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有關火山

地理中國有關火山

發布時間: 2021-03-04 17:53:26

❶ 中國境內有沒有火山

中國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雲南騰沖火山、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歷史上有過多次火山噴發的記載,黑龍江鏡泊湖火山、吉林龍崗火山、瓊北火山全新世以來有過噴發。近年的觀測與研究表明,長白山、騰沖等火山區存在火山地震、高熱流、水熱活動等,預示著這些火山存在再次噴發的潛在危險。
中國火山分布

①東北地區是中國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區,共有34個火山群,計640餘座火山,並有大面積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地、大興安嶺和東北平原(見五大連池火山群)及松遼分水嶺3地區,具有活動范圍廣、強度高、噴發期數多、分布密度大等特點。新第三紀時期多有規模巨大的沿斷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蓋於廣大準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積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規模較小者後期被侵蝕切割為方山、嶺脊、尖山、殘丘等;第四紀以後噴發規模漸小,熔岩充填谷地,覆於河流階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熔岩堰塞湖——鏡泊湖;晚期則以強烈的中心式噴發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彈、火山礫、火山砂、火山灰等)組成的突兀於熔岩高原、台地之上眾多的火山錐。以長白山地區為例:在以長白山火山錐為中心的廣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環帶狀分布,覆蓋面積達萬余平方公里。一般認為東北區晚新生代以來的火山活動共有9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噴發為最強烈,此後規模和強度逐漸減弱。

②內蒙古高原亦為中國晚新生代火山活動較頻繁地區。在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和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截接部位之北側,以錫林郭勒盟為中心的內蒙古高原中部,發育有大片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期的玄武岩組成的熔岩台地,總面積約1.2萬多平方公里,規模僅次於長白山區。台地上規律地排列著許多第四紀死火山錐。按其分布的可分為3片:巴彥圖嘎熔岩台地集中於中蒙邊界,至少有40餘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規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頂圓錐形、鍾形、馬蹄形、不規則形火山錐;達來諾爾熔岩台地面積約3100平方公里,102座火山錐成華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為新第三紀寧靜式裂隙噴溢到第四紀後逐漸轉為多次強烈的中心式噴發而形成。內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寧周圍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張北漢諾壩玄武岩台地一帶,稱察哈爾火山區。該區恰值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與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之截接部位,又為祁呂東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復雜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顯受控於北東向及東西向構造。該區熔岩面積很大,如察哈爾熔岩台地面積約4400多平方公里,但後期火山活動規模及火山錐數目均遠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紀火山錐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兩側,如大同火山群可見保存完好的火山錐10餘個,另外還有由9座火山組成的馬蘭哈達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據推斷該區火山活動始於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結束。

③海南島北部與雷州半島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與該區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密切相關。該區第三紀初期開始斷陷下沉,沉積厚度達3000餘米,其中夾有數十層薄層玄武岩。第四紀初雷瓊地區上升,火山活動也最強烈。早期為裂隙式的平靜溢流,成大規模熔岩被,而後逐漸轉為猛烈但規模較小的中心式噴發,至全新世漸趨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積的熔岩台地及星羅棋布的火山錐。據統計玄武岩流面積達7500平方公里,火山錐近70個。

④著名的騰沖火山群位於滇西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火山及熔岩流以騰沖縣城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面積87×33平方公里,計有火山錐70餘座,其中火口完整的22座,遭破壞的10座,其餘為無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動自上新世始至全新世。本區以極豐富的地熱資源著稱於世,據1974年不完全統計,騰沖縣79個泉群中,溫度在90℃以上者有10處,地表天然熱流量達25.498× l04千焦耳/秒,一年相當於燃燒27萬噸標准煤。在地熱區高溫中心熱海熱田,遍布汽泉、熱泉、沸泉,水聲鼎沸,水汽蒸騰、數里之外可見。另外該區地震頻繁,並具岩漿沖擊型地震的特點:小震、群震、淺震甚多。表明熱田下部存在尚未溢出的殘余岩漿體活動,成為地熱流的強大熱源,目前火山仍處微弱活動過程。

