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國家地理學術報告

中國國家地理學術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02 03:05:21

① 《華夏地理》和《中國國家地理》這兩種雜志有什麼主要區別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主辦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是關於地理的月刊,每月7號出刊。紙質好,色彩棒,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文章用第一人稱「我」來講述,把讀者帶入現場,設立編輯規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標題、小標題、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識融於話題中,提出了「由頭+知識」、「事件+知識」、「人物+知識」的模式和「記者+學者+詩人+哲學家」的文體。突出圖片和地圖獨立語言的作用,圖片與文字並重,版面達到1︰1。要求精心選取圖片並大量選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寫好每張圖片說明,充分表達圖片信息,保證有足夠的文字量和空間。因該社隸屬中國科學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專家學者作為該社顧問,同時還有許多戰斗在科考第一線的工作者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

《華夏地理》雜志是雲南省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性科技期刊,以關注人與自然、環境、人的生存狀況的關系,並涉及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自然科學與生態學為辦刊宗旨。主要刊登地理、生物、科技、歷史等各方面具有創新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對地理學應用和發展有指導性的研究報告、專題綜述與熱點報道等。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為制定相關決策,發展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布局與調整、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與理論依據。《華夏地理》作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在中國大陸的唯一合作夥伴,和全球32個版本同步刊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精彩內容。2007年7月,《華夏地理》與美國《國家地理》正式版權合作,延續美國《國家地理》120年來探索世界、關愛地球的理念,以震撼的攝影圖片和獨到的深入報道,為中國的社會中堅階層每月帶來反映世界變遷的精彩內容。

