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博導李虎
Ⅰ 經濟地理學考研排名,最好的學校是什麼求賜教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因為國內經濟地理學屬於人文地理學下屬子學科,加上經濟地理學與其它子學科的界限並不那麼分明(因為國內經濟地理學對城市經濟研究的熱衷和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文化轉向、關系轉向),再加上碩士研究生階段招生是以人文地理學招生的。所以讀研的話在選擇院校時應選擇人文地理學好的院校,再在當中選擇經濟地理學好的老師(當然,如果你堅定地要從事經濟地理學相關研究,可以直接找做這研究這方面的老師,不考慮院校)
人文地理學目前最好的學校應該是北京大學(有一定名校情結加成),其城環院院長賀燦飛老師就是做經濟地理研究的,近年來他們團隊主要在做環境經濟地理學,環境管制對企業影響這方面,發了不少文章。此外,北京大學因為周一星等老師,有做城市地理學的傳統,在城市地理學這方面也蠻厲害的。
接下來應該是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在上個世紀因為許學強等老師,也有城市地理學的傳統,甚至人文地理學風頭一度壓過北京大學。但中大人文地理學並沒有團隊,個人工作較多,在人文地理學下面有很多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經濟地理學的老師相對較少,側重也各有不同,你可以去官網看看各個老師的研究方向。
再下來是華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人文地理有寧越敏、杜德斌等老師在,人文地理學也很厲害,具體經濟地理學也是各個老師研究的側重點不同。
南京大學的人文地理學聲譽也非常好,國內人文地理學的第一位傑青顧朝林老師以前就是南京大學的(現在在清華大學)。但相對其人文地理學,其規劃發展得更好,有張京祥老師等非常出名的老師。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南大的人文地理在地海院,其規劃單獨設院,是分開的。
上面有人提到北師大和武大,北師大的人文地理有一段時間也很厲害,但現在有所式微,它的地理信息系統發展得相對人文地理更好。而武大,武大的測繪在國內是無可置疑的第一名,有5還是6個院士在那邊,但它的人文地理一直以來都不怎麼發展(我印象里沒有聽說過武大的人文地理)。
最後是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與地理有關的研究所有很多,在北京、南京、福州、廣州、成都、新疆都有,各自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但是說地理所的話,一般是指北京的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因為更側重科研,特別是團隊合作接大項目,所以各個研究室會有大牛博導,還有一些碩導,水平有所差別。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導只能招收博士生,碩導只能招收碩士生,而且沒有普通高校對於統考生比例的要求,所以統考招生的往往只有未曾招到推免生的一兩個老師,考不上和踩雷的風險比較大。就讀地理所博士的話會更好,像人文地理學目前唯一一個院士陸大道院士、承擔一帶一路研究的劉衛東老師,主持全國主體功能區的樊傑老師等等,有很多牛人大神。
Ⅱ 人文地理碩士可以考旅遊管理的博士嗎
當然可以。博士考試先要過國家線,然後提前跟博導聯系,因為一般回博士招收都要提前答跟博導聯系的,看他要不要再考。人文的考旅管的博士,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長,定量分析啊,空間軟體(GIS軟體)啊,這樣你才有優勢。
Ⅲ 全國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排行
人文地理學高校排名:
頂尖院校是: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比較內好的院校是:南京師容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
其他學院還有: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可以參考好美網
不考數學的有:武漢大學、中大,浙大,
其他不考數學的還有:雲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的人文,福建師范大學,江西師大,華中師大,山西師大,河北師大,遼寧師大,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湖南農大等。
Ⅳ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校友風采
閆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副市長。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地理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師范大學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學任教。現任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IGU)人口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兼任《地理科學》(英文版)、《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規劃師》、《現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等雜志編委。兼任中國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致公黨中央委員、廣東省人大常委。
閆小培從事城市地理、地理專業英語和城市發展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任負責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學課程被列為中山大學和廣東省重點建設課程。閆小培從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區域發展與城市規劃、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來,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建設部與廣東省政府合作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國際合作項目2項、與香港合作項目2項,主持地方政府委託項目10餘項。作為主要研究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自1990年以來,已在《地理學報》、《地理科學》、《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學報》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學》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熱帶地理》、《中山大學學報》、《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城市問題》、《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國)、《GeoJournal》(德國)、《Journal of Geography Ecation》(韓國)等國內外主要地理和規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4本。閆小培曾獲廣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一等獎、中山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中山大學地學院優秀班主任、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稱號。
周介銘:男,1956年5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漢族,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校長。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1982-1985年在蘭州商學院貿易經濟系、西北民族學院民族貿易系任教師,1985-1990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地理系講師、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教務處副處長、處長,1997-2003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2003年至今任四川師范大學校長。
周介銘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的教學與研究,特別是在國土規劃與整治,土地資源經濟評價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擔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雲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廳及各級地方政府下達的科研課題。他主持和承擔的《成都市國土總體規劃》項目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主持和承擔的《都江堰市區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評估研究》項目獲國家土地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主持和承擔的《AUTOPLY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及變更調查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他主持和承擔的項目還多次獲得國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並於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除承擔大量科研項目外,他還出版了3本專著,並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