⑤在羌塘(藏北)高原北部,由於上新世以來青藏高原強烈隆起,伴隨著強烈的地殼運動,留下了分布較廣的多期火山活動遺跡。可劃分為6個火山群。其中西昆侖山中克里雅河上游位於海拔4700米處的高145米的1號火山,曾於1951年5月27日爆發,延續數晝夜,為中國大陸火山活動的最新記錄。該區位置最南的大火山群——巴毛窮宗火山群,最高達5398米,是中國最高的火山。

⑥台灣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內,北部大屯火山群為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期火山活動的產物,並有澎湖列島等火山島。這些火山不僅形成了台灣島北部獨特的火山海岸,而且有些火口至今仍有硫氣噴出。如由7個小山峰組成的七星火山的東南山腹冷水坑爆裂口的硫氣孔,硫的最高年產量達455噸。

⑦太行山東麓有名的井陘雪花山玄武岩(N2—Q1)、湯陰黑山頭玄武岩(Q1—Q2)等及河北平原內部黃驊附近的「小山」和無棣附近的「大山」也為新生代以來火山活動的產物。華北平原底部並發現有4層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夾層,說明在太行山的抬升和華北平原的下沉過程中,也曾伴隨有多次岩漿噴出活動。

⑧南京附近有上新世噴發的上「方山」玄武岩和下「方山」玄武岩,長江北岸的盱眙、六合(見六合縣)及南岸江寧一帶均有由10餘座火山錐組成的小型火山群。

❷ 中國有多少個火山

有34個火山群。來

從中新源世到更新世的2000多萬年的地質歷史中,中國是個多火山國家,那時中國的火山噴發,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亞於日本。

近代中國火山活動也非常頻繁,1951年5月27日,新疆於田縣南部克里亞河源頭發生了一次火山活動,隨著隆隆的巨響,亂石飛濺、濃煙四起,彌漫的火山灰頃刻間遮住了天日,一座新生的火山-卡爾達西火山誕生了。

(2)地理中國有關火山擴展閱讀

中國火山的自然危害:

其中的火山碎屑流是主要的火山殺手之一,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和致命性。由於其速度很快,因而很難躲避,火山碎屑流是氣體和火山碎屑的混合物。

它不是水流,而是一種夾雜著岩石碎屑的、高密度的、高溫的、高速的氣流,常緊貼地面橫掃而過。火山碎屑流溫度可達1500°F,速度可達每小時100-150英里,它能擊碎和燒毀在它流經路徑上的任何生命和財物。火山碎屑流起因於火山爆炸式噴發或熔岩穹丘的崩塌。

❸ 中國的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世界上火山帶與地震帶的分布基本一致。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其弧形島嶼地帶,內形成「容太平洋火山環」。另外,中亞至地中海一帶火山也比較多。義大利、日本、印度尼西亞、堪察加半島、墨西哥、智利、夏威夷群島等多火山的國家和地區,常發生火山地震。

我國的火山主要分布在東北、內蒙古、山西、雲南、新疆和台灣。東北長白山區的白頭山火山曾於1597年和1702年爆發過,黑龍江德都縣五大連池火山也曾於1720年爆發過,這幾次火山爆發都可能伴有一些小地震。台灣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火山,至今還在繼續活動,是我國著名的活火山,經常發生微弱的火山地震。新疆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山中大坂西溝附近的火山,1951年5月27日曾爆發,爆發時發出巨響,從火山口噴出圓柱狀的煙灰,飛出石頭,由於噴發不甚猛烈,未引起較大的地震。

