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博士
A. 新疆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研究生學制幾年,課業是否繁重,有沒有邊工作變學習的可能
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劃方向大部分院校都是做區域的旅遊總體規劃的、控制性詳規較少,不過現在也有做的,屬於規劃類的,但又不是純粹的規劃,做的都是戰略性規劃,一般可操作性不強。而旅遊管理中的旅遊規劃方向大多是去規劃設計院,但絕大多數的旅遊規劃設計院都是私企,而且偏重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的人更吃香,要學好制圖。而旅遊管理中還有旅遊經濟方向,大多是去、酒店,其他的經濟類的行業也有可能,我覺得選擇可能更多一點,比如酒店管理。我們地學考研中心的老師為帶向詳細的介紹。
從考研的難度來講,旅遊管理難考,人文地理好考,因為旅遊管理屬於工商管理類,分數高。人文地理屬於理科類,分數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遊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
首先,我先做個猜想,考人文地理旅遊方向的同伴們,之所以沒有選擇旅遊管理,也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不好吧。旅遊管理其實在幾年前是不考數學,現在也是強制規定考數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遊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目前,據我所知,開辦人文地理碩士點的學校有50多個,其中多為師范類院校,而不考數學的學校大約有20個,其他的學校或者考高等數學,或者考數學四,難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其次,我必須告訴你,不管是人文地理還是旅遊管理,從就業上來說,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專業中就業率較高的那一類。所以你想靠考旅遊方面的研究生而獲得更多的Money,那你可能徒勞了。
再者,從源泉上來說,旅遊本就是處於一個很模糊的學科定位。旅遊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學校旅遊是依靠地理、歷史、烹飪、林學、園藝、管理、交通、經濟等學科建立起來,目前旅遊管理劃分為工商管理下的二級學科,但是對於此劃分的爭論還是很多的。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和管理學、心理學等結合,甚至可能獨立成為一個一級學科。
最後,我會附上一些一些學校人文地理的介紹:
一、旅遊區位因素分析:
前段時間,看了2008年第三期《旅遊學刊》,上面有一篇按省來分析旅遊區域發展現狀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國各省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遊就業人口的數據。我對其進行了分析,假設每項的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類推,十名之後不得分。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浙江總分33分,江蘇和山東均為30分,廣東為29分,北京得分28,其他省份與此差距較大。所以,我國旅遊業發達省份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北京,並且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會影響當地教育發展方向,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遊學科也是比較強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學等等。而從就業上來講,畢業後本地就業比外地就業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議大家選擇以上五個省份,或者至少是與他們相鄰的省份報考,大致可以概括為京津唐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
二、開辦人文地理的學校:
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海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河南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僑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延邊大學、雲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重慶師范大學。
以上學校中,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等擁有人文地理博士點。
人文地理重點學科在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好像07的重點學科中沒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了),可見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這兩個學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認為了南京大學。而實際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師、華東師都是很強的。
北大吳必虎,中山保繼剛,被認為是當代地理學科領軍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開李天元,河南大學的李小健,湖北大學馬勇,安徽師范大學陸林,華中師龔勝生,東北財經謝彥君都是名師。
三、不考數學的人文地理:雲南師大,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師范,貴州師大,湖南師大,華南師大,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師大,貴州師大,安徽師大,中國地質大學,雲南師大,西安外國語學院,青海師大,福建師大,江西師大,華中師大,山西師大,河北師大,曲阜師大、遼寧師大,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還有一些農大,如湖南農大等,但不考數學在第一志願不能錄取時,調劑是個問題,因為多數學校的地學還是要求數學的。所以實際上,如果你想不考數學的話,人文地理好學校也就沒有幾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還是學一下數學吧,很多學校的數學只是一本高等數學而已,沒有概率和線代。還是主要來講講這些完全不考數學的學校吧。
四、學校簡介:
上面這21個學校,部分學校的人文地理還是不錯的。比如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
福建師范大學,擁有人文地理博士點,全國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學,有馬勇在,跟他學旅遊規劃還是不錯的選擇,湖北大學旅遊發展規劃研究院具有全國旅遊規劃甲級資質。