個人觀點:《中國國家地理》更具觀賞價值。《華夏地理》更具學術價值。

② 羅新的北京大學教授

羅新,男,1963年生,現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1981年-198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9年-1992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1992年-199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的民族形勢與社會整合》。 1979-1981年,在湖北襄陽地區中學(今襄樊市四中)讀高中;
1981-1985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5-1986年,在武漢工學院(今武漢科技大學)任教;
1986-1989年,在湖北省地方誌辦公室工作;
1989-1992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92-1995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5年-- 在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工作 1 《青徐豪族與宋齊政治》,《原學》,第一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2月。
2 《北大館藏<給事君夫人韓氏墓誌>辨偽》,《文獻》,1996年第1期,1996年1月。
3 《從依傍漢室到自立門戶---劉氏漢趙歷史的兩個階段》,《原學》,第五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7月。
4 《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1996年10月。
5 《五燕政權下的華北士族》,《國學研究》, 第四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6 《十六國北朝時期的樂浪王氏》,《韓國學論文集》,新華出版社,1997年9月。
7 《枋頭、灄頭兩集團的凝成與前秦、後秦的建立》,《原學》,第六輯,1998年5月。
8 《墨山國之路》,《國學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9 《陳敏「七弟頑冗」考》,《中國史研究》,1998年第2期,1998年5月。
10 《關注高聳天外的昆侖山——評新譯〈西域考古圖記〉》(書評),《光明日報》,1999年5月21日。
11 《長沙走馬樓簡牘整理的新收獲》,《文物》,1999年第5期。(與王素、宋少華合寫)
12 《走馬樓吳簡整理工作的新進展》,《北大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13 《吐谷渾與昆侖玉》,《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2001年2月。
14 《吳簡中的「督軍糧都尉」簡》,《歷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5 《元散曲所見祆教資料》,《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6 《跋北齊可朱渾孝裕墓誌》,《北大史學》第8輯,北大出版社,2001年。
17 《走馬樓吳簡中建安紀年簡問題》,《文物》2002年第10期。
18 《踏訪東巡碑》,《文史知識》,2002年第6期。
19 《五回道》,《文史知識》,2002年第7期。
20 《仇池行》,《文史知識》,2002年第11期。
21 《北朝墓誌叢札(一)》,《北大史學》第9輯,北大出版社,2003年。
22 《說〈文館詞林〉魏收〈征南將軍和安碑銘〉》,《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3 《話說飛狐道》,《文史知識》,2004年第4期。
24 《監池司馬簡及相關問題》,《吳簡研究》第一輯,崇文書局,2004年7月。
25 《吳簡所見之督郵制度》;《吳簡研究》第一輯,崇文書局,2004年7月。
26 《新見北齊豐洛墓誌考釋》,《北朝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
27 《十六國北朝的五德歷運問題》,《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8 《北魏直勤考》,《歷史研究》2004年第5期。
29 《從可汗號到皇帝尊號》,《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30 《走訪突厥三大碑》,《文史知識》2005年第1期。
31 《陳留公主》,《讀書》2005年第2期。
32 《可汗號研究》,《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33 《回鶻牙帳城掠影》,《文史知識》2005年第5期。
34 《應重視草原社會及其歷史的連續性和統一性》,《中國民族報》2005年7月29日第7版。35 《跋北魏太武帝東巡碑》,《北大史學》第11輯,2005年8月。
36 《契丹古城青草長》,《文史知識》2005年第10期。
37 《跋北魏鄭平城妻李暉儀墓誌》,《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6期。
38 《北魏孝文帝吊比干碑的立碑時間》,《文史》2005年第4期。
39 《吳簡中的「作部工師」問題》,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簡暨百年來簡帛發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書局,2005年12月。
40 《北齊韓長鸞之家世》,《北京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41 《匈奴單於號研究》,《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2期。
42 《閑說呂無黨》,《書城》2006年第1期。
43 《北魏太武帝的鮮卑本名》,《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44 《再說暾欲谷其人》,《文史》2006年第3期。
45 《也說吳平斛》,《吳簡研究》第二輯,崇文書局,2006年9月。
46 《另一個敕勒川》,《歷史學家茶座》第5輯(2006)。
47 《論拓跋鮮卑之得名》,《歷史研究》2006年第6期。
48 《匈奴:故事還是歷史》,《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06年第12期。
49 《虞弘墓誌所見的柔然官制》,《北大史學》第12輯(2007年1月),50-73頁。
50 《柔然官制續考》,《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第1期,73-97頁。
51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北魏元則、元宥墓誌疏解》,《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2期,22-28頁。
52 《雪中的游思》,《歷史學家茶座》第7輯(2007年第1期),88-94頁。
53 《始建國二年詔書冊與新莽分立匈奴十五單於》,黃留珠、魏全瑞(主編)《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五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6月,181-184頁。
54 《近年における北京吳簡研討班の主要成果につぃて》,日本長沙呉簡研究會(編)《長沙呉簡研究報告》第3集,東京:2007年,103-108頁。
55 《試論曹操的爵制改革》,《文史》2007年第3期,51-61頁。
56 《跋前秦梁阿廣墓誌》,《出土文獻研究》第八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57 《殺人石猜想》,《中華文化畫報》2008年第1期,第120-127頁。
58 《新出墓誌與現代學術倫理》,《南方周末》2008年3月6日。
59 《橫笛莫吹行路難》,《中華讀書報》2008年3月12日。
60 《斯德本與中國藝術史》,《書城》2008年第4期。
61 《論闕特勤之「闕」》,《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第192-202頁。
62 《橫絕大漠心飛揚》,《歷史學家茶座》2008年第2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8-144頁。
63 《高昌文書中的柔然政治名號》,《吐魯番學研究》,2008年第1期。
64 《松下憲一《北魏胡族體制論》評介》,《北大史學》,第13輯。
65 《跋北魏辛鳳麟妻胡顯明、辛祥及妻李慶容墓誌》,《紀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
66 《「真吏」新解》,《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1期,第121-131頁。
67 《從民族的起源研究轉向族群的認同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學術前沿(2008-200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第253-264頁。
68 《高句麗兄系官職的內亞淵源》,《東北亞國際關系史的性質》,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2009年。
69 《王化與山險》,《歷史研究》2009年第2期。
70 《吉木薩爾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銘的調查與思考》,《西域文史》第3輯,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71 《為你跋山涉海》,《書城》2009年第10期。
72 《跋敦煌莫高窟所出北魏太和十一年刺綉發願文》,《文史》2009年第4期。
73 《北魏申洪之墓誌補釋》,中國文物研究所主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月。
74 《北魏道武帝的鮮卑語本名》,《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31-42頁。
75 《2010年9月訪烏茲別克散記》,《傳承》2010年第3期(總第17期),2010年12月,第56-67頁。
76 《華夏文明西部邊界的波動》,《大觀》2011年第1卷(總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3月,第40-47頁。
77. 《茹茹公主》,《文景》2011年4月號(總第74期),第40-51頁。
78. An Approach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nner Asian Political Titulary, in: Mehmet ?lmez ed., ?tüken』den ?stanbul』a Türk?enin 1290 Y?l? (720-2010) Sempozyumu Bildiriler, ?stanbul: ?stanbul Büyük?ehir Belediyesi Kültür ve Sosyal ??ler Daire Ba?kanl???, 2011, pp. 111-117.
79.《北魏皇室制名漢化考》(日文),《魏晉南北朝における貴族制の形成と三教文學》,東京:汲古書院,2011年9月,第247-258頁。
80.《說北魏孝文帝之賜名》,《文史》2011年第3期,第49-61頁。
81.《北魏太武帝東巡碑的新發現》(與李泉匯合著),《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9期,第99-109頁。
82.《一曲風高奏古宮——讀姚大力〈蒙元制度與政治文化〉》,《中華讀書報》2011年6月22日第9版。
83.《蒙古國出土的唐代仆固乙突墓誌》,載台灣政治大學編《中原與域外》,2011年。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3月。(與葉煒合著)
《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殺人石猜想》,中華書局,2010年5月。
《歷史的高原游牧》,中華書局,2011年1月。 《吳簡研究》第三輯(羅新、宋少華主編),中華書局,2011年6月。
《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 》,Indiana University ,2012。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文物出版社,2003年11月。(與王素合作)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叄】,文物出版社,2007年10月。(與王素合作) 鈴木宏節《暾欲谷碑文研究史概論》,《中國史研究動態》2006年第1期。
主持選、譯《丹尼斯·塞諾內亞研究文選》,中華書局,2006年10月。 我年輕時,某個趕寫博士論文的冬夜,在FM97.4里聽了朱哲琴的《黃孩子》,那種空曠蕭索的孤獨感和無望感,恰好匹配了我寫不下去卻不得不寫的絕境。「在白人的大街上,有許多藍色目光。……在黃人的家庭里,有許多黑色目光。」歌詞把白人藍眼與黃人黑眼相比對,傾訴東方在西方面前的失落。歌里唱道, 「在那個時候,在那個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個黃孩子。」和唱歌時的朱哲琴一樣,我聽歌的時候,已經知道了自己是「黃種人」。那首唱遍中國的《龍的傳人》里就有一句「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我們被教育去認知並認同自己的黃種人屬性,被教育承認自己的皮膚是黃色的,盡管肉眼看我們的皮膚一點也不黃,除非是生了某種特殊的病。
