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2011第87期

地理中國2011第87期

發布時間: 2021-03-03 02:15:20

⑴ 誰能幫我總結高中地理中國地理部分知識點中國地理部

一、中國的疆域:



1、我國位置的優越性:
半球劃分:東半球、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
經緯位置: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熱帶,沒有寒帶。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最南端南沙群島曾母暗沙,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
2、我國國土遼闊:
陸地國土: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鄰國14個。
海洋國土:瀕臨的海洋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主要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
南海諸島。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渤海附近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南海魚類產量和油氣產量均是最大的。

二、中國的行政區劃



行政區: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級行政區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三、中國的人口


人口: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四、中國的民族
民族:我國有56個民族,漢族佔92%。少數民族中壯族人數最多。人口在500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數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一些少數民族風情: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族的潑水節、孔雀舞;藏族的集體舞、藏歷年;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三、中國的地形地勢


南北向:京哈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哈大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青藏線。
東西向:京包線—包蘭線、隴海—蘭新線(第二條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襄渝線。
主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京廣、隴海)、武漢(京廣、襄渝、長江水運)、南昌(京九、浙贛)、徐州(京滬、隴海)、蘭州(隴海、包蘭、蘭新)、寶雞(寶成、隴海)、株洲(京廣、浙贛、湘黔)
選擇交通方式要考慮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如速度、運費、運輸量等,還要考慮出行目的、貨物性質數量以及運輸距離等因素

⑵ 黑龍江省的地理位置在哪

黑龍江省位於中國東北部,是中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東西跨14個經度,南北跨10個緯度。北、東部與俄羅斯為界,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含加格達奇和松嶺區),僅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國第6位。

地貌:黑龍江省地勢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土地約佔全省總面積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帶約佔全省的35.8%;東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國最大的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佔全省總面積的37.0%,海拔高度為50—200米。
黑龍江是中國位置最北、最東,緯度最高,經度最東的省份。黑龍江省西起
121°11′,東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個緯度,2個熱量帶;東西跨14個經度,3個濕潤區。全省年平均氣溫多在-4℃-5℃之間。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春秋乾燥涼爽,年降水量400~650毫米。北部和東部與俄羅斯相鄰,邊境線長3045千米,是亞洲與太平洋地區陸路通往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通道,是中國沿邊開放的重要窗口。

土地:黑龍江省土地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含加格達奇和松嶺區),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9%。根據2008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全省農用地面積3950.45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3.53%;建設用地149.85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17%;未利用地629.2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3.30%。
農用地中:耕地ll87.07萬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30.05%;園地6萬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0.15%;林地2327萬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61.77%;牧草地222.64萬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5.63%;其他農用地94.44萬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2.39%。全省人均耕地面積0.31公頃(合4.6畝/人)。

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16.58萬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77.8%;交通運輸用地12.12萬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8.08%;水利設施用地21.14萬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14.1%。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56.84萬公頃,占未利用地面積的72.6%;其他土地l72.35萬公頃,占未利用地面積的27.4%。

氣候:黑龍江省屬中溫帶,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熱同季,冬季漫長。
全省年平均氣溫在-4℃-5℃之間,從東南向西北平均每高1個緯度,年平均氣溫約低1℃,嫩江至伊春一線為0℃等值線。全省≥10℃的積溫在2000℃~3000℃。全省無霜期在100-160天,大部分地區的初霜凍在9月下旬出現,終霜凍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結束。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多介於400-650毫米。中部山區最多,東部次之,西部和北部最少。5-9月生長季降水量可佔全年總量的80%-90%。全省濕潤系數在0.7-1.3之間,西南部地區低於0.7,屬半乾旱地區。

全省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年太陽輻射總量在4400—5028兆焦耳/平方米。其中,5-9月的太陽輻射總量佔全年的54%-60%。全省日照時數在2200-2900小時,其中生長季日照時數占總量的44%-48%。