湖南師范大學,位於我國文化娛樂經濟中心——湖南,該校旅遊文化研究作的不錯。
華南師范大學,211工程建設院校,位於廣東,此地有諸多旅遊好學校,如中山、暨南、華南師,想必之間交流還是不少的。
華中師范大學,前文提過,名師龔勝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點,211學校。
遼寧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博士點。
上海師范大學,旅遊特色院校,合並了建國以來第一個旅遊特色專科學校——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很多旅遊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武漢大學,985,人文地理博士點,其實比較側重GIS。
西安外國語大學,也許又是一個你沒有聽過的學校,《人文地理》雜志就是他們辦的,若沒有一定實力,他們也不敢叫這個板。
西南大學,重國土,號稱西南地區國土NO1。
雲南師范大學,位於我國未來邊貿旅遊發展重地(南寧、昆明、黑龍江)之一。
浙江大學,旅遊學科很強,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學風景旅遊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屬全國旅遊規劃甲級資質,全國僅有17家。、
五、談談旅遊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雲南,
A等有東北財經、華東師范、陝西師范、四川大學、桂林工學院、南開、武漢大學、華僑大學、西北大學、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財經、廈門、復旦;
B+ 等 ( 28 個 ) :暨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湖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廣西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重慶大學、青島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河南大學、燕山大學、廣西師范大學、上海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
B 等 ( 27個 ) :西南財經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昌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廣東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西南大學、揚州大學、山東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新疆大學、重慶師范大學、貴州大學、廣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山西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學院、西南林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山東師范大學。
介紹一下A等以上院校的旅遊學科依託,中山大學的旅遊管理依託管理學、地理學,北京二外依託外語和經濟學,浙江依託管理學,雲南大學依託經濟學,東北財經依託經濟學,華東師范依託地理學、歷史學,陝西師范依託地理,川大依託歷史、桂林工學院依託地質學、南開依託經濟學、武大依託歷史、華僑大學依託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學依託經濟、人大依託管理學、西安交通依託管理、中南財經依託經濟學、廈門依託歷史學、復旦依託歷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從自己過去的強勢學科來發展旅遊學科;另一方面,各校旅遊可能側重方面也是他們的依託學科。
人文地理學與旅遊管理關於的本質區別在哪?而考慮到區域優勢,西部院校更適合做科研,如果追求就業,那麼就到東部院校吧!其實研究生階段關鍵看自己的學習和導師的項目情況,和學校好不好關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灑灑,沒什麼系統,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點擊人文地理學考研院校經驗怎麼樣
B. 青海師大人文地理跨專業考研
同學,不知道你對青海師大人文地理考研競爭情況了解如何,如果該專業報名人數有限,即達到國家線即可參加面試的話,那麼你考研的成功率還是有的。你提到跨專業,該專業2013年考試科目是兩門專業課,相對來說是主觀性題目,這樣,在剩下的時間內,你的記憶性復習工作比較重,好處是彌補了時間上的不足。參考書入學:
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濟 初試科目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恩涌
參照其他西部省份的招考情況來看,報名人數和面試分數都較低,競爭應該不大,這樣,專業課的難度應該相對較小,加之理解起來沒有什麼難度,復習只要抓緊時間,應該過線沒問題。
政治的話推薦你報個輔導班:先說說報個輔導班的好處吧:1、學起來不用擔心自己的方法、進度是否合適和復習的要點是否恰當。2、輔導班在時政方面會提供最新的信息,自己復習的話,一方面輔導書上的信息可能滯後,另一方面信息量太大,全部看完耽誤時間。3、政治的復習,越到最後越有小道消息滿天飛的事情,大家都在討論這個必考那個必考的時候,如果你對自己的復習不自信,難免心有旁騖。其實上輔導班就是買個心安,畢竟別人趟好的路自己走起來順暢。
再說下學的方法,如果你是13年考試,現在應該開始集中背誦了,建議分三到四輪背誦,每背完一遍,再背時就會覺得背起來特別輕松;真題的話做幾套練練手就行,掐一下時間,沒必要仔細研究,畢竟不是數學英語。最好一個月做一兩套模擬題,找一下感覺。總結來說,就是多背誦幾遍即可。如果是14年考研,那現在先不用考慮政治的事情,等明年9月份上個輔導班就行了。
在考研中,政治的復習應該做到省時間,前期能夠給其他科目讓路,復習機動性強,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看的就別浪費了。最好三個月,集中背誦。別看政治簡單,一些輕視他的同學都吃了虧,有的能考75+,有的65+,10分的分差在總分中比重也很大了。
你考研的最難過的關應該是英語了,這要靠你的基礎了,復習的話英語基礎 不好,復習其實挺占時間的,要緊的是成績提高可能不顯著,反而浪費了復習專業課的時間。這幾個月復習可能也沒有什麼實質性進步,多背單詞,多做真題,消除陌生感,在考場上別慌,這樣分數超過40應該沒問題。建議你剛開始先邊背單詞邊做閱讀,單詞背完就做真題,推薦你用張劍的閱讀和真題。
最好,希望你珍惜這80天時間,應該沒問題的。
C. 青海師范大學怎麼樣有青海省最多的博士點嗎聽說青海師范大學建設新校區,是真的嗎新校區修的好嗎
青海師范大學目前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1個一級學科內碩士點。6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碩容士生導師近百位。博士生導師11人。
青海師范大學正在籌建新校區,新校區規劃和投入都是青海省教育領域有史以來最大最好的,預計2015年一期工程完成,大部分院系遷入。2016年學校60年大慶時全部建成,到那時青海師大新校區將是西北最好的大學校園。
青海師范大學的發展前景很好!