這許多年間,如同周伯通努力忘記《九陰真經》那樣,我們逐漸把一團又一團的教育漿糊從腦子里清除出去。種族思維邏輯下的眾多概念已經不再流行了,我們知道了人種分類是偽科學,也明白了人類體質特徵的差異其實是幾萬年來生存於地球不同環境所發生的適應性變化而已。在西方學術著作與公眾媒體上已很難找到「蒙古人種」、「黃色人種」這樣對東亞的標簽了。不幸的是,這些標簽及其代表的種族思維在兩百多年來種族思維的受害地區如中國,卻還遠遠沒有成為陳跡。即使在中國近年所出的考古報告中,我們依然很容易讀到骨骼分析的專章,其中常常有人種方面的數據與推測,特別是邊疆古代人骨的種族分析,諸如有多少屬於歐羅巴人種,有多少屬於蒙古人種,等等。等而下之的,還有對古代族群骨骼的細致分類,全然不顧古代族群的根本屬性其實是政治單元而不是血緣集合。毫無疑問,對於種族思維的反思和批判,仍然是我們常識教育中的空白點。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現在恰好有了一部反思種族思維的上佳教材,這就是奇邁可(Michael Keevak)的新著《成為黃種人:種族思維簡史》(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此書著力於再現西方社會對東亞人群進行描述和理解的觀念史變遷,考察了「黃種人」觀念的起源,人種分類理論中「黃色蒙古人種」在西方科學界的定型,以及這一學說如何傳播至東方並為東方社會廣泛接受的知識過程,是一部有關種族思維有趣卻沉重的社會文化史。
不難理解的是,「黃色人種」的本意是指皮膚為黃色的人種。可是,奇邁可此書一個令人吃驚的發現卻是,把東亞人的膚色歸類為黃色,並非經驗觀察的結果,而完全是一種近代科學的新發明。十八世紀中期之前的各類西人旅行報告中,對東亞人(主要是中國人和日本人)膚色的描述多是白皙、略暗的白色、橄欖色等,絕少認為東亞人在膚色上與歐洲人迥然有別。包括旅行家、商人和傳教士在內的觀察者注意到,東亞不同地區的人群體質特徵有相當程度的差異,比如中國南方人和北方人比起來膚色要暗一些,但這種差別與歐洲各國間的差異一樣,只是深淺之別。這才是經驗觀察的記錄。那時常常被西方觀察者歸類為「黃皮膚」的,恰恰是在十九世紀被納入「白人」范圍的印度人。
色彩不單單是對物理現象的客觀描述,還帶著各文化傳統所賦予的價值與情感。籠統地說(當然只是就奇邁可所要論述的方向而言),西方傳統中白色代表著神聖、純潔、智慧和高貴,黑色象徵著邪惡、污賤、死亡和野蠻,黃色則意味著不潔、低俗、病態與恐怖。當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被認為與西方一樣是文明社會的時候,西方旅行者看東方人的膚色是白的,一點也不黃。但隨著西歐工業革命的發展,古老的東方社會越來越顯得落後、停滯與衰退,東方人的膚色也就慢慢失去了被描述為白色的資格。奇邁可調查了這種轉變,他注意到越來越多的觀察者稱東亞人的膚色近似白色但並不是白色,到底是什麼顏色呢?棕色、橄欖色、灰白色、鉛色,等等,總之再也不是白色了。不過,幾乎還沒有人以單純的黃來描述東亞人的膚色,因為黃色的確並不是一個可以在東亞用肉眼憑經驗觀察到的膚色。白色被歐洲人壟斷之後,如何描述東亞人,似乎在相當長時間和相當廣的范圍內,難以達成一致。這個問題的解決,要等歐洲中心主義繼續成長,超越經驗觀察,由近代動植物分類學、人類學和進化論主導,才最終實現了東亞人膚色由白向黃的歷史性跳躍。
十八世紀中期開始的人種分類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中的種族思維取代了古典的經驗描述,自然體系中的人類在科學上得以分門別類。人種分類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學者是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他在1735年出版的《自然體系》中把人類分為四種,其中歐羅巴白種人、美洲印第安紅種人和非洲黑種人都是那時已廣為西方社會所熟悉的說法,只有亞洲人的膚色他用了一個並不明確的拉丁詞fuscus,通常可以理解為深色或棕色。在1740年的德文譯本中,這個詞被譯為德語的gelblich「微黃」。奇邁可認為,這是亞洲人種的膚色從各種可選擇的顏色最終走向「黃色」的重要一步。而更重要的一步是由林奈本人邁出的。他在1758-1759年出版該書第十版時,把亞洲人的顏色由fuscus改為luris,而這個詞可以譯為黃、淡黃、蠟黃、蒼白、死一般的顏色,等等。奇邁可強調,林奈並非簡單地要在白與黑兩極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過渡色,他其實是在找一個暗示病態和不健康的詞來指稱亞洲人,因為林奈說過,植物呈現luris顏色就意味著悲傷和可疑。
十八世紀後期,所謂的科學種族論(Scientific Racism)里程碑性的發展來自於人類學家布魯門巴哈(Johann F. Blumenbach, 1752-1840)。這位號稱體質人類學之父的德國科學家不滿意林奈等人以大洲為單位和以膚色為標准區分人種的做法,轉而採用體質特徵特別是頭骨形態分析的方法把人類分為五個種群,分別命名為高加索人種、衣索比亞人種、美洲人種、馬來人種和蒙古人種。他發明的人種名稱中,高加索人種和蒙古人種這兩個詞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巨大的生命力,即使在種族思維正在被拋棄的今天,它們仍頑強地頻頻出現在各種科學與通俗文字里。盡管布魯門巴哈認為膚色的分類不精確易混淆,而且他自己只專注於頭骨分析,但他還是把流行的膚色分類與他的頭骨分類相結合,從而出現了白色高加索人種、黑色衣索比亞人種、紅色美洲人種、黑褐色馬來人種和黃色蒙古人種的五大人種分類法。在奇邁可看來,正是由於蒙古名稱為學界所廣泛接受,與該人種相聯系的黃色也就穩定下來,一枝獨秀,成為所有各備選顏色中最終的勝出者。從此,東亞人種就具有了蒙古體質與黃色皮膚的雙重標簽。
1795年是科學種族論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布魯門巴哈創造了「蒙古人種」和「高加索人種」等全新概念。之後的數十年間,盡管仍有人對如何更好地描述東方人的膚色存有爭議,東亞人的「蒙古人種」屬性則已普遍視為定論。布魯門巴哈為什麼採用蒙古來命名東亞人種呢?奇邁可分析,這並不是一個隨意的、方便的選擇,也不是因為蒙古人頭骨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據說這是以高加索命名白種人的理由),而是因為蒙古人是歷史上最令西方驚恐的東方人,這個名稱足以喚起西方對於阿提拉、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歷史記憶。布魯門巴哈反復提示蒙古與韃靼的區別,他把韃靼之名給予突厥人,認為包括韃靼在內的中亞以及中東、南亞和北非人,和歐洲人一樣都屬於高加索人種,蒙古人種則專指東亞人。
布魯門巴哈創立的體質人類學立即把人種研究當作該學科的全部內容,迅速把科學種族論推向極致。處在白人與黑人之間的紅種人、黑褐色人種和黃色人種,如同處在黑夜與白天之間、文明與野蠻之間、完美與惡賤之間的過渡。人種之間的體質差異,不僅僅是生理性差異,還反映了道德與智力的差異。解剖學所證實的高加索人種較大的腦容量決定了白種人的智力優越於其他人種,而且淺膚色和高眉骨也與他們最高的道德水平有因果關系;蒙古人種特有的淺黃膚色和內眥贅皮,與他們生性中的狡黠陰暗、僵化死板有直接的相關性;而衣索比亞人種的深膚色、低眉骨與厚嘴唇,則表明他們仍然接近於猿類。既然人的道德與智力差異取決於生理差異,那麼,不僅人種之間,而且各人種的亞種之間的差異,也會指向血統的優劣之別,比如日耳曼人就比其他白人要優越得多,而對白人純潔性和高貴性威脅最大的是白人中的猶太人和吉卜賽人。這就進一步推動科學種族論走上更荒謬、也更邪惡的不歸路。
奇邁可的注意力集中在膚色上,特別是所謂蒙古人種的膚色上。他用了很大篇幅描述體質人類學家以科學研究的嚴謹和細致,百折不撓地投身於測定膚色的科學事業,他們設計各種方法,發明各種儀器,積累和分析有色人種特別是蒙古人種的膚色屬性的詳實數據。他們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初,早已深信蒙古人種的黃皮膚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如果肉眼難以看到,那是因為黃色隱藏在表象之下,只有科學測量、科學實驗和科學計算才能還原黃色的真相。依據進化論理論,在人類進化的兩極之間,即完美階段高加索人與原始階段非洲黑人之間,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代表了進化過程的一個中間階段,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東亞雖然有過較高級的古代文明,到一定時候卻停滯僵化,以致遠遠落後於西方。有些東亞人看上去不僅不黃,而且似乎比許多歐洲人更為白皙,那也一定是因為東亞歷史上有過歐洲血統的混入。
奇邁可專辟一章講種族思維在醫學中的發展,圍繞三個以蒙古命名的病症來說明十九世紀科學種族論的深刻影響。第一個是「蒙古眼褶」。按照人種分類的生理學描述,蒙古人種眼睛細長且小,有明顯內眥贅皮(又稱蒙古褶),眼角上眼皮覆蓋下眼皮。醫生發現部分歐洲人兒童期也會出現眼內眥贅皮,在進化論的視野下,這種現象恰恰成為白種人進化程度高於黃種人的證據。第二個以蒙古命名的病症是「蒙古斑」,這種骶部色素斑本是一種良性的先天胎記,普遍出現在世界各人群中,但因非洲人皮膚色素較深、歐洲人皮膚色素較淺,均不易察覺,故於東亞人群中最為常見,最初被認為僅見於東亞,因而被西方醫學界命名為「蒙古斑」。一種科學解釋把這種胎記看成人類進化中脫落了的尾巴的遺痕,而這種遺痕不見於白人,同樣說明白人的進化程度是最高的。對於部分歐洲嬰兒中也存在的這類胎記,有些學者解釋與中世紀蒙古人的入侵有關,這種解釋又被用來佐證人類混種的危害。第三個就是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生John L. Down發現並命名的「蒙古人病」。這種現已改以發現者姓氏命名的「唐氏綜合征」,是染色體變異造成的遺傳性智障疾病,最初只在歐洲人中發現,因為患者面容都很相像,臉部較寬,眼睛小而上挑,與人們理解中的蒙古人種的面部特徵頗為相似,發現者遂稱之為「蒙古人病」或「蒙古傻子」。白人患了智障疾病怎麼會呈現蒙古人的面容特徵呢?符合進化論的解釋是,智障疾病就是人類進化的反向衰退,高加索人種衰退的結果,就是回到較低級的蒙古人種階段,所以會有蒙古人的面容。按照這個荒誕的病理理論,如果蒙古人種也發生智障衰退,患者就應該呈現黑人的面部特徵。後來在白人以外、包括東亞在內的世界各人群中都發現了這類病患,舊的病理解釋也早已拋棄,這個有著強烈病態特徵的「蒙古病」名稱卻被醫學界沿用到差不多二十年前。
正如有些醫學機構所批評的,至遲從科學種族論興起以來,以種族為根據的病理分析已經成為某種本能反應,把種族、族群這類假定以血緣依據劃分邊界的社會單元,與某些病患的發生機理和流行范圍聯系起來。這種做法直到目前還頗有市場,盡管國際上一些著名的醫學雜志已開始要求作者不再以種族作為解釋變數。我們舉一個在中國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關於腳的小拇指趾甲分叉的種族或族群解釋。腳小拇指趾甲分叉,在中國有許多種解釋,其中很多都從種族或族群角度切入。比如,有人說這是蒙古人種的特徵,也有人解釋這是漢族的特徵,還有人認為這是滿族的特徵。最浪漫的解釋把這種疾病現象與明代洪洞縣的移民傳說聯系在一起,說具此特徵者都是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的後裔。這種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指甲疾病(Onychoschizia),可能僅僅與營養缺陷或身體脫水有關,從種族角度尋求病理解釋只能是緣木求魚。
每個文化體、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種族思維傳統,但只有西方的科學種族論帶有科學的光環,並作為近代西方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進入非西方世界。奇邁可考察了黃色蒙古人種觀念在中國和日本被接受的過程,發現中國人接受此一觀念更加主動,因為黃色在中國文化中幾乎沒有什麼負面意義(表色情涵義的「黃色」一詞是後來從西方yellow journalism轉化而來的),諸如黃帝、黃河等專名的傳統以及黃色的尊貴地位等因素,使中國人接受黃色人種歸類並無困難,需要剔除的僅僅是西方人附加於白色與黃色的種種價值褒貶。而日本傳統中黃色並無這種積極用例,因此接受過程較為曲折。奇邁可還發現,中國人最早接受這一觀念並積極推廣鼓吹的,是那些有機會接受西方教育或了解西方的知識分子。而對於日本的崛起,中國反西方的社會行動如義和團,西方的反應之一就是「黃禍論(yellow peril)」的出現。黃禍論雖然是針對近代中國和日本的,但歷史依據卻是十三世紀的蒙古西征,全然不顧歷史上中國是蒙古征服的受害者,而日本也差一點就遭受蒙古征服。蒙古人種與黃色人種這兩個標簽結合起來,才可能推動「黃禍論」的流行。
從1972年Richard Lewontin發表那篇人類基因多樣性在人群中分布比例的文章以來,以「種族(race)」這一類的標簽把人類劃分為不同集團與亞集團的傳統分類法,開始越來越失去其生物學的依據。研究者相信,人類基因多樣性主要存在於個體之間,比較而言,地域與族群間的差異反倒無關緊要,而且在種族與種族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根本不可能描畫出有科學依據的分界線。最近有關基因與種族、基因與族群關系的研究顯示,現代人類基因多樣性的現狀,是人類在約十萬年前走出非洲很久以後,晚至五六萬年前才加快速度形成的,是人類基因在個體之間、集團之間歷經長久的反復交換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網狀演化」(reticulate evolution),而所謂種族,則是更晚的「社會-文化建構」(socio-cultural construct)。這種「社會-文化建構」的本質,則是政治性的。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認識在中國社會還遠遠不是常識,即使在知識分子中,即使在研究歷史、民族和族群問題的學者中。事實上,我們經常聽到的是《龍的傳人》那種「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種族認同。正如歌里反復唱著「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明明身在東亞的寫歌人和唱歌人,卻用「遙遠」這個詞來描述自己腳下的土地,說明他們不僅接受了西方的種族觀念,也主動以西方為中心點來測量和描述東亞。只是,蒙古人種、黃色人種、黃皮膚這樣的觀念與詞語,在今天的西方主流媒體上,在西方科學論著中,卻基本銷聲匿跡了。這不僅是出於所謂「政治正確」,其實主要是出於「知識正確」,因為現代科學早已脫胎換骨,拋棄種族思維了。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奇邁可這本《變成黃種人》對中國知識界具有很高的科普價值。只有深入了解種族思維的歷史發展過程,我們才能知道種族觀念、人種分類知識是多麼的荒謬和危險。