全省風能資源比較豐富。各地年平均風速為2-4米/秒。風速≥3米/秒的有效時數較多,松嫩平原、松花江幹流谷地和三江平原約為4000-5000小時,主要出現在冬、春和秋季。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黑龍江省土地條件居全國之首,總耕地面積和可開發的土地後備資源均佔全國1/10以上,人均耕地和農民人均經營耕地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現有耕地1187.07萬公頃,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於全國其它地區,黑土、黑鈣土和草甸土等佔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盛產大豆、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及甜菜、亞麻、烤煙等經濟作物。
礦產資源:黑龍江省是礦產資源大省,礦產種類比較齊全。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發現各類礦產134種(含亞礦種),佔2010年全國已發現礦產的56.54%。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83種(含亞礦種),佔2010年全國已查明儲量礦產的36.56%,其中能源礦產6種(石油、天然氣、煤、油頁岩、地熱、鈾)、黑色金屬礦產3種(鐵、鈦、釩)、有色金屬礦產11種(銅、鉛、鋅、鎂、鎳、鈷、鎢、錫、鉍、鉬、銻)、貴金屬礦產6種(金、銀、鉑、鈀、銥、鋨)、稀有及稀散元素礦產8種(鉭、鈹、鎵、銦、錸、硒、鎘、碲)、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矽線石、普通螢石、熔劑用灰岩、冶金用白雲岩、鑄型用砂、耐火粘土、菱鎂礦)、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硫鐵礦、伴生硫、化肥用蛇紋岩、泥炭、砷礦、硼礦、磷礦)、建材和其它非金屬礦產33種(石墨、沸石、黃粘土、熔煉水晶、水泥用大理岩等)、水氣礦產2種(地下水、礦泉水)。2010年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十位的礦產有50種,其中石油、石墨、顏料用黃粘土、矽線石、水泥用大理岩、鑄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等礦產在全國佔有資源優勢,對黑龍江省國民經濟發展影響重大。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開發利用礦產74種(不含延伸產業及深加工),其中煤炭、磚瓦用粘土、鐵礦、金礦、水泥用大理岩、銅、石墨、礦泉水以及一些建築用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程度較高,石油、天然氣、鈾、煤、鐵、鉛、鋅、金、水泥用大理岩(灰岩)、玻璃硅質原料、硫、磷等礦種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礦產。黑龍江省地域遼闊,礦產資源分布廣泛又相對集中。如石油、天然氣主要集中在松遼盆地的大慶一帶;煤炭則分布在東部的鶴崗、雙鴨山、七台河和雞西等地;有色、黑色金屬礦產主要分布於嫩江、伊春和哈爾濱一帶;金礦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非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地區。
森林資源:黑龍江省是我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覆蓋率45.7%,有林地面積2080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7.6億立方米,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國家重要的木材戰略儲備基地。我省森林樹種豐富,多達100餘種,其中材質優良、利用價值較高的有30餘種。我省的生態地位十分重要,大小興安嶺林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維系著東北和華北平原的生態安全,為我國兩個重要商品糧基地穩產高產提供了重要保障。
動植物資源:我省有高等植物2000餘種,其中包括:東北紅豆杉、野大豆等國家保護植物11種;陸生野生動物476種,其中獸類88種、鳥類361種、爬行類16種、兩棲類11種,在陸生野生動物當中,有東北虎、丹頂鶴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7種,有黑熊、白枕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66種。
濕地資源:全省濕地面積867萬公頃,其中天然濕地面積556萬公頃,是全國濕地資源分布面積最大的省份之一,是丹頂鶴、東方白鸛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目前,我省已建成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78處,其中國家級19處,省級59處,保護區總面積423萬公頃;擁有扎龍、三江、洪河、興凱湖、珍寶島、七星河、南瓮河 7處國際重要濕地;建立了白漁泡等24處國家濕地公園。水資源:全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綏芬河五大水系,現有大小湖泊640個、在冊水庫630座,水面達80多萬公頃。黑龍江省是中國水資源較豐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農作物生長期,雨熱同季,生物生長環境良好。
旅遊資源:黑龍江省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省份,是真正意義上的「北國」,中國的「北極」和「東極」都在黑龍江省境內。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人文歷史賦予黑龍江旅遊自然、自在、神奇、浪漫的特色。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冰雪、野生動物等世界十大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中黑龍江省佔有9項,生態資源豐富多樣,主要包括:

一是擁有廣袤的大森林。黑龍江省森林覆蓋率達45.7%,林地面積居全國首位,建有104個森林公園。茫茫林海,風景秀美,環境幽雅,空氣清新。走進大森林,就彷彿走進了天然的「大氧吧」。空氣中不僅負氧離子含量高,還彌漫著多種對身體有益的氣態物質。五營等眾多的森林公園已開發登山、徒步、森林浴、漂流等多種旅遊項目。二是擁有豐富的大冰雪。黑龍江省屬大陸性季風氣候,降雪豐富,雪期長、雪質好。冬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一派壯麗的北國風光。黑龍江省是中國最早開展滑雪旅遊的地區之一,建有各類滑雪場近百座,亞布力、吉華、帽兒山等各大滑雪場擁有優良的天然雪道、舒適的接待設施和人性化的細致服務,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黑龍江省還是中國冰雪藝術的搖籃,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題游樂園,哈爾濱冰雪迪士尼游園會是世界唯一的冰雪版迪士尼,太陽島雪雕博覽會等冰雪主題公園的建築規模和藝術水準都居世界先進水平。三是擁有神秘的大界江。黑龍江省擁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兩條大界江,長達2300多公里,充滿了原始、古樸、滄桑、神秘的色彩。現已開發黑龍江探源、蘿北界江三峽、同江三江口等6段界江旅遊線。其中最著名的是伊春嘉蔭至鶴崗蘿北的界江中段,兩岸山體峻峭,風光秀美,有「龍江三峽」之稱。游覽大界江不僅可以欣賞沿岸景色,享受原始生態環境,又可以領略異國風情。四是擁有眾多的大湖泊。黑龍江省湖泊星羅棋布,境內共有大大小小的湖泊640個。湖畔景色秀美,湖中碧波盪漾,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亞洲最大的界湖——興凱湖、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天然水禽狩獵場——連環湖等。五是擁有遼闊的大濕地。全省濕地面積867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的近1/5,其中天然濕地556萬公頃,佔全國天然濕地面積的1/7,特別是沼澤濕地全國面積最大,為427萬公頃,佔全國沼澤濕地面積的近1/3;有國際重要濕地7處,佔全國1/6,居全國之首。2003年,黑龍江省人大出台《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濕地的地方法規。黑龍江省嚴格保護濕地,大力發展濕地產業,開展「大宣傳、大構架、大聯合、大產業、大論壇、大提升」六大工程,用大美濕地裝扮美麗中國。六是擁有神奇的大熔岩。黑龍江省境內有16個火山群,80多座火山,火山旅遊資源特色顯著,最著名的是五大連池和鏡泊湖火山區。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內分布著新老期火山14座,擁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類最齊全、狀貌最典型的火山地質地貌,因此又被稱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和「打開的火山教科書」。五大連池礦泉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3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具有明顯的醫療保健作用。七是擁有獨特的大油田。大慶是中國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產基地,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這里有全國第一口油井、現代化的生產設施、油田歷史陳列館、鐵人紀念館等,具有開發石油工業旅遊的特殊資源。八是擁有壯觀的大農場。黑龍江省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擁有110多個農牧場。一望無際的大農田,現代化的生產作業、高科技的農業示範園區、綠色無污染食品都是難得的旅遊資源。加上清爽的氣候與之相配合,使黑龍江省成為中國生態避暑養生資源優勢最為突出的省份。

黑龍江邊境線漫長、口岸眾多,邊境市、縣異國風情濃郁,界湖界江風光秀麗。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邊境線長2981公里,有25個國家一類口岸和10個邊民互市貿易區,黑河市、綏芬河市、東寧縣已開展邊境旅遊異地辦照,成為邊境旅遊的新亮點。黑龍江省民族眾多,民族文化異彩紛呈,獨特的北大荒文化、紅色旅遊文化、世界知名的石油文化,都凸顯了黑龍江省旅遊的文化資源優勢。