D. 人文地理學與旅遊管理關於的本質區別在哪
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劃方向大部分院校都是做區域的旅遊總體規劃的、控制性詳規較少,不過現在也有做的,屬於規劃類的,但又不是純粹的規劃,做的都是戰略性規劃,一般可操作性不強。而旅遊管理中的旅遊規劃方向大多是去規劃設計院,但絕大多數的旅遊規劃設計院都是私企,而且偏重景觀設計、園林設計的人更吃香,要學好制圖。而旅遊管理中還有旅遊經濟方向,大多是去旅行社、酒店,其他的經濟類的行業也有可能,我覺得選擇可能更多一點,比如酒店管理。我們地學考研中心的老師為帶向詳細的介紹。
從考研的難度來講,旅遊管理難考,人文地理好考,因為旅遊管理屬於工商管理類,分數高。人文地理屬於理科類,分數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遊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
首先,我先做個猜想,考人文地理旅遊方向的同伴們,之所以沒有選擇旅遊管理,也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數學不好吧。旅遊管理其實在幾年前是不考數學,現在也是強制規定考數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遊可以選擇不考數學。目前,據我所知,開辦人文地理碩士點的學校有50多個,其中多為師范類院校,而不考數學的學校大約有20個,其他的學校或者考高等數學,或者考數學四,難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其次,我必須告訴你,不管是人文地理還是旅遊管理,從就業上來說,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專業中就業率較高的那一類。所以你想靠考旅遊方面的研究生而獲得更多的Money,那你可能徒勞了。
再者,從源泉上來說,旅遊本就是處於一個很模糊的學科定位。旅遊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學校旅遊是依靠地理、歷史、烹飪、林學、園藝、管理、交通、經濟等學科建立起來,目前旅遊管理劃分為工商管理下的二級學科,但是對於此劃分的爭論還是很多的。旅遊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和管理學、心理學等結合,甚至可能獨立成為一個一級學科。
最後,我會附上一些一些學校人文地理的介紹:
一、旅遊區位因素分析:
前段時間,看了2008年第三期《旅遊學刊》,上面有一篇按省來分析旅遊區域發展現狀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國各省A級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旅遊就業人口的數據。我對其進行了分析,假設每項的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類推,十名之後不得分。那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浙江總分33分,江蘇和山東均為30分,廣東為29分,北京得分28,其他省份與此差距較大。所以,我國旅遊業發達省份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北京,並且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區域經濟的發展模式會影響當地教育發展方向,教育為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遊學科也是比較強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學等等。而從就業上來講,畢業後本地就業比外地就業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議大家選擇以上五個省份,或者至少是與他們相鄰的省份報考,大致可以概括為京津唐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
二、開辦人文地理的學校:
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廣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海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河南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僑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延邊大學、雲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重慶師范大學。
以上學校中,安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學等擁有人文地理博士點。
人文地理重點學科在中山大學、北京大學(好像07的重點學科中沒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學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了),可見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這兩個學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認為了南京大學。而實際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師、華東師都是很強的。
北大吳必虎,中山保繼剛,被認為是當代地理學科領軍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開李天元,河南大學的李小健,湖北大學馬勇,安徽師范大學陸林,華中師龔勝生,東北財經謝彥君都是名師。
三、不考數學的人文地理:雲南師大,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上海師范,貴州師大,湖南師大,華南師大,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重慶師大,貴州師大,安徽師大,中國地質大學,雲南師大,西安外國語學院,青海師大,福建師大,江西師大,華中師大,山西師大,河北師大,曲阜師大、遼寧師大,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還有一些農大,如湖南農大等,但不考數學在第一志願不能錄取時,調劑是個問題,因為多數學校的地學還是要求數學的。所以實際上,如果你想不考數學的話,人文地理好學校也就沒有幾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還是學一下數學吧,很多學校的數學只是一本高等數學而已,沒有概率和線代。還是主要來講講這些完全不考數學的學校吧。
四、學校簡介:
上面這21個學校,部分學校的人文地理還是不錯的。比如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南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浙江大學等。
福建師范大學,擁有人文地理博士點,全國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學,有馬勇在,跟他學旅遊規劃還是不錯的選擇,湖北大學旅遊發展規劃研究院具有全國旅遊規劃甲級資質。
湖南師范大學,位於我國文化娛樂經濟中心——湖南,該校旅遊文化研究作的不錯。
華南師范大學,211工程建設院校,位於廣東,此地有諸多旅遊好學校,如中山、暨南、華南師,想必之間交流還是不少的。
華中師范大學,前文提過,名師龔勝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點,211學校。
遼寧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博士點。
上海師范大學,旅遊特色院校,合並了建國以來第一個旅遊特色專科學校——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很多旅遊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武漢大學,985,人文地理博士點,其實比較側重GIS。
西安外國語大學,也許又是一個你沒有聽過的學校,《人文地理》雜志就是他們辦的,若沒有一定實力,他們也不敢叫這個板。
西南大學,重國土,號稱西南地區國土NO1。
雲南師范大學,位於我國未來邊貿旅遊發展重地(南寧、昆明、黑龍江)之一。
浙江大學,旅遊學科很強,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學風景旅遊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屬全國旅遊規劃甲級資質,全國僅有17家。、
五、談談旅遊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雲南,