③ 地理雜志有哪些是很有意義的,不會枯燥的

推薦指數:★★★★☆; 《經濟地理》(雙月刊),目前惟一以經濟地理命名的地學類學術期刊,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前沿性較強,適合經濟地理(區域經濟)、旅遊地理、人文地理方向的朋友閱讀。不過個人覺得近年來期刊論文的質量似乎有所下降。推薦指數★★★★☆; 《地理研究》(雙月刊),僅次於《地理學報》的地理學類綜合權威刊物,論文質量高,最大的特色是論文的領域比較均衡(不似地理學報過於偏重在狹義自然、經濟、GIS三塊),自然地理、GIS與遙感、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地理、旅遊地理、文化地理的論文基本都能找到,論文的可讀性也較強,難度較低。推薦指數★★★★★; 《地理科學》(雙月刊),中科院長春地理所主辦的地理學綜合學術期刊,各方面綜合來講稍遜色於《地理學報》、《地理研究》,且區域性比較明顯,刊登的很多的研究論文都是以東北為背景著手。推薦指數★★★★; 《人文地理》(雙月刊),我國惟一的人文地理類核心期刊,由西安外語學院人地所主辦,側重於刊登經濟、城市、旅遊、社會、文化方面的人文地理類論文,可讀性較強,難度較低,是人文地理學專業方向必讀的刊物之一。不過和經濟地理有類似的問題,期刊論文質量不及從前。推薦指數★★★★★; 《城市規劃》(雙月刊),強烈推薦,也屬於傳統意義上的非地學類核心期刊,但是卻非常值得城市地理學專業的同學瀏覽,裡面的有很多大家的論文,看這本期刊,你不僅會體會到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的區別跟聯系,還會有更大的收獲。推薦指數★★★★★;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季刊),歷史地理類權威刊物,由我國歷史地理學科很強的陝西師大主辦。論文主要反應歷史時期的環境演變過程、歷史人地關系、歷史人文過程。適合歷史、歷史地理、文化地理方向的同學閱讀,不過由於是掛在歷史學下面的刊物,所以論文的思路大多按照傳統的文科歷史模式召開,地理學特徵不明顯。推薦指數★★★★。 《城市問題》(季刊),這個期刊嚴格說來不能算地理學類,按中圖法的分號是「C」打頭,即社科類期刊,我大概翻過幾期,感覺論文質量一般,論文的作者來源很雜,但地理學者不佔主導,裡面的論文綜合性、理論性很強,可讀性一般。推薦指數★★★☆。 《地理科學進展》(雙月刊),也是很權威的地理學綜合學術期刊,和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並列為地理學傳統的四大核心期刊。期刊論文的偏重領域類似於地理學報,難度較大。推薦指數★★★★。 《旅遊學刊》,看得不多,一般會看上師大(並了上海旅遊高專)的旅遊學報,不過應該也是旅遊類比較權威的期刊了吧,旅遊方向的朋友必讀。推薦指數★★★☆。