cainawodez採納我的吧

⑶ 地理中國的摘錄

對於「天府」這個概念,有些含義是我們知道的,並能意識到;有些是知道但意識不到,經過分析,是可以浮現出來的。推而廣之,就我們頭腦中的知識而言,我們知道的比意識到的多得多。沒意識到的更深刻,因為它可能反映了我們所屬文化的一些深層次東西。
人們把「天府」與「物華天寶、安居樂業」聯系起來。叫做 「天府」的地方應該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這些都是我們能意識到的。
還有一些雖然不是常識,但是只要查找一些書籍辭典也能掌握,這也不是我所說的我們意識不到的那部分「天府」的含義。比如:一般人都以為「天府之國」是專指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其實不然。在歷史上,所謂「天府之國」或「天府」這樣的稱號,在中國的版圖上曾經賦予至少7個地方。比如:最早是西安所在的關中盆地,被稱為「天府之國」;而後太原所在的汾河盆地被稱為「天府之國」;太湖平原在唐以後被稱為「天府之國」;北京所處的河北北部也曾戴上「天府」的桂冠。宋以後,福建的福州地區所在地閩中丘陵地區亦獲得了「天府」的稱號。清以後,滿族人的發祥龍興之地沈陽地區也被賦予了「天府」的稱號。
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這些歷史上的天府,就會發現天府並不僅僅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富」的富饒之地,那些大平原,譬如東北大平原、華北大平原、長江中下游的諸多大平原雖然都是沃野糧倉,但我們的先人並不把這些地方稱之為「天府」。
為什麼我們的祖先不把「天府」的稱號送給這些大平原?回答這個問題,就開始接觸到了「天府」這個概念中難以被清晰地意識到的那部分含義。
認真分析,你會發現天府原來是中國人心裡的秘密它隱含了中國人關於風水的理念,是中國人集體潛意識的一部分。
北京大學的俞孔堅教授把天府看作是中國人關於風水寶地的放大版。中國人的風水寶地是這樣一種模式:依山面水,俯臨平原,左右護山懷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簡單地說,中國人的所謂風水寶地,不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也不是凸起的高地,而是三面圍合的山間盆地。
而且據俞先生分析,中國人風水這種模式的形成,深受「關中盆地」地形的影響,因為我們漢民族的文化成型期周、秦、漢、唐的核心區就在關中盆地。而更有意思的是「關中盆地」又是最早被稱為「天府」的地方。《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游說秦惠王時說:「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 這是「天府」這個概念的濫觴。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將這種三面圍合、一面開闊的地方作為理想的居住之地?主要原因還是認為這樣的環境有安全感。三面環山,一面開闊,就意味著三面已經有山作為屏障來拱衛,只有一面臨敵,這對於防守而言,的確是一種理想的地形。將這種觀念擴展,將這種地形擴大,風水就變成了天府。
說到這里,我們又引出了「天府」的又一個很重要的含義:天府是安全之地。
關中盆地、四川盆地之所以被稱之為天府,很重要的是先人認識到這里是安全的。
像華北大平原、長江中下游的諸多大平原和東北大平原,古時候往往是群雄逐鹿之地,不是天府。
如果我們找來一張地勢圖察看,我們就會發現古時候被稱為天府的7個地方都不是大平原,都有山可依傍。
安全不僅僅是指能承受攻擊,抵抗入侵。安全也有無危險,安然、安定、安詳之意。
更深層的安全,是糧食或食品的安全。一切榮華富貴,一切高樓大廈,一切現代化的工業產品,皆可舍棄,唯獨吃的,不可舍棄。所以說「無糧不穩」,一個沒有天府的國家,是不穩的。
如果我們對「天府」這個詞,進行一番詞源探索,或許更能幫助我們尋找出天府的隱含之義。
「天」,會意字。一個人頭上頂著一片東西天空,引申義為天然而非人工。
「府」,形聲字。從廣,表示與房屋有關,付聲。廣既然表意,府的含義應在廣中。「廣」,原讀yǎn ,甲骨文和金文的寫法很像房牆和屋頂,其含義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引申義:寬大的房屋。《說文》段玉裁註: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
天府,意為天然的府庫。從詞源來看,所謂天府者,天地似屋也。
安全的「安」字,是一個會意字。「女」在屋宇下,就意味著安全無危險。天地似屋,首先給人的就是安全感。從這個角度,也驗證了天府是給人以安全感的地方。
天府,天地似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天府雖是天然府庫,但並不排斥人的作為。人的作為只是彌補天的不盡人意處。比如氣候變化導致的旱澇之災。但人的作為並不想控制天。比如最早的天府關中盆地,如果沒有人的作為,也難以成為豐衣足食、生活無憂之地。早在戰國時期在關中修建的鄭國渠,就是選取涇河流經的地勢高亢處,開渠引水,通過網狀的渠道系統,讓部分涇河水自流灌溉關中大地的。
成都平原在都江堰未修之前,還不是天府。都江堰建成之後,《華陽國志》卷三《蜀志》稱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鄭國渠、都江堰都是讓河水自由地流淌,澆灌田地似乎是河水在流淌之時順便而為。而現在建在涇河和岷江之上的一座座水電站是強迫河水進入它們的囊中。
天府還是以天為主。它主要的產品是糧食、瓜果菜蔬及其他農副產品。今日太湖平原、閩中一帶這些昔日的天府及珠江三角洲一帶已經工廠林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還能稱它們為天府嗎?
天府,天地似屋。意為我們的先人把大地當席,以天空為屋頂,天地之間皆是我家也。但是今天,那些為了所謂的財富和發達,為了所謂的經濟高速增長,為了少數人當官或者成為億萬富翁的美夢,不惜把藍天染黑,把空氣變濁;那些向藍盈盈的河水、湖水中排放廢水、污水,讓水中的魚蝦絕跡;那些用黑水、化學水、重金屬含量很高的水,澆灌萬頃良田,把土地也污染了的地方,即使過去號為天府,今天它們還能保持天府的桂冠嗎?
天府最深層的含義是追求一種天人合一的生活,這是一種東方的智慧,不同於西方征服自然的思路。天府的深層含義是簡單的生活,內心的愉悅。
昔日的東方天府,今日變成了西方的工廠,「桃花源」成了「專業鎮」發達了,富裕了,但代價呢?
今天我們的版圖上還有多少地方能夠讓我們以「天地為屋」呢?