沒有人否認火山爆發會引起地震,但火山地震一般都很小,數量也很少,僅佔全世界地震總數的百分之幾。通過觀測火山地區的地震活動來預報火山爆發,已成為很有效的辦法。

❹ 中國著名火山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五大連池火山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地區,是中國著名的火山群之一,地處中高緯度,東臨小興安嶺,西瀕松嫩平原,坐落在訥謨爾河畔。
14座火山中12座形成於幾萬至幾十萬年前,其中6座兩兩相連,在平原上有9個突起的山,金代稱為爾冬吉火山,女真語9座火山的意思。五大連池波波相映、池池相連。環繞著五大連池,幾十座火山拔地而起,層巒毗鄰,雄偉壯觀。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鏡泊湖火山位於黑龍江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在張廣才嶺海拔1000米的深山區。可以見到13個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從火山口內壁可觀察到火山以噴發和溢流交替方式活動。區內熔岩隧道發育。火山噴發物阻塞了牡丹江,形成了我國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鏡泊湖。
在方圓20公里范圍內有內岩壁陡峭形狀不同的七個火山口連在一起,在3號與4號火山口之間,有熔岩隧道相通。鏡泊火山是爆發的休眠火山。經千萬年滄桑變化,成為低陷的原始林帶,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
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雲南騰沖火山
雲南西南毗鄰緬甸的騰沖是熱門的旅遊之地,騰沖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大陸板塊交匯處,地殼運動活躍,帶來頻繁地震,劇烈地震又引發火山爆發。火山噴發停止後,岩溶冷卻,形成了無頭的山——火山。騰沖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較完整的火山達23座。
這些火山有穹狀火山、截頂圓錐狀火山、盾狀火山、低平馬爾式火山4種類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較完整,這使騰沖火山以類型齊全、規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較完整而著稱於世,騰沖也因此被譽為「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
5、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
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 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
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鍾,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

❺ 中國境內有哪些現存的活火山

1.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一般認為五大連池火山群由14座火山組成,如果包括火山區西部的蓮花山,五大連池火山群應由15座火山組成,火山岩分布面積達800多km2。老黑山、火燒山1719~1721年的噴發距今還不到300年,是我國活火山中有歷史記載、噴發時間和地點最為確切的一處活火山。

2.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黑龍江鏡泊湖全新世火山,共有13個火山口,均為復式火山。推測鏡泊湖全新世火山最晚一期活動可能在1000年左右。從現有火山地質和年代學證據,鏡泊湖發生的全新世火山噴發活動是沒有異議的。

3.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主峰將軍峰位於朝方,海拔2749m。天池火山的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劉若新等,1998;樊祺誠等,1999)。

歷史上長白山地區有過多次噴發的「史料記載",1668年和1702年兩次天池火山噴發是可信的(崔鍾燮等,1995)。通過火山地質學和精細的14C年代學研究,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4.吉林龍崗火山
龍崗火山群有160餘座星羅棋布低矮火山錐,顯示高密度、多中心爆炸式噴發特點。靖宇縣城以西至靖宇-輝南交界以龍灣為代表的低平火山口 (maar)成為龍崗火山群的一大景觀,其中大龍灣和三角龍灣已開發成為我國境內唯一的、風景優美的低平火山口旅遊風景區。就在龍灣環繞的地區一座高聳的火山錐—金龍頂子火山拔地而起。龍崗火山是中國少數幾個近代仍有噴發活動的第四紀火山之一。
5.雲南騰沖火山
西南邊陲的雲南騰沖火山由於徐霞客記載了1609年打鶯山火山噴發。根據火山地質、地貌、岩漿演化和水熱活動特點,一般都把黑空山、打鶯山、馬鞍山作為全新世火山。對徐霞客游記中記載的1609年打鶯山火山「山火」是否為火山噴發起因,迄今沒有找到年代學等有關方面的證據。
從李根源《烈遺山記》中描述的「騰沖多火山,志載明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發多次」,說明幾百年前,騰沖火山區有過噴發活動。騰沖火山區是我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
微震觀測存在岩漿沖擊型地震(韓新民等,1996)與地震測深剖面和大地電磁測深結果都指示了可能存在殼內岩漿房的信息(劉寶誠等,1986;孫潔等1989;白登海等,1994;闕榮舉1998),所有這些是否醞釀著新的噴發危險,不能不對騰沖火山未來的活動投以特別的關注。