④ 京杭大運河是怎麼解決南北地勢造成的水位差的

京杭大運河由南抄到北,水位高差別非襲常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採取了三種辦法。

截直道使曲

京杭大運河的許多河段並沒有直接修成直線,而是故意修成彎彎曲曲。彎曲的河段可以有效消除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保證河面平緩。

——以上內容摘自米萊童書《田野里的自然歷史課》

⑤ 現在有哪些好的學習性的報刊雜志呢

英語 《英語周報》、《英語輔導報》
數學 《數學教學通訊(學生版)》 、 《中學生數學》

世界教育信息 全球教育展望 外國教育研究 外國中小學教育
教育科學 教育探索 教育評論 教育科學研究
教育發展研究 教師教育研究 教育實踐與研究 素質教育大參考
比較教育研究 現代中小學教育 課程·教材·教法 基礎教育課程
中小學教育 中國校外教育 中小學校管理 中小學管理
心理世界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復印·心理學 心靈世界
復印·青少年導刊 數理天地 高中數理化 數理化學習(高一、二)
數理化學習(高三) 數理化解題研究 試題與研究 新高考
中國考試 考試·高考理科版 中學生數理化(高一) 中學生數理化(高二)
中學生數理化(高三) 數學通報 數學通訊 數學教學
中等數學 中學數學教與學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 高中數學教與學
中學生數學 物理教學 物理教師 物理教學探討
中學物理 中學物理教與學 中學物理教學參考 化學教育
化學教學 中學化學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復印·中學化學教與學
復印·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 地理教學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生物學通報
中國國家地理 生物學教學 中學生物學 環境教育
中國健康教育 中國音樂 中國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
音樂愛好者 世界美術 美術 中國美術教育
中國中小學美術 書法 集郵 中國學校衛生
新體育 中國學校體育 體育教學 體育博覽
中國電化教育 中小學電教 信息技術教育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教學儀器與實驗 實驗教學與儀器 電腦愛好者
大眾軟體 中學科技 青少年科技博覽 新華文摘
知識經濟 半月談內部版 世界博覽 世界知識
世界知識畫報 環球 網路知識 中學生網路
知識就是力量 大江南北 中國圖書評論 博覽群書
課外閱讀 中國婦女 讀者 青春
中學生博覽 科學畫報 科學大觀園 大自然
自然與人 天文愛好者 太空探索 航空知識
航空模型 氣象知識 海洋世界 昆蟲知識
旅遊 中年人 八小時以外 家庭醫生
法律與生活 大眾醫學 現代家庭 健康

教育研究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復旦教育論壇
人民教育 江蘇教育 江蘇教育研究 無錫教育
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科研 中國教育學刊 教育理論與實踐
教育現代化 教育藝術 復印·素質教育(上半月) 復印·素質教育(下半月)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南京師大學報 東北師大學報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社)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
當代青年研究(學術卷) 中國青年研究 少年兒童研究 中小學教材教學
教學月刊·中學版 班主任 班主任之友 現代班集體研究
中學生語數外(高中版) 新高考(語·數·英) 新高考·(歷史·地理·政治) 考試·高考文科版
試題與研究·高中文科綜合 中國德育 思想政治課教學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復印·中學政治及其它 中國語文 語文學習 語文教學通訊
中學語文教學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中學語文教與學(上半月高中) 語文月刊
語文世界(高中版) 考試·高考語文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 中小學外語教學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復印·中學外語教與學 考試·高考英語版 英語學習(中英文)
中學生英語(高一版) 中學生英語(高二版) 中學生英語(高三版) 中學英語園地(高二版)
中學英語園地(高三版) 英語世界(中英) 英語畫刊(高三) 日語知識
日語學習與研究(中日) 歷史研究 歷史教學 歷史教學問題
中學歷史教學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校園心理 青年心理
中學生(綜合) 高中生(文摘·高考) 課堂內外(高中版) 閱讀與鑒賞(教研版)
閱讀與鑒賞(高中生) 中學生閱讀(高中) 中學生閱讀(高考版) 中學生閱讀文選
青春閱讀 演講與口才 閱讀與作文(高中版) 作文通訊(高中版)
全國中學優秀作文選 世界文學 人民文學 上海文學
中國校園文學 詩刊 小說選刊 小說月報
中篇小說選刊 散文 隨筆 文史哲
文史知識 咬文嚼字 讀書 文學評論
作品與爭鳴 當代 十月 收獲
花城 鍾山 譯林 雨花(好看文萃)
太湖 少年文藝 求是(漢文版) 半月談
新華月報 群眾 群言 中國青年
青年文摘 青年一代 大眾電影 人像攝影
歌曲 人物 名人傳記(上半月) 黃金時代
連環畫報 今古傳奇·單月號 家庭(上半月) 家庭(下半月)
民主與法制 報告文學