A等有東北財經、華東師范、陝西師范、四川大學、桂林工學院、南開、武漢大學、華僑大學、西北大學、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財經、廈門、復旦;
B+ 等 ( 28 個 ) :暨南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湖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廣西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四川師范大學、重慶大學、青島大學、山西財經大學、河南大學、燕山大學、廣西師范大學、上海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安徽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
B 等 ( 27個 ) :西南財經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昌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廣東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西南大學、揚州大學、山東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新疆大學、重慶師范大學、貴州大學、廣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山西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貴州財經學院、西南林學院、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山東師范大學。
介紹一下A等以上院校的旅遊學科依託,中山大學的旅遊管理依託管理學、地理學,北京二外依託外語和經濟學,浙江依託管理學,雲南大學依託經濟學,東北財經依託經濟學,華東師范依託地理學、歷史學,陝西師范依託地理,川大依託歷史、桂林工學院依託地質學、南開依託經濟學、武大依託歷史、華僑大學依託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學依託經濟、人大依託管理學、西安交通依託管理、中南財經依託經濟學、廈門依託歷史學、復旦依託歷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從自己過去的強勢學科來發展旅遊學科;另一方面,各校旅遊可能側重方面也是他們的依託學科。
人文地理學與旅遊管理關於的本質區別在哪?而考慮到區域優勢,西部院校更適合做科研,如果追求就業,那麼就到東部院校吧!其實研究生階段關鍵看自己的學習和導師的項目情況,和學校好不好關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灑灑,沒什麼系統,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點擊人文地理學考研院校經驗怎麼樣
E. 想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考慮過湖南師大,西南大學,華南師大。在擇校方面遇到了困難,望學長學姐指教。
自然地理不考數學的學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西北大學 華南師大 華中師大 浙大 武大 中國地質大學 西南大學 福師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天津師大 河北師大 山西大學山西師大 遼寧師大 吉林師大 哈師大 上海師大 浙江師大 江西師大 重慶師大 新疆師大 雲南師大 四川農大 青海師大 貴州師大 .
人文地理考研學校分析
人文地理學傳統厲害的學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
在這里北京大學的地理學就不要說了,擁有地理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也是擁有地理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山大學的人文地理學也是國家重點學科。中國科學院雖然沒有國家重點學科,但是其地理學在全國的地位可想而知。這五個是人文地理學的最高學府,也是考研難度最大的學校和研究院所。
擁有人文地理學博士點的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這些學校擁有人文地理學的博士點,其中安徽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雖然不是「211」高校,但是這幾個學校的人文地理學的難度並不小,熱度可想而知了。在這些高校里,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的難度應該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學綜合實力並不差,具體排名可以參考上面的網站,其中南京師范大學是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的。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估計是這批學校里最難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擁有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且是211工程的學校:湖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南昌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延邊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浙江大學。其中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的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一個檔次上次的,報考人數和報考難度相差不大,但是華南師大因為地處廣州,而且學校公費比例大,所以相對比較熱門。浙江大學雖然沒有博士點,但是由於是全國知名大學,所以報考人數並不低,而且由於招生人數少,難度非常大。雲南大學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學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學還可以,報考雖然不如湖南師大、華南師大、西南大學,可是並不會差到哪去,但是2011年人文地理學需要調劑的。南昌大學雖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學只有一個碩士點,而且是掛靠在南昌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綜合實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國不怎麼樣。所以並不是很熱門,難度也不是很大。前幾年因為有個方面不考數學,導致了很多學生的報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過從2009年開始要考數學後,難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調劑,不過2011年沒有調劑。延邊大學在吉林延吉,地處偏遠,不過由於是211,所以並不需要調劑。
擁有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的一般學校:江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華僑大學、徐州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這些學校就不要多說了,由於本身實力和地理位置等相關原因,並沒有上面的學校那麼熱門。不過西安外國語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湖北大學、華僑大學、廣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基本是不需要調劑的,一志願報考人數一般都能錄滿。
不過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的學科學位點,增加了不少新的學校,但是現在因為沒有招生,所以實際的效果並不知道。
可能還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屬於中國科學院的分支科研機構,這里就不多說了,難度大家應該知道。
人文地理學在09年以前都不是很熱門,因為有的學校不考數學,而且單科和英語分數線非常低,導致這幾年的報考人數激增,而形成了現在僧多粥少,報考人數多餘,每年不少考生落榜的局面。所以大家報考的時候請慎重選擇,因為人文地理學並不是很好就業,如果大家是為了考研而考研,只是為了一個文憑的話,勸大家不要貿然報考,以免大家讀研期間後悔!