6.新疆阿什庫勒火山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這些火山幾乎均為中心式噴發,形成圓錐狀或截頂圓錐狀火山錐,絕大多數火山是第四紀形成的,最近的一次為1951年5月27日阿什火山噴發(劉嘉麒和買買提依明,1990)。
據新疆日報1951年7月5日報道:「在於田縣蘇巴什以南,昆侖大坂西溝一帶,5月27日上午9時50分發生火山爆發。第一次爆發時只見一個山頭上發出轟隆巨響,接著煙灰像一條大圓柱似的自山頂冒出。接著又連續爆發了3次,每次只隔幾分鍾,未發出巨響,只有煙灰上冒。以後幾天又看到火山冒煙……」。
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關於火山噴發的報道。根據報道和有關的考察意見,此次火山噴發屬爆炸式噴發,比較一致的看法無熔岩溢出。由於這里數十座火山都保存較完好,1951年噴發距今已約50年,特別是沒有熔岩流的溢出,缺乏明顯的地貌標志。
因此,鄧萬明(1989)對阿什山火山(或稱為1號火山)是否就是1951年5月27日噴發的火山提出質疑。這給我國境內最新活動火山打了個大問號,也由此可見對歷史記載的火山噴發時間、地點的確定實非易事。

7.台灣島大屯火山和龜山島火山
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火山分別位於台灣島西北部和東部海上。大屯火山群由20餘座大小不等的火山組成。火山活動始於2.8~2.5Ma,最近的噴發活動發生在0.2~0.1Ma左右,但現今的水熱活動和地震活動性卻令人對火山可能的重新噴發擔憂。火山區內溫泉遍布,有名的至少就有16處,還有一些無名的溫泉,且地表溫度可達100°C左右,陽明山等地強烈的噴氣活動和地表的泉華足以證明大屯火山區水熱活動的強度。
He同位素示蹤表明,大屯火山區的He主要是來自岩漿的氣體,自然使人聯想到可能存在地下岩漿房。大屯火山區附近的微震活動頻繁,尤其集中在馬槽地區,震級常小於3.0。1986年發生在陽明山竹子湖地區超過5級地震,可能是造成震後的馬槽地區大規模山崩和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大屯火山與最近噴發距今15~7.5萬年的美國西部黃石公園火山有相似之處。按照現有定義,大屯火山與黃石公園火山均屬「死」火山,但它們都有強烈的地表和地下活動性,與世界上絕大多數活火山相似,而被視為可能會死灰復燃的活火山。
台灣島北部宜蘭東北約20公裏海上的龜山島火山,位於硫球火山島弧的西緣,主要由安山質火山岩所組成。島上的火山地形保持的相當完整,後火山活動的硫磺噴氣及溫泉活動也相當劇烈。採集到位於較下部安山岩角礫含有捕獲的石英砂岩塊,石英經熱釋光定年距今約7000年,表明安山岩噴發年代約7000年左右,因在火山角礫岩之上還有熔岩流的分布,故龜山島火山最近的一次噴發可能小於7000年(宋聖榮,2000)。

8.海南瓊北火山
雷瓊地區是華南沿海新生代火山岩分布面積最大的一片火山岩,火山活動始於早第三紀,延續至全新世。火山岩面積達7300km2,可辨認的火山口共計177座,海拔均低於300m。海南島北部(瓊北)第四紀火山區的石山、永興一帶大小三十幾個火山口明顯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形成典型的中心式火山群,是瓊北最新期火山。

❻ 中國有沒有火山有幾個火山都在什麼位置

中國到底有幾座活火山?它們的威脅大嗎?