⑥ 陝西省高考網上報名的類別怎麼填

理科篇:
物理:記清概念與數學基礎的融合:
學習要求與技巧: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視概念的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物理的學習中,記清、理解一個定理、定義的價值往往要超過做幾天的練習。從這幾年的高考物理試卷上看,許許多多看似很不好做的題目本質上考的還是概念。
另一條對選擇物理的考生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你的數學能力。較強的數學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對物理上本來很有天分的學生因為數學功底不夠而吃了虧,所以考生在選擇物理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備!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物理的專業:計算機、電子、建築設計、土木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等
化學、生物:要牢記公式,更要靈活運用
學習要求與技巧:在化學、生物的學習中,學生記憶、理解、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重要。記憶,是指牢記化學反應方程式。記住化學、生物試驗的過程、步驟、現象、結論。
當然,光記住一些方程式是不夠的,還需要理解。死記硬背絕對不是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能做從記憶到理解再到真正牢記的循環,能夠在牢記住各種試驗、反應現象,各種物質的組織、結構、作用的基礎上觸類旁通的話,考試中的難題往往能迎刃而解。
實際上,在高考中,絕大部分題目都是把課本上的某個知識點換一個方式、換一個角度表達出來的。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化學、生物的專業:生物工程、醫學、制葯、應用化學、農業等
文科篇:
政治、歷史:死背不如活記,要做題更要整理筆記
大家都知道政治、歷史這些文科科目都是絕對需要「背」的,然而只是靠背而不去理解是根本學不好文科的,所以現在很多政治、歷史老師提出「死背不如活記」的說法。學習文科,不單單是要學生掌握單純的理論,更要學生會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各種處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這一切,都是單純的背誦無法得到的!
在政治、歷史的學習中,學生往往都能感覺到整個知識在點與點之間總是有某種聯系的,而只有真正找出、理解這種聯系的學生才能夠在考場上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而要想找出這種聯系,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整理文科筆記了。如果學生能夠在整理出筆記的基礎上再自己動手做出知識體系表——把所有的知識點以學生自己的理解用合適的順序整理在一張大的表上,這樣無疑可以有效地梳理清楚所有的知識點。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政治、歷史的專業:法律、審計、新聞、中文、哲學、國際金融等
地理:擴大知識面,注意與各科相結合
很多人說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是因為地理在地球物理、時區計算等方面的確很需要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在高考中地理試卷的得分率一直很高,因為相對於物理等學科而言,地理這門功課實在是沒有什麼難題!)
地理的很多知識點是與政治、歷史等文科科目以及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科目都有關聯的,比如2003年高考地理的最後一題,就幾乎可以當作一道經濟學試題來看。而關於地域文化、旅遊等方面的題目又需要考生有比較寬的知識面。所以需要考地理的考生平時應該特別注意多讀課外書——如《中國國家地理》、《旅行者》等,可以對地理的學習大有幫助。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地理的專業:地質、地球物理、考古等
(註:本文中科科高考必考專業均以2003年高考3+2X模式為准)
在文與理間作出抉擇前必做的兩件事
一,盡其所能,最大限度地搜集與文科、理科有關的材料
在選擇文科、理科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什麼是文科,什麼是理科,文科包括哪些科目?理科呢?」如果你能夠順利地答清楚這些問題,那麼可以再問問自己「文科科目可以在高考中報哪些專業,理科呢?」有沒有人曾經告訴過你文、理科目各有那些具體的學習要求、學習方法、學習技巧與重點呢?文、理科各需要考生具備哪些素質呢?
在這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前,我們勸您不要輕易地對自己「文」「理」乃至科目選擇輕易地下結論。因為事實上,絕大多數在文理科的選擇中沒走對適合自己道路的學生,都在後悔自己當初什麼就沒有多問一問,多想一想,把眼光放遠一點、放寬一點呢?
搜集信息的目的是為了使你對你所選的科目,從內容、知識體繫到學習技巧方法甚至是將來深造方向上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了解了這些信息,就是了解到了高中後半段學習生活乃至大學學習中的目的與方向。知道了將來要學什麼,要怎麼學,是否適合你等等情況,就可以減少你選擇錯誤的概率。
同時,當你在文理之間搖擺不定的時候,關於你所在的學校文、理甚至是單科哪一門師資力量雄厚、哪一門是學校的專長等信息都可以作為你作出選擇的重要參考。
以上說的這些信息可以在班主任、任課老師、同學、高年級學長那裡獲得,《同學》雜志也將盡力為讀者們提供這方面的信息。
二,深入分析思考個人的愛好、特長,作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要想為自己找出最佳的選擇,深入分析、思考自己的特長、愛好、潛質同樣很重要。建議你自己自初中以來的成績報告單全部找出來,把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等功課的以往成績放在一起比一比,哪門強哪門弱自然一目瞭然。或者您也可以去找不找心理醫生或請專業人員用科學的方法測一測你究竟適合學什麼,適合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在哪一類功課上潛力最大。
但是有一點是每一個高中生必須注意的,那就是:文理分科的選擇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權利在你的手上。固然,老師、父母、同學、朋友的建議都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一切決不能代替你自己做出決定——自己的前程是靠自己去走出來的。
全 國 高 校 專 業 一 覽 表

表格中專業前的代碼為其所屬一級學科的類別:01哲學 02經濟學 03法學 04教育學 05文學 06歷史學 07理學 08工學 09農學 10醫學 11管理學
理工農醫類專業
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5錄音藝術
08輕化工程
07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7物理學
08包裝工程
07生物科學
07應用物理學
08印刷工程
07生物技術
07數學與應用數學
08紡織工程
08電子科學與技術
07心理學
10中醫學
08電子信息工程
07應用心理學
10中葯學
07信息與計算科學
07地理信息系統
03治安學
07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07材料物理
03偵查學
08通信工程
07應用化學
04運動人體科學
08生物工程
07材料化學
08冶金工程
08生物醫學工程
07化學
08金屬材料工程
08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07環境科學
08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08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07生態學
08采礦工程
08自動化
07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08石油工程
08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7地球化學
08礦物加工工程
08測控技術與儀器
07天文學
08勘查技術與工程
08熱能與動力工程
07地質學
08資源勘查工程
08工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07統計學
10麻醉學
08工業設計
07微電子學
10針灸推拿學
0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7理論與應用力學
10蒙醫學
08核工程與核技術
07大氣科學
10藏醫學
08建築學
07海洋科學
09農學
08土木工程
07地球物理學
09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
08城市規劃
07海洋技術
09農業資源與環境
08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07應用氣象學
08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
08交通運輸
07地理科學
08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08交通工程
08信息對抗技術
08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08飛行技術
08工程力學
08農業水利工程
08航海技術
08刑事科學技術
09漁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08船舶與海洋工程
08測繪工程
08木材科學與工程
08輪機工程
08環境工程
09園林
08水利水電工程
08安全工程
09園藝
08給水排水工程
08化學工程與工藝
09林學
08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08制葯工程
09植物保護
08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08油氣儲運工程
08森林工程
10臨床醫學
08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08林產化工
10法醫學
08飛行器動力工程
08消防工程
10口腔醫學
08飛行器製造工程
09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10醫學檢驗
08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09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10基礎醫學
08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09草業科學
10預防醫學
08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09動物科學
10醫學影像學
08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
09動物醫學
10護理學
08特種能源工程與煙葯技術
09水產養殖學
10葯物制劑
08地面武器機動工程
09茶學
10葯學
08服裝設計與工程
09蠶學
11工業工程
08食品科學與工程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 如何總結地理知識規律(人教版)

