遍較高,光院士就有220位之多。
大橋西側82公里的江陰,有塊石頭,刻有「江尾海頭」四字,這是兩千多年前的寫照。如今江之尾,海之首,已移到大橋東側了。這里江面寬達6公里,水深30米,一片煙波浩淼。無風時浪高也達1至3米,巨瀾陡峭。南北公路,到此戛然而止,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來往車輛,只能靠滾裝船渡江。若遇大風,常封江數日,車積成龍。如今修了這座大橋,將使南北車潮物流,自由暢通。
我們乘工程汽艇,向江心駛去。只見合攏在望的蘇通大橋,貫若長虹,挺拔灑脫,但江面上卻籠罩一縷鄉愁。這不只是遊子歸來的思情,還使我想到70年前,這里曾有過壯烈的戰事。早在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時,侵華日軍的百川大將,就指揮其海軍陸戰隊,從大橋東側的瀏河口登陸,迫使十九路軍退出上海陣地。1937年「八·一三」上海保衛戰。中國投入最精銳的師團,傷亡達30餘萬人,包括10位將領。雖使日軍遭到傷亡10萬人之重創,但終未能守住上海。在大橋西側的江陰要塞,又展開慘烈的海戰。當年9月下旬,中國海軍擁有兩艘主力戰艦的第一艦隊,在擊落20多架敵機後,全軍覆沒,20多艘戰艦與上百艘民船沉於江底。11月12日,上海失守,但日軍仍無法突破江陰要塞。12月間,江陰炮台在犧牲200多將士後,奉命東撤。不久日軍直驅南京,竟屠殺我30萬同胞。
(三)
歷史隨江水東逝。我遙望天際,只見雲水悠悠一色。時空變換,藍天碧水間,一座蜿蜒32.4公里的蘇通大橋,眼看就要合攏了。
113座橋墩構成的跨江大橋,長達8146米,有92座橋墩立在江水之中。其中第68與69兩座為主塔橋墩,每墩耗資約6億元,工程最為壯觀,墩長114米、寬48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厚約9米,灌注混凝土達5萬立方米,墩下由131根,長達120米,每根直徑2.5至2.8米的鑽孔灌注樁組成,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入土最深的橋梁樁基礎,因此創下第1項世界紀錄。
兩座主塔橋墩上,各豎立一座「人」字型的巨塔,每塔高達300.4米。這遠遠超過日本多多羅大橋的橋塔,它高達224米,目前排名世界第一。它也比在建的香港昂船洲大橋的橋塔高出6米,雄踞世界最高橋塔的寶座,創下第2項世界紀錄。
每座橋塔,向兩側雙面延伸各68根鋼拉索,總共136對、272根,組成4組「人」字形,每組有34個「人」字,2088米的主橋,就靠這136對勾成「人」字的拉索,牽引著4.6萬噸重的橋面鋼梁。兩主橋墩的跨徑為1088米,比世界目前最大跨徑斜拉橋(日本多多羅大橋)的890米,要長出198米。比在建香港昂船洲斜拉橋的1018米跨徑,也要長出70米。這是第3項世界紀錄。
這4組「人」字形拉索,越向外越大,其最外端的4個「人」字最大。這8根拉索每根長達577米、重達59噸,比日本多多羅大橋的最長斜拉索要長出100多米。這就創下第4項世界紀錄。
藍天下的4組「人」字鋼索,猶如西樂器中的豎琴,中樂器的箜篌。在陽光照射下,是那樣整齊、勻稱、優美。江風徐來,似乎風撥弦鳴,發出漫天的音響。這是交響詩,又是進行曲,奏出了謳歌偉大時代的華彩樂章。
從江面上翹望這136個大小不等的「人」字,讓人聯想,這不正是「以人為本」的向征嗎!每個「人」字正好代表著1千萬個中國人。由於大橋遠離城市,以兩岸廣闊田野為背景,給人以平寧靜遠、高華飄逸的審美意境。氣勢如此偉岸,線條如此流暢,造型如此優美,韻律如此和諧,色彩如此靚麗。風景即心境,這樣壯麗的風景,正反映當代中國人蓬勃向上的心境。
(四)
我們從北主橋墩處下船,乘施工電梯升到橋面。橋寬35米,共有6條車道,同兩岸高速路相接。在寬廣平坦的橋面上散步,腳下是滔滔江流。此刻方頓悟出「天塹變通途」的意境。
對面就是蘇州地區,待些天合攏後,我們就可徑直走過去。蘇州擁有十萬綉娘,蘇綉名聞天下。大橋帶來通途,通途將把大江南北化為一片富麗堂皇的蘇綉美景。大橋車流如梭,每天將有4萬輛次的流量。
南通早就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從緯度上講,比鎮江還靠南。但因一江之隔,造成「南通向南難通」,竟不屬蘇南之列。這幾年經濟增幅,越發比不上蘇錫常地區。其它蘇北地區就更不用說了。
我常把京、津與河北的發展比作版畫,黑白界線十分明晰,貧富懸殊,缺少互動。而把上海與江、浙的發展,比作水墨畫。水墨在宣紙上向四周浸溢渲染,沒有明顯的界限。上海與整個長三角,互濟互動。但因這道天塹,阻斷水墨的滲渲浸染,使江北地區發展滯後。
長三角,擁有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多集中於江南。全國百強縣中的前十名,大多分布於此。大橋貫通後,南通到上海僅需1小時。大橋北接「連鹽通」高速,南連「蘇嘉杭」高速。可使南北經濟千絲萬縷的扣織在一起,編織巨大的城市網,形成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龍頭。這可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經濟帶,如巨龍般騰飛起來。