⑷ 急求CCTV 地理.中國 視頻 下載地址

你可以 點擊 CCTV 網路電視 來找

也可以 用 優酷 活著 土豆 來找
找到 後 注冊 一下網站用戶 就能下載了

⑸ 簡述地理環境對古代中國,古代希臘文化的不同影響。

(抄1)古代中國發祥襲於中原地區,屬於遼闊地域農耕經濟,長期以來血緣紐帶不能突破,由於治水、對外戰爭等公共事務的需要,更容易形成專制集權的體制。
(2)古代希臘多山地、港灣,山脈把陸地分割成小塊,有利於小國寡民形成,不易建立領土廣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同時人們可以早出晚歸,一切國家政務比較簡單,易於在公民大會中討論和表決。土地貧瘠,生產力不發達,促使人們產生積極、勇敢和富於進取的精神。多種經濟形態並存,人員頻繁交往流動,導致地緣戰勝血緣,形成「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有利於民煮制的發展。海外貿易興盛,以平等交換為原則,有助於人們平等觀念的形成與民煮政治的建立。愛琴海地區氣候宜人,人們喜歡在露天進行政治活動,直接或間接促成了希臘民煮政治的建立。

⑹ 地理標志的調研

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開始於2003年,2005年完成並發布第一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
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於2011年1月15日在京舉辦的「2011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交流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報告發布會」上發布。
第三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正在進行中。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的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將會積極地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的發展。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在有關部門和地理標志企業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在此調研報告中,課題組做以下說明:
第一,地理標志選取。
神州大地物華天寶,我們在首次調研中以已經注冊的、公開的地理標志為准。時間以2004年12月31日為限,以後注冊的將會在以後的調研中使用。
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原產地域產品、原產地標記。
註:
1、並非所有原產地標記都是地理標志,我們只選定地理標志特徵非常明確和由政府來組織注冊的部分。
2、2005年7月15日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生效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和《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的地理標志管理工作合二為一。
3、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的統一或協調機制建立後的地理標志的具體數量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但這不影響本次調研工作的開展和意義。
第二,調研的原則。
調研中採用「公益、公開、統一、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即公益獨立調研、使用公開的資料,統一整理核實,企業自願參與。應該說,調研資料是真實客觀的。
第三,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銷售額是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
地理標志所保護的產品與一般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是由供應決定的,不是由需求決定的。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市場銷售額)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可口可樂就不同,市場需要多少,就可以加裝流水線,按配方來生產多少。因此,地理標志的市場銷售額是一個非常能代表地理標志大小的極其重要的尺度。本次調研採用2003年底的數據。
第四,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
全國首次地理標志調研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首先,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探索,為今後的地理標志調研工作提供了基礎;其次,總結交流比較好的地理標志,為營造地理標志的「比學趕幫超」的發展氛圍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再次,將會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發展。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將繼續進行下去,並不斷完善,推動國粹精華的發揚光大,為求解「三農」問題尋求一個新答案。
一、全國地理標志概況
1、地理標志數量
《中國地理標志》課題組進行首次調研的地理標志有323個。地理標志存在於三種類型:
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以A表示)、原產地域產品(以B表示)、原產地標記(以C表示)。A類有104個,B類有154個,C類有137個。地理標志可同時以兩種或三種類型注冊,具體是AB類有25個,AC類有22個,BC類有15個,ABC類有5個。見圖表 1。
圖中:A′=A-AB-AC-ABC=52,B′=B-AB-BC-ABC=109,C′=C-AC-BC-ABC=95。
A′+B′+C′+AB+BC+AC+ABC=323。
2、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地理標志在全國省市區(除上海以外)都有分布,其中浙江、河南、福建最多,分別達到42個、34個、27個。見圖表 2。
3、地理標志類別分布
地理標志分為十個類別,其中瓜果蔬菜類最多,達到104個,達到30.20%。地理標志類屬農產品的共有307個,占總數的95.0%。可以說,地理標志是與「三農」最密切的知識產權。見圖表 3。
4、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
地理標志市場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按省市區,山東、四川、浙江所佔比例最大,分別是13.25%、11.07%、7.93%,見圖表 2。按分類,瓜果蔬菜類、酒類所佔比例最大,分別達到30.14%、25.58%,見圖表 3。
二、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二級以上名單(共90個)
地理標志依據地理標志的整體市場銷售總額和地理標志市場完善程度(有效保護、市場准入、市場秩序、企業結構、經濟效益、社會影響),確定出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名單。地理標志星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五級為最高級。各地理標志星級對應的市場銷售額為:五級20億以上,四級10億以上,三級5億以上,二級3億以上,一級1億以上。地理標志星級是動態的,隨著市場銷售總額和市場完善程度的變化做相應調整。
全國星級地理標志共有192個,占總數的59.4%。其中五級有6個,四級有19個,三級有39個,二級有26個,一級有102個。二級以上地理標志有90個。
星級地理標志將是華夏國粹精華的突出代表。
五級地理標志是:陝西蘋果、五糧液系列白酒產品(五糧液、五糧春、五糧醇、尖庄等)、煙台蘋果、瀏陽花炮、貴州茅台酒、紹興黃酒。
按省市區,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河南、浙江,分別有11個、8個、8個,見圖表 2。
按分類別,二級以上地理標志分布最多的類別是瓜果蔬菜類、酒類,分別有29個、18個。見圖表 3。
但是,我國地理標志的規模偏小,企業結構有待優化,相當多的地理標志的龍頭企業不突出、作用不強,小企業眾多。非常有代表性的地理標志是「金華火腿」,金華近200家火腿廠「群龍無首」,因無法達到歐美市場的標准,只能通過第三地作轉口貿易。而金華火腿的整個市場也在不斷萎縮。在本次地理標志調研中,星級以下地理標志有131個,佔到總數的五分之二。二級以上的90個地理標志中,有34個沒有企業進入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行列。
