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城市群地理考題
『壹』 高一地理 我國四大城市群的區位優勢以及產業優勢是什麼
1.珠三角城市群。主要包括城市為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等,有的學者也把香港、澳門列入其中。地理優勢:靠近香港是最大的優勢,廣東又是改革開放的先鋒.
2.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為上海,副中心城市為杭州、南京,主要包括蘇州、無錫、常州、寧波、嘉興、湖州等。 地理優勢:長江三角洲肥沃的土地和國際性大都市上海.
交通便利,鐵路網密集,水路陸路航空發達。農業歷史悠久,工業發展較早。區域經濟發展成熟。
3.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為北京和天津。包括唐山、廊坊、秦皇島等河北城市。 優勢是靠首都北京,科技研發力量雄厚。
4.遼中南城市群以沈陽、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遼陽、營口、盤錦、鐵嶺等城市。該地區城市高度密集、大城市所佔比例最高。沈陽是東北和內蒙古東部的經濟中心、交通、文化和信息中心,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重工業基地。大連是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東北地區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對外貿易口岸,也是重要的旅遊城市。遼中南地區工業化起步已近70年,在工業化推動下形成了中部城市密集圈和沈大城市走廊。近年來,逐步形成了以沈陽、大連為中心,以長大、沈丹、沈山、沈吉和沈承五條交通幹道為發展軸線的城鎮布局體系,提高了地區城市化水平。該地區工業水平高,工業體系完善,城市化水平高,是中國重的裝備製造中心。
『貳』 中國五大超級城市群格局形成,看看有你的城市嗎
6月5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7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TOP50》報告,報告指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以及成渝城市群將成為未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
北上深占據引領2017房地產開發投資吸引力TOP 3
報告顯示,2017年,上海、北京、深圳投資吸引力仍保持全國前三位,1.5線城市中天津首次排名進入前4;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重慶等核心城市經濟基礎強、人口流入多、市場需求旺盛,排名均位列前10。
從區域分布來看,東部沿海及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城市投資吸引力保持領先優勢。
中國五大超級城市群格局形成
報告指出,在國家規劃層面,城市群的發展也將進入加速期,未來中國核心城市群的空間格局也逐漸清晰起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的疊加區域也將是未來發展最具潛力的區域。
京津冀本身就是三大戰略之一,發展潛力最為突出,長三角、長江中游以及成渝城市群分布在長江經濟帶沿線,是東中西部產業轉移的最主要橫向通道,而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都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承擔著海上對外開放以及創新升級的使命。
以上這五大城市群無疑將成為未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抓住這五大城市群的發展機會才能把握住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
目前僅長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形態形成
中國指數研究院認為,雖然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以及成渝這五大城市群是未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但不可否認的是,城市群的發展是漸次推進的,顯然這五大城市群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之中。國內目前僅長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形成大面積高亮度區域,城市群形態形成。
從NOAA最新的夜燈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僅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形成大面積亮度較高區域,表明長、珠三角城市群相對成熟,形成了城市群應有的城市層次與結構。
上海引領長三角城市群
上海與江蘇、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今年6月上海被定位為全球城市,參與世界第一梯隊城市競爭,力壓紐約、東京、倫敦等國際性大都市,成功奪得首位
『叄』 為什麼中國五大國家級城市群
截止2015年,中國現有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共5個國家級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