大橋之所以斥巨資修建如此巨大的塔橋墩,就是為了整個長江黃金水道的通海航運。主跨1088米,使主航道凈寬891米,橋凈高62米,可通過5萬噸級的集裝箱貨輪。目前每天最多通船6千艘。沿江兩岸,群港林立,晝夜繁忙。這里的碼頭,已通達160個國家、地區的300多個港口。長三角的經濟已通向世界,融入全球,正為構建和諧世界而貢獻力量。
(五)
據最近報載,江蘇省交通廳提出了「十年路面百年橋」的口號。對大橋的基礎結構、質量標准,皆以百年大計來要求。蘇通大橋前期工作始於1991年,工程可行性研究始於1999年,於2003年6月27日開工,真是「十年磨一劍」。有各方面中外專家200多人,包括68名院士,以及30多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參與。針對「十大關鍵技術」開展多領域、跨學科的研究,廣泛採用各種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制訂了詳盡方案,還進行風洞、抗震、材料等等各種試驗。由於採取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體制,使工程擁有大量自主創新知識產權。這不僅保證大橋各項工程指標獲得全優,也為設計、施工、管理、運營等各方面,積累豐富經驗,並培養一大批人材。特別是創新體制的形成,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蘇通大橋,科技創新是蘇通大橋勝利建成的基礎與原動力。這座大橋的建成,標志中國的造橋技術,已達到國際頂級水平,我國已跨入世界橋梁強國之行列。今後可以從容進入國際橋梁市場,去投標攬活了。
中國不僅在2500多年前,建有留存至今的趙州橋。還在1705年(康煕四十三年),於大渡河上建成當時世界最大的瀘定鐵鏈橋,橋長200米,寬2.8米。300多年了,仍在使用。歐洲直到1741年,才在蒂斯河上出現第一座鐵鏈橋,僅長20米、寬0.63米。但當西方完成工業化後,橋梁技術日新月異,創下各項世界紀錄。至今跨徑最長的仍是英國1981年建成的恆比爾大橋,達1410米。但它是懸索橋,至於拉索橋,仍由蘇通大橋領先創下4項世界紀錄。在工藝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代,任何建築的世界紀錄,皆不可能保持永久。我們衷心期待,有人能破叩這4項紀錄。
蘇通大橋是中國的驕傲。由於同高速路一樣全封閉,行人不能上橋,故在兩岸將建有橋頭公園。其中有觀景台,供遊人觀橋留影,也設有大橋展廳,定將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當我留下《蘇通大橋序》手稿,離開南通後,仍忐忑不安。回京不久正好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會上碰到金炳華委員,就請他過目指正。他給以較高的評價與肯定,認為文字通俗,境界高雅,朗朗上口,便於傳誦。故借貴刊一角,公布於眾,供大家評勾。現錄全文如下:
蘇通大橋序
千古沉沙無窮盡,萬里長江入海流。滄海漸桑田,西江飛來三角洲。
長三角,勝金甌。地質最年幼,繁榮冠神州。江之尾,海之首,煙波浩淼巨瀾陡。路止休,逾鴻溝,往來渡扁舟。而今一橋穿南北,物流車潮競自由。
橋貫長虹,江籠鄉愁,雲水一色天際悠。兩座雄塔江心矗,百對拉索人字勾。似豎琴,如箜篌,風撥弦鳴漫天謳。交響詩,進行曲,華彩樂章多重奏。
天塹變通途,通途化蘇綉。蘇通橋上車如梭,千絲萬縷盡入扣。編織城市網,刺綉巨龍頭。蘇通橋下船萬艘,沿岸群港夜如晝。經濟通全球,和諧五大洲。
十年路面,百年橋構,技藝精湛創全優。四項世界紀錄,且待天下何人破叩。
七十迂叟,謅序獻丑。文拙情難朽,存此供評勾。
蘇通大橋位於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常熟)市之間,全長32.4公里,是我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因承載著「最大群樁基礎」、「最高橋塔」、「最長斜拉索」和「最大主跨」4項世界紀錄而備受關注。大橋的建設被外界認為是中國由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邁進的標志。
大橋建設歷時近4年,組建了包括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科研、咨詢、海事「一橋七方」的建設團隊。在建設過程中,蘇通大橋建設者攻克了包括超長斜拉索減振、施工控制、沖刷防護設計與施工等多項關鍵技術難關,為大橋的順利施工奠定了基礎。
據悉,蘇通大橋同時還是江蘇沿海大通道最重要的「卡口」。大橋的建成通車,將打通沿海過江通道,有力地推進江蘇省沿海開發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也將徹底改變南通「難通」的局面,使南通到上海的時間縮短為一個小時,躋身「上海一小時都市圈」。
⑷ 97年出生的和92本年的在一起好嗎
雙方生肖:牛:猴
男牛+女猴:可以結成連理,你深愛著她,你會為她作出犧牲與讓步,專即使她有不忠,你也會在屬痛苦中原諒她。
女牛+男猴:是幸福的一對。你會很愛他,而他能擺脫一切家庭糾紛,使得生活融洽。
男猴+女牛:婚愛十分和諧,她會很愛你,而你能理解好家庭瑣事,使生活愉快。
女猴+男牛:可共同相處,他會深深的愛上你,他願意為你作出很多犧牲與讓步。