周介銘在教學與教學管理上也有較深的研究,先後兩次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是四川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的學術帶頭人,招收資源評價方向的研究生。
周介銘現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四川省地理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國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並於1998年起連續兩屆受聘為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
王一鳴: 副院長, 研究員,博導,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59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碩士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9年7月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國家計委國土地區研究所和宏觀經濟研究院工作,歷任室主任、所長助理、副所長,院長助理。2001年1月任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03年兼任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所長。2005年2月任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主持院日常工作。
主要著作:
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
知識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
「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乾重大問題研究
主要學術論文:
西部大開發要以體制和機制創新為先導
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若干問題研究
領導幹部宏觀經濟管理知識讀本
「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
許炯心: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8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1977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此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蘭國際地學與航測學院進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客座教授。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地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理研究》編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編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編委。
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蝕產沙和河流泥沙災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業績:共發表論文110餘篇,其中SCI索引論文近30篇。出版專著4部(含合著)。
代表性學術著作:1. 1996,中國不同自然帶的河流過程,科學出版社。 2. 1997,河型對含沙量空間變異的響應及其臨界現象,中國科學,Vol.27,No.6,548-553. 承擔項目情況: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面上項目、973項目、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及領域前沿項目等共20餘項。
獲獎情況: 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 。
錢樂祥 , 教授, 博士, 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1987年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本科畢業,1997年於華東師大博士畢業,主要從事GIS與遙感應用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現任廣州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兼地理信息科學系教授,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熱帶亞熱帶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廣東省地理學會理事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兼職。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0餘項;出版《地球信息科學引論》等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各種獎勵20餘項,2005年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發表的學術論文:
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
2.錢樂祥,丁聖彥.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蓋變化對地表溫度的影響. 地理學報,2005,60(5);
3.錢樂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觀敏感性綜合評估. 生態學報,2002,22(1);
4.錢樂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貧瘠化區域分異研究. 地理科學,2002,22(1);
5.錢樂祥,丁聖彥,許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類型區的景觀空間結構對比分析. 地理科學,2003,23(5)。
邱道持:男,漢族,重慶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學習,1982年1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間,1985年至1987年曾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學習。在校工作期間,先後擔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師范大學科技處處長、教育部西南師資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重慶市地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重慶市國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土壤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科協常委。2001年10月調任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
邱道持同志多年從事地理教育和國土資源管理教學科研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任務書編號:2001BA604A02)以及重慶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慶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重慶市土地定級估價等30多項科研課題。在《中國土地科學》、《自然資源學報》、《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等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了《中國政治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學》、《重慶市礦產資源開發》、《土地資源學》等專著。先後獲得教育部曾憲梓優秀教師獎、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及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重慶市人民政府等八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96年被西南師范大學聘為教授、2000年被西南農業大學聘為博士生指導教師、2001年被重慶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評選為地理學學術帶頭人。
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專業碩士導師,生態學專業博士導師。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博士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國家遙感中心參加ARC/INFO專業培訓。