新聊生活
2017-11-30 20:52
關注
近日,旅遊度假勝地巴厘島上的阿貢火山爆發成了人們討論不斷的話題,火山爆發不僅帶來了經濟損失、環境破壞,更是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


阿貢火山位於印尼旅遊勝地巴厘島東北部,海拔3031米,是印尼129座活火山之一,曾於1963年劇烈噴發,造成1000多人死亡,所以活火山就像一個炸彈一樣,隨時威脅這人們。

那麼我們中國境內現知的活火山有幾座呢?它們分別在哪?

截至目前,中國火山普查初步認定了中國大陸的14座活火山,我國台灣就存在2座活火山,這樣加起來至少有16座了,但普查工作並沒有結束。可能會有更多的發現。

在我國,新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兩個條帶上,一個是在東北地區,最北始於五大連池或更北的地方,沿西南途經長白山,到內蒙古南部。另外一條在青藏高原,呈東西向分布,從喜馬拉雅開始覆蓋了整個青藏高原,還有就是台灣地區。


根據小編的資料查閱,有具體數據的有以下9座活火山!

1、新疆阿什庫勒火山(別名:卡爾達西火山)


1951年5月27日,新疆於田縣南部克里亞河源頭發生了一次火山活動,隨著隆隆的巨響,亂石飛濺、濃煙四起,彌漫的火山灰頃刻間遮住了天日,一座新生的火山-阿什庫勒火山誕生了。火山高達145米,全由褐黑色安山岩-玄武岩熔岩組成,火山口呈圓筒狀,深56米。這也是近五十年來中國大陸上最有規模的火山活動。

2、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


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位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類,是保存完好的近代火山群,共14座,其中12座噴發於1200萬年至100萬年前,老黑山、火燒山這2座噴發於公元1719年至1721年。

3、黑龍江鏡泊湖火山


黑龍江鏡泊湖火山集中在黑龍江省寧安縣小北湖的火山口森林和蛤蟆塘兩個火山區,共有13個火山口,均為復式火山,其中火山口森林地區包括火山口森林火山、大幹泡火山、五道溝火山、迷魂陣火山等4個復式火山。推測鏡泊湖全新世火山最晚一期活動可能在1000年左右。

4、吉林長白山天池火山


這個火山口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天池,中國最深的湖泊,歷史上長白山地區有過多次噴發的"史料記載",1668年和1702年兩次天池火山噴發是可信的。全新世以來天池火山至少有兩次(公元1199年和約5000年前)大規模噴發。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噴發是全球近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噴發事件,當時噴出的火山灰降落到遠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

5、吉林龍崗火山


吉林龍崗火山群位於吉林省輝南縣東部,有170餘座火山,除8個火山口湖外,其餘為火山渣錐。湖的周圍青山環抱,像一條巨龍盤卧在湖邊,又稱火山湖為龍灣。龍崗火山是中國少數幾個近代仍有噴發活動的第四紀火山之一。

6、雲南騰沖火山


騰沖火山群位於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的騰沖縣,火山以類型齊全、規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較完整而著稱於世,為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個頭最高年紀最輕的火山是打鷹山,高2614米,380多年前還噴發了一次。

7、台灣大屯火山


大屯火山群地處"太平洋火圈"上,台灣最著名的火山區。它是由火山反復噴發而成的。火山群范圍南至台北盆地北緣,北至富貴角、石門和金山一帶海岸,東至基隆市西,西至淡水河口附近,其中海拔逾千米的山峰有29座。大屯山火山口直徑360米,深60米,雨季積水成湖,舊有"天池"之稱。近年的火山沉積物調查發現,大屯火山群於最近的兩萬年中仍有持續活動的現象。目前已知的最後一次活動很可能在5000年前。