資料概述與簡介 如何總結地理知識規律在學習了大量感性地理知識之後,通過進一步地綜合分析、比較判斷、逐步推理,最終抽象出來的本質聯系就是地理規律,任何地理規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具有連續不斷、符合實際變化過程中每一個狀況的特點。如何掌握知識規律是地理學習方法中的重要課題,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途徑之一。 1、學習知識規律的重要性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知識的記憶。在前面我們曾介紹了抓住地理規律推理記憶的典型實例和方法。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把握地理知識結構,特別是地理演變規律更是如此。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提高綜合與分析概括能力的水平。 學習知識規律有助於培養空間想像能力,樹立地理時空觀念。 2、地理知識規律的基本分類 按地理學科的特點,我們將地理知識規律分為三大類型: 地理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規律。這是反映各種地理事物之間本質的、必然聯系的規律。例1: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就是地形、氣候、植被、動物、土壤、地表水與地下水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規律。這一規律普遍適用於各個地理區域的自然特徵的學習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資源、能源、工業、農業、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之間也不斷建立起來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規律特徵,並使得相互聯系這一人世間的普遍規律廣泛地應用在地理學科中,成為地理思維過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地理演變規律。這是反映地理事物發展變化必然趨勢的規律。例2:在地質作用中,內力與外力總是同時作用;內力使地形不平,外力使地形趨向平坦;內力為主導作用力,外力為輔助作用力;它們共同決定著地殼物質循環的變化規律,使人類生存的地表空間總是在動盪起伏-相對穩定-動盪起伏之間變化著,處在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之中。 地理時空分布規律。這是反映地理事物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必然分布狀況,是中學地理知識規律的主要內容。依據時空范圍可分為五個小的類型:地理事物水平分布規律是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規律,例如世界上森林資源水平分布主要在熱帶和亞寒帶地區,以及中緯度大陸東西兩岸地區;地理事物垂直分布規律是地理事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規律,例如在對流層中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的變化規律;地理事物日變化規律是地理事物在一個太陽日內的變化規律,例如氣溫日變化規律-從午後14點到凌晨4點氣溫逐漸降低,從凌晨4點到午後14點氣溫逐漸增高;地理事物年變化規律是地理事物一年內不同季節的變化規律,例如塔里木河一年四季水量變化規律-隨著氣溫的增高水量不斷增多;地理事物的年際變化規律是地理事物在不同年份之間的變化規律,例如太陽黑子的11年變化周期。 3、總結知識規律的方法 (1)極值概括法。我們先一起分析一個實例,然後再總結方法。例3: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分布規律為由近日點到遠日點逐漸減小。可平時不少同學在回答這一問題時卻總是出現「近日點線速度大,遠日點線速度小」的結論,這種結論顯然沒有概括出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分布規律,而只是提出最大和最小線速度值出現的空間位置,兩個特殊點不能反映出公轉軌道上每一個空間位置上地球公轉線速度的大小和連續變化的全過程。前面正確的描述是符合公轉軌道上各點線速度分布規律的。從實例中可以發現,兩種答案有著本質的差異,同時在手法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同學們是可以從失敗的過程汲取一些有用的經驗呢? 總結地理事物時空分布規律要從直觀圖像的仔細觀察入手,這是抽象概括出地理分布規律重要基礎。 抓住分布狀況中的極大值和極小值,這是抽象概括地理事物分布規律的金鑰匙。 由極大值(極小值)向極小值(極大值)做連續不斷的時空描述,其中文字上經常采

⑧ 選文還是選理幫幫忙啊

學理需要悟性,這個應該是可以培養的,如果你的文理成績相差不大,而學校理科升學率又比較高的話,我建議你學理.因為考上一個好大學是第一位的,而且學理的報考范圍很廣,你考好的話在報志願時也可以填一個文科類的專業的就選成績比較好的吧~
到了高二,文理的難度是不同的,文科只是學很簡單的一些理科知識,而理科學的就要和大學靠近了一步,學理需要兩樣,一是時間,二是悟性,只要佔其中一條,又不厭倦學習,那麼建議你選理,高考時選擇更多一些,就業更容易一些。
從功利角度講毫無疑問是理科,原因如下:

1.理科相對招生數要多很多,基本什麼分數都有地方要。

2.大學招文科生很少,好的文科大學更少,而且畢業以後的擇業的范圍相當的窄,基本沒有什麼單位招文科生,基本只有新聞、報刊、秘書等要文科生,而且新聞、報業都是很難擠進去的,不會想當個秘書吧?當然,文科學法律也不錯。

3.上了大學就可以不用學理?笑話,文科生的苦日子在上大學之後,高等數學、化學基礎、物理基礎、工程力學、線性數學、電子技術、、、、這些超級理科都是不分專業,不分文理的基礎課,只要上了大學在大一大二兩年內就要和它們打交道,任何一科不過都拿不到畢業證,文科生要累死了。

4.有人說文科靠背書就行了,那肯定是個沒有過類似經驗的小孩,文科需要很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同一個史料放在不同地方就大相徑庭,而且現在的高中一般都是跛腳的,文科教育能力強的文科高中少之又少。

我僅僅列出幾點實事,其實真正選擇還是靠自己,文科也有很多出路,而且文理那條路都要面臨競爭。我們的學校這種在高中就強制文理分班極不科學,甚至有點不人道,小小年紀很多沒有形成任何對某方面的興趣就要強製做出選擇,可悲啊,順便詛咒蘇聯人,這種文理分班是從蘇聯移植過來的。僅僅參考,選擇權在你自己。
好好想,做出無悔的決定,無論你選什麼,祝你好運~

理科篇:
物理:記清概念與數學基礎的融合:
學習要求與技巧: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視概念的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物理的學習中,記清、理解一個定理、定義的價值往往要超過做幾天的練習。從這幾年的高考物理試卷上看,許許多多看似很不好做的題目本質上考的還是概念。
另一條對選擇物理的考生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你的數學能力。較強的數學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對物理上本來很有天分的學生因為數學功底不夠而吃了虧,所以考生在選擇物理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備!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物理的專業:計算機、電子、建築設計、土木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等
化學、生物:要牢記公式,更要靈活運用
學習要求與技巧:在化學、生物的學習中,學生記憶、理解、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重要。記憶,是指牢記化學反應方程式。記住化學、生物試驗的過程、步驟、現象、結論。
當然,光記住一些方程式是不夠的,還需要理解。死記硬背絕對不是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能做從記憶到理解再到真正牢記的循環,能夠在牢記住各種試驗、反應現象,各種物質的組織、結構、作用的基礎上觸類旁通的話,考試中的難題往往能迎刃而解。
實際上,在高考中,絕大部分題目都是把課本上的某個知識點換一個方式、換一個角度表達出來的。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化學、生物的專業:生物工程、醫學、制葯、應用化學、農業等
文科篇:
政治、歷史:死背不如活記,要做題更要整理筆記
大家都知道政治、歷史這些文科科目都是絕對需要「背」的,然而只是靠背而不去理解是根本學不好文科的,所以現在很多政治、歷史老師提出「死背不如活記」的說法。學習文科,不單單是要學生掌握單純的理論,更要學生會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各種處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這一切,都是單純的背誦無法得到的!
在政治、歷史的學習中,學生往往都能感覺到整個知識在點與點之間總是有某種聯系的,而只有真正找出、理解這種聯系的學生才能夠在考場上隨心所欲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而要想找出這種聯系,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整理文科筆記了。如果學生能夠在整理出筆記的基礎上再自己動手做出知識體系表——把所有的知識點以學生自己的理解用合適的順序整理在一張大的表上,這樣無疑可以有效地梳理清楚所有的知識點。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政治、歷史的專業:法律、審計、新聞、中文、哲學、國際金融等
地理:擴大知識面,注意與各科相結合
很多人說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是因為地理在地球物理、時區計算等方面的確很需要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在高考中地理試卷的得分率一直很高,因為相對於物理等學科而言,地理這門功課實在是沒有什麼難題!)
地理的很多知識點是與政治、歷史等文科科目以及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科目都有關聯的,比如2003年高考地理的最後一題,就幾乎可以當作一道經濟學試題來看。而關於地域文化、旅遊等方面的題目又需要考生有比較寬的知識面。所以需要考地理的考生平時應該特別注意多讀課外書——如《中國國家地理》、《旅行者》等,可以對地理的學習大有幫助。
相對難易指數:***
專業可選擇面:***
高考中必考地理的專業:地質、地球物理、考古等
(註:本文中科科高考必考專業均以2003年高考3+2X模式為准)
在文與理間作出抉擇前必做的兩件事
一,盡其所能,最大限度地搜集與文科、理科有關的材料
在選擇文科、理科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什麼是文科,什麼是理科,文科包括哪些科目?理科呢?」如果你能夠順利地答清楚這些問題,那麼可以再問問自己「文科科目可以在高考中報哪些專業,理科呢?」有沒有人曾經告訴過你文、理科目各有那些具體的學習要求、學習方法、學習技巧與重點呢?文、理科各需要考生具備哪些素質呢?
在這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前,我們勸您不要輕易地對自己「文」「理」乃至科目選擇輕易地下結論。因為事實上,絕大多數在文理科的選擇中沒走對適合自己道路的學生,都在後悔自己當初什麼就沒有多問一問,多想一想,把眼光放遠一點、放寬一點呢?
搜集信息的目的是為了使你對你所選的科目,從內容、知識體繫到學習技巧方法甚至是將來深造方向上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了解了這些信息,就是了解到了高中後半段學習生活乃至大學學習中的目的與方向。知道了將來要學什麼,要怎麼學,是否適合你等等情況,就可以減少你選擇錯誤的概率。
同時,當你在文理之間搖擺不定的時候,關於你所在的學校文、理甚至是單科哪一門師資力量雄厚、哪一門是學校的專長等信息都可以作為你作出選擇的重要參考。
以上說的這些信息可以在班主任、任課老師、同學、高年級學長那裡獲得,《同學》雜志也將盡力為讀者們提供這方面的信息。
二,深入分析思考個人的愛好、特長,作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要想為自己找出最佳的選擇,深入分析、思考自己的特長、愛好、潛質同樣很重要。建議你自己自初中以來的成績報告單全部找出來,把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等功課的以往成績放在一起比一比,哪門強哪門弱自然一目瞭然。或者您也可以去找不找心理醫生或請專業人員用科學的方法測一測你究竟適合學什麼,適合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在哪一類功課上潛力最大。
但是有一點是每一個高中生必須注意的,那就是:文理分科的選擇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權利在你的手上。固然,老師、父母、同學、朋友的建議都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一切決不能代替你自己做出決定——自己的前程是靠自己去走出來的。
全 國 高 校 專 業 一 覽 表