三、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和每個地理標志最多選前三個企業的原則,列出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
銷售額等級依據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劃分為五級,具體是:I級,10億以上;II級,5億以上;III級,3億以上;IV級,1億以上;V級,5000萬以上。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僅包含該企業的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不包含非地理標志產品的銷售額。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前十名依次是: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煙台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安徽金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天府集團公司、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湖南省瀏陽金生花炮有限公司。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的市場銷售額門檻是8000萬元,平均額是4.18億元。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分布最多的省市區是山東、四川、浙江,分別有13個、8個、8個,見圖表 2。分布最多的類別是酒類和瓜果蔬菜類,分別有30個、25個,見圖表 3。
全國地理標志銷售額前100名企業是我國地理標志的領軍力量,是代表國粹精華的支柱品牌,將在我國地理標志國際化的進程中起主導作用。
四、地理標志成為市縣名片
地理標志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重視,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安溪縣的鐵觀音茶葉和中寧縣的枸杞都成為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為壯大縣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地理標志是一個巨大的無形資產,還成為市縣的形象名片。比如,紹興市——紹興黃酒,金華市——金華火腿,鎮江市——鎮江香醋,文山州——文山三七,瀘州市——瀘州老窖,煙台市——煙台蘋果,萊陽市——萊陽梨,平遙縣——平遙牛肉,等等。
圖表2 地理標志分省市區表
圖表3 地理標志分類別表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課題組
為了促進我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地理標志綜合評價課題組在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支持下,在第一次(2005年)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全國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新進展,歷時五年探索,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工作。
第一部分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概述
地理標志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社會對地理標志的認識和關注尚處在初級階段,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體系還在逐步完善中。課題組開展地理標志調研也是一個探索性工作。
北京中郡世紀地理標志研究所是全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全國地理標志研究咨詢服務的獨立性社會研究所。課題組在調研中堅持研究所的「客觀性、專業性、建設性」宗旨,採用「獨立、公開、統一」的工作原則,即獨立客觀,使用公開資料,統一對全國所有地理標志進行調研。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意義在於:總結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經驗,探索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規律,積極引導全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高地理標志的競爭力,提升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一、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數量
中華大地物華天寶,具有地理標志特徵的名物特產眾多,但並不是說所有特產都是地理標志產品。在調研中,我們將調研期內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注冊批准並公開的地理標志作為調研對象。國家有關部門在本課題中主要是指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三個部門依據不同的法規開展地理標志審核注冊。三個部門的注冊工作為全國地理標志的規范化保護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研究所課題組建立起全國地理標志資料庫,資料庫里申請和注冊的地理標志總數合計超2300個,參加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的地理標志數量是1949個。
第二次地理標志調研的數量大大超過第一次的調研,主要是三個部門都加大了工作力度,社會對地理標志的關注越來越高,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地理標志企業的重視。
1.地理標志在省市區中數量
全國31個省市區都對地理標志進行了申請保護,已經注冊批准地理標志數量在100個以上的省份有4個,分別是山東省、浙江省、四川省和福建省,其中最多的山東省,有178個,占調研總數的9.13%。地理標志數量在全國各省市區的分布情況見表1和圖1。
2.地理標志在三個注冊部門的數量
現階段,地理標志可以在農業部、質檢總局和商標局等三個部門注冊。有的地理標志在一個部門注冊,有的在兩個部門注冊,有的在三個部門都注冊,在三個部門都注冊的共有18個,占總數的0.77%。
3.地理標志在十個產品類別的數量
在調研中,課題組將地理標志分成十個產品類別。蔬菜瓜果類地理標志產品最多,有793個,占總數的40.69%;其次是糧食油料類,有207個,占總數的10.62%;第三是中草葯材類,有190個,占總數的9.75%。這三類佔到了總數的60%以上。涉農產品總數有1850個,占總數的94.92%。因此,地理標志是一個三農權益顯著的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二、第二次調研地理標志產值
參加第二次調研的全國地理標志產值達到8379億元,應該說,地理標志已經形成為一個大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各界要關注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提高地理標志產業的競爭力,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
1.地理標志產值分布情況
全國地理標志的產值平均值在4.30億元,處在平均數以下的地理標志有1510個,占總數的77.48%。地理標志規模小,產值在1億元以下的佔39.92%,5000萬元以下的佔到26.48%。綜合評價來講,地理標志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
2.省市區地理標志產值
地理標志產值超過500億的有山東省、四川省和福建省等3個省,其中山東省的地理標志產值最大,超過一千億,達到1230.87億元,占總量的14.69%。
3.地理標志產品類別產值
地理標志產量最多的產品類別是蔬菜瓜果類,產值達2538.77億元,占總量的30.30%。
第二部分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
一、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內涵
地理標志不僅是一種新型知識產權,是產品品質特徵和信譽的標志,是現階段具有中國三農權益的載體,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文化和區域形象的代表符號,是國際經貿中國別權益的體現。