8、龜山島火山


龜山島火山位於中國台灣省東部海域,宜蘭縣東約12公里的波濤洶涌的西太平洋上,位於琉球火山島弧的西緣,主要由安山質火山岩所組成。採集到位於較下部安山岩角礫含有捕獲的石英砂岩塊,石英經熱釋光定年距今約7000年,表明安山岩噴發年代約7000年左右,因在火山角礫岩之上還有熔岩流的分布,故龜山島火山最近的一次噴發可能小於7000年。

9、海南瓊北火山

海南島北部(瓊北)第四紀火山區的石山、永興一帶大小三十幾個火山口明顯地呈北西方向排列,形成典型的中心式火山群,是瓊北最新期火山,海南島北部(瓊北)地區自新生代以來,計有10期59回的火山噴發活動,形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火山100餘座,火山熔岩分布於海口、瓊山、文昌、瓊海、定安、澄邁、臨高、儋州等八個市縣及洋浦開發區,面積約4100km2,是中國歷史上火山活動最強烈、最頻繁以及持續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

中國歷史觀察,瓊北火山近年發生過兩次噴發,一次在20世紀30年代噴發,另一次在19世紀80年代噴發。

雖然火山噴發在中國最近一次在50多年前,但是潛在的威脅還是值得關注的,雖然無法阻止火山爆發,但是做好火山爆發的預測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❼ 中國有火山嗎

中國有火山,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內蒙古及晉冀二省北部、雷州半島及海南島、雲南騰沖、羌塘(藏北)高原、台灣、太行山東麓及華北平原等地。中國火山活動大部分屬於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大陸邊緣火山,主要受華夏系、新華夏系斷裂及與之相交的北西向斷裂控制,為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產物。
有溫泉的地方不一定會引發火山。有溫泉的地方並不一定有火山,也有是因為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熱加熱成為熱水,進而形成溫泉。
溫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種,嚴格意義說,是從地下自然湧出的自然水,泉口溫度顯著地高於當地年平均氣溫而又低於(等於)45度的地下水天然泉水叫溫泉,並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泉水。現在也有很多地區人工打井,一般在600-2000米,用深水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種有益礦物質,水溫一般在20度以上,也叫溫泉井。
形成原因有兩種:
一種是地殼內部的岩漿作用所形成,或為火山噴發所伴隨產生,火山活動過的死火山地形區,因地殼板塊運動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還有未冷卻的岩漿,均會不斷地釋放出大量的熱能由於此類熱源之熱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層,不僅會受熱成為高溫的熱水,而且大部份會沸騰為蒸氣,多為硫酸鹽泉。
二則是受地表水滲透循環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說當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滲透,深入到地殼深處的含水層形成地下水,(砂岩、礫岩、火山岩、這些良好的含水層)。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熱加熱成為熱水,深部熱水多數含有氣體,這些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主,當熱水溫度升高,上面若有緻密、不透水的岩層阻擋去路,會使壓力愈來愈高,以致熱水、蒸氣處於高壓狀態,一有裂縫即竄涌而上。熱水上升後愈接近地表壓力則逐漸減少,由於壓力漸減而使所含氣體逐漸膨脹,減輕熱水的密度,這些膨脹的蒸氣更有利於熱水上升。上升的熱水再與下沉較遲受熱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產生的壓力(靜水壓力差)反復循環產生對流,在開放性裂隙阻力較小的情況下,循裂隙上升湧出地表,熱水即可源源不絕涌升,終至流出地面,形成溫泉。在高山深谷地形配合下,谷底地面水可能較高山,中地下水位低,因此深穀穀底可能為靜水壓力差最大之處,而熱水上涌也應以自谷底湧出的可能性最大,溫泉大多發生在山谷中河床上。

❽ 中國有哪些地方有火山

五大連池、長白山、騰沖、新疆、台灣等。

1、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風景區(The Wudalianchi Scenic Area):國家AAAA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國際綠色名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著名火山之鄉、聖水節(葯泉會)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2、長白山