下面說下人文地理學不考數學而且報考相對熱門的學校:屬於「985」和「211」的學校有武漢大學、浙江大學,這兩個學校的報考難度是不考數學中最大的,因為前面這兩個「榮譽」就增加了不少報考人數。屬於「211」的學校有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這幾個是不考數學的重點大學中報考相當熱門的,而且招收的學生也比較多。其中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的分數線也是水漲船高,今年的分數線大家看看就知道了。華南師范大學雖然分數線不高,但是每年改卷的老師壓分相當嚴重,今年需要調劑是沒有想到國家線會上升這么多,但是本身學校的生源並不差。湖南師范大學今年報考人數有200多人,雖然沒有壓分,但是上線的人數就有60-70個,雖然錄取了42個,但是競爭相當激烈。西南大學也是如此的情況,分數線非常高。西北大學雖然不考數學,但是試卷的難度並不容易,而且地理學也非常有實力。中國地質大學的情況也是如此,比較熱門的學校。非重點大學報考相對熱門的學校有福建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廣州大學、華僑大學、湖北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
2012的學弟學妹如果想報考人文地理學,還是慎重考慮。以上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分析,給大家一些參考的建議。這兩年來人文地理學報考已經熱門,雖然沒有工商管理、法碩那麼人多報,但是難度已經加大。
這是我們師兄師姐給我們整理的一些考研資料,不過自然地理學說的比較少。希望能幫到樓主。
望採納。
F. 人文地理研究生的就業方向都有哪些地理研究生教育
一、人文地理學考研學校分析
人文地理學傳統厲害的學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
在這里北京大學的地理學就不要說了,擁有地理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師范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也是擁有地理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山大學的人文地理學也是國家重點學科。中國科學院雖然沒有國家重點學科,但是其地理學在全國的地位可想而知。這五個是人文地理學的最高學府,也是考研難度最大的學校和研究院所。
擁有人文地理學博士點的學校: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河南大學、蘭州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這些學校擁有人文地理學的博士點,其中安徽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雖然不是「211」高校,但是這幾個學校的人文地理學的難度並不小,熱度可想而知了。在這些高校里,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的難度應該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學綜合實力並不差,其中南京師范大學是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的。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估計是這批學校里最難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擁有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且是211工程的學校:湖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南昌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延邊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浙江大學。其中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的人文地理學可以說是一個檔次上次的,報考人數和報考難度相差不大。浙江大學雖然沒有博士點,但是由於是全國知名大學,所以報考人數並不低,而且由於招生人數少,難度非常大。雲南大學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學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學還可以,報考雖然不如湖南師大、華南師大、西南大學,可是並不會差到哪去。南昌大學雖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學只有一個碩士點,而且是掛靠在南昌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綜合實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國不怎麼樣。所以並不是很熱門,難度也不是很大。前幾年因為有個方面不考數學,導致了很多學生的報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過從2009年開始要考數學後,難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調劑,不過2011年沒有調劑。
擁有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的一般學校:江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華僑大學、徐州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河南財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這些學校就不要多說了,由於本身實力和地理位置等相關原因,並沒有上面的學校那麼熱門。不過西安外國語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湖北大學、華僑大學、廣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基本是不需要調劑的,一志願報考人數一般都能錄滿。
可能還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屬於中國科學院的分支科研機構,這里就不多說了,難度大家應該知道。
二、不考數學的人文地理學校難度分析
下面說下人文地理學不考數學而且報考相對熱門的學校:屬於「985」和「211」的學校有武漢大學、浙江大學,這兩個學校的人文地理學實力並不是很強,但是因為前面這兩個「榮譽」就增加了不少報考人數。屬於「211」的學校有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這幾個是不考數學的重點大學中報考相當熱門的,而且招收的學生也比較多。其中華中師范大學近幾年的分數線是水漲船高,今年的分數線大家看看就知道了。西南大學也是如此的情況,分數線非常高。華南師范大學雖然分數線不高,但是每年改卷的老師有壓分的情況,而且現在要考gis和遙感,但是本身學校的生源並不差。湖南師范大學報考人數雖然不及西南大學和華中師大,但是競爭也相當激烈。西北大學雖然不考數學,但是必考gis,所以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中國地質大學的情況也是如此,比較熱門的學校。非重點大學報考相對熱門的學校有福建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廣州大學、華僑大學、湖北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
三、人文地理學就業
關於人文地理專業就業方向
1、去高中做地理老師,一般都是重點的高中,待遇都不錯,年薪4-10萬。佔70%左右。
2、去大專院校教書或做輔導員,也有去本科院校的。10%左右。
3、去考公務員,進入政府事業單位。城環院今年有人被國家安全局錄取的。5%左右。
4、考博,繼續深造。將來畢業可以進本科院校教書。5%左右。
5、進入公司或規劃設計院,做旅遊規劃、城鄉規劃,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開發等工作。5%左右。
6、自己創業。5%左右。
G.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博士第一年的工資及其它待遇是怎樣的
這位童鞋是不是要到這三個大學當老師呀?