表格中專業前的代碼為其所屬一級學科的類別:01哲學 02經濟學 03法學 04教育學 05文學 06歷史學 07理學 08工學 09農學 10醫學 11管理學
理工農醫類專業
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5錄音藝術
08輕化工程
07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7物理學
08包裝工程
07生物科學
07應用物理學
08印刷工程
07生物技術
07數學與應用數學
08紡織工程
08電子科學與技術
07心理學
10中醫學
08電子信息工程
07應用心理學
10中葯學
07信息與計算科學
07地理信息系統
03治安學
07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07材料物理
03偵查學
08通信工程
07應用化學
04運動人體科學
08生物工程
07材料化學
08冶金工程
08生物醫學工程
07化學
08金屬材料工程
08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07環境科學
08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08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07生態學
08采礦工程
08自動化
07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08石油工程
08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07地球化學
08礦物加工工程
08測控技術與儀器
07天文學
08勘查技術與工程
08熱能與動力工程
07地質學
08資源勘查工程
08工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07統計學
10麻醉學
08工業設計
07微電子學
10針灸推拿學
0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7理論與應用力學
10蒙醫學
08核工程與核技術
07大氣科學
10藏醫學
08建築學
07海洋科學
09農學
08土木工程
07地球物理學
09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
08城市規劃
07海洋技術
09農業資源與環境
08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07應用氣象學
08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
08交通運輸
07地理科學
08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08交通工程
08信息對抗技術
08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08飛行技術
08工程力學
08農業水利工程
08航海技術
08刑事科學技術
09漁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08船舶與海洋工程
08測繪工程
08木材科學與工程
08輪機工程
08環境工程
09園林
08水利水電工程
08安全工程
09園藝
08給水排水工程
08化學工程與工藝
09林學
08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08制葯工程
09植物保護
08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08油氣儲運工程
08森林工程
10臨床醫學
08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08林產化工
10法醫學
08飛行器動力工程
08消防工程
10口腔醫學
08飛行器製造工程
09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10醫學檢驗
08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09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10基礎醫學
08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09草業科學
10預防醫學
08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09動物科學
10醫學影像學
08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
09動物醫學
10護理學
08特種能源工程與煙葯技術
09水產養殖學
10葯物制劑
08地面武器機動工程
09茶學
10葯學
08服裝設計與工程
09蠶學
11工業工程
08食品科學與工程

文史類專業
05英語
03社會工程
05緬甸語
05新聞學
05義大利語
05馬來語
05廣播電視新聞學
05希臘語
05蒙古語
05日語
05瑞典語
05印度尼西亞語
05廣告學
05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05印地語
05編輯出版學
05匈牙利語
05烏爾都語
03外交學
05羅馬尼亞語
05僧加羅語
05漢語言文學
05土耳其語
05梵語巴利語
05漢語言
05保加利亞語
05希伯萊語
05對外漢語
05波蘭語
05豪薩語
05戲劇影視文學
05捷克語
01邏輯學
05法語
05朝鮮語
05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05德語
05阿拉伯語
03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
05西班牙語
05波斯語
03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05俄語
05斯瓦希里語
06歷史學
05葡萄牙語
05阿爾巴尼亞語
06世界歷史
03國際政治
05越南語
01宗教學
03政治學與行政學
05泰語
06考古學
03社會學
05柬埔寨語
06博物館學
03思想政治教育
05菲律賓語
06民族學
01哲學
05寮國語
05古典文獻

文理兼招專業
02國際經濟與貿易
04教育學
05表演
03法學
04學前教育
05音樂表演
02經濟學
04教育技術學
05藝術設計
02金融學
04特殊教育
05藝術設計學
02財政學
04體育教育
05動畫
1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04社會體育
05舞蹈編導
11工商管理
04運動訓練
05舞蹈學
11會計學
04民族傳統體育
05戲劇學
11財務管理
11圖書館學
05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11管理科學
11檔案學
05音樂學
11行政管理
11土地資源管理
05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11市場營銷
11農林經濟管理
05繪畫
11人力資源管理
11農村區域發展
05美術學
11旅遊管理
05播音與主持藝術
05攝影
11勞動與社會保障
05導演
05雕塑
11工程管理
05廣播電視編導

新興專業
計算機網路工程(理)
海關管理(文理)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理)
網路傳播(文理)
物流管理(文理)
信用管理(文理)
電子商務(理)
酒店與旅遊管理(文理)
體育新聞(文理)
金融證券(文理)
物業管理(文理)
邊防管理(文理)
信息安全(理)
通俗音樂(文理)
食品質量與安全(理)
遙感科學與工程技術(理)
模特(文理)
寶石與材料工藝學(理)
技術與經濟(理)
體育經濟(文理)

⑨ 急急急急............ 借用地理知識 主要運用哲學知識 談談巴中環境問題(寫一篇論文)

應用哲學的辯證法中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觀點,說明城市污染,工業廢水等對巴中環境的影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