地理標志價值具有綜合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性與地理標志的區域性、長久性和群體性相關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包含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等。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遠遠超越其經濟價值,經濟價值只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中非常容易比較的顯現部分。地理標志與當地人文相結合,當地人使用地理標志已經成為風俗習慣和社會活動的一部分。
二、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理論探索
地理標志價值的綜合性要求對地理標志的價值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並要求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工作也應該是多方面的。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的「一個宗旨和兩個基本認識」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圍繞如何保護與發展地理標志這個宗旨而開展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不同於一般知識產權價值的評價。一般知識產權的價值評價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進行的,其基本上是經濟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評價不是基於市場交換的需要,而是更好地促進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發揮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商業發展提供導向,還為社會就業、收入富民、區域經濟、區域形象、區域文化等提供綜合性導向。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是基於以下兩個基本認識:一是地理標志產值是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基礎性指標。地理標志具有競爭優勢,甚至具有絕對優勢,地理標志市場是非完全競爭市場,供應創造需求。地理標志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地理標志受自然因素的制約非常大,地理標志產品的產量的增長有一定的內在規律,不能隨心所欲,如茅台酒產量增長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在地理標志市場均衡中,供應起著主導作用,供應決定市場,因此地理標志市場供應量(產值)成為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一個尺度;
二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是動態變化的,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體現在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中,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需要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綜合工作進行評價。品質特徵高的地理標志更需要加強保護與發展,否則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將會降低。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十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在第二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中,依據「三相對評價原則」(相對全國地理標志評價、相對核心價值評價和相對全面評價),對全國地理標志從地理標志特徵、信譽、品牌、質量、產量、保護、市場、秩序、風俗文化和社會價值等10個大項、40個中項、172個小項來進行綜合評價。地理標志綜合評價採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來進行。
三、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與綜合價值量
1.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簡稱中郡地標價值指數)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
評價中,將綜合價值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單列出來,稱之為「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最中國的地理標志產品」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
2.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不同於一般商品的品牌價值,不能單獨用經濟價值來衡量。在此,我們引入一個衡量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單位——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大小用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的多少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是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計量單位。一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一個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用一個「億地標當量」來表示。某一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大小就是該地理標志擁有多少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數,即具有多少個「億地標當量」的綜合價值。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數,排列出「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總量前300名」。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為全國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比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相對的參照坐標,為促進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提供了有益幫助。
四、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主要因素
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體系正逐步完善,地理標志保護目錄正初步形成,一批有影響的地理標志正強勢涌現,但是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還沒有得到發揮。在第二次調研中,我們發現存在許多影響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因素。
1、地理標志在不同部門申請注冊時,名稱不夠規范,有時申請主體不統一,難免發生利益沖突,不利於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
2、地理標志保護范圍存在放大傾向。特別是同一產品,有按縣域命名的名稱,同時又存在按地市命名的,甚至存在按省域命名的名稱。大名稱包含小名稱。地理標志地區范圍不一定越大越好,太大給有效保護增加難度。化大為小、精準命名保護不妨也是一個好辦法,符合市場細分原理。
3、注而不用,用而不管,管而不暢。地理標志重申請注冊輕使用管理,對地理標志亂局不採取措施,對廣大的中小企業和農戶使用地理標志不備案、不管理、不作為、不服務,地理標志的作用得不到發揮。
4、地理標志企業規模比較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足,「品牌戰略」工作推進不夠,普遍存在「小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現象。應該說,地理標志市場既需要「大眾名品」,也需要「小眾精品」。