青大的待遇應該比民大和師大好一些,民大教授一年下來貌似就是十多萬吧。
其他的福利不清楚。
H. 青海師范大學教學質量怎麼樣呢那裡的江西人多嗎好多人都說沒有什麼水用哦
2007青海師范大學
年招收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簡介
一、人文學院
(一)民俗學
本碩士點是2003年設立的,2004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教學質量好,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講師11人。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201篇,出版專著13部,參編教材14部。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二等獎論著10項,三等獎數10項。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6項。該碩士點以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見長。現有2個穩定的研究方向:民俗文化學、藏族民間文學。
(二)漢語言文字學
漢語言文字學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兩個研究方向: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本碩士點目前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省級專家1人。近五年發表學術專著7部,參編教材11部、譯著9部,學術論文50餘篇。承擔國家級、省級項目4項,具有較強的科研和教學實力。該碩士點配有計算機、多媒體教室等教學設備,訂有本專業國內外學術期刊幾十種,具備較好的設施和條件。
(三)中國古典文獻學
本碩士點是2006年設立的,2007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講師11人。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201篇,出版專著13部,參編教材14部。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二等獎論著10項,三等獎數10項。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6項。該碩士點以鮮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見長。現有2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西北文獻研究、藏族古典文獻研究。
(四)中國古代文學
本碩士點是2000年設立的,現已招生5屆,共31人。培養的碩士生大都在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有的已考取了南開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5人,講師11人。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201篇,出版專著13部,參編教材14部。獲得省部級優秀成果二等獎10項,三等獎數10項。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6項。該碩士點現有2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文學、明清文學、古代文論。
(五)專門史
專門史碩士點所在的一級學科歷史學為省級重點學科,200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目前有兩個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即西北區域史和中國民族史。本學科現擁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一人。學科隊伍整齊,科研成果豐碩,近五年在國內各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百篇,並獲多項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產生有較大的學術影響。
(六)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碩士點所在的一級學科歷史學為省級重點學科,一九九四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現已形成五個穩定的特色明顯的研究方向:(一)先秦史、(二)秦漢史、(三)魏晉南北朝史、(四)隋唐史、(五)宋元史、(六)明清史。師資隊伍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1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省級專家1人。具有較強的科研和教學實力,一些學術成果在省內外學術界頗有影響。多年來,已培養了數十名碩士生,大都在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有的已考取博士研究生。該碩士點配有計算機、多媒體教室等教學設備,訂有本專業國內外學術期刊幾十種,具備較好的設施和條件。
二、法商學院
(一)中國哲學
本碩士點於2003年設立,2004年開始招生,現已招生三屆,共46人。本碩士點師資隊伍整體力量較強,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項,省級科研課題12項,校級科研課題6項。出版學術專著10部,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其中許多文章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獲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已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與公共管理、西部少數民族文化與哲學3個較穩定的研究方向。
(二)區域經濟學
區域經濟學碩士點於2005年設立,2007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現有教授3名,副教授7名。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出版專著、編著20多部,獲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6項,三等獎12項。承擔國家級課題、教育部課題6項、省社科規劃課題10餘項,橫向課題10餘項,該碩士點在從事經濟學理論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上,已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
(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點於2005年設立,2007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整體師資力量較強,結構合理,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近年來發表論文100餘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出版專著4部,參編教材2部。學術論文曾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獎項。承擔國家級、省級、校級科研9項。
(四)思想政治教育
本碩士點於2005年設立,2007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3部,出版教材3部。獲得省部級獎10項,承擔省級科研項目10項。該碩士點所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省級重點學科,並以青海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為實體依託,著重研究和實踐在馬克思主義人學指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方法,從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三、教師教育學院
(一)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碩士點是2000年設立的,現已招收五屆共48人。本碩士點師資(學術)隊伍整體力量較強,已形成梯隊。幾年來,共申請到國家級課題11項,省級課題67項,校級課題7項。出版學術專著9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多篇文章獲省級及其以上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教育學原理、民族教育管理學、心理健康教育
(二)課程與教學論