⑸ 美國國家地理和美國探索頻道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簡介
1888年1月13日,33人在美國華盛頓的宇宙俱樂部聚會,成立了一個以「增進和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學會——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學會創辦了自己的會刊,這便是如今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從那時起到如今,國家地理學會走過了115年,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非盈利的教育與科學機構。
國家地理學會通過雜志、地圖、書籍、電影和互動式媒體,深入淺出地反映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
除《國家地理》外,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還有:1984年問世的國家地理旅行家雜志、國家地理兒童雜志、1999年4月推出的國家地理探險雜志等;
自1907年出版第一本書以來,國家地理已經用23種語言出版了2000多種書籍。每年出版80多種成人和兒童書籍,除了定期出版攝影專輯和地圖集外,國家地理學會的書籍涉及的主題還包括人腦、科學歷史、世界文化和宇宙;國家地理電視電影提供激動人心的冒險、科學、自然歷史和人們感興趣的故事。國家地理每周一次的系列節目《探險家》以及標志性的長期播出的《國家地理任務》節目和超大屏幕的電影已經榮獲了800多個獎項,其中包括122個艾美獎和 2個奧斯卡獎提名;2000年6月,國家地理頻道與中國內地40多家地方電視台合作推出了《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兩檔節目。開播以來,該節目以其卓越的品牌質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感染並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中國內地觀眾。
國家地理屬下還有:國家地理視頻公司、國家地理地圖公司、國家地理學會網站、國家地理探險委員會、國家地理保護基金等實體、機構。
從創立至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資助過的人類探索與科研計劃已超過7000件。國家地理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每年為各種學科的項目提供資助,他的研究重點是環境科學。
Discovery探索頻道簡介
Discovery探索頻道簡介
Discovery探索頻道,Discovery傳播公司的旗艦電視網,致力於打造全球最高品質的紀實節目,力求成為電視熒屏上最富活力的電視網之一。 Discovery探索頻道於1985年開播,是世界上發行最廣的電視品牌,目前到達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億零6百多萬家庭,以35種不同語言播出節目。
Discovery探索頻道自1994年在亞太區開播以來,一直是Discovery亞洲電視網旗下的主打電視頻道。該頻道提供24小時高品質紀實節目,帶領觀眾深入洞察我們周邊世界的內在奧秘。Discovery探索頻道目前在亞太區擁有1億1千2百多萬訂戶,始終保持迅速增長的強勁態勢,吸引來自不同文化的各階層觀眾。據2005年泛亞媒體調查(PAX)的結果顯示,Discovery探索頻道在富裕成人*中連續9年被公認為亞洲地區收視人口最多的有線及衛星電視頻道。在新加坡舉辦的2004年"亞洲電視大獎"評選中,Discovery探索頻道還榮膺"年度最佳有線及衛星電視頻道 "。
Discovery探索頻道通過泛美8號衛星播出節目,其訂戶遍及澳大利亞、汶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韓國、菲律賓、中國台灣、泰國、越南、新加坡和南太平洋諸島。
關於Discovery 傳播公司
Discovery傳播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紀實媒體公司。它已從其核心資產 - 1985年在美國首次開播的Discovery探索頻道,成長為目前到達一百七十個國家和地區、累計訂戶近十四億的全球媒體巨擎。Discovery國際電視網旗下擁有十七個電視品牌,提供35種語言定製的節目到達七億零四百萬累計訂戶。Discovery傳播公司有四大股東:Discovery控股公司(納斯達克代碼:DISCA、DISCB)、考克斯通信公司、前進/紐豪斯傳播公司以及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約翰 S. 亨德瑞先生。
⑹ 故事書和連環書一共92本故事書比連環書多24本各多少
由於故事書比連環書多24本,92—24=68本,再用剩下的68本去平分,68÷2=34本,哪么故事書是,34+24=58本,連環書是3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