5、地理標志研發能力弱,對關繫到地理標志長遠和共同利益的事情關注不夠,存在「公地悲劇」現象和「誠信危機」。
6、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社會關注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第三部分 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
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評價結果,將「全國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最大的前300名」單列出來,作為「全國300個最具綜合價值量地理標志」,簡稱「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供社會關注,具體名單見附表。在第二次調研中,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佔全國總數的15.39% ;產值達5417億元,佔全國總產值的64.66%;平均產值為18.06億元,是全國平均值的4.20倍。
一、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省市區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省市區的分布:其中東部有119個,中部有47個,西部有91個,東北部有43個。表中看出,全國300大地理標志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是山東省、江蘇省和遼寧省。
二、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產品類別分布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中,蔬菜瓜果類的數量最多,達112個,占總數的37.33%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在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情況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各產品類別中數量分布表 產品類別 數量(個) 比例(%) 比例排序 蔬菜瓜果類 112 37.33 1 糧食油料類 48 16.00 2 酒類 26 8.67 3 水產品類 25 8.33 4 畜禽蛋類 24 8.00 5 茶葉類 19 6.33 6 食品飲料類 17 5.67 7 輕工產品類 12 4.00 8 中草葯材類 9 3.00 9 其他 8 2.67 10 三、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就是依據《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評價規范》對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進行綜合評價得分,劃分五個星級,由高到低依次是:五星級800分以上,四星級750分以上,三星級700分以上,二星級650分以上,一星級600分以上。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指數星級中三星級的數量最多,達到101個,具體見下表。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指數星級數量分布表 星級 五星級 四星級 三星級 二星級 一星級 數量(個) 18 59 101 77 45 比例(%) 6.00 19.67 33.67 25.67 15.00 在第二次調研中,評價出全國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的地理標志,共有18個,形成了全國第一批「最中國地理標志」樣本庫,見表
第一批綜合價值指數五星級地理標志名單 地理標志名稱 地理標志分類 省市區 申請或注冊部門 綜合價值量億地標當量 綜合價值量排序 綜合價值指數星級 貴州茅台酒 酒類 貴州 質檢總局 1154.31 3 五星級 五糧液酒 酒類 四川 質檢總局 1023.87 4 五星級 安溪鐵觀音 茶葉類 福建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30.72 10 五星級 中寧枸杞 中草葯材類 寧夏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6.00 128 五星級 金華火腿 食品飲料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5.30 130 五星級 宣威火腿 食品飲料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00.91 106 五星級 龍井茶 茶葉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655.65 9 五星級 文山三七 中草葯材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02.32 42 五星級 普洱茶 茶葉類 雲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2.14 21 五星級 山西老陳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山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6.91 197 五星級 庫爾勒香梨 蔬菜瓜果類 新疆 商標局
質檢總局 146.16 60 五星級 紹興黃酒 酒類 浙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21.58 22 五星級 陽澄湖大閘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53.26 216 五星級 五常大米 糧食油料類 黑龍江 商標局
質檢總局 375.60 18 五星級 固城湖螃蟹 水產品類 江蘇 質檢總局 88.55 125 五星級 鎮江香醋 食品飲料(調味品)類 江蘇 商標局
質檢總局 54.27 210 五星級 瀏陽花炮 輕工產品類 湖南 商標局
質檢總局 808.62 5 五星級 贛南臍橙 蔬菜瓜果類 江西 商標局
質檢總局 240.90 32 五星級 「最中國的地理標志」就是最具中國地理標志特質(品質、信譽,並與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關聯)、最值得保護與發展(具有一定市場價值、國際出口能力和社會文化價值)、現階段保護與發展工作(保護措施、質量與品牌管理、市場與秩序等)做得最好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四、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
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用地理標志的綜合價值當量數來表示。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當量單位相當於綜合價值指數為1000分、產值為1000萬元的一個虛擬理想化的地理標志形成的綜合價值量。在第二次調研中,陝西蘋果的綜合價值量最大,達到1693.04點當量。
全國最具綜合價值量的十大地理標志依次是:陝西蘋果、醴陵瓷器、貴州茅台酒、五糧液酒、瀏陽花炮、景德鎮瓷器、煙台蘋果、淄博陶瓷、龍井茶、安溪鐵觀音。
全國1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110.15億地標當量;
全國2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57.73億地標當量;
全國300大地理標志綜合價值量的門檻是32.17億地標當量
結束語
全國地理標志調研是一個探索性工作,客觀評價和積極交流地理標志保護與發展的實踐經驗,具有非常高的社會價值。誠然,地理標志調研還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課題組將繼續努力工作。在此,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共同推動全國地理標志的保護與發展。

⑺ qq游戲中,中國象棋2017第87期怎麼破

  1. 前炮三平四,車6進1。

  2. 炮三平四,車6平7。

  3. 炮四退四,車7進2。

  4. 兵三進一,卒5平4。

  5. 帥六平五,後卒4平5。

  6. 炮四進七,卒5進1。

  7. 帥五平四,卒4進1。

  8. 兵五進一,將6平5。

  9. 炮四平五,至此不管黑棋怎麼走,紅棋都可進三路兵直奔黑將,將黑將殺死。總共過關在17步。

⑻ 關於中國的幾個地理問題。

秦嶺-淮河一線
江南
四川(蜀)
拉薩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