本碩士點設立於2006年,2007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2名,講師6名;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9名。近幾年來,先後在《教育研究》、《新華文摘》、《教育科學》、《中國藏學》等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5部,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獲各種科研和教學獎勵近10項。本專業開設的課程主要有:教學論、課程論、教育心理學、比較教學論、雙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育人類學、教學研究方法論、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題、學科課程與教學論以及專題研究等。
(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本碩士點設立於2006年,2007年開始招生。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已形成梯隊。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2名。目前,學術隊伍中,具有碩士學位的9名。在讀博士2名,在讀碩士5名。幾年來,共申請到國家級課題5項,省級課題10項,校級課題5項,獲省部級優秀成果獎10項。該專業在民族教育和跨文化心理研究方面積累了一定的成果。
四、數學與信息科學系
基礎數學
該碩士點是1995年批準的青海師范大學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已招收8屆研究生,已畢業27人,全部在高校任教,2人獲得博士學位。該碩士點現有教授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2人;各學科方向有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
主要研究方向有圖論、半群、概率統計、代數組合與密碼學、理論計算機等。
在圖論方向研究領域涉及代數圖論與組合優化,已有一支思想業務素質高,結構合理,且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積累了相當經驗的師資隊伍。主要學術帶頭人劉儒英教授長期從事該方向的教學和研究,獨立完成和主持完成了《圖的著色與圖的譜》、《圖的色等價與色唯一》、《圖的色性與多項式》、《圖的色多項式理論》、《圖的多項式理論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且有三項獲省部級獎勵。在《科學通報》、《Discrete Math》等國內外著名雜志上發表論文五十多篇,被《SCI》和《EI》收錄多篇。這些成果的核心是首先提出了圖的「伴隨多項式」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被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為是解決色唯一的兩種模式之一,現在,這一理論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近五年來圖論方向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省部級項目四項,被SCI收錄的文章十餘篇。
近幾年來概率統計方向研究十分活躍,在可靠性統計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獲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在全國許多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其中包括一些研究生的研究成果。
代數組合論與密碼學方向,以代數理論和組合設計理論為基礎,主要研究信道編碼學和密碼學。導師張秉儒教授曾先後參與了青海師大劉儒英教授主持的省專家基金項目《圖的色多項式理論》和北京大學丘維生教授主持的國家博士基金項目《代數組合論與密碼學》的研究工作,在《數學學報》等學術性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
理論計算機主要研究方向為隨機網路的可靠性研究、圖和超圖多項式研究及化學分子圖及其應用研究。先後參加完成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兩項省部級項目, 現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超圖的著色和色多項式》。發表論文20多篇, 其中已有9篇被SCI收錄。
該碩士點所依託的數學系有一個計算機實驗室,一個多媒體教室。本學科中文藏書量2.4萬冊,外文藏書量1.3萬冊,本學科中文期刊49種。
五、物理系
計算機應用技術
該碩士點於2003年批准設立,碩士點所依託的物理系現有教職工4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講師19人。先後有六位教師獲「省級骨幹教師」和「校級骨幹教師」稱號。
該碩士點現有研究方向3個:藏文信息處理、電子信息技術、EDA與計算機模擬技術。
藏文信息處理在當代語言文字計算機技術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藏文字語言信息技術和理論的研究,受到我國及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和國內許多專家的關注和潛心研究。青海師范大學物理系從事藏文信息處理的研究已有30多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藏文操作系統(86年),主持、參與了藏文信息的一項國際標准和六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2002年藏文計算機鍵盤和輸入方法獲得青海科技二等獎,2000年獲得香港政府頒發的紫荊花科技成果獎,2004年「藏文計算機鍵盤和輸入編碼方法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現正在進行藏文平台、藏英漢電子字典、網路安全檢測等國家項目。
電子信息技術運用現代電子學、計算機科學以及現代物理學的最新理論和方法,研究各種信息的提取、轉換和處理,特別是採用微處理器技術對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已成為當今信號處理領域的熱點。包括音視頻信息的數字化處理、自動控制系統中各種信息的處理等,已成為重要的和有應用前景的研究方向。多年來,物理系教師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研製了智能音樂報時器、聲控電子樂器、非接觸式速度測量儀等,部分成果已實現產業化。
EDA與計算機模擬技術運用現代電子學、計算機科學以及現代物理學的最新理論和方法,採用高級語言描述,具有系統級模擬設計和綜合測試優化能力。EDA與計算機模擬技術已成為重要的應用和研究方向,是當今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等學科中的熱點和發展前景甚為廣闊的學科領域。多年來,我系教師在EDA與計算機模擬技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發表了40餘篇的學術論文,出版了《電子技術模擬實驗教程》等六部高校教材和著作。,EDA與計算機模擬技術研究的一些成果在相關研究項目中業已得到實際的應用。
物理系的實驗室體系也較為完善,有普通物理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計算機實驗室,此外還有電工技術實驗室、多媒體室和藏文信息技術研究所。近幾年獲省部級及其他科研獎共14項,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目前承擔科研項目14 項,項目的經費合計250 萬元。
六、化學系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碩士點現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科技部、教育部、省科技廳等二十多項研究課題。近3年發表學術論文126篇,其中SCI源刊上發表49篇;獲得青海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資料室可提供美國化學文摘及無機化學各研究領域的主要期刊。該學位點建立了設備先進的化學合成、材料制備、分析測試等專業實驗室,擁有價值達800多萬元的各類實驗設備,完全能夠滿足無機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需要。
學位點現有4個研究方向:
1.無機材料化學 主要進行納米材料、核殼結構納米復合材料、功能磁性材料、光電晶體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非線性光學材料制備、性能與應用研究。
2. 應用稀土化學 主要進行稀土合金功能材料的制備、結構、性質和應用、非水體系電化學等應用研究。
3. 生物無機化學 主要進行植物鈣調素與金屬離子的結合反應、蛋白質與金屬離子的結合反應、葯物分子和有機染料分子與蛋白質的結合反應等研究;金屬離子、配合物分別與蛋白質、核酸、細胞的作用及其機理和應用的研究;環境生物化學;藏葯生物活性與毒性研究。
4. 無機有機復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金屬絡合物和光電功能材料的研究。
七、生命與地理科學學院