長白山天池火山是目前我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復合火山,火山活動經歷了造盾(2.77-1.203Ma早更新世)、造錐(1.12-0.04Ma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噴發三個發展階段,三個階段岩漿成分從玄武質→粗面質→鹼流質代表其演化過程。

3、騰沖

騰沖市隸屬雲南省保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北與瀘水縣相鄰。

雲南西南毗鄰緬甸的騰沖是熱門的旅遊之地,騰沖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印度大陸板塊交匯處,地殼運動活躍,帶來頻繁地震,劇烈地震又引發火山爆發。火山噴發停止後,岩溶冷卻,形成了無頭的山--火山。

4、新疆

阿什庫勒火山群位於新疆於田縣以南約120km的青藏高原西北緣的西昆侖山,由10餘座主火山和數十個子火山組成,包括西山、阿什山、大黑山、烏魯克山、迷宮山、月牙山、氂牛山、黑龍山、馬蹄山、東山和椅子山等。

5、台灣

大屯火山群位於台灣省北部,北臨太平洋,南接竹東丘陵,西南與台北盆地相連,面積430平方公里,地域覆蓋了台北市和台北縣。大屯火山群與北投溫泉、士林、陽明山構成台灣北部著名風景區。

❾ 中國那些地方有大火山

中國火山分布

①東北地區是中國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區,共有34個火山群,計640餘座火山,並有大面積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長白山地、大興安嶺和東北平原(見五大連池火山群)及松遼分水嶺3地區,具有活動范圍廣、強度高、噴發期數多、分布密度大等特點。新第三紀時期多有規模巨大的沿斷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蓋於廣大準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積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規模較小者後期被侵蝕切割為方山、嶺脊、尖山、殘丘等;第四紀以後噴發規模漸小,熔岩充填谷地,覆於河流階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為中國最大熔岩堰塞湖——鏡泊湖;晚期則以強烈的中心式噴發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彈、火山礫、火山砂、火山灰等)組成的突兀於熔岩高原、台地之上眾多的火山錐。以長白山地區為例:在以長白山火山錐為中心的廣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環帶狀分布,覆蓋面積達萬余平方公里。一般認為東北區晚新生代以來的火山活動共有9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噴發為最強烈,此後規模和強度逐漸減弱。

②內蒙古高原亦為中國晚新生代火山活動較頻繁地區。在大興安嶺新華夏隆起帶和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截接部位之北側,以錫林郭勒盟為中心的內蒙古高原中部,發育有大片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期的玄武岩組成的熔岩台地,總面積約1.2萬多平方公里,規模僅次於長白山區。台地上規律地排列著許多第四紀死火山錐。按其分布的可分為3片:巴彥圖嘎熔岩台地集中於中蒙邊界,至少有40餘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規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206座成截頂圓錐形、鍾形、馬蹄形、不規則形火山錐;達來諾爾熔岩台地面積約3100平方公里,102座火山錐成華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為新第三紀寧靜式裂隙噴溢到第四紀後逐漸轉為多次強烈的中心式噴發而形成。內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寧周圍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張北漢諾壩玄武岩台地一帶,稱察哈爾火山區。該區恰值陰山東西向復雜構造帶與大興安嶺新華夏構造帶之截接部位,又為祁呂東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復雜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顯受控於北東向及東西向構造。該區熔岩面積很大,如察哈爾熔岩台地面積約4400多平方公里,但後期火山活動規模及火山錐數目均遠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紀火山錐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兩側,如大同火山群可見保存完好的火山錐10餘個,另外還有由9座火山組成的馬蘭哈達火山群和由7座火山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據推斷該區火山活動始於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結束。

③海南島北部與雷州半島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與該區強烈的新構造運動密切相關。該區第三紀初期開始斷陷下沉,沉積厚度達3000餘米,其中夾有數十層薄層玄武岩。第四紀初雷瓊地區上升,火山活動也最強烈。早期為裂隙式的平靜溢流,成大規模熔岩被,而後逐漸轉為猛烈但規模較小的中心式噴發,至全新世漸趨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積的熔岩台地及星羅棋布的火山錐。據統計玄武岩流面積達7500平方公里,火山錐近70個。