主要研究領域:資源經濟學、土地資源學、農業經濟學。主持「重慶黔江開發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悅來鎮城鎮總體規劃」、「永川生態經濟綜合發展規劃」等項目10項,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2部。
吳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廣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團達縣工作隊隊長。1992年12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書記。1997年1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1997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1998年5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1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書記、黨組書記。2003年6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4年6月任重慶市北碚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 2005年任北碚區區長, 2007年任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正廳局級)。
譚凈: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3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7月擔任助教,1991年7月任講師,1995年10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師范大學資環學院副院長,2004年6月調致公黨重慶市委,歷任副秘書長兼組織處處長、秘書長、副主委兼秘書長。在校期間,主講過《中國經濟地理》、《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地理學思想史》、《土地估價理論》、《中國地理》、《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營》等本科專業課和《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區域經濟學》等研究生班課程。1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多次評為優秀實習指導教師。曾參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總體規劃」、「四川經濟地理」、「川南國土規劃」、「合江縣農業資源開發重點項目技術經濟研究」、「長江上游地區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總體戰略研究」、「歇馬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長江水天城總體規劃和土地估價與預測」、「石柱縣悅來鎮、下路鎮城鎮總體規劃」、「九龍坡西部九鎮城鎮體系規劃」、「三峽移民與發展」等科研課題。其中1項被評為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評為重慶市社科三等獎。參編的著作2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
羅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於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同年就讀地理系區域地理學中國經濟地理專業研究生,1991年獲理學碩士。1998年韓國韓南大學進修宏觀經濟學;1999年重慶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2005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2年先後任重慶市計委(發展計劃委員會)高技術處副處長、國民經濟綜合處副處長、處長,兼任重慶市區縣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黨組成員。2006年12月至今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發展規劃、財政金融、高技術產業、西部開發等方面工作,兼任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學會副理事長。實踐經驗豐富,是重慶市「十五」計劃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專題規劃的制定者之一,重慶市「一圈兩翼」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主體功能區、川渝合作成渝經濟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策劃者和推動者。理論功底扎實,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3部。
Ⅳ 中國自然地理學科最具優勢的大學
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Ⅵ 我是人文地理學碩士,想考建築學博士可以考嗎,有機會嗎
考博士與考碩士不同,因為大部分學校每個博導每年只能帶1個博士,極少數可以帶倆,內所以名額很容少。你需要先去確定讀哪個博導的,然後去徵求他的意見,他說同意要你,你再去報名考試,考試過了就錄取了,如果不跟博導打好招呼,直接報名考試,你考的分數再高,他也沒法要你,因為他沒有名額呀
Ⅶ 我想考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請問它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又有哪幾個
東北師范大學城環學院是師大順利比較雄厚的學院之一。學院內,人文地理最為版強勢。權導師眾多,包含國內人文地理學大師陳才先生。
目前有4個研究方向:
01 區域經濟地理與區域開發:
導師有丁四保(博導)、王榮成(博導)、宋玉祥(博導)、谷國鋒、李寧
02城市地理與城鄉規劃:
導師有李誠固(博導)、楊青山(博導)、王士君(博導)、修春亮(博導)、袁家冬(博導)、龐瑞秋
03文化地理與區域旅遊開發:
導師有:劉繼生(博導)、梅林、周麗君、李廣全
04經貿地理與物流:
導師有:於國政(博導)
Ⅷ 西北大學的城鄉規劃專業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有何區別
【經濟地理與規劃系簡介】
創建於1985年,前身為經濟地理學專業。現有專教職工12人,其中教授屬5人,副教授4人,博導2人。擁有博士學位者11人,教師中先後有8人在前蘇聯、美國、加拿大、日本、奧地利、荷蘭國學習或合作研究。在主體功能區規劃、旅遊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房地產估價、西北地區城市空間結構演變、大遺址保護、都市農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5項,政府其他項目50餘項,各種獎勵10餘項。
Ⅸ 我想跨專業報考華中師范大學的人文地理專業,本科是學哲學的,是不是有很大難度啊
華師的初試題都賊簡單,但題量很大,讓你有奮筆疾書也做不完的感覺,難度不大,但復試讓專你屬很難受!復試的人很多,凡是過線的都讓去,所以被刷幾率很高,猶如DNF里武器強化般的概率。沒辦法,這是跨專業考驗復試的潛規則!一般跨學科考的都很不利,再加上你把專業的東西回答的不怎麼樣,就很危險了!你可能會說我很感興趣呀或者是我會努力復習的等等,但是你一年半載看的那點東西怎麼能和人家四年的專業知識積累比,再者碩導們都很看重專業的思維方式和綜合素質,這是跨專業考生考研過程中復習不出來的。假如是二本三本等不入流的院校畢業的,除非你在復試隊伍中給導師們鶴立雞群的感覺,否則我保證你根屁兒!我本科畢業的學校與華師的城市與環境學院有著良好的交流關系,很多院系幹部等從我們這里走出去或調出去的,如:胡院長、余主任等。以上是我知道的大概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你要真想考人文地理,建議你報一些好的學校,越是好的學校他復試就越透明,就越公平。兩外,還有個情況,人文地理是全國跨考排前幾位的專業,年年跨學科的很多,而且素質參差不齊,這讓地理學的碩博導們深惡痛絕,很是不爽,所以你慎重!
Ⅹ 華東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博導有哪些
華東來師范大學2010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源研究生的指導教師名單
人文地理學
寧越敏 曾 剛 徐長樂 汪宇明 吳永興 穀人旭 丁金宏
杜德斌 林 拓 魏也華(兼職) 徐 偉(兼職)
郁鴻勝(兼職)
其他相關完整提供給樓主,資源環境學院所有博導如下:
人口學
陳映芳 吳瑞君 高向東
自然地理學
陳吉余 俞立中 陳中原 束 炯 劉 敏 周雲軒 程和琴
楊世倫 張衛國 李道季 李九發 陳慶強 袁 雯
人文地理學
寧越敏 曾 剛 徐長樂 汪宇明 吳永興 穀人旭 丁金宏
杜德斌 林 拓 魏也華(兼職) 徐 偉(兼職)
郁鴻勝(兼職)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季民河 吳健平 徐建華 高 煒(兼職)
黃鴻榮(兼職) 郭華東(兼職)張 兵(兼職)
王 浩(兼職) 王 錚(兼職)
河口海岸學
丁平興 何 青 杜金洲 朱建榮 陳沈良 吳 瑩
第四紀地質學
鄭祥民 蔣 輝 殷鴻福(兼職)
環境科學
楊 凱 陳振樓
環境工程
張 經 黃民生 金相燦(兼職) 鄭炳輝(兼職)
希望對你有幫助!
個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誠實的國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縮寫,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