(一)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
該學科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教師中博士後1人,在讀博士4人,是一支高水平、年輕化的教學與科研隊伍。另外,還聘請了張國偉院士為兼職教授。該學科在研究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來強烈隆升,環境演變及其對東亞自然環境和全球變化的影響,黃土地層與古氣候變化,黃河、長江水系形成演化,西部國土開發與區域發展,旅遊資源開發規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年來,承擔國家「973」工程子項目1項,國家科委及地方項目多項,獲省級獎勵5項。在核心刊物和有關刊物發表論文近200篇。目前,該學科主要研究亞洲中部乾旱區環境演變與人地關系,地理信息系統、西部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等。
(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環境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地表環境演化研究、資源調查與評價等領域中,它以現代空間信息科學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結合地學分析方法,形成現代地理科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和技術手段。它集遙感應用、空間分析、計算機制圖為一體,以空間信息共享、區域綜合分析、輔助決策為特色,為地理科學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學方法與技術手段。遙感信息所具有綜合、豐富、宏觀、動態、快速、多源的特點,為地球資源的調查與開發、國土整治、環境監測以及全球性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探測手段,成為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中實現信息需求多元化、動態性、現勢性和准確性的技術支持。地理信息系統具有空間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為區域資源與環境的綜合評價、管理、定量分析和輔助決策服務。近幾年來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向一體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可實現動態監測、模擬分析、提供宏觀決策方案,已成為自然資源管理、環境監測及可持續發展戰略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植物學
本碩士點於2000年獲批,目前已招收46名學生,畢業10人, 2人考取博士。本碩士點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其中獲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在讀博士3人,獲碩士學位的教師12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本碩士點研究方向主要集中於以下三個方面:1、動植物對高山環境的適應機制研究;2、中藏葯和保健食(葯)品的開發研究;3、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研究。招收研究生的方向有植物資源學、植物微生物學、植物生物化學、動植物協同進化、植物生物技術。本碩士點承擔國家科技部項目3項,國家農業部項目1項,國家教育部項目2項,國家檢驗檢疫總局項目1項,青海省級項目6項。近3年發表論文87篇,其中SCI2篇,參編專著2部,獲省級成果6項。
(四)生態學
本碩士點於2005年獲批。本碩士點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其中獲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在讀博士3人,獲碩士學位的教師6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本碩士點研究特色是:(1)高原植物在低溫、低氣壓和強紫外輻射條件下的光合作用物質代謝、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徵以及適應機制;(2)高寒草甸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貢獻與響應。(3)特殊環境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群落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及景觀多樣性研究,探討高寒草甸物種多樣性形成和保護機制。(4)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生產力形成機制及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目前,招收研究生的方向有動物生理生態學、動物生態和保護、生態遺傳學。本碩士點所依託的生地學院目前承擔國家級、部級、省級項目10多項,新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青藏高原環境與資源實驗室,2005年一年內獲得來自國家、省級支助款項以及日元貸款共計1800多萬元。該碩士點近3年發表論文87篇,其中SCI收錄2篇,參編專著2部,獲省級成果6項。
八、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
本碩士點是青海省唯一培養體育專業研究生的碩士點。體育教育訓練學是一門研究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理論的交叉學科,特別注重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的青藏地區民族民俗體育等社會科學最新研究成果,依託一批國家、省部級項目,與時俱進地進行現代體育教學、訓練的基礎理論與發展問題的研究,著力探索其本質和規律。本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其中教授7仁,副教授31人。近五年來,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3部,教材3部,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8項;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課題7項。
九、民族師范學院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該碩士點是2005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設立的。該碩士點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合理,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7人。近5年發表學術論文120篇,其中核心刊物上發表52篇,出版專著12部、教材13部。獲得青海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其他省部級優秀成果獎8項。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7項。資料室可提供《甘珠爾》、《丹珠爾》、《宗喀巴三師徒全集》、《止貢噶舉文集》、《噶當派文集》等珍貴的藏文典籍資料800餘部。該碩士點以鮮明的民族特色見長。現有3個穩定的研究方向:藏族文學研究、梵藏語法比較研究、藏族語言文字研究。
I. 青海師范大學的人文地理學博士獲得的是什麼學位
博士學位
J. 青海師范大學的地理科學專業收分怎樣
學院致力於拓寬基礎學科、發展交叉學科、扶植新型學科、加強應用學科,建立合理的學科體專系,形成屬具有高原地域特色,培養綜合型、實用性人才,更好地為國家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學院下設地理科學系(省級重點學科)、生命科學系、旅遊與資源環境系、生物技術系和青藏高原生態研究所。學院現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和植物學5個碩士點。生物科學、地理科學、生物技術制葯專業、生物技術生態專業、旅遊管理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等6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69人,專職教師6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正在讀博的10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5人,在讀碩士的2人,同時學院還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知名學者作為兼職教授。現來自全國各地的800餘名本科學生和40餘名碩士研究生在院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