④著名的騰沖火山群位於滇西橫斷山系南段的高黎貢山西側,火山及熔岩流以騰沖縣城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長條形,面積87×33平方公里,計有火山錐70餘座,其中火口完整的22座,遭破壞的10座,其餘為無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動自上新世始至全新世。本區以極豐富的地熱資源著稱於世,據1974年不完全統計,騰沖縣79個泉群中,溫度在90℃以上者有10處,地表天然熱流量達25.498× l04千焦耳/秒,一年相當於燃燒27萬噸標准煤。在地熱區高溫中心熱海熱田,遍布汽泉、熱泉、沸泉,水聲鼎沸,水汽蒸騰、數里之外可見。另外該區地震頻繁,並具岩漿沖擊型地震的特點:小震、群震、淺震甚多。表明熱田下部存在尚未溢出的殘余岩漿體活動,成為地熱流的強大熱源,目前火山仍處微弱活動過程。

⑤在羌塘(藏北)高原北部,由於上新世以來青藏高原強烈隆起,伴隨著強烈的地殼運動,留下了分布較廣的多期火山活動遺跡。可劃分為6個火山群。其中西昆侖山中克里雅河上游位於海拔4700米處的高145米的1號火山,曾於1951年5月27日爆發,延續數晝夜,為中國大陸火山活動的最新記錄。該區位置最南的大火山群——巴毛窮宗火山群,最高達5398米,是中國最高的火山。

⑥台灣島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內,北部大屯火山群為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期火山活動的產物,並有澎湖列島等火山島。這些火山不僅形成了台灣島北部獨特的火山海岸,而且有些火口至今仍有硫氣噴出。如由7個小山峰組成的七星火山的東南山腹冷水坑爆裂口的硫氣孔,硫的最高年產量達455噸。

⑦太行山東麓有名的井陘雪花山玄武岩(N2—Q1)、湯陰黑山頭玄武岩(Q1—Q2)等及河北平原內部黃驊附近的「小山」和無棣附近的「大山」也為新生代以來火山活動的產物。華北平原底部並發現有4層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夾層,說明在太行山的抬升和華北平原的下沉過程中,也曾伴隨有多次岩漿噴出活動。

⑧南京附近有上新世噴發的上「方山」玄武岩和下「方山」玄武岩,長江北岸的盱眙、六合(見六合縣)及南岸江寧一帶均有由10餘座火山錐組成的小型火山群。

❿ 請問各位老師中國境內有哪些死火山、活火山(具體的地理位置

火山熔岩地貌。它具有山錐、火口湖、堰塞湖、溫泉、熔岩台地等,在我國主要分布環蒙古高原區、環西藏高原區和環太平洋區三個地區,我境內火山大多是死火山,只有5個活火山(1個在新穎,4個在台灣),6個休眠火山(分別位於五大連池、長白山和騰沖),其中休眠火山就是主要的豐富有景觀魅力的火山地貌。

長白山又是國內少有的高海拔火山。我國境內無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也很少,而有如此高海拔的火山口就更是獨一無二的了。在吉林的伊通和海南島的海口市附近有些死火山,但就其規模、氣勢、及其對地質結構的影響來說,均無法與長白山相比,而就其高度而言,就更無法與長白山相較了。在歷史上,長白山曾有過無數次噴煙吐火的紀錄,因而才形成了今日如此龐大的岩漿堆積的火山錐體。而那座高高在上的天池,便是當年噴吐岩漿的主要通道;天池周圍所遺留下的十六座為熔岩堆積所塑造的奇峰和山下一條與美國克拉拉多大峽谷不相上下的錦江大峽谷,便是火山